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一品代嫁 >

第70章

一品代嫁-第70章

小说: 一品代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一点儿再多一点儿吧……”许碧有些无奈。按时下的观念,虽说女子嫁了就是夫家的人,但娘家却是她们的靠山,夫家这样算计娘家,她怎么也该有些为难的。但她刚才真是高兴得太快了,幸灾乐祸得太明显,换了谁也要疑心的吧?
  说到底,还是她从来没有把许家当成自己的家的缘故吧。
  两世为人,家对她来说都是不是一个十分令人愉快的话题。她惯于一个人生活,即使到了这里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把许家当成“娘家”的概念。对她而言,那里不过是一群陌生人罢了。
  “其实就是——”许碧艰难地寻找着措辞,“以后大少爷做事,能不能先跟我说一声,也让我心里有个准备……至于我娘家那边,如今他们固然会恨咱们,可日后或许就明白了……”
  沈云殊舒了口气。她明白就好。许家想攀附太后,这是犯了皇帝的忌,这会儿他多利用许家一些,日后皇帝想起来,也会对许家宽几分。
  许碧也偷偷地松了口气。他没怀疑就好。不过以后她要仔细点了,再出这样的破绽,未必沈云殊就不会怀疑。
  不过这口气一松,她倒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了:“可是这么一来,夫人只怕要难为路姨娘……”逮不着她,许夫人说不准就要拿路姨娘撒气。
  沈云殊干咳了一声:“其实……赐封圣旨下来之后,叫人去送贺礼的时候,我叫人往你姨娘那里传了句话,让她若是在家里呆不下去,就去宁寿庵住一阵子,那边自有人关照她。”
  “宁寿庵……”许碧搜肠刮肚地在记忆中寻找了半天,才想起来那是京城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庵堂,还蛮有点名气的。
  不过这名气跟大相国寺那样的地方不同,宁寿庵的名气来自于“苦修”。
  如今往庵里庙里去住的人并不少,但好些打着清修啊祈福啊的名号进去的,都是去过清闲日子的。只要香油钱给得够了,别看是在寺庙里,照样什么都有。据说就是想吃荤,庙里都睁一眼闭一眼。
  不过宁寿庵就不同了。那边只收清修的女眷,而且进去之后是真的清苦,据说还要自己种菜呢。但那家的菩萨据说也灵,尤其是送子观音,听说好些去清修过的无子女眷,都求得了子女。
  老实说,要不是那庵里都是尼姑,许碧都要怀疑有那种猫腻了。不过想想,这年头的女子就是运动太少,说不准在宁寿庵里就是增加了运动量,增强了体质,才提高受孕率的呢。
  总之那不是个享福的地方,路姨娘如果说要去,许夫人一定会放行的。尤其说到求子——想想看,许瑶入了宫,什么最重要呢?
  “大少爷真是……算无遗策。”想得够周到的。相比之下,她到这会儿才想到路姨娘,真是惭愧。
  沈云殊拉着她的手一直没放:“这回真不生气了吧?”
  “不生气了。”不好意思生气啊,她都没沈云殊想得周到呢,“不过宁寿庵那地方……”真能叫人关照吗?可别让路姨娘真去吃苦。而且,沈云殊自小就在西北长大,怎么对京里这么熟悉,竟能找出个宁寿庵来……
  沈云殊又干咳了一声:“打听打听自然就有了。”
  “真的?”许碧有些怀疑。
  沈云殊目光游移,片刻才道:“便是我不熟,皇上也熟。”
  又是皇上的主意?皇上可真……真挺有办法的……
  不过,许家现在肯定气炸了吧?可惜那情景她看不到,不然一定很有趣!
  许夫人此刻果然是要炸了,坐在桌边都气得发抖:“瑶儿好容易得了太后青眼,沈家竟是迫不及待就要利用瑶儿——瑶儿还没进宫呢!”旨意下过之后,先入宫的是袁梅两位,许瑶还在家里准备带进宫的东西呢。
  人都还没进宫,就已经被沈家利用上了,而且招呼都不跟他们打一个,怎能叫许夫人不发怒?
  许良圃也没想到女婿如此刁滑,叹道:“请封的折子都递上去了,有什么办法……”惹得他今日还被人笑话了,说他找了一个如此“机灵”的姑爷。
  “这可怎么办……”许夫人快气死了,“瑶儿可怎么办?”
  “你也先别急。”许良圃只能劝道,“朝廷已经决定派御史前往江浙,巡察倭患。说不定,这事儿最后沈家还是有功劳的。”
  许夫人冷笑道:“那又怎样?便是真有倭患,沈家也不过是更加得罪袁家罢了!”重点是得罪了袁家啊,那是太后的母家啊!
  许良圃无话可说。许夫人看他这样子就更气了。咬着牙正想说什么,就听外头丫鬟禀道:“路姨娘那里的竹青来了。”
  来得正好!许夫人正想找路姨娘的晦气呢!都是她养出这么个贱丫头来,如今给家里添了这许多麻烦!这会儿她自己撞上来,许夫人岂会客气?
  谁知竹青战战兢兢进来,回的话却颇出许夫人意料之外:“她要去庵堂里住着?”
