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荣华路 >

第58章

穿越之荣华路-第58章

小说: 穿越之荣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嘛,一辈子的时间,几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好还是不要当了井底之蛙。见识一下,总是好事儿。


第86章 
  谢氏的嫡女出嫁,嫁的还是当今的天子太元帝司马元曜。
  这等天作之合,肯定是大晋朝廷上下,最惹人眼的大事。
  大婚之事。
  长街之上,那谢氏嫡女的嫁妆,自然是正宗的十里红妆。那晒出来的各色金银古玩,以及田产庄园,铺子奴仆,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好不羡慕。
  除此之外,那些嫁妆的各色物品,每一件无不是精品中的上上之等。
  在此之时。
  刘玉娘两只眼睛里,全是星星。她羡慕的说道:“皇后娘娘真是太幸福了,这嫁妆太丰厚了。”对于刘玉娘这等八岁的小姑娘而言,她们已经懂得了,女儿家的嫁妆就是嫁进婆家后的底气所在。
  出嫁后,女儿家若有了丰厚的嫁妆,心气儿十足高啊。那腰杆儿也是硬实啊。
  只是,民间里,百姓哪有那般的银钱,给出嫁给女儿置办了嫁妆啊?
  士族豪门里,那些名门淑媛得有了丰存的嫁妆?也是因为士族豪门的婚姻,非是简单的男女成婚,而是结两姓之好。
  这后面有更重要的政治与其它方面的衡量。
  “姐姐,我会努力的挣钱。”
  刘伯玉这会儿,倒是在亲姐姐刘玉娘的耳边说道:“将来你的嫁妆在秀水里坊这一片儿,肯定也是让人羡慕的对象。”
  至于说,更远的地儿,与人比拼吗?刘伯玉还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好孩子。
  端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
  刘伯玉可不会打肿脸来充胖子。
  “好啊,弟弟你最好了。”刘玉娘嘻嘻笑了,笑得开心。她还不忘记,瞧了二弟仲玉,问道:“仲玉,你觉得你大哥伯玉说得话,可是对极了?”
  “嗯?”仲玉抬头,瞧瞧姐姐,再瞧瞧哥哥。然后,仲玉点点头。接着,仲玉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亲爹刘之烨,他不多话了。
  对于说话的声音,明明很好听。可偏偏就是不乐意说话的仲玉弟弟,刘玉娘也无奈了。
  街道上。
  热闹依旧。
  这会儿。刘之烨还是带着一个孩子,要了点心,这是解一解饿呢。
  一直等到了这十里红妆,抬过了长街之上。
  皇后的凤撵是什么样?
  这是头一回,让刘玉娘瞧见了。她的星星眼更利害啊。那等荣耀,那等炫丽,真是没有哪一个女孩儿能拒绝了。
  想来。
  在这日的帝后大婚后,肯定不知道多少的闺阁女儿,要羡慕了当今的谢皇后。只不过,这一位谢皇后太小了,今年堪堪七岁。
  天子皇后,都是七岁的少年时。这等大婚,说是成婚了,也就是举行了仪式。
  至于真正的帝后圆房?
  肯定要等到了谢皇后及笄之后了。
  当晚。
  皇宫之中。
  司马元曜大婚了之后,他自然是与他的小皇后,一起渡过了一回。
  说实在的。
  对于这一回的婚姻,司马元曜完全没有期待。他只是做了一个傀儡,应该做的那点事儿。不过,为了让谢皇后这个表妹,更加乐于站了他这一边。
  司马元曜在谢皇后面前,还是非常有天子气度的。
  至少,谢皇后这个小姑娘的心中,是对天子表哥死心踏地了。
  这一晚。
  司马元曜睡得并不好。他做了一个梦,梦境变幻无穷。
  他似乎坐于云台之上,穿着天子冕服,听着朝臣们的奏报。尔后,他瞧见了,桓将军这位摄政公被他的国丈谢桉,给杀于大殿之上……
  一片血腥中。
  国丈谢桉也死了。
  那最后的得利者,那个名叫刘伯玉的青年一身的戎装,带着兵士包围了大殿。
  “天下有德者居之,圣上,当退位让贤,以安天下人心。”
  “……”
  司马元曜醒了。
  醒来后,他发现,他后背的冷汗,在这个宜人秋季时,都是冷得心中生了透骨的寒意来。
  “这个梦预示着什么?”
  司马元曜在思考了这个问题。
  “表哥,你怎么了?”在司马元曜醒来后。与他同睡一榻,当然,分了各自锦被的谢皇后醒来了。
  殿内,有烛光。
  虽然微亮。
  这会儿,谢皇后还是关心的问了话。
  “没事儿,刚做了一个梦。表妹,睡吧。”司马元曜并不想把心情分享给别人听。哪怕这个人是他的表妹谢皇后,这一个枕边人呢。
