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侧-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将难求,还望驸马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想法子将城将军找死的那封折子给截下来。
驸马一看公主的加急信件,扬了扬眉,这事情他肯定是办不了的,可狄仁杰是中书门下三品,呈上去给太后看到折子肯定是先到狄仁杰那里。宋璟将公主送来的信件扔进了火盆里,心中一边盘算着他帮了这个大忙回头要公主怎么回报,一边出门打算要去一趟狄公的府邸。
多事之秋,谁都不得安宁。
就在宋璟去找狄仁杰的时候,李宸这边正在跟悟云大师以及莫子英商讨墨家的事情。大概是李宸说了会让宋璟去彻查益州都督,因此虽然如今李宸还没开始着手这件事情,但莫子英对悟云大师及其追随的李宸有着十分盲目的信任,十分愿意在墨家的事情上为公主奔走。
“公主若是信得过某,某可为公主在此事上奔走。”
李宸有些意外地看向莫子英,笑道:“子英言重,你若是愿意在此事上奔走,我求之不得,又怎会信不过你。但我有一件事情觉得十分奇怪。”
莫子英:“公主请说。”
李宸:“既然你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墨家总院与外界的联络人,当初你遭遇家变,我听你所言,你也是因为对方误以为你已遇难才逃过一劫。墨家自己在外头的联络人消失了踪影,他们也无动于衷吗?”
“公主有所不知,墨家联络人的祖先都曾是墨家的入室弟子,即便出山当了墨家的联络人,也都还是效忠墨家。墨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几百年来,这许许多多的联络人世代变迁,有旧人离开就会有新人来代替,在墨家人心中,不变的只有墨家兼爱非攻的信念。”
“难道墨家不怕你们将他们的消息泄露出去?”
莫子英深深地看了李宸一眼,“墨家的消息若是想泄露便能泄露的,早该销声匿迹了。公主或许不明白,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为的只是心中的信念。”
莫子英说的这个话,李宸倒是没意见。
很多事情别人无法理解,不代表就不存在。她很早之前就发现,读书人也好什么人也好,心中总是有她无法理解的信念。儒家也好墨家也罢,他们都有一群誓死追随的人。话是这么说,可莫子英就不是誓死追随墨家的人,他一边说着信念一边将墨家给卖了这就让人费解了。
李宸点了点头,“你说的我都赞同,可你为何要将墨家的消息说给我听?”
莫子英说道:“墨家以天下为己任,要的是大爱。可某觉得,若是连家人枉死都无法替他们报仇,又如何谈得上以天下为己任?”
莫子英好似是看穿了李宸的疑惑,又说道:“公主若是以为某对墨家的动向了如指掌,那便高估了某。某所知道的,不过冰山一角。墨家总院神秘莫测,联络人从不晓得确切的所在地,更何况墨家弟子个个是能人巧匠,墨家总院外头机关林立,即便是派个军队去,都未必能将其打下来。”
李宸想了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墨家几百年来都能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下来,想必也有它不为人知的手段和方法。
李宸对墨家这几百年来到底是怎么样的并不想深究,她现在对莫子英说的这个墨家情报网很感兴趣,当然,对墨家钜子也很感兴趣。
“我想见墨家的钜子。”
莫子英苦笑:“某不过是个联络人,从不曾见过钜子。”
李宸:“你不是会使机关鸟吗?你用这机关鸟送个口信给墨家钜子,就说若是有人愿意采用墨家主张,问他是否愿意前来一见。”
悟云:“……”
莫子英:“……”
当今天下,首推儒家。从前先秦之时的百家争鸣早已成为历史,如今李宸居然以采纳墨家主张为由,去见墨家钜子。
悟云大师和莫子英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浮现一个念头:公主难道将钜子当成了蠢材吗?
李宸却不以为然,她跟莫子英说道:“此事我自有打算,你只需要将我的口信带给他就行了。”
墨家传承到现在,不管如今的钜子在想些什么,有的想法大概是不变的,希望墨家的主张可以推广,如果不行,那就退而求其次,墨家所掌握的一些东西可以为民谋利。说墨家钜子不求名利,只求墨家传承源远流长这种话,反正李宸是不信的。
于是永昌公主剑走偏锋,她觉得墨家钜子只带了几丁人出来,就算是遇上了扬州叛乱,他们这么点能耐,大概是没有能力去将扬州叛乱的主帅干掉的。可是出来游历的时候,忽然收到这么一个口信,换了谁,不论口信是否靠谱,大概都是要见上一见的。
要不是真的有心要结识他,谁会大费周折找上墨家联络人,谁又会去见一个沉寂了几百年的学派头领?
