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是家宴,男女还是分席的,中间用多折屏风隔开。季宣和以他的年纪来看,当被分在女眷这边,但他已经成家,最后被分在男宾席上。
季府第三代没有十岁以上的男孙,和他挨着的都是亲戚家的小辈。有些连原主都不认识,可想而知平时和季府也不怎么往来,而能坐在这里,想必关系还算亲近,那么只可能是两家离的远,往来不方便。若不是这次是祖父五十大寿,估计都很难见到他们。
大户人家规矩多,众人几乎只吃面前的菜,稍微远点的都不好意思伸长手去夹,那些夹不到的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也就忍了,季宣和见到好几人都是让丫鬟伺候,夹到碗里的他们才吃。不过季宣和夫夫并没有特立独行,和他们一样自己夹菜的也有不少。
男女还是不同的,女眷那边清一色都是丫鬟妈子伺候,很少见到自己动手的。季宣和觉得古代女人活的真累,下人再贴心,也不可能样样都合她们心意,夹到不那么喜欢的菜,她们也得吃下,这种生活太过苦闷,换成是他,若不是实在没辙,他铁定受不了,他最不耐烦被人拘束。
这个时节很多蔬菜早已经下市,席面上却能见到种种绿色,想也知道出自温室大棚。仅仅从菜色、丫鬟的着装,以及季府鳞次栉比的院落和金碧辉煌的装饰就能看出季府不仅富有还颇有权势。
席前季宣和见了老太爷却没见到他的父亲,他估计大老爷应是在外做官,无事不能随意离开任职的地方,且离的又远,故而连自己父亲五十大寿这么重要的寿辰都不能到场。除了他父亲之外,其他四个叔叔都挺齐全。
季宣和记得三叔季正平也是官身,估计任职地不远,和上峰通融一下就能成行。他舀了一勺羹到邵云辰面前的汤碗里,这羹也不知道用什么食材做得,季宣和吃着觉得味道非常不错,看邵云辰貌似也喜欢,便给他舀了一汤碗,同席的人瞥了一眼便没再管。
这里奉行食不言寝不语,季宣和吃着很不习惯。其实也不完全是,酒席上要做到这点很难,刚开始还好,到了后来,长辈开口之后,小辈们就不再顾忌,开始小声交谈。季宣和两人安安静静地吃着,貌似没人搭理他们。
酒席散了之后,季宣和夫夫被老太爷留下。
“宣和,过来祖父这边,让祖父瞧瞧,嗯,看你气色还不错,在那边生活可好?”
“祖父,孙儿一切都好,有劳祖父关心。”
“这是祖父的一点心意,你收下。”老太爷从仆从手中接过两个古朴的盒子,一个递给季宣和,一个递给邵云辰,“回去吧,舟车劳顿的,早些休息。”
季宣和夫夫谢过祖父之后便携手回了和园。
待两人离开之后,伺候季老太爷几十年的长随季文颇为诧异:“老太爷,您怎么把双月佩送给二少爷夫夫?那可是季家祖传宝物。”
“季文那,东西是死的,季家传承了那么多代,也没见双月佩有什么功用,我今日有感,想是应在了宣和夫夫身上。宝物都是有灵性的,其他家传宝物不同不过就是值钱一点,双月佩是有其他用处的,只是究竟是何用途,早就不得而知。那东西留我身上也没用,你也看到了,那么多
孙辈,没有哪一个对双月佩有反应。宣和经他娘一闹,我也没记起来要让他试一试。之前我见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回却是同以往不一样了,罢了,不管双月佩到他们手上能不能发挥作用,至少也让它们重见天日了不是?”
进了和园正房,季宣和便打开盒盖,他挺好奇的,老太爷怎么想起送他们东西?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弯新月,拿起来一瞧,原来是一枚弯月型配饰,除了月佩之外,盒子里还放了张面值一千两的银票和一张纸条。纸条上介绍了月佩的名称以及指明这是家传宝物,不能买卖,以后将他们传给子孙。
邵云辰那个盒子里则只有一个同样造型的月佩,只不过他的比季宣和的小一号。两个月佩可以合在一块,并且组合是同方向的,并不能反方向组成一个圆。季宣和试了试,大月佩怀抱着小月佩,样子不错,还挺符合他们的身份。
季宣和不知道老太爷怎么想的,他明知道他们夫夫不可能有后代,难道是想让他纳妾?那也不可能,估计老太爷没那个心思管这些小事。难道老太爷打算让他过继哪个兄弟的子嗣?算了,想这些还太早,起码也得等他成年之后再来考虑,到时候老太爷还在不在都还两说。
“别收起来了,带着吧,嗯挂脖子上。这玉一看就是上等的,只是色泽暗淡,都说玉养人人养玉,这都多久没被人佩戴了,搞的跟块破玉似的。”季宣和将大月佩和试毒玉环串在一起,一大一小正合适。
邵云辰没意见,也取了小月佩挂在颈上,连链子都是现成的,倒是方便了两人。
豫园正房内室。
大夫人一脸不爽道:“林嬷嬷,你说老太爷是什么意思,居然召他回来参加寿宴?”