  谢皇后不傻,自然还是瞧出来了,天子表哥不想谈了心里话。
  她想说什么?
  司马元曜却是伸了手,用食指轻点了一下谢皇后的额头,笑道:“朕没事儿,睡吧。”有司马元曜的安抚,谢皇后依言,又是合衣而卧。
  倒是司马元元曜重新睡下了。
  他虽然闭上了眼睛,实际并没有睡着了。
  在心中,司马元曜已经有了决断。他想到了,许多许多。
  次日。
  帝后大婚,自然去给太后谢蕴拜礼。
  天子司马元曜是太后谢蕴养大的,这些年了,太后谢蕴对天子还是有感情的。至于侄女谢皇后?
  太后谢蕴更是满意。
  这一对小皇帝小皇后的婚礼,太后谢蕴就是最大的支持者。
  所以,这一场请安,这一场奉茶,太后谢蕴是吃得开心。早膳时,太后谢蕴更是专门开口,提点了让天子司马元曜、谢皇后这一对表兄表妹,好好相处。
  如今年纪尚小的皇帝皇后,肯定不可能圆房的。这子嗣一事不急了,那自然就乐于让一对皇帝皇后小夫妻,多培养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午时。
  司马元曜打发了谢皇后这个小表妹,去准备了他喜爱的汤品后。
  司马元曜唤了人。
  在宫里这些年,哪怕做了傀儡。到底谢氏一族对太元帝司马元曜还是多有期盼的,所以,让司马元曜这个天子还是经营起了一些势力来。
  当然,得用的人手不多。
  不过,倒底还是收买了几个暗卫。
  这些人手,也算得太元帝司马元曜的父皇,咸安帝司马仁的后手。让司马元曜花了大力气,是收拢得来的。
  “去请明阳道长。”
  “朕想求教了星象方向的问题,让道长来解惑。”司马元曜吩咐了小内侍。
  小内侍了得了帝王的吩咐,自然是躬身应诺。
  随后,便是去传话儿。
  明阳道长的身份,司马元曜自然是知道的。这一位,据说是出身于司马氏的宗室,如今是一位得道高人。
  司马元曜自然是心头有数儿。也便是想着,借助了这一位宗室长辈的力量。
  到底司马元曜是真见识过了,这一位明阳道长有真本事。至少,他的某一些身份,让这一位明敲暗击下,也是心有戚戚然。
  因为如此,司马元曜也是准备问一问鬼神之说啊。
  到底还是刘伯玉这三个字,对于司马元曜而言是压力山大的。
  时间慢慢过去。
  在明阳老道士来之前,司马元曜已经琢磨了,他将要讲的话。
  “圣上,明阳道长求见。”
  “传。”
  有太元帝司马元曜的话。不多时,明阳老道士进了这帝王所在的御书房中。一路上,明阳老道士已经莫名的心生一种直觉来。
  “无量天尊。”
  “贫道见过圣天子。”明阳老道士一个道家礼。
  这会儿的明阳老道士是衣着华丽,那一身的道家袍服,不再是简单的样式。而是皇家的织娘,专门按官位品阶制造的。
  这等卖相,配上了整个皇家配给的五品官阶,倒也是揉合而成一股威势。
  有些飘渺之意,又有些官威之感。
  “朕请道长来,是有一个梦,想请道长解之。”司马元曜说了开场白,尔后,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侍卫们,全退了出去。
  这时候。
  明阳老道士立那儿,自有巍峨不动的泰山之势。他静静听了太元帝的话。
  良久后,明阳老道士说道:“圣天子心有杀机,杀心自起。”
  “无量天尊。”
  听了明阳老道士的话,太元帝司马元曜是沉默了。这时候,司马元曜想了片刻后,他叹道:“道长说中了朕的心事。”
  明阳老道士这时候,目光盯着太元帝。
  稍片刻后。
  明阳老道士说道:“圣天子可知道,天命难违。今日杀了一个刘伯玉,他日未必不会再有一个张伯玉,一个李伯玉之类的出现……”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圣天子,如今的天下大势,是大魏朝与大晋朝的两朝并立。如刘伯玉之辈身怀大气运的人,存于大晋朝廷之内的话,未尝不是加深了国朝的运数。”
  明阳老道士出身于司马氏的宗室,他的立场,天然上就是站在了司马氏的皇族这一边。这也是为什么?
  他发现了刘氏的那一位身怀凤命的女子,会暗中出手,让其在当年入了兴宁帝的后宫之中。奈何……
  其后,明阳老道士在发现了刘伯玉的赤鲤命格后,更是想收为徒弟。那也是想借了其的气运,为司马氏效命。
  只是……
  未尝成功罢了。
  “道长的好言相劝,朕明白道长一片忠心赤胆。”司马元曜安慰一句。接着,他说了他的决断。
  司马元曜说道:“只是,朕意已决。”
  话到这儿时,司马元曜起身,他从御案后的龙椅上起身。
  司马元曜走到了明阳老道士的面前,他躬身一礼,明阳老道士哪敢受下了这“异星”命格的帝王大礼。
  即便是躬身一礼,明阳老道士也不敢接下来。


