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春入旧年 >

第62章

江春入旧年-第62章

小说: 江春入旧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则是领了窦三沿着小路慢慢上去,窦三倒是想拦住他的,道这般小事令下人去就可了。但他却是个磊落人,既已应了胡叔温来寻人自是要亲自出马的。况且那少年也就与家中子侄一般大小,将心比心,他亦不想少年出事的。
  主仆二人打着油灯,慢慢从山脚往上,他特意错过了众人踩出脚印之处,只专挑那些没印子的地方走,但这雨一整天没停过,脚印也有些分不出来了。
  “相公,小人有一事不明,还望相公莫……”窦三有两分犹豫。
  “啰啰嗦嗦说恁多作甚?要说甚明说即可。”窦元芳有些不耐。
  “这胡家气数也不过如此,相公何必为了个稚子以身犯险?东昌事宜还未得完,这般费时费力怕是不值当的。”在窦三看来,此次东昌之行势在必得,那头亦早已部署好了的,只临时出了些变故,又遇上这不作美的天气,才不得不歇下脚程来。此时却要为这胡府孩子的事耽搁半日……
  若那胡府是有些前程的也就罢了,老话说得好——“放屁暖狗心”。但现在的胡府,却早不是当年胡老太爷在世的光景了,阖府三兄弟,老二被贬了太医之职,老大专心作了个地主老财,老三勉强算出息,去年坐上了礼部尚书之位,只这尚书之位在窦家眼里也不过如此,况且这尚书还是相公使了力的……这般不济的人家,与如日中天的窦家比起来,委实不过尔尔……搞不好这沾上了就成吸血的蚂蝗,甩也甩不脱了呢……不知相公是如何想法。
  窦元芳却难得有心与他多说了几句:“窦三啊窦三,你这一根筋的脑袋何时才能开开窍?凡能称‘世家大族’者,其底蕴涵养之厚实,其爪牙之深之广,自是我等新贵之家无法想象的。况且你瞧他胡府眼目前是这般,但胡叔温可不像他名字那般‘温’的……瞧他家中子弟教养皆是可圈可点,往后之路谁也说不准的……”
  当然,他对胡府亦是另有用处的,现今外人看来窦家是烈火烹油鲜花似锦了,但这“爬得越高摔得越惨”的例子比比皆是……府里那人却是猪油蒙了心,怎也不肯听他两句劝,几十年了在京里还学不会低头做人,那气数也就将尽了。
  他败了也就罢了,但这窦家却是祖父的毕生心血,他不能眼睁睁望着他将这一片心血败光,少不得要自己做些谋算了……恰好这胡家却是枚好使的棋子。
  这些话他却是不会说出来的,只在心内过了一道。
  两人慢慢上到了山顶的亭子处,此时的小亭已被雨水打湿透了,石桌石凳俱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在夜里油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水亮光滑。
  窦元芳望着那两个孤零零对面摆了的石凳有些奇怪,他出来前也未听胡家说清楚,只道今日走失的是姑奶奶家的小相公,却并未说可有旁人。他看这石凳却隐约觉着可能不止他一人。
  虽然这石凳并非他们自行摆放的,另两侧还有两处摆过凳子的痕迹,说不定是被那无聊小儿搬走拆坏了的……但他只说不清为何会有这般“两个人”猜测。
  他进了亭子,站在亭子往山下看,黑乎乎一片,只余零星油灯光点在慢慢移动,虽仍下着雨,但耐不住人数众多,满山遍头皆是“小相公”“徐相公”的喊人声,与那闹市无二了……这般嘈杂喧嚣皆无回应,要么就是那小相公未听到,要么就是人已不在山中。
  但下人言之凿凿确定他未曾走出这西游山,那就定是还在山中的……既然人在山中,却未听到这般呼唤,要么就是睡着了,或许遭遇了不测!
