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94章

穿越之荣华路-第94章

小说: 穿越之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她刘玉娘只是依附罢了。
  到底刘玉娘的心中,没转了弯了。她还是不能一时间,适应了她的弟弟会是一位大英雄,会是一位君王的事情。
  到底……
  这一切的转变,总是需要了时间。
  时间啊,就是万能药。
  “弟弟,他幼时就是稳重的性子。也许就是弟弟幼时的勤奋好学,又是文武双全。所以,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个贵人。”
  刘玉娘说了心里的看法。
  这是刘玉娘的实话。她真觉得,以弟弟幼年时那等的自律与努力,她是难望项背的。
  “夫君……”
  付明月笑了,回道:“就像是姐姐说的,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他有一颗公正的心,以及无限博大的胸怀。”
  在付明月的眼中,夫君刘长石自然是她心目中,那被她自己都神话了的英雄。
  她想,她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真好。
  “明月,别夸了伯玉。”荣娘这时候主动的拉了儿媳妇的手,她发现了,儿媳妇的手,真是漂亮如羊脂玉一般。
  那细滑,那温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伯玉能有今天的一切,也离不开你的功劳。”荣娘这时候,是亏了她的儿媳妇。这是荣娘的实话。
  今天的一切,伯玉的功劳里,应该有儿媳妇付明月的功勋章。
  “不,娘,我只是分享了夫君的荣耀。”付明月红着脸,忙是回了她的心底话。这时候,付明月感觉到了,婆母荣娘的手是粗糙的,可是,也是温暖的。
  她觉得,这才应该是母亲的手。
  只是,付明月的母亲,那位新罗国的公主殿下,早已经离开了人世。
  “我觉得,我能嫁给了夫君,能拥有了夫君这般多的家人,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福。”付明月瞧得出来,长辈们全是真心疼爱了夫君的人。
  付明月想,若能多少的人,心疼了她的夫君,那才好呢。
  她盼望着,她的夫君走在了无限的荣耀之路时,不要成为了孤家寡人。到底,古来君王皆寂寞。
  权利,权柄,君王之路,从来就是孤独的。
  付明月只想,她的夫君啊,能得到了更多更真心的爱护。
  那些守护,哪怕她只能算是里面小小的一部分,她也是愿意的。因为,她从未曾的想过了独占。她只想,他更好。
  “好孩子,伯玉能娶到你,真是他一辈子最大的福气。”
  荣娘这时候,瞧着害羞的儿媳妇付明月,荣娘觉得这个儿媳妇不错。至少,是真心,也是全心的爱着她家的伯玉。
  夫妻之间,若有真情在,那自然是无上的美事儿。
  到底夫妻共枕,若连枕边人都要防了,那才是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
  这会儿,荣娘夸了儿媳妇。旁边的赵春花就是笑得开心,到底赵春花也是盼着,当了婆母的女儿啊,更能享受了清福。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不太好相处的。
  这若是处好了,却是家合万事兴的。
  特别是如今伯玉的身份,又是特殊了。这婆媳关系,就是更要的处理的合适了。
  彼时。
  在女眷之外的马车里。
  刘长石这会儿,倒是考校了三位兄弟的功课。
  看得出来,三个弟弟里,二弟是一个不错的少年郎。至于三弟、四弟,许是年纪尚小,倒是应该更多的磨练。
  对此。
  刘长石心头也算有了数。
  对于弟弟们的将来?在刘长石看来,那就是应该目前好好的进学。少年郎,多学了本事,那才是好事儿。
  旁的?
  旁的自然是学好本事之后的事情。
  人啊,打铁还要自身硬嘛。
  这会儿。
  倒是刘之烨那一个马车厢内,最是清闲了。
  知源这个外甥许是一路上,也是累得慌。这时候,已经是在车厢里睡觉了。刘之烨这个舅舅啊,只能坐了马车厢内,一个人想了事情。
  想什么?