而此时远在边疆的李敬业和裴行俭也得到了扬州叛乱的军报,扬州刺史打着的旗号是奉行先帝遗愿,安定大唐江山,要太后还政圣人。
李敬业一直对太后专权颇有微词,即使是到了边疆吃沙子,他心中也依旧惦记着永昌公主,可这也不能改变他对女子参政的偏见。此时李将军听到扬州叛乱的消息,心中暗叫了声好。
李将军觉得不管扬州叛乱能不能成,总算是有人跳出来指责太后干政了,可见天下悠悠众口,也不是太后能只手遮天的。他心里头甚至想到了借这个机会,让李贤成为叛军首领,亲自去讨伐太后武则天。这么一来,叛军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正义之师,在李贤的带领下,将政权和帝位都夺回来,一举两得。
然而李将军意图教唆李贤联合叛军的念头还没来得及发扬光大,就被一封来自巴州的李贤亲笔书信打消了念头。废太子的书信是这么跟将军说的——
扬州叛乱之事吾已听说,虽然声势浩大,但不过乌合之众,难成气候。将军国之良将,又有永昌庇护,即使江山易主,将军仍可大展宏图,何必急于一时,免得酿下大错难以回头。中书令裴炎因主张太后还政新皇已被收押天牢,期间种种,不必吾与将军细说,以将军之能亦能察觉其中利害。太后杀伐决断,如今势不可挡,吾请将军暂且耐心,避其锋芒,他日必定有将军的用武之地。
信件虽短,可是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叮嘱的也叮嘱了。李敬业看了,心中虽然觉得还是有些不痛快,可想了想那魏思温和骆宾王从前为官之时所作所为,觉得李贤也没说错,这些人起兵打的口号虽然是安定大唐江山,可到底是居心叵测之人。
李敬业想着,甚至想到如果是由宋璟狄仁杰之辈打着这样的口号起兵,那大概就是真的,如果是那样,他必然带着自己的军队前去投靠,可惜宋璟狄仁杰之辈是个死脑筋的文人,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于是,李敬业心中一边惋惜着,一边将心里头不合时宜冒出来的想法给掐死。
李宸安排好李敬业的事情之后,就暗中跟着莫子英跑去淮南道一带了。她离开洛阳前曾跟母亲拍着胸口说一定不会乱跑,可是一出洛阳就山高皇帝远,不负责任地送了个书信给母亲,说她在路上听说江南道附近出了个炼丹奇人,说那个人练的丹药可以让人青春永驻,公主说母亲如今长得十分好看,增减一分都觉得不妥,可有备无患,她打算去江南道替母亲求药。
江南道和淮南道就是紧挨着的,她跑去江南道不异于是往战乱的地方跑,武则天看到李宸送回来的信件,好气好笑,被她弄得哭笑不得。可她此举到底是太过任性妄为,心中也十分为女儿的安全担忧的武则天还是变了脸色。
而在一旁听候吩咐的宋璟见到武则天的脸色不对,便心生不详。他咬牙切齿地想,公主给他送的家书不是要他做这个事就是帮那个忙,半天也没说她下一步要去哪儿。
宋璟看着武则天的脸色,按捺住心里的焦躁,等候在一旁。
武则天看了看宋璟,然后示意身旁的上官婉儿将信件拿下去给他,宋璟接过信件一看,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淮南道扬州刺史起兵造反,应该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她说是跑去江南道,但肯定是跑去淮南道了。
关键是她还打着要替太后求药的旗号,这不是瞎折腾吗?!
☆、第160章 :墨家非攻(六)
李宸觉得自己去淮南道那一带,是有些冒险,兵荒马乱的。可她要见墨家钜子,就不会怕这一点点冒险,否则人还没输呢,就输了阵势。
这么一想,李宸就十分放宽心地带着自己的人跑去江南道了。
李宸要去淮南道,她从未这般在民间走动,悟云大师听到她的打算时,心中捏了一把汗,跟舒晔两人面面相觑良久,然后悟云大师说:“不然这样吧,那便当是和尚要出去云游,带着你们几位长长见识?这样一路上也好掩人耳目。”否则以公主那扎眼的外形,还要高调出行,总感觉会出什么意外。
舒晔没说话,一直站在李宸身后的舒芷问道:“郎君意下如何?”