林嬷嬷没多想,忙安慰道:“夫人,您想多了吧?这是老太爷五十大寿,他不过是想子孙团聚,面上也好看。”
“林嬷嬷,你说我跟他是不是真的八字不合?不然怎么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么就这么不待见他呢?你看,我跟宣晟可就不这样。”
“夫人,是他没福气享受您的疼爱。这也怪不得您,谁让二少爷还没落草就将您折腾地够呛,还害得您亏损了身子,要不是周神医恰巧在云州府现身,您现在哪来的四少爷?这都是他的命,不怪您。”林嬷嬷是大夫人身边伺候的老人,对她的脾气自是非常了解。她这么说,一半是真的这么认为,另一半却只是为了附和大夫人。
“要只是这样也罢了,他还病病歪歪,一副短命相,让静心师太推演了生辰八字,说他妨碍六亲,尤其妨碍母亲,这叫我如何自处?我如今是一看到他就想起大房若无嫡子,我日后可怎么过?难道抱养庶子辛辛苦苦为别人做嫁衣?不到万不得已,哪家夫人愿意这么做。也就我好命,碰到了路过的周神医。不然,日子哪能过得如今这般和美?”大夫人很是庆幸她气运旺盛,没有被大儿子给克到。
☆、第18章
“夫人,您这么想就对了。反正二少爷已经分出去了,一年也不见得能见上一回,您安心吧。”
“林嬷嬷,宣晟最近两个月病了三回,我看老大这回身体倒是看着还好,你说会不会是他夺了他亲弟弟的气运?”一想到这个,大夫人又不爽了,巴不得季宣和永远不要出现在她面前。
“夫人,这个老奴不敢妄下定论,要不哪天请静心师太为四少爷祈福?”
“嗯,这个可行,等老太爷寿宴过后就去趟宁云庵,你趁着空闲时间准备一下。”
“是,夫人。”
林嬷嬷前脚还没跨出内室,后脚姚黄进来禀报。
“夫人,老太爷给了二少爷夫夫一对古朴的盒子,内里装的什么打探不出来。”
“莫不是这就是老太爷召他们过来的原因?估计是老太爷看不得自己的嫡亲孙子在外面受苦,给他们些物件也好补贴一下。能打听到就打听,打听不到就不用费心思了。”季宣和毕竟已经分家出去,大夫人不认为老太爷会补贴多少,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季宣和夫夫得到老太爷赠礼的事情像长着翅膀一样,瞬间传遍整个季府。这倒不是老太爷院子里伺候的被其他主子给收买了,而是不管是老太爷还是季宣和夫夫,都没有遮掩。
双月佩说是季家的传家之宝,实则除了品质还算上乘之外,再无其他优势,且色泽暗淡,就算拿到当铺都当不了几个钱。就算被其他人知道,也不会给季宣和两人带来多少麻烦,最多被人酸几句。人大抵都是这样,再不好的东西,给了别人而没有给自己,那就是错。
二房清苑起居室。
二夫人:“老太爷怎么想的?居然还送东西给他们,怎么不多给宣辉一些?秦妈妈,你也知道,二老爷不是个出息的,整天出去喝酒会文,开销大得很,再不给家里添些进项可就要变卖我的那点子嫁妆了。”
“夫人,您就知足吧,就当是给二爷花钱买省心,败家总好过钻进脂粉堆里。您总不想让二爷同别的爷们一样一个劲的往房里添人吧?”这样的话也就秦妈妈敢说了,旁的人断不敢这样规劝。
“秦妈妈,我也真不知道要怎么说老爷了,文武不行就算了,竟然连管个铺子都不愿意,整天不是参加这个文会就是那个诗社,也没瞧见他在学问上有多长进。要知道他是这个样子,爹娘他们哪会让我嫁给他?”二夫人很是丧气,“有这样的夫君,到时候分家出去,日子指不定还没有二侄子过得好。”
“夫人,您哪能这么想?您还有大少爷,分家还早着呢,到时候大少爷都能顶门立户了,您的好日子在后头呢。再说,您看三房,三夫人到现在还没有儿子,底下有个庶长子在,别看三爷前程不错,三夫人的日子还不如您那。”秦妈妈苦口婆心地劝道。
“也是,我总比三弟妹好些。我就想不明白了,大嫂她是如何个章程,你看三弟妹想要个儿子而不得,她倒好,将自己的嫡长子拼命往外推,就算身体再不好,那也是她儿子啊。要是有那个福分,我还想多要一个儿子。”
秦妈妈:“许是两人没有母子缘,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亲娘狠起心来比后娘还狠。”
“咱们府上看着花团锦簇的,内里污糟事也不少,真希望老太爷老夫人长命百岁。”这倒是二夫人的真心话,自家爷没能力,可不就得靠着长辈过活?
