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好日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日子要好起来了,二妮也能跟着随军了,这丫头咋就非得离婚!
……
等到了暑假,店里生意冷清的时候,李梅梅和李四妮关了店,回了老家,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大半年没回去过了,这大半年来,除了偶尔收到家里的包裹,和偶尔寄回家里的包裹,连和家里通电话的机会都少的很。
这次她们也没通知家里,两姐妹自己提着大包小包就回来了,反正有直通村口的班车。
售票员偷偷打量着刚刚上车的两个乘客,长的有些像,一看就是姐妹,穿着打扮感觉就和周围人不一样,往这灰扑扑的车里一坐,倒显得这车高级了不少。
女大十八变,李梅梅这一年来,变化还是挺大的,五官都长开了,离家上大学前还带着一丝孩子气,现在眉眼精致如画,带着女孩子的娇媚,皮肤白得跟乡下最嫩的豆腐似的,还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雅,穿的是她自己裁的白色衬衣,百货商店里买的牛仔裤,如墨的头发扎成高马尾,露出一截如玉般的脖颈,干净又飒爽。
四妮也是一样,她个子高,眉眼生的大气,凌厉,不是一眼美女,但绝对越看越有味道,穿着天蓝色衬衫配黑色西装裤,更显得个高腿长。
她们把行李塞到车座下,刚刚坐下,一个说话带着浓重川省口音的大娘就从后伸出头来,“是铁根大哥家的妮妮不?”
“赵二奶?”
看着面前这张沟壑纵横,皱纹密布的脸,李梅梅好不容易才在脑子里对上号,这不是建军叔的二婶嘛?
她上大学前,赵二婶看起来还好好的,怎么才过了一年,就老成这个样子。
“唉!”赵二婶应了。
李四妮也认出了她,连忙叫了人,还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块绵软的鸡蛋糕来,想给赵二奶甜甜嘴。
赵二婶咧着张掉光牙的嘴,推辞道,“不吃不吃,你们两个孩儿吃!”
“我这儿还有呢!”
四妮这般说,她才勉强收下,只是也没舍得放进嘴里,而是小心翼翼的塞到衣服口袋里,看样子,是要带回家给家里的小儿吃。
汽车一路颠簸,赵二婶毕竟年纪大了,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姐妹两个坐完火车又坐汽车,也是累的很了,头一靠都进入梦乡了。
下了车,还有人偷偷向售票员打听刚刚那两个姑娘是哪里人,售票员哪里知道,只搪塞道,“这路口下的车,不是红旗生产队的,就是三河坝的,自己打听去呗!”
那男的讪讪闭了嘴,心里最后一点念想也烟消云散了,这两个生产队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村,他哪里娶得起那里的姑娘。
李梅梅和四姐两手都提着行李,也没法腾出手来搀扶着赵二婶,三个人就这么慢慢悠悠的,晃荡了半个小时才到家。
李家比赵家近,姐妹两个把口袋里装的鸡蛋糕都塞到赵二婶的衣服口袋里,目送她颤颤巍巍的走远了,才进了自家的大门。
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包子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劈柴,皮肤晒的有些黑,却仍然不损他的好相貌,“包子,姐回来了!”
李家栋正在院子里劈柴,冷不丁又听见有人在叫他那个听了想要撞墙的小名,下意识的反驳,“都说了不要叫我包子……”
“姐,你们回来了!妈,奶,我姐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后天见哦。感谢给我投喂营养液的小天使们,原谅我比较蠢,找不到营业液在哪里看,不能单独感谢你们。
第104章 二姐为啥要离婚?
李婆子对小孙女想的心肝疼; 自是一阵亲香不必说; 还十分大方的从腰上解下自己炕柜的钥匙; 递给李老头,“去,把我给妮儿攒的吃食拿出来!”
“四妮,小妮儿!”
“二姐!”
二姐出嫁之后; 她们见的就少了; 李梅梅和李四妮猛一见到她; 觉得特别惊喜。
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时候; 李婆子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这些日子; 为了二妮的事情; 她恼的心肝疼; 三个儿媳妇生了那么多孙女; 只有这个是个事儿精,当初不让她嫁,她非嫁; 现在好不容易日子过好了点,竟然闹起了离婚!丢死个人!
赵卫红笑成眯眯眼; 一手一个闺女拉着进了屋。
一年没回家,家里就有了诸多变化,原本灰扑扑的土墙,也刮上了腻子,挂着伟人的照片; 装上了玻璃窗,瞅着屋里亮堂了许多。
赵卫红十分骄傲,“还不是你们爸,非要折腾,花了恁多钱,瞅着还不就那样嘛!”
李梅梅心道,“好我的亲妈呦,您这口气可是炫耀不是抱怨呐!”
