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九零年代 >

第51章

九零年代-第51章

小说: 九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杨医生,每次挂盐水,只管挂上,又不管拔针,弄得好麻烦。我最近吃他的药也不灵光,不晓咋回事。”
  杨鑫也不懂这个。
  “刘爷爷,那他怎么不行医,只开杂货店呀?”
  杨文修说:“他在行医,偶尔给熟人看看,邻居嘛。”
  杨文修对先前的杨医生不满意,改吃刘爷爷开的药,输液打针,也都叫刘爷爷来。一来二去的,倒也相熟了。邻里间常借个东西,放个钥匙。中间杨文修有次半夜突发心肌梗塞,也是找的他来打吊瓶。
  杨文修看得开,天天生病,身体稍稍好一些,仍要去茶馆消闲,没事人似的。
  杨鑫很害怕这样的生活。
  每日提心吊胆,总怕爷爷出事。杨文修半年内两次突发心肌梗塞,一不留神就出事,平常也是小病不断。杨鑫很希望爸妈能回家来,她一个人承担不了这样的压力。她几次在电话里,和罗红英沟通,但都没有结果。罗红英夫妻推三阻四,不愿意回来。别说让他们回来照顾杨文修了,就是过年,他们也不愿意回家来,嫌车费贵。他们已经有四五年没在家过年了,总是这个理由。
  这个夏天,杨鑫以乡镇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初中。
  开学第一天,她就被班级任命为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并且作为学生代表,发表国旗下讲话。她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牛仔裤,扎着高马尾,持着演讲稿,站在话筒前,第一次当众用普通话发声。
  “各位老师、同学们。”
  她看着台下的师生,目光寻找唐颂的身影。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她没有看到唐颂。
  有点失望。
  台下有一千多名师生。
  虽然是新学校,一切都很陌生,但她习惯了在众人面前发言,展示自己的优秀,并不怯场。八百字的演讲稿,是她在头一天晚上写完的,内容差不多会背,基本不用看稿纸。她声音清透,普通话很标准,不像有的学生带地方口音。
  发言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着人流离开操场,杨鑫追上了她这学期的新班主任:“王老师,我刚才怎么没看到唐老师来呀?新学期大会,不是所有师生都要求到场的吗?”
  “他呀?这种场合,他从来都不来参加。”
  杨鑫好奇问:“为什么呀?”
  “人家不想来呗。”
  班主任说:“他才不来这种无聊的会。他是我们校长的宝贝,别说从来不开会了,人家连课都不上。初三差个数学老师,校长让他去顶一顶,他就是不去,校长都拿他没办法。平常开会也从来不到,换做别人都要记过,就他特殊。”
  唐颂名为中学老师,其实很少能见到他。
  他就代个音乐美术课,一周也没有几节课,没课的时候,基本不露面。学校任何大小活动,他都不参与。过了几天,杨鑫熟悉了环境,得知教室的宿舍在学生宿舍楼后的一幢小楼里,便悄悄去找他。
  那是午饭时间,他掩着门,正在弹钢琴。
  杨鑫敲了敲门:“唐老师。”
  她羞涩又热情地面露微笑,双颊泛粉。
  钢琴声戛然而止,唐颂过来拉开门,有些诧异,笑:“是你?你怎么来了。”
  杨鑫紧张地绞手指:“你说过的,我需要帮助可以来找你。”
  唐颂笑了:“你现在需要帮助吗?”
  他示意她进门来,指着凳子:“坐吧。”然后把门往外大打开。
  杨鑫留意到他这个举动,明白这是一个男女避嫌的信号,便低头假装不懂。唐颂问她:“要喝水吗?”给她倒了一杯水。
  “有点烫。”
  杨鑫其实找他没啥事,就只是想见他。
  唐颂问:“开学了,老师同学还习惯吗?”
  杨鑫点点头:“习惯。”
  她抱着水杯:“唐老师,那天我在国旗下讲话,还以为能看到你呢。结果你没来。”
  唐颂坐在她对面,莞尔一笑:“我那天去成都了,陪我父亲看病,没在学校。”
  “哦。”
  杨鑫有点欢喜:“我还以为你不来听我致辞呢,心里怪难受的。”
  唐颂笑。
  他关切道:“你爷爷怎么样?身体还好吧?”
  杨鑫说:“挺好的。”
  “最近没有犯病吧?”
  “最近没。”
  “那就好。”
  唐颂笑着说:“他那身体,我还担心呢。”
  杨鑫告诉他:“唐老师,我之前写了一篇散文,投稿给了儿童文学,被选中了。”
  唐颂替她高兴,说:“那挺不错。儿童文学是很知名的刊物了,经常刊载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你才十二岁,很厉害啊。”
  杨鑫有点脸红。特意跑来找他说这个事,就是想听他夸一下自己。
  “我最近还在写东西。”
  她有点害羞。
  唐颂笑:“写什么呀?”