  刘之烨更多的自然是想着,他的将来,以及他的孩子们的将来。
  还有,就是姐姐和外甥了。
  “唉……”
  一声的叹息。
  刘之烨想了想后,倒是有些了打算。
  这些日子里,母亲的旁敲侧击,还有时候,姐姐王遂娘的一些话语。其实,刘之烨不傻,他懂得,这中间的问题所在。
  当然,对于妻子荣娘的沉默,刘之烨更明白。
  只是……
  刘之烨也为难的。
  在刘之烨的心中,肯定是姐姐、外甥再亲近了,也比不过了长子伯玉的前程重要。到底伯玉的一身,关系到了整个刘氏的荣耀。
  “想来,知源也是一个好孩子啊。”
  “罢了,今晚跟荣娘再谈谈……”刘之烨呢喃了这两句,决定下了。
  若说刘之烨啊,也不是一个武断之人。他行事,还是乐于跟妻子荣娘商量了。这原由嘛,也是因为他打小就是跟在荣娘这个曾经的“姐姐”身边长大了。
  这幼时、少时的习惯,这习惯便是成为了自然。
  当天。
  进了汉京城后。
  荣娘一家人自然就是住进了王宫之中。
  显然的,付明月也是早有准备的。
  宫宴啊,并不隆重。却是温馨的。一家人用膳了,荣娘也是正式的头一回,真个儿尝一尝所谓的王家御膳。
  说实在的。
  荣娘就是一个吃了人参果,没吃出了味儿的人。
  荣娘的感觉,就是她啊,没享了福。也是一个不懂享福的。
  在王宫里,荣娘更感觉不到了,曾经在建业城三榕巷子口,那个家中的自在。
  这王宫里,到处是侍候的宫人。
  那些宫人的恭敬,除了疏远外,荣娘想到的,就是幼时在刘府之时,那等高高宅院里,那深似海的规距。
  虽然,如今没人敢让荣娘守什么规距了。
  哪怕是婆母刘王氏呢?
  荣娘也是瞧得出来的。婆母刘王氏在缓和了,与她之间的关系。更甚者,荣娘看得出来,这里面还有大姑姐王遂娘的功劳。
  为何?
  荣娘又不是真正的傻子,哪会不懂了?
  到底伯玉这孩子,如今是真个儿的出息了。
  刘氏一族的一切,全是系在了长子伯玉的身上。荣娘是谁?
  荣娘是伯玉的亲娘。
  哪怕刘王氏是祖母,这到底隔了一辈儿。打小这伯玉也没养在了刘王氏的跟前。所以,这感情亲疏远近中,肯定是差了一些的。
  刘王氏待荣娘的善意,荣娘瞧得出来。
  正因为如此,荣娘头疼了。
  跟婆母和睦相处,荣娘是巴不得。哪怕是荣娘如今身份变了,儿子变成了君王。可便是为了儿子们的体面,荣娘就更得拿出了礼仪规距。
  这天下间,最讲一个“孝”字。
  这孝道上,荣娘自然要立足了脚跟的。
  儿媳妇面对了婆母,肯定就是更讲了孝道啊。


第140章 
  偏偏荣娘为难的,也是在这儿了。
  当晚。
  宫宴结束后。
  付明月是亲自送了各位长辈,一一回了备好的宫殿中,先行歇息。
  其实哪用得付明月相送啊?
  进了王宫时,荣娘等人洗漱一翻时,就已经是欣赏过了,各自暂时要居住的宫殿。还别说,这新罗国的王宫,还是不错的。
  当然,在王遂娘的眼中,就是差别太大了。
  到底这新罗国的国土疆域,肯定不能比了大晋朝的。当年,王遂娘在大晋朝的后宫中,肯定见识了更多的繁华奢侈。
  晚上。
  荣娘夫妻没急着歇下。
  而是先哄了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早早的睡了后。夫妻二人才是回了所谓的寝宫?
  这宫里的宫人,自然是让荣娘给打发下去了。
  殿内。
  有着烛光。
  这时候的烛,还是非常贵重的。
  至少,当年荣娘家是舍不得,也用不起的。那会儿,便是用了油灯,也得舍了些呢。如今,瞧着烛光映着这精致的宫殿。
  荣娘看得出来,儿媳妇付明月一定是非常用心了。
  “三郎,你有心事?”
  荣娘问了夫君刘之烨。
  这会儿,夫妻二人正是散了发髻,准备歇息。
  “嗯,很明显吗?”刘之烨问了妻子荣娘,他没反驳了什么。夫妻之间的默契,让他们都能轻易的看懂了对方的一举一动。
  “有些明显。”
  荣娘肯定的回道。
  “咱们没进王宫之前,打入了东屠国的国境后,特别是在东屠岛上待的时候。母亲就是为了姐姐而操心。我左右为难……”刘之烨讲了心底的事情。
  哪怕有些话,还没讲个透彻,可荣娘已经听明白了。
  “三郎,我觉得,我们跟伯玉提了,搬出了王宫居住,可好?”荣娘开口,说了她的想法与打算。
  “啊……”刘之烨吃惊了。
  刘之烨望着妻子荣娘的目光里,全是难以相信。
  “这会不会让人非议了?”刘之烨说了他的看法。
  荣娘摇摇头,笑说道:“等大祭祀,大礼仪之后。我想,伯玉肯定奉了你为太上王,我为太上王后的……”
  “可太上到底是太上,这东屠国的君主是伯玉,东屠国的王后是付明月。这天下是属于他们夫妻的……”荣娘讲了一个实在话,她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咱们就不用让伯玉为难了。”
  荣娘是亲娘,她不会给儿子寻了麻烦的。
  君王的权柄,从来独一无二。
  哪怕是太上王,也能避让三分的。
  若不然,那会让父子生疑,未必就是好事儿。
  只是,这些话,荣娘不会明白的讲了。荣娘觉得,以夫君刘之烨的心性,他会懂了的。
  “再则……”
  “三郎,你觉得,伯玉尊奉了咱们,母亲、娘这二位长辈子,岂敢慢待了?”荣娘这时候,乐呵呵的说道:“既然三郎你在母亲的面前,都是为难了。何苦,还要把这份为难,推到了咱们的伯玉身上?”