四妮心急,早就拆起了行李,把她们姐妹给家里人准备的礼物一件一件拿了出来,“这个衬衫是的确良的,每人都有,我买了七八件呢,这个茶叶给我爸我爷,这个小羊皮鞋好看,我小妹买的,我奶我妈一人一双,这个军用水壶我抗美堂哥给家栋的,这个小裙子是糖包的,我买的,剩下的都是小妹买的,给我大姐买的围巾,我二姐的皮衣,给三姐五妮买的帽子,还有一大包首都特产,奶你回头给亲戚们分一分。”
一件一件的礼物拿出来,除了比较淡定的李梅梅,其他人都瞪圆了眼睛,“咋这么多?”
自从开了店,姐俩也算小有资产的人了,把她们在首都开店的事情一说,大家面色各异,好好的大学生,咋还成了个体户了?
赵卫红一阵一阵的头晕,李婆子也是,李老头镇定一些,颤着声音,“妮儿呀,是不是家里给的钱不够,爷这里有,以后每个月再多给你十块,咋还干起了个体户?”
开店这事也没打算瞒着他们,李梅梅磨干了嘴皮子,才把新近的政策讲清楚。
二妮到底是读书人,接受的特别快,还反过来劝其他人,“妈,奶,爷,你们别担心太多,她俩在首都开店,咋说也是天子脚下,领导人都换了,你还不兴人家换政策?我觉得干个体挺好的,不偷不抢的,赚钱还多,比种地和上班强多了。”
赵卫红还是不太能接受,她决定等丈夫晚上回来了,让他劝劝闺女,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李梅梅感激的看向二姐,心里暗暗决定,下次回来一定要给二姐也买一双小羊皮鞋。
李婆子的关注点和大家不太一样,她伸手掂量了下那包首都特产,相当不情愿的瞪眼,“给他们尝尝味儿就行了,这么多,我可舍不得。”
四妮连忙道,“给我二叔家,三叔家,还有我姑家多分点,再给我五爷爷家分点,剩下的奶你自己吃!”
“哪还有你五爷爷,过年的时候人就没了。”李老头插了句嘴,“以后老五那房,初了大柱,其余人咱们家不再来往了,也别问为啥,记住就行了。”
李梅梅和李四妮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农村把亲戚看的重,十里八乡都沾亲带故,要不是特别大的事情,谁会做出和侄子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情?
二妮附耳过来,“以后和你们说,别触咱爷霉头。”
天麻麻黑的时候,李保国才瞪着自行车回家,还没进门,就听到里头传来的欢笑声,还闻着一股肉香味,这段时间,为了二妮要离婚的事儿,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气氛了。
他这样想着,脚下不由加快了步伐。
“爸,你回来了,我去打水给你洗把脸,”李梅梅笑着递了蒲扇过去,“今儿咱们吃饺子,现在已经下锅了,你洗把脸就能直接吃饭了。”
他四闺女和小闺女回家了,李保国一下子乐得不行,厂子里那点子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
“好好好,爸不累,自个儿打水洗脸去,”李佐国咧嘴笑得开心,“咋样?在首都好不好?”
他慈爱的目光扫过两个一年未回家的女儿,简单的问候带来老父亲最朴素的关怀。
李梅梅的眼圈顿时就红了,此时,手脚勤快的二妮早就打好了洗脸水,站在门廊上招呼父亲过去洗脸。
“我们好的很,爸你快去洗脸。”
李婆子坐在炕上,怀里抱着皮鞋摸个不停,像抱着什么宝贝似的,儿子回来了,也没多赏个眼神过去。
听到饺子下锅了,才抬起头吆喝了一声,“那啥,家栋啊,你和你爸把桌子搬出去,屋里热,咱在院子里吃,饺子包的多,让你妈给你三叔家送一碗去。”
她不吩咐,赵卫红这个素来贤惠的儿媳妇也安排的妥妥当当,饺子一出锅,就连忙唤来李家栋,让他给老三家送一碗去。又另盛了一海碗饺子和四个拳头大的玉米面馒头,夹上她家秘制的小咸菜,给隔壁马二家送去。
接了饺子和馒头的马二媳妇,一挺胸一扭腰,得意洋洋的往家里桌子上一摆,招呼丈夫儿子过来吃饭。
马二虽然脸皮厚,但是吃了隔壁李家这么多年的好饭好菜,人家有啥好吃的都给他们送,这心里一直感动的不行,又对儿子耳提面命,“元宝啊,你以后有出息了可得对你李叔和赵婶好,爸妈没本事,没让你过上好日子,你长这么大,吃的好的可都是你赵婶送的,要不是爸只有你一个儿,都想把你送给他们当儿。”
这样的话听多了,马元早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赵婶和李叔对他好,他当然得报恩,才十岁的小儿,下学了就跟着大孩子漫山遍野的窜,什么木耳蘑菇这样的山货乱捡一通,攒成气了,就给赵婶家送去。
懂事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疼,就连李老头也都说,“马二家是烂竹出了好笋,以后马家能不能起来,就看元宝能不能出息。”
香喷喷的白面饺子,是猪肉荠菜馅儿的,还是李梅梅偷偷加了灵泉水煮的,那滋味,简直美死个人。
吃完饭洗好碗,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说起村里这一年来发生的事儿。
仅仅一年多,李梅梅就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五爷爷去世,赵二奶的儿子因为杀人进了监狱,建军叔的两个儿子都去当了兵,三婶的儿子小松娶了媳妇,畜牧场的马地主两口子接连去世,村主任倪大成因为把自个儿的亲戚安排到钢铁厂的主要岗位,被新来的厂长捅到了上头,村主任也干不成了,从那以后红旗生产队的人想进钢铁厂就越来越难了。
夜幕降临,乡下人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早早就睡下了,夏日里暑热难挡,赵卫红怕闺女们热着,还特意在地面泼了次凉水降温。
直到三天后,李梅梅和李四妮才知道二姐回家真相,她要离婚!