李宸坐在那儿捧着热茶,默不作声。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不免有些忐忑。公主从小就养尊处优,就连喝茶的杯子都要精致到什么一样的,如今要跟着大师云游的样子,大概日子也不会好过。
但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他们一群人在路上就太扎眼了,哪有人会往兵荒马乱的淮南道跑,只有吃饱了撑着要去普度众生的悟云大师才能做出这种事情来,还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说到这些战乱的地方看一看众生皆苦,也是一种修行。
就在舒晔等人以为李宸不会赞同这个办法的时候,李宸慢吞吞地将杯中的热茶喝完,说道:“行啊,那就按照大师所说的去做。”
大师云游,一路随意。
吃没好吃的,住没好住的,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几个人的坐骑。按照悟云大师的说法,其实出来云游最好还是慢悠悠地走,走到哪儿算是哪儿,无奈明月郎君是要赶着去淮南道的,因为少了什么也不能少了坐骑。
其实一行人怎么看还是怎么违和的,因为明月郎君即便是一身布衣,一身清贵的气场依然是怎么都掩盖不住。
李宸和悟云大师等人一起前去淮南道,因为考虑到各种原因,总之平时十分挑剔并且不愿意将就的公主这次好说话得很,非常随和,有客栈住客栈,没客栈住破庙,有时候倒霉连破庙都没有,居然也能餐风露宿。实在是令人惊叹,不止是悟云大师惊叹,李宸自己也惊叹。
可见没有人天生愿意吃苦,可是真到了该吃苦的时候,还是可以的。
而且李宸这趟看似自讨苦吃的淮南道之行并不是一无所获,因为她如今正在淮南道一个空无一人的酒馆里见墨家的钜子。
李宸从前的时候就了解过一写关于墨家的事情,墨家的人虽然满腹才学,但都是十分热爱劳动的,从墨子开始,墨家的人不管有多富裕,他们都会去劳动,并且穿得十分朴素。如果在路上看到一个穿得只比乞丐好一点点的路人走过,说不定那有可能是墨家的人。
还没见到墨家的钜子之前,李宸脑补的钜子形象应该是一个皮肤黝黑,胡须花白然后又十分有威严的老农夫形象。
大概是脑补的形象过于寒碜,导致她见到本尊的时候,被狠狠地惊艳了一把。可李宸到底是什么人中龙凤都见过的人,因此即使心中惊艳,表面依然是十分淡定。
舒晔等人一字排开站在她身后,而一身男装打扮的李宸坐在桌案前,桌面上还放置着一壶热茶,茶是好茶,看搁在公主跟前的那杯冒着白烟的茶就晓得,散发着淡淡的茶香。
墨家的钜子墨非只带了两人前来,一左一右,虽然一身布衣,可十分精神,动作利落飒爽,一看便知都是练家子。
李宸听到动静,抬眼看向前方一身素色布衣的墨非,他比她想象中要年轻得多,说他将近而立之年有人信,说他是加冠之年大概也有信,双目有神,双手背负在后,看来粗衣素食也不曾削弱他的风华。
李宸朝他做了个手势:“久仰钜子大名,请坐。”
墨非墨眉微挑,在李宸对面的位置坐下,“阁下是李明月?”
李宸弯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扯谎:“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着,她亲自倒了一杯热茶给对方,“钜子,请喝茶。”
墨非笑了笑,端起茶杯微微闻了一下,微微侧头,“阁下此言似乎少了些许真诚,这让某如何相信你送来的口信?”
言下之意是:别再装神弄鬼了,墨家钜子可不会赴摸不清对方底细的宴。
李宸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钜子快人快语,我乃当今天子的嫡亲妹妹永昌公主。”
墨非抿了一口杯中的热茶,然后将杯子搁下,“公主大费周折要见某一面,到底意欲何为?”
别说什么可以采纳墨家的主张,墨家是蛰伏了几百年,可也不是与世隔绝,他自知当今天下不复过去那样文士可以到处游走,推行自己的主张。如今天下儒学独尊,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爱虽有相似之处,却有着质的不同。
李宸坐在位置上,朴素的酒馆中,那破旧的椅子硬是让她坐出了好似宝座一样的气势。
她一双明目闪着些许狡黠的光芒望向墨非,“如今大唐境内已有乱象,虽然比起先秦时期大概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可总归是害苦了百姓。墨家弟子既然以天下为己任,何必拘泥于非要推行你们的主张,若是有人能依仗墨家之势,为这天下苍生做些许事情,与墨家而言,不也殊途同归吗?”
墨非掀了掀眼皮,看了她一眼,却并未说话。
李宸一见对方默不作声,就知道大概有戏。如果没戏,墨非不会来见她。
说起来,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谁也没有比谁更清高一点。
李宸不知道墨非对扬州叛乱之事怎么看,可是听莫子英所说,每十年墨家钜子都会带着年轻的入室弟子出来游历。无端端的为什么出来游历,除了增长见识,或许更重要的,是想要谋求机会吧?每十年一次的游历当中,历任的墨家钜子曾经想过要求见天子诸侯吗?
有没有想过对李宸而言都并无区别,如果他们有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的话,也不至于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