  杨鑫说:“写一个小女孩恋爱的故事。”
  “你还会写恋爱故事?”唐颂感觉挺好玩:“男主角是谁呀?”
  “我是瞎编的。”
  杨鑫感觉怪羞人的,说:“主角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男主角是她的老师。”
  唐颂笑了:“你还写师生恋啊。”
  杨鑫脸红解释说:“不是师生恋。是女主角喜欢男主角,男主角不知道,其实是个暗恋的故事,不是真的恋爱。”
  唐颂笑说:“我不太喜欢这种,不然还可以当读者,帮你看看。”
  杨鑫脸唰的红了。
  她垂着眼,半天抬不起头。
  唐颂看她沉默,有些抱歉笑:“对不起啊,要是以后你写别的题材,我一定帮你看。”
  杨鑫小声说:“没事。我不要人帮我看,我自己写着玩的。”
  她抬头,假装天真,问道:“你为什么不看师生恋啊?只是小说呀,又不是真的。”
  唐颂笑:“我不看言情小说。什么席绢琼瑶,看了鸡皮疙瘩。吓人,哪有人这样谈恋爱的,我看像神经病。就言情小说女主角,我要是找个那样的女朋友,肯定活不过三十岁。”
  杨鑫听他说的想笑:“为啥活不过三十岁呀?”
  唐颂说:“吓人。你爱我你不爱我考验一百遍,太能折腾了。还有什么两女的爱上一个男的,两男的争一女的,吓人,我看了就瑟瑟发抖。”
  “你喜欢一对一的啊?”
  杨鑫笑:“我还以为你只是不喜欢师生恋呢。”
  唐颂笑:“这个更吓人。”
  “哪里吓人啦?杨过和小龙女就是师生啊,可他们是一对儿。”
  唐颂起身喝水,笑:“你啊,少看一点这些乱七八糟的,小说里写的都是假的。意。淫起来自然是开心,真发生在现实里得有多尴尬?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真有这种事,两个都得开除了,别说各自都还有父母亲戚,各种社会关系。成年人未成年人,还涉及道德法律问题。”
  杨鑫说:“只是小说嘛,干嘛这么较真,我只是写暗恋,又没写亲嘴什么的。”
  “小说我也不喜欢。你写他们不在一起吧,又太糟心,写在一起吧又太假了。我觉得,还不如换个题材。”
  “换啥题材呀?我不知道换啥题材。”
  “要不你写武侠?”
  唐颂坐在钢琴前,翻开谱子,继续弹起了琴:“少年剑客,闯荡江湖什么的。”
  杨鑫说:“可我觉得少年剑客闯荡江湖没有谈恋爱好看。”
  唐颂笑着摇摇头,很无奈。
  “我看你挺聪明一小姑娘,怎么脑子里全是言情小说,整天净想着谈恋爱。”
  “我没有想谈恋爱,我只是写小说嘛。”
  唐颂笑。


第66章 背景
  手放在琴键上,他扭过头来; 转了话题:“对了; 你们班下周有音乐课对吧?”
  “对呀; 在星期三下午。”
  唐颂问:“你有想学的歌吗?到时候我可以教。”
  “随便什么歌都行吗?我想学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最近好流行啊; 大家都在唱。”
  “张韶涵的那个?”
  “嗯。”
  “这个歌,我好像有谱子。”
  他在桌上翻了翻; 找到了谱子; 是手抄在五线谱上的。他将谱子放在钢琴架上; 照着弹了起来。他第一次弹这首歌,弹的非常顺手流畅,一曲毕; 笑转过头来,说:“这谱子挺简单的,你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真的呀?”
  唐颂招呼她:“你坐过来; 凳子拖过来。”
  杨鑫把凳子拖过去; 和他挨肩膀坐着。
  唐颂屋里的是一架新钢琴,黑色琴身; 象牙色琴键; 很有质感。杨鑫伸手按出几个音符; 好奇道:“唐老师; 你新买的琴啊?这个钢琴多少钱啊?”
  唐颂说:“五万吧。”
  杨鑫直咋舌:五万!他买个钢琴花五万!难怪找不到女朋友!
  他不会是把娶老婆的钱拿来买钢琴了吧。
  杨鑫在心里瞎猜:“唐老师; 你一个月多少钱啊?”
  “怕我没钱啊?”
  唐颂笑:“放心吧,我再穷穷不过你。”
  唐颂让她坐在琴凳上,教她弹隐形的翅膀。
  他踩着踏板; 手指跳动,琴键上响起了熟悉的旋律。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杨鑫说:“唐老师,你觉得这个歌好听吗?”