李二姐一把拉住李梅梅,眼圈红的厉害,“小妹,我后悔了,我想离婚。”
李梅梅不可置信的眨眨眼睛,看着她二姐,“发生啥事了?”
二姐以前非得嫁给二姐夫,吃苦受累也没在怕的,眼看着日子要好过了,她也能随军了,李梅梅也闹不明白她这是又搭错哪根筋了?
李二妮低下头,“你们不知道,你们二姐夫他妈跑回来了,闹腾的不行,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他又不管,我能怎么办?”
何晓刚家里的情况说起来有点复杂,他爷爷那一辈,家里就穷的叮当响,为了给他爹娶媳妇,更是花尽积蓄,偏偏她娘又嫌弃他爹穷,生下他以后跟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私奔了。
何晓刚从小没见过亲娘,他爹讨饭把他拉扯大。
去年的时候,他那个跑了的亲娘突然又跑回来了,还带着两个半大孩子,不知从谁那里打听到了二妮住的地方,死活赖着不走,吃她的,住她的,偏偏何晓刚在部队,手伸不到家里来,二妮也是个没本事的,硬是让那三个人占了她的家。
李梅梅气急,恨铁不成钢的戳了下她二姐的额头,“这话你和咱爸妈说过没有?”
“没有。”
“二姐,不是我说你,”四妮怒目圆睁,双手叉着腰,“咱家除了小妮儿,最会读书的就是你了,你这脑子除了读书,没一点儿灵光的地方,我二姐夫的亲娘又没养过他一天,凭什么带着两个拖油瓶来让你养着,你这下一走了之,工作不要了?家不要了?你要是早点和爸妈说,他们能让那几个人欺负你。”
“那好歹是你二姐夫的亲妈和亲弟妹,我能怎么办?”
“人家姓何的想不想养他妈还两说呢,轮得到你这姓李的瞎表现!”
李梅梅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你要是和我二姐夫过不下去了,我就支持你离婚,以后总能找到合心意的人,但是为了三个不明不白的亲戚,你这闹着要离婚,不是脑子有病吗?”
二妮嗫喏了半天,一双杏眼通红,“要是只有这,我忍忍也就算了,你们不晓得,何晓刚在部队有人了!”
赵卫红本来是给闺女们送洗好的黄瓜吃,听见她们在里头说话,顺耳就听了一嘴,二妮提到离婚原因的时候,她心下一动,干脆就在门口听了下去,越听越气,自个儿娇养大的闺女,竟然让那个老虔婆这么欺负,等听到二妮说何晓刚外头有人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重重的推门进来,“你说啥?”
好嘛,纸包不住火了。这下赵卫红终于知道老二为啥非得要闹离婚了?
等李保国下班回来,赵卫红也没瞒他,把自己今天听到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他顿时气的火冒三丈。
翌日一早,李保国和李家栋父子俩早早起了床,一人在厨房摸了一个大馒头,边吃遍往村口走,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李家栋过去敲了敲门,没一会儿,门开了,里头出来一个虎背熊腰的高大汉子。
“姨夫,家栋,有啥事儿,一大早的就来敲门了?”汉子一脸疑惑。
“华子,你跟姨夫跑一趟。”
这汉子名为常华,是招文的丈夫,没回村之前,也是个当兵的,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惊人,为人憨厚老实,虽然比招文大了七八岁,但是疼媳妇。
所以赵卫红也放心的把外甥女嫁给了他。
常华摸了摸脑袋,“行,我去和小文说一声。”
一行三人,悄摸着坐车去了二妮的家。李保国带着常华上楼,李家栋一个人朝着派出所的方向而去。
李保国先上去敲门,门很快便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十分防备而又不耐烦的看着他们,“你们找谁?”
“李兰!认识不?”
那青年突然慌乱,想要关门,但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