  先不论是否不测,若要睡着或身处一个听不见声响的地方,那就得是遮风避雨的……比如山洞。
  于是他又专门领了窦三往那阴面下山,寻着哪处可有山洞的。路上倒是经过了一处黄土暴露之处,看得出来是新垮的黄土,也倒未留意,没想到那下头会有山洞。
  待二人循着阴面下了山,依然一无所获。众下人已是快要绝望了的,料定明日归府这顿好打好骂是少不了的了,这位小相公啊,大雨天的爬甚劳什子的山,这不是折腾他们小命吗?想着就有些怨念,行动上难免就有些消极怠工。
  窦三见着这般不济的下人,愈发觉得胡家不济了。
  窦元芳站在山脚,仰着头望着那黑黝黝的大山,现时辰估计已过丑时了,他身上虽披了斗篷,却仍是被淋湿|了,双手垂于两侧,想着这徐家小相公怕是……将才下来见着了有新土滑坡之处,要埋一两个活人自是容易,说不定……但也管不了恁多了,使着大部下人家去,只留下几个得用的,跟在自己主仆二人身后,专往那有滑坡之处找去。
  一路上去倒是未见有别的滑坡处,只半山腰往上一半之处又见了那一片新土。
  下人见着那红黄相间的泥土,早被雨水冲刷去了一半,自也有些不好的猜想了,只盼着这位小祖宗莫真那般遭了难,不然自己九条命也是不够用的。
  几人哭丧着脸将那最下头的新土给刨开了,未见着人,倒是好生松了一口气的。
  徐绍却是站在那白日间挡住徐胡二人滚势的树下,望着黑白灰斑块交错的树皮沉思起来。这是一棵当地最常见的桉树,树皮会有些“脱皮”,到了秋冬就呈现出最表层黑粗、内里灰白斑块的样子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里,颇有两分可怖。
  但窦元芳却将眉头皱起来,只见他定睛一瞧,弯下腰去,居然从裂开的黑皮缝隙内拿出一根发丝来。
  他用两手将那发丝给拉直了,见是根极软极细的长发,即使早已脱离了主人的头皮,颜色仍是十分黑亮的——该是个女子的。
  因为徐家那小相公他见过,发丝黝黑而粗|硬,不是这般细软的。
  看来此处是有人来过的,土面上还有些较深有了积水的脚印子被踩乱,该是先前的人留下的。他抬首四处看起来,后半夜的风愈发凉了,将他湿透了的斗篷吹得呼呼作响。这般雨夜,人只能找个洞穴方能熬下去。他将眼神放在上首的山石上四看,可惜也太黑了,实在看不出来。
  只得吩咐那几个下人在附近找寻起来,他则是顺着这泥土滑坡的痕迹往上爬。
  此时的泥土又稀又烂,脚踩上去不消一瞬就往下滑了,他无法只得拿出行军打战的本事来,才就着那痕迹慢慢攀上去,直到了个能站稳脚的平台上,他得见左上方黑乎乎的一片中居然隐约透出些火光来。
  有火!他瞬间精神大振,三两步来到洞口前,但因不清楚里头情况,亦未贸然进去,只留在洞口看了一下。
  那是个两丈不到的山洞,里头烧着个火堆,他在山洞前就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气……当然,最重要的是里头有个只着了亵衣的少年,发丝黝黑,眉眼熟悉,是那正主徐家儿郎无疑了。
  只他左边靠墙的肩膀上似乎还倚着个女子,他还未看清脸面来,只觉着那一头青色黑亮耀眼,光看那发丝就觉着细软异常,倒是正与将才自己捡到那根对上了。
  待徐绍转过头去瞧她侧颜,他才看清——那是个异常眼熟的小姑娘。
  只这眼熟中又有点陌生,那细白的肤色,淡淡的眉毛与尖尖的下巴自是熟悉的,那火光中薄薄一层仿似透明的耳垂,他再眼熟不过了。只那饱满的额头却是未见她露过的……以及脖颈以下两座小山丘,以前不是这般样子的啊……看来三年时间这小儿委实长大了不少。
  他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当是非礼勿视的。
  只瞬间却又反应过来,她这般靠在那只着了亵衣的儿郎身上……荒郊野外的,睡得恁般香甜,怕是不太妥当吧。
  于是,他三两步走进洞里去,有意加重的脚步声将半睡半醒的徐绍唬一跳。他抬起头来,见是个披着黑色斗篷的男人,一身湿哒哒滴着水,鞋子已被泥浆糊得看不出鼻子眼睛来,脸貌被帽子遮住了看不清,只露出冒了截胡茬的青黑下巴……有些来者不善哩。
  他忙轻轻将江春推醒,对着来人道:“敢问阁下是何人?若是这山洞主人,是晚辈对不住了,因风雨太甚,只得未经尊主人同意擅自入内避雨了。”
  江春正是后半夜眠好的时候被推醒了,心里有些不乐意,还道还未到晨学时间,胡沁雪怎就将她推醒了。睁开眼看到那熊熊燃烧着的火堆,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那小山洞,昨日与徐绍被困山中了……一瞬间又有些被拉回现实的沮丧。
  只这沮丧未持续好久,她抬头见火堆那头站了个高大的男子,浑身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定是刚才外头大雨里走进来的,忙小心翼翼客气道:“敢问壮士从何处来?倒是可暂且先在这山洞内避上一避。”
  她心想的是,荒郊野外的,这男子身上有股不明气场,看身形定是个厉害角色,自己与徐绍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还是与人为善,少惹为妙……最好是能将他平平安安供走了。
  哪知她不说话还好,一开口窦元芳脸色更黑了。
  才三年不见,这小儿居然就将自己忘光了,还称自己为“壮士”……明明前年都还是“窦公子”的,果然小儿忘性最大,淳哥儿亦是才半年就将他这爹给忘了,这小儿亦好不到哪去……况且,自己哪处像绿林好汉了,居然被称为“壮士”。
  他忍住抽搐的嘴角,沉声道:“外头寻你们的人到了,可是伤到何处了,怎就歇在这山洞内?”
  徐绍还好,江春却是被这醇厚如大提琴般的嗓音,一下子唤回了三年前的记忆——这是窦元芳!
  不对,这居然是窦元芳?!