  “是。”竹青低眉顺眼地道,“姨娘说大姑娘应选时她就向菩萨许了愿,这会儿该去庵堂里还愿,也替老爷夫人和姑娘少爷们祈福。”
  自打二姑娘回来提了那么一句,姨娘就真起了去庵里住着的心思。竹青本来是劝的,毕竟那地方比不得家里,太苦了些。不过那日姑爷派人来送贺礼,又递了句话进来,竹青也就不劝了,若真有人照应着,去庵堂里也没什么不好。
  许夫人冷笑:“这么说,瑶儿能中选,全都是托她的福了?”
  竹青忙道:“姨娘只是觉得,拜拜菩萨安心……这回,姨娘想去宁寿庵,听说那边的送子观音灵得很……”
  送子观音这几个字打动了许夫人。虽说她猜路氏多半是想给许碧那贱丫头求子,但那丫头还没圆房呢,路氏这会儿去了,在菩萨面前的功德不就都给了瑶儿吗?瑶儿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能生个一子半女。何况宁寿庵是个苦修的地方,只消她再少给几个香油钱,有的是路氏苦头吃,又不用脏自己的手,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去吧。在庵里住些日子,也静静心,好生积份功德。”许夫人冷冷地道。被竹青这一打岔,她也没心思再跟许良圃发火,起身去看许瑶了。
  许瑶正在屋里,带着两个丫鬟看新做的衣裳。
  才人能带进宫的东西不多,所以大批的布料皮毛之类是根本带不进去的,只能做成了衣裳往里带。就这也带不了多少,很费了许夫人一番心思。
  床上搁着两套夏装,四套秋装,两套冬装,一件斗篷,另有几条镶领口袖口的皮毛。知香在旁边对着个箱子绞尽脑汁,看怎么样能把这些东西都塞进去,又不能把衣裳给揉成咸菜干了。
  知韵在另一边整理许瑶的旧首饰,却是一副心神不属的模样。许瑶只能带一个丫鬟进宫,眼下看来,定然是知香了,那她可怎么办呢?
  在许家,最好的差事当然是贴身伺候主子们——哦,二姑娘那里不算。
  可如今各处都没有空缺,等许瑶一走,她这个一等的大丫鬟竟不知该到哪里去了。夫人身边有宝盖流苏,三姑娘那里有知翠知缃,大少爷那里有知雪知霏,她是哪里也插不进去啊。
  她还不比知香,人家在府里还有老子娘,她是独个儿被卖进来的,运气好伺候了大姑娘,可如今——还不如当初伺候二姑娘呢,瞧那知晴回府来看她干娘的时候,有多趾高气扬!
  不,想这些都没用!知韵飞快地按下了那一丝后悔和羡慕。眼下她该想的,是怎么能跟着姑娘进宫!
  其实她并不比知香差。论针线她比知香好,还会做几道小菜点心,论识字,她们两个是一起陪着大姑娘读书的,她并不差。只不过知香在府里有根基,大姑娘用她就等于还能用她的老子娘,做什么都方便。可等进了宫,知香这点子长处也就没有了——她老子娘又不能跟着进宫!
  所以,姑娘其实也可以带她进宫的,只要没有知香。
  知韵低下头,把刚拿起来的一枝步摇放下,免得那轻轻摇晃的串珠暴露了她双手的颤抖。她知道知香不能吃芝麻,若是饭菜里滴了几滴那小磨麻油,知香就会起疹子。
  那芝麻香气甚重,一般的点心里加上都能吃得出来,可知香又爱吃杏仁豆腐,杏仁的味道也挺重的……
  不必着急,她得好好筹划,必须等到姑娘要进宫的那天才能行事。进宫是不能误了时辰的,到时候就算姑娘再喜欢知香,也不能等着她的疹子消下去。那时候,除了她,姑娘还能带谁呢?
  知韵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手,刚刚拿起来的一只耳坠钩子扎得手心生疼,她却不觉得。她得进宫,她得一直伺候姑娘,甚至说不定还有机会伺候皇上。她绝不能越走越差,绝不能像知晴那个贱蹄子笑话她的那样。她一定能成的!那般懦弱无能的二姑娘如今都能春风得意,她也一定行!


