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帝奋斗日常 >

第95章

皇帝奋斗日常-第95章

小说: 皇帝奋斗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明听了,故意做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来:“那就好,那就好!臣还担心皇上让臣替您跑腿,还得自掏腰包补贴些银两进去呢。”
  “去你的吧!朕很小气吗?朕那是节俭!当初你新婚的时候,朕还不是送了你一座院子吗?”
  因为裴清殊当年送过孙妈妈和赵虎母子一处小院,为了一碗水端平,哪怕公孙明和傅煦都不需要,裴清殊也还是在他们成婚的时候各送了他们一套精致的宅子。
  公孙明嘿嘿一笑:“皇上您别恼嘛,臣这不是看您最近精神不大好,想要逗您开心嘛?既然事情都说完了,臣就不打扰您了,微臣告退!”
  看着一溜烟跑掉的公孙明,裴清殊笑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
  十日之后,公孙明领着远道而来的“薛神医”,来到了襄乐宫。
  他们到的时候,就见裴清殊正坐在床边和娴贵妃说话。
  公孙明知道裴清殊温润如玉,却从未见过裴清殊这般温柔的样子:“别担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娴贵妃点点头,向旁边望了望,“皇上,小玉呢?”
  “今日请人来给你瞧病,怕吓到玉姐儿,就让人带她去慧曜楼找乐仪她们玩儿了。你放心,有孙妈妈跟着她呢。”
  娴贵妃松了口气似的闭上眼睛,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继续躺着。
  公孙明咳嗽一声,正色道:“皇上,薛神医到了。”
  裴清殊抬眸一看,见是个白胡子老头儿,从面相上看来平平无奇,也不知他到底有几分本事。
  裴清殊在旁坐着,本是想等结果出来之后再走的。
  谁知没过多久,小德子便进来通传,说是容漾容大人求见。
  裴清殊知道,容漾来找他应该是说与北夏议和的事情的,便不禁有些为难。
  不过短暂的犹豫之后,他还是站了起来。
  他没有打扰正在诊脉的薛神医,而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襄乐宫。
  隔着一层薄薄的纱帘,娴贵妃看着裴清殊离去的背影,什么话都没有说。