  亲娘就是亲娘。
  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亲儿子的难处。
  “你说的,有道理。”
  刘之烨有些明白了,妻子荣娘的意思。
  “其实,搬出了王宫也好。”刘之烨同意了妻子荣娘的话,他回道:“罢了,等大祭礼,大礼仪之后,就如你讲了的话,咱们搬到了王宫之外。”
  “我可是听说过,这汉京城中,曾经的繁华依旧在。那新罗国曾经的王公贵族的府第,还是留存着一些的。到时候,咱们寻得一处,做为行宫就是。”刘之烨描补了妻子荣娘的话。他们夫妻若是退让了。
  那么。
  刘之烨觉得,他母亲刘王氏某些想给外甥,寻一些保证的意思。
  应该可以让儿子伯玉不那么的为难了。
  于是。
  次日。
  刘之烨单独寻了儿子刘伯玉谈了此翻的心事。
  “爹,其实,你和娘不用为难的。”刘伯玉自然懂得,在处理私事与公事之上,那是有区别的。
  这王室之内,哪怕是他这等君王,在对待了亲人时,肯定也是亲情之间,多有取舍的。
  “不,我觉得你娘的话,挺在理。”
  刘之烨却是拿定了主意,说话时,更是语气决断着。
  “若真出了王宫,长辈们居于行宫。儿子岂不是时时难给长辈们请安了?”刘长石提了他的难处。
  家人来了汉京城,还要分开了居住?
  刘长石觉得,一时间,也是默然有些黯然。
  “伯玉,你如今身份不同了。你是整个东屠国的王,你自然应该以天下大业为重。家中之事,爹会为你排难解忧的。”刘之烨守得住他的本份。
  刘之烨并不想,让家人成为了长子伯玉的拖后腿角色。
  “其实,这样挺不错的。多少年了,你外祖母一直守护着你们兄弟长大的。若是爹娘真住在了王宫之中,你让你外祖母如何自处?”刘之烨提了一个关键的地方。
  刘长石这会儿,也是微有沉默。
  这为什么?
  刘长石自然是明白的。
  到底规距礼仪在,王室哪怕是东屠国的统治者,有些明面上的规距,应该尊守的,还得尊守了。
  若不然,挑战世俗,非是好事。
  “若是居于行宫,倒是能省得方便。”刘长石乐呵呵的讲了一话。
  “儿子明白了。”刘长石懂了亲爹刘之烨的心思。
  “爹,这一回大祭祀之后。我会奉祖母为太王太后,爹娘自然是太上王与太上王后。至于外祖母,则是超品的奉国夫人……”
  “至于外祖母,曾是追赠超品的奉国公。”刘长石说了这话后,有些为难的神色,他说道:“爹,外祖父已经不在了。所以,这等爵位肯定是二弟继续。只是三弟、四弟尚是年幼,所以,我打算只是封以伯爵……”
  “他们尚是年幼,等年长了,若能建功立业。儿子自然是不会对自家兄弟吝啬了爵位的。”刘长石这一话,说出来后。
  刘之烨明白了儿子的难处。
  到底次子的爵位,从老岳父那边算了。确实,这是次子要沾光了。
  可若是三子、四子一下子封高了爵位,那么,外甥知源那儿,倒是当了讲了啊。
  “可是为你表弟知源之事为难?”刘之烨问道。
  “正是如此。”
  刘长石点头,说道:“东屠国的爵位,一项是以军功为重。至于弟弟们,那是王室的恩典。可表弟非是王室中人,所以……”
  “儿子并不想早早的给表弟酬以高爵。将来表弟若有本事,那自有升迁。”对于外戚,刘长石自然不可能,真不给了爵位的。
  到底知源表弟,是刘长石姑姐的独子。
  这东屠国的爵位,以公、侯、伯,这三等爵位,可以降等而袭爵。
  这三等属于显爵。
  东屠国的一代降一等,至伯爵之时,就是袭三代,除之。为何?
  不外乎,刘长石讲一个,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至于子爵、男爵,这二等爵位,则是终生的爵位。也就是说,不可世袭,爵位者死后,即除之。
  这样的目的,也是简单了。
  为了不让勋贵这一个团体腐化。
  到底一个国家,能养的勋贵总是有限的。
  “表弟那儿,儿子只能给一个子爵之位。”刘长石并不想,让东屠国有太多的,非军功的袭爵者。
  东屠国里,除了开国之时,有一些非军功的世袭爵位。可数量,一个巴掌,都数不完。区区两位而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