第62章 表妹
  “懦弱无能”的二姑娘许碧, 这会儿已经到了九江码头。
  第三趟坐船,她已经生龙活虎,再没有一丝晕船的迹象了, 到了码头上, 甚至还想下去逛逛。
  沈云殊丝毫也没有拦着她的意思:“九江是大码头, 水陆并重,去逛逛也好,横竖一时也不急着回去。”抬手招了九炼来,“再叫顶轿子跟着。”
  老实说许碧穿过来好几个月了, 还就没这么悠哉游哉地逛过街呢。跟着沈夫人出去自不必说,就是在杭州几次出行都是别有用意, 总吊着颗心。在京城为杨姨娘上香那回倒没有任务了,可后头偏又碰上了司秀文……
  总之就数今天这次,逛得最开心了。
  “姑娘, 这日头上来了, 还是先找个地方歇歇吧……”知雨跟着许碧走了好几条街,终于忍不住开口。姑娘的身子一向弱,这几条街走下来她都出了一层薄汗,只怕姑娘受不了, “若不然,就坐着轿子逛?”等明儿怕要喊腿疼了。
  许碧这才觉得确实有点儿腿酸脚软。主要是这年头的绣花鞋不适宜逛街, 这样天气又不好穿靴子。
  沈云殊这一路走来是脸不红气不喘,不过看看许碧被太阳晒得有点泛红的脸颊,便道:“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在船上这几日也没什么新鲜东西。”
  逛逛街, 吃吃本地佳肴,这才是旅游的正确方式嘛。
  九炼早机灵地往前跑去探路了,一会儿就跑回来,笑嘻嘻地道:“前头那太白楼,据说是三代传下来的好手艺,有本地特产的马头鱼,庐山鲜笋和云雾茶,还有桂花茶饼——用刚下来的早桂花做的,若是再早几天还吃不着呢。”
  许碧被他说得口舌生津,欣然道:“那就去瞧瞧,看你找的地方好不好。”
  九炼嘿嘿笑道:“少奶奶就放心吧,小的找的地方绝没错的。”
  知雨撇撇嘴,小声揭穿他:“上回那种牡丹花的园子也是你找的……”
  九炼顿时耷拉下两道眉毛,冲着知雨偷偷打躬:“姑奶奶,可别再揭我的短儿了,那次我都后悔死了。放心,这次找的地方绝对没差,保证少奶奶舒舒服服用上一顿饭!要是这次再出事儿,就把我耳朵割下来下酒!”
  太白楼看上去就是座颇有年头的酒楼了,只有上下两层,楼层且有些低。不过这楼位置甚好,他们所坐的雅间有两扇长窗,从其中一扇望出去,就能看见浔阳江,吹过来的风都带着江上的水汽,倒是添了几分凉快。
  跑堂的早搭着白毛巾过来了,说一口带点本地口音的官话,把菜名报得跟蹦豆儿似的,不一刻就摆上一桌菜来,大都是本地鱼鲜,倒确实别有风味。
  出门在外,倒也不必太过拘礼,知雨和九炼都一桌坐了,许碧笑着夸了九炼一句:“这酒楼当真不错。”
  九炼立刻就是一脸得色:“谢少奶奶夸奖。”
  知雨看不过去,刺他道:“少奶奶是说酒楼好,哪里是夸奖你。”
  九炼笑嘻嘻道:“这酒楼是小的找的,少奶奶夸酒楼,那就是——”
  他还没说完呢,就听酒楼临街的那扇窗口传来一阵哭喊之声,许碧侧头看去,只见酒楼斜过一家客栈门口有人推推搡搡的,一个穿青色布衫的女子正在哭着往下跪:“掌柜的,求你再容我们住几日吧。我家姑娘正病着,这时候把我们撵出来,我们往哪儿去呢?”
  客栈掌柜的眉头紧皱,一脸不耐:“光房钱你们就欠了一个多月了,这整日的又在屋里咳个没完,我的生意都快被你们搅完了!我说姑娘,你们也不能就捡着我这一家客栈糟害吧?我也是小本生意,容了你们这么久,我也是仁至义尽了,你们就行行好放过我,换一家客栈去住吧!”
  他一边说,一边往后头摆手,就见一个大脚婆子半扶半拖了一个素衣女子出来:“把这位姑娘请到那边路边上坐下。”
  大脚婆子应了一声,跟提小鸡子似的将那素衣女子抱到稍远处,倒也没有往地上一掼,而是扶着她站稳,便像躲什么瘟神似的撒手就跑了。
  这素衣女子似乎是被风一吹,脚才沾地就咳了起来,扶着墙颤颤微微的,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去。青衣丫鬟顾不得再去哭求那客栈掌柜,连忙跑来扶着她,边拍背边哭叫道:“姑娘,姑娘!”
  许碧看得皱了皱眉,知雨就狠狠捅了一下九炼的肋骨:“瞧瞧,这就是你寻的好酒楼,又出事了不是?我看你这耳朵是保不住了。”
  九炼也没想到这打脸来得这么快,干笑了一下:“那什么,这是人家客栈的事儿,与咱们无关哪。”
  许碧倒是有些不忍:“不知道这姑娘怎么回事,不然九炼去瞧瞧?若是一时银钱不凑手——”她说到一半才想起来去看沈云殊,“出门在外,若不是骗子,援手一二也好……”主要是这年头没有找民警一说啊,不然她把这主仆俩送警察局去,多方便呢。
  沈云殊便笑了笑:“九炼去吧。给那丫头二十两银子。瞧着她家姑娘是病了。”
  九炼这说话间就又揽了事儿上身,只得在知雨幸灾乐祸的目光中应了一声,转身下楼去了。
  知雨笑嘻嘻地扒着窗口还要看九炼的笑话,许碧也跟着她往下看,沈云殊无奈地摇头,正想把许碧拉回来好生用饭,就听街上那青衣丫鬟的哭声一下子高了起来:“多谢小哥,多谢小哥!”
  沈云殊耳力极好,虽没坐在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