第143章 
  “呼屠吾斯的意思是,他愿意接受大齐北夏王的封号; 战马也可以当做赔偿; ‘忍受割爱’送给大齐。不过他唯一的要求; 便是一定要迎娶一位大齐的公主; 哪怕是宗室女。”
  “他一个战败国的国君,有什么资格和朕谈条件?”裴清殊冷笑道:“告诉他,既然要称臣,那北夏所有的财产便都应该属于大齐,不存在什么‘忍痛割爱’之说。如果他不答应的话,那朕即刻便命人整军,发兵攻往北夏。”
  “皇上您先消消气。比起现在直接发兵; 让北夏自愿依附于大齐; 才是最好的选择啊。虽说他们存有异心; 但只要您成为他们名义上的君主,之后不管咱们做什么,都会名正言顺许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可是……!”
  “皇上; 臣当年选择投奔您时; 就知道您心怀远志。您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北夏而已。可是人生不过短短百年,如果您要在一个北夏上面耗费大半辈子的话,您能保证自己将来不会后悔吗?”
  裴清殊沉默。
  “静之,你还是先按照朕的说法去做。呼屠吾斯不是说,他愿意亲自来大齐求娶公主吗?那就让他来; 朕要亲自会会他。”
  容漾听完这话,细细品了品,觉得裴清殊说得很有道理,便应了下来。
  的确,作为战胜国,他们理应有战胜国的骄傲。
  如果太过轻易就答应了匈奴人的条件的话,只怕匈奴人反倒会生疑,怀疑他们的计划是否已经暴露。
  ……
  慧曜楼里,乐仪耐心地陪着婉玉玩各种各样的玩具。
  两人虽然差了七八岁,不过乐仪比较孩子气,婉玉又很乖巧,所以两人还真能玩儿到一块儿去。
  在毯子上坐着玩儿了半个时辰左右之后,伺候乐仪的妈妈端上了茶点,请两位公主享用。
  由下人伺候着净手的时候,婉玉突然问道:“乐仪姑姑,婉云姐姐呢?”
  “她呀……”乐仪的脸上向来是带着笑的,可是提起婉云之后,神情瞬间低落了许多,“三皇姐病重,父皇准她回长公主府侍疾。”
  “病重?”婉玉不解地问道:“那是什么意思?”
  乐仪看了看左右,凑近婉玉小声说道:“就是……快要不行了的意思。”
  婉玉眨眨眼,还是不明白:“不行了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快要死了的意思!”乐仪算是发现了,和婉玉这种小不点说话,就得直白一些才行。
  婉玉听了,忽然嘴巴一弯,哭了起来:“那我听人说,我母妃也要不行了,是不是她也要死了?”
  乐仪吓了一跳:“谁跟你说的?!别听那些奴才嚼舌根,才没有这回事儿呢!贵妃娘娘长得漂亮,人又温柔,老天爷怎么舍得那么对她?”
  婉玉开心地说:“乐仪姑姑,你也觉得我母妃很好对不对?”
  “当然啦!”乐仪不假思索地说道:“以前我总觉着我母后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女子,不过见到娴娘娘之后……说句老实话,我觉得娴娘娘生得更好看,比画里的仙人还要美。更难得的是她人又很好,每次寻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送我们一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这么年轻就……”
  “其实,我听过很多人,在背地里悄悄议论母妃,骂母妃……”婉玉小声说道:“我心里很难过。”
  “这个……这个其实很正常啦。”乐仪摸摸婉玉的头,“我小的时候,骂我母后的人可不比现在骂娴娘娘的人少呢。而且我母后是受到了父皇的专宠,那些妃子们对她的怨恨,可比皇兄的妃子对娴娘娘来的多。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她们就是嫉妒,嫉妒别人有她们没有的东西。这样的女人,嘴脸丑陋,心思恶毒,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比如那个嘉妃……”
  两人聊得正是兴起的时候,慧曜楼的宫女突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婉玉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乐仪却是一见她便白了脸色:“你不是婉云的婢女吗?她回来了?”
  那宫女摇摇头:“回长公主的话,奴婢是回宫报信的。郡主的母亲……昌仪长公主病逝了。”
  乐仪心里咯噔一声,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可怜的婉云。”
  ……
  自打九年前昌仪的夫君曾剑,还有和她一母同胞的哥哥三皇子裴清睿一同造反失败之后,昌仪便已经疯了。
  这些年来,昌仪的状态时好时坏。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疯癫。
  正常来说,做女儿的都会希望母亲能尽快好起来。不过婉云却是觉得,昌仪疯了的时候比醒着的时候快乐。
  现在她走了,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裴清殊和昌仪这个姐姐虽然并不亲近,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自己的姐姐。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他也不禁有几分伤感。
  因为昌仪长公主膝下无子,只有婉云这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儿之故,裴清殊便让礼部出面,全权操办昌仪的丧事。
  在裴清殊亲自吊唁过昌仪之后,皇室众人基本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过去这座门可罗雀的长公主府。
  这里头的许多人都和昌仪的关系不怎么样,甚至根本就没见过她。不过他们还是来了,甚至还哭得比谁都伤心。
  和之前安亲王的丧事一样,有许多人都是想通过这次“机会”好好表现一番,以讨好裴清殊的。
  却不知对于这种人,裴清殊完全只是当做笑话来看。
  不过还是有些人真心实意地为昌仪感到难过的。比如令仪,她和昌仪虽然从小就相互攀比、拌嘴吵架,可她们毕竟是年纪相仿的姐妹,一起长大的感情总是有的。
  还有太上皇。太上皇这段时间连续失去了好几个儿子,现在又失去了为数不多的女儿。
  在昌仪灵前哭了一通回来之后,太上皇便病倒了。
  比起其他人,昌仪长公主的独女婉云自然是最难过的。
  敬安打小便和婉云要好,知道昌仪长公主去世的消息之后,敬安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帮着婉云忙前跑后。
  婉云向来把敬安当成亲哥哥一般,在这般孤独绝望的时候能有一个人依靠,对她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一直萦绕在婉云的心头,挥之不散。
  敬安和婉云的身世虽然不同,不过二人都是寄人篱下,出身背景与他人不同,也算是“同病相怜”。
  敬安很快就看出,婉云除了为母亲的死而难过之外,还有别的心事。
  在他的再三追问之下,婉云终于开口说道:“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匈奴的新任单于呼屠吾斯,想要迎娶一位齐国公主为妻。”
  敬安瞬间明白了婉云的担忧:“你是怕皇上会将你封为公主,嫁去匈奴?”
  婉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难得把敬安给搞糊涂了。
  “云儿,你这到底是何意?”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身为叛贼之女,外祖父能留我一命,已是仁慈。外祖父把我封为郡主,接到宫里之后,我更是明白,自己这条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这些年来,皇上舅舅他待我极好。你也知道,我的吃穿用度皆与公主无异。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开心,觉得皇上舅舅对我好。可是后来我就明白,我不能无缘无故地享受别人对我的好。在皇上舅舅需要我的时候,我得站出来,在他的安排之下联姻,或者是……和亲。”
  这一番话听得敬安心惊肉跳:“可是云儿……你可知我心悦你?”
  婉云惊讶地瞪大眼睛,下意识地退后了一步:“你、你说什么?”
  敬安拧着眉头,难受地看着婉云:“我总觉着你还小,怕吓着你,所以才没急着告诉你……现在既然你说,皇上有可能让你去和亲的话,那我就不得不说了。”
  婉云余惊未消,仍旧诧异地看着敬安:“可、可是,我们是兄妹呀……”
  “表面上我们都姓裴,可你原本姓曾,是太上皇赐了你皇家姓氏,所以我们只是表兄妹,是可以通婚的。”敬安认真地说道:“我本想等你再长大一些,等给父亲守完了孝再与你完婚。可是现在时间紧迫,来不及了。”
  看着仍旧一脸错愕的婉云,敬安十分认真地问道:“婉云,你愿意嫁给我这个一无所有,还声名狼藉之人吗?我现在虽然什么都给不了你,但我会努力,凭着自己的本事去挣!皇上之前已经许诺过我,让我再好好读两年书,等给父王守完孝之后,他便让我去六部历练。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能组建自己的家,不再依附于任何人了!”
  拥有自己的小家,不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还能拥有敬安这般对自己温柔体贴的丈夫,这简直就是婉云梦想中的生活。
  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愿意。”
  敬安大喜,刚刚露出一点笑容,就见婉云哭着说道:“可是我不能……敬安,对不起。”
  敬安脸上的笑意,一点一点地凝固了。