  唐颂说:“旋律挺清新的,孩子们喜欢。”
  唐颂教她识谱,认键,对着谱子来弹奏。她模仿能力很强,记忆力也非常好,很快就能弹奏一小段了,只是手指反应慢,弹出来不很流畅。唐颂笑夸她说:“学的还不错了,多练练。”
  杨鑫仰起头,快乐地看他:“唐老师,我也会弹钢琴了。”
  唐颂还没吃午饭呢,有点饿了,便说:“你玩着吧,我去煮饭了。”
  杨鑫点头:“好。”
  她问道:“唐老师,你中午吃什么呀?”
  唐颂在门外去,打燃煤气灶,往锅里接了点水:“我煮点面条。”
  杨鑫一边玩钢琴,一边说:“你一个人煮饭多麻烦呀,有空的话去我家吃嘛。”
  唐颂笑:“煮个面条,有什么麻烦的。”
  杨鑫弹了一会琴,唐颂端着面条进来了,往桌子上铺了一张报纸。碗放在报纸上,他持着筷子正要开动,想起杨鑫还在屋里,转头问她:“你午饭吃了吗?”
  “我吃了。”
  唐颂便自己开动了,一边吃面条一边拿起桌上的俄语小说。
  杨鑫停了弹钢琴的手:“唐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呀?”
  她在学英语,只知道这字母不是英语,但具体是哪国的不知道。
  唐颂说:“是俄语。”
  杨鑫惊讶说:“你还学俄语呀?学这有啥用啊?”
  唐颂说:“随便学学。”
  “唐老师,你想画画吗?我可以给你当模特。”
  杨鑫看到他屋里还有油画,只不过都是风景,没看到几幅人物。
  唐颂说:“最近画的风景多,不太画人物了。”
  杨鑫看他这些画都是新的,问:“唐老师,你原来的那些画儿呢?”
  唐颂说:“卖了。”
  “卖了?”
  杨鑫失望道:“全都卖了啊?你给我画的那张也卖了吗?”
  “那幅啊?那幅没卖。旧作我留了十几幅喜欢的,剩余的都卖了。不过没在宿舍,这屋子小放不下,我寄放在朋友那,他是在成都开画廊的。”
  “什么人会买画儿啊?”
  “什么人都有吧。私人收藏的,画室画廊,一些宾馆酒店也喜欢买画做装饰。不过他们大都喜欢风景画,不太喜欢人物。风景画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人物的审美比较私人。”
  杨鑫说:“你为什么不去成都画画呀?成都是大城市,多好啊。”
  唐颂说:“待久了也就那样吧。大学呆了四年,也不觉得新鲜了。我父母亲都身患有重病,母亲过世时我不在身边,毕业后父亲希望我回来陪他,我便回来陪他了。找个工作,空闲时自己画画,偶尔回回成都,陪父亲看病。也挺方便的。”
  杨鑫说:“这样啊。”
  杨鑫没在他屋里呆太久,唐颂吃完饭,她便找借口要去看书,自个回教室了。
  杨鑫慢慢才听说唐颂的家庭。
  都是听别人说的。
  唐颂不太谈论自己的事,但是小县城,熟人社会,没有什么秘密。各自的家庭背景都是公开的,人人都能扯出来说。
  唐颂口中的父母,其实不是他的亲生父母,而是养父母。
  唐颂出生在本乡镇,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他本来的父母似乎是某个村的,家里特别贫穷。他母亲意外怀孕,适逢计划生育,家里交不起罚款,而且确实也贫穷养不起,便将他送了人。幸好他是个男孩,长得也漂亮,得以被一对患有不孕症的夫妇收养。他的养父母其实条件非常好,县城里的,那个年代,养父母是国企职工,有工资有收入。所以唐颂是在县城长大的,从小就是城里的孩子。
  唐颂虽然是收养的,但是被他养父母视为珍宝。从小呵护着长大。别的小孩蹲在地上撒尿和泥巴的时候,他就穿着小皮鞋,衬衫背带裤,梳着小分头在弹钢琴了。他养父母给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花大钱送他学音乐学美术,把他培养的多才多艺。小小年纪就弄去参加各种比赛,初中钢琴就过了八级,别提多骄傲。
  他养父母虽然是城镇职工,养活一个小孩不成问题,但是要负担他学音乐美术的开销,其实还是很捉襟见肘,为此负下了大笔债务。本来这家庭虽有些艰难,但勉强还能运转,直到九几年单位倒闭,职工下岗,他养父母又突然怀孕生了个弟弟,家里一下子困难起来了。家里欠了债,父母失业,唐颂读大学都交不起学费,全是靠借债。他父母在国企呆了半辈子,顺遂温饱,生活的压力一下子砸到人头上,老两口受不住病倒了。一个得了尿毒症,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早早死了,一个得了肝硬化,而今靠药养着。
  唐颂从小就是特别优秀,特别有理想的小孩。他在音乐美术方面都很有才华,因为喜欢画画,最终选择了美术作为主修。高中毕业,他决心要考中央美院,到了北京才知道天外有天。中央美院的油画系每年统共就招那么点人,而全国每年上万名考生。中央美院没考上,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学费又成了难题。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