  自己真的在这荒郊野外见着恩人窦元芳了?!
  她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做梦罢?不然他个汴京的贵公子怎会来到这不毛之地?自己今日灾星附体,难道就如上次一般只要自己特别衰的时候总能遇到他吗?
  她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窦元芳却觉得她越发像淳哥儿了,都小姑娘了怎还改不了那些吸鼻子揉眼睛的小儿习性。
  江春觉得就是窦元芳后,忙站起来想要过去亲自瞧瞧,又想起自己才睡醒,忙理了理衣角,方满脸欣喜地绕到火堆那头去,拉了拉他湿哒哒的斗篷边缘……直到真的碰到那凉丝丝的雨水,才确信真的就是窦元芳来了!
  这窦元芳怎就每一次都来得这般及时嘞?她嘴角禁不住就露出了笑意,先是抿着唇笑,后来这笑容就渐渐放大,最后居然咧开了嘴,露出一口细细的小白牙来。
  窦元芳本有些不是滋味的心情,一下子就被那口小白牙给冲散了,只满心想的是:这小兔子牙齿也忒白……见到自己好似很高兴的样子?
  “窦元……窦公子,真的是你哇?你怎来了这?”江春差点脱口而出“窦元芳”。
  窦元芳却是听出来了,只挑了挑眉,看来这小儿真是忘性大,有些长幼不分了。
  “你们一夜未归,徐府夫人心忧不已,两府人找了你们一天一夜了。”
  这时候徐绍才反应过来,怪道这声音有些耳熟呢,原是舅父那位汴京来的贵客。
  他忙谢道:“多谢窦叔父相助,只是晚辈右腿好似伤到了,可否劳烦叔父为小侄寻几个下人来?”
  窦元芳未说话,只转出洞口,对着外头吹了声口哨,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吧,窦三就领了三个家丁上来。几人合力将徐绍抬起来,由那最是身强体壮者将他背背上,这下去的坡度有些陡,担架却是无法抬的。
  江春却只觉着徐绍那声“叔父”有些好笑,其实窦元芳也就比他年长五六岁而已,该算同龄的青年才对……这声“叔父”怕是从胡家三爷那头喊的吧。
  几个家丁在前,先轮换着将徐绍背下山去,江春自然就落在最后了,跟在窦元芳后头磕磕碰碰。
  夜间气温极低,才出了那洞口,只觉一阵冷雨夹着凉风吹来,一股脑地灌进了她脖颈,冷得她一激灵,缩了缩脖子。
  窦元芳听得她倒吸冷气声,转过头来见她穿得甚薄,双手环抱胸前,似乎这般就能耐受这风雨似的。他皱着眉:“出门前怎不瞧瞧天气,该多穿件褙子的。”
  江春哆嗦了一下,咬着牙齿道:“是哩,出门忘了翻黄历……早知道会有这一遭,定要裹着棉被出门,不,就不该出门。”后几句只自家在喉咙内嘀咕。
  窦元芳未再多说,只将自己身上那件湿透了的斗篷揭下来,不容她拒绝地压到她身上去。从胡府出门走得急,这斗篷并非量身定做的,在窦元芳身上显得短了好些,在江春身上却又长到脚踝了。好在不知用了甚隔水材料,外层望着像从水里捞上来的湿哒哒,里头贴着衣裳那面却仍是干爽的,甚至还带了他身上的温热气儿……江春觉着真暖!
  暖得她像只小乌龟似的,缩着脖子望着只着了深色常服的窦元芳在前头慢行,心想这身上倒是暖了,头上却仍是在淋着雨,好在雨势已经不大了,只淅淅沥沥地飞着些。
  突然,只觉着眼前油灯一暗,一顶帽子就落到了自己脑袋上,她有些呆呆地望着眼前被“解除武装”的窦元芳——嗯,真是个好人哩。
  她真心诚意地道谢:“多谢窦公子……窦公子留心脚下,这路泥泞难行。”
  对方未有任何“不用谢”“不消客气”等标准答复。竹篾编的帽子挡住了她的视线,她仰高了头也只得见他青黑的下巴动了动,估计是笑了笑吧。
  视线里只有黑影幢幢的树木,泥路又腻滑难行,坡势又陡,重心只往前下方跌,她为了跟紧他的步伐,已尽量小心翼翼脚下每一步了,依然还是摇摇晃晃,差些跌了四五次。
  好在渐渐的,窦元芳脚步不知何时放得很慢,令她有充足的时间放下一脚,再将令一脚从深陷的泥潭里□□,二人这般速度自是又被落在后头了。
  待好容易下了那段新滑的坡路,江春身上已是出了层汗了,一方面是紧张所致,一方面却是身上那斗篷太热了!江春有些恶趣味的怀疑,刚才他那么毫不犹豫地就将斗篷给了自己,怕也是嫌穿着太热了罢!
  越往下走,坡度越小,倒是渐渐好走了些,江春忍不住心内好奇,鼓起勇气试探着问道:“窦公子这两年回京了吧?”问了半日无回应,江春估摸是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