第144章 
  左逍被容漾从匈奴人手中救回来之后,没有再去湖广老家; 而是来到了燕京; 与和离的姑姑、独身的妹妹生活在一起。
  偌大的左府没有一个男人; 不免让外人议论纷纷。不过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 左逍倒是想开了,压根不在乎旁人怎么说。
  而且左逍和左遥的父亲左宁,在围攻呼韩邪的过程当中立了大功。因为他已是国公,封无可封之故,裴清殊只能赏赐了他一些金银珠宝。不过裴清殊还额外赏了左家一个恩典,给左宁的次子封了一个燕京的州判之职。官位虽然不高,但这也意味着左家人从此之后可以重新入仕了。
  因为这层关系之故; 长安城中一时倒也没有人敢当着左家姑侄三人的面说些什么。
  左三姑娘的日子现在是越过越痛快了。过去她孤身一人; 虽然清静; 但逢年过节的时候,看着其他人都有家人相伴,不免有几分孤单。
  不过现在她有嫡亲的姑姑和姐姐陪在身边,家里便热闹了许多。
  左三姑娘忙的时候; 从不会有人打扰她做正经事; 有时候长姐还能帮一帮她的忙。
  左三姑娘闲的时候,便与姑姑、姐姐一同外出游玩。或登高远望,或泛舟湖上。或对诗,或烹茶,日子过得好不悠闲。
  除了礼亲王带着子女上门,哀求她们姑姑回去的时候。
  礼亲王的年纪虽然不小了; 不过他的反应速度很快。之前在得知左宁并非真的谋反之后,他便第一时间入了宫,请裴清殊恩准他和左氏复合。
  裴清殊没有答应。
  他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让礼亲王自己去处理。
  礼亲王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亲自登门,请求前妻的原谅。
  可左氏根本就不肯见他。
  礼亲王来了左家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这个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当初礼亲王选择及时和左氏划清界限,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名声。谁知现在,他却成了全京城人的笑柄。就连街上三岁的小孩儿都敢笑话他,说他抛弃糟糠,无情无义。
  礼亲王知道,自己想要挽回名声的话,就只有挽回前妻才行。
  见左氏执意不肯见他,他便拉了孩子们过去,好让左氏心软。
  左氏的确想念孩子们,便见了他们一面,不过没有见礼亲王本人。
  左氏本以为自己要费好一番口舌,才能让孩子们理解自己。谁知儿女们十分懂事,都支持母亲和父亲分开,在左府自己居住。
  已经成家立业的裴钦昀道:“母亲放心,儿子一定常来看您。”
  小女儿淑仪也跟着点了点头。
  左氏不禁抱住他们,感动地落下泪来。
  淑仪是女孩儿,还没出嫁,所以出府不便。钦昀已经领了差事,在礼部任职了,所以白天没时间来探望母亲,只有傍晚的时候会带媳妇和孩子们过来请安。
  每到这个时候,左府便更加热闹了。
  在这般热闹的气氛里,左逍也好像忘记了在北夏军营中所发生的一切,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可是和她一母同胞的妹妹左遥看得出来,姐姐的心里并不快乐。
  一日左氏被子女们迎着回房说话之后,左三姑娘看着发愣的姐姐,不禁说道:“姐姐是在羡慕姑姑,有钦昀表弟时常来探望她吧?”
  左逍转头看向妹妹,苦涩地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