各房都在为季宣和夫夫得的物件议论纷纷,和园这厢倒是风平浪静。除了季宣和带来的人,其他季府临时配备的丫鬟妈妈们都被安排了差事,连正房的门都进不去。
翌日是季老太爷的五十大寿,府里忙得很,老夫人免了小辈们的请安,季宣和倒是睡了个好觉。坐了两日马车,他的身体还未好全,有些吃不消,足足睡了六个时辰才算是缓过劲来。
中午就开始摆宴,主要是招待族人。下午起宾客就陆续上门,大部分都来自云州府。此时季府正门大开,一辆辆马车,一顶顶轿子,被季府下人引进客院,好不热闹。
沈清齐山早在来季府之前就被邱伯段妈妈教过规矩,如今办起事来倒也像模像样,季宣和交待他们做的事情都能很好的完成。到了下午,人来人往的,季宣和怕他们乱走冲撞了客人,干脆让所有人都待在和园,哪都不去。
开席前,季宣和两人重新整理了装束。季宣和的很简单,段妈妈三两下就给弄好了。之后他就坐在一旁看即墨能给邵云辰整出个什么花样来。看着看着,他就发现了问题,邵云辰这次装束很是繁复,不止是礼服,连发髻头饰似乎都很讲究。
段妈妈收到季宣和的视线,略一想就明白了:“少爷,您成亲那天应该见过的,可能那时小,您不记得了。男子嫁人后,出席宴席之类都得按规矩装扮。少主君发髻上需要插两个簪子,一个是普通的,寻常男子都能用,另一个却只有出嫁男才能用,您看,两只簪子是不是不一样?”
季宣和拿到手上比了比,的确不一样,寻常男用簪子没有流苏坠子,就是简简单单一根簪子,最多镶上宝石雕刻一些花纹,而出嫁男使用的则更加花哨一些,最大的区别在于簪子顶部坠着几根金丝,很短,至少比流苏短了许多。
段妈妈补充道:“簪子顶部可以坠很多东西,金丝只是其中一种,唯一的要求便是短或小,这样也方便和女式簪子区别开。”
邵云辰平时都是作男子打扮,季宣和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她。待邵云辰着装完毕,季宣和将他上下好一番打量,礼服发髻繁杂归繁杂,倒是颇为好看,加之邵云辰小小年纪就有了气宇轩昂的雏形,被这一装束衬得更加养眼。
“走吧,我们要提前到场,别忘了将寿礼拿上。”季宣和一说完,便向怡园行去。
寿宴开始前,先要在老夫人这边进行子孙献礼,完了后老太爷才会回到前院待客。
季宣和他们到时,怡园厅堂中早就坐满了一屋子莺莺燕燕,脂粉味简直是扑面而来。季宣和忍了忍,才没有发生当场打喷嚏这种不雅的事情。
通报之后,众人看了他们一眼,又恢复成原先热闹的景象。季老太爷早已上座,就等着吉时一到,献礼开始。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季家亲近之人,寿礼自不用遮着掩着,其实当场献礼,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司礼一喊“吉时到”,季老太爷后辈子孙就挨个开始呈上寿礼。先是儿子儿媳妇,之后就是孙子,最后是孙女,从大到小依次轮下来,也着实费了不少工夫。
除了五老爷季正康还没成亲送的寿礼略微薄了点之外,其他四位老爷夫人送的不是金石玉器,就是古玩字画,都价值不菲。
孙子辈们就省事多了,因最大的孙女今年不过也只十岁,送的寿礼自是金贵不到哪去。孙子大多以自己的字画为礼,孙女则多为简单的绣品。季宣和夫夫送的礼夹杂在中间,并不出彩,也没有低进尘埃,不高不低,正符合季宣和的理想排名。
孙辈中最出彩的是季宣和的大姐季锦娴,送的是一架插屏,她亲自绣的一幅不老松,旁边绣了一首贺寿诗,很是应景。虽说绣技还不成熟,在她这个年纪却也算得上上乘。
大夫人看自己的大女儿表现不俗,心里乐开了花,觉得倍有面子,却还得端着接受一众亲戚的夸赞。季宣和看了都不得不佩服,能当家作主的,总归有些能耐。
献礼完毕之后,季老太爷就带着儿子们和大孙子以及二孙子夫夫去了前院。随着他们的到来,仆妇们开始收拾桌上的茶点,宴席即将开始。
原本季宣辉季宣和都应该在后院坐席,因着季宣和已经成亲,季老太爷便索性将季宣辉也带到了前院。
季老太爷坐在主桌上,和他一起的都是差不多身份的宾客。季宣和夫夫和几位叔叔同桌,那一桌除了他们三个小孩,其他都是大人,见礼之后,就不再搭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