第87章 
  明阳老道士避开了太元帝司马元曜的一个躬身之礼。
  当然,在心中,司马元曜也只是一个姿态,由司马元曜想来,以明阳老道士的身份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办好此事。
  刘伯玉已经成为了司马元曜这位太元帝的心头一根刺。
  不拔出来,他心中有隐忧。
  再则,司马元曜觉得他一个堂堂的穿越者,身为一朝天子,手上的底牌众多。多一个刘伯玉不多,少一个刘伯玉不少。
  便如此,何不痛痛快快让自己心中舒坦呢?
  “一切拜托道长了。”
  “朕愿闻道长的捷报,那刘伯玉的头颅,不管谁斩之。朕都将厚赏。”司马元曜可不是那等反派角色。至少,他自认为如此。
  所以,太元帝自然是从了这个时代里,杀人得砍头。
  不给对手任何复活的机会啊。
  “无量天尊。”
  明阳老道士念了一句道号,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一门差事。到底他是出身司马氏的宗室,在明阳老道士的心底,还是关心着司马氏江山的安危。
  太元六年,秋。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这一天的建业城非常的热闹。当然,荣娘家亦然如此。
  因为。这一天刘王氏专门差了车夫,驶了马车来荣娘家。准备一家人在中秋节这一天的朝食后,就是出游。
  说是游玩?
  也不全对。
  而是刘王氏领了一对孙女孙儿去还了许愿。当然,同去者,还有刘之烨。
  至于荣娘?
  荣娘这近了产期,算一算日子,就是最近了。所以,荣娘准备留在了家中。她亲娘赵春花不放心的女儿,自然也是顺势的留了下来。
  同时。
  安静的小美男子仲玉,那是特不喜玩乐的一个孩子。
  刘王氏多翻的逗了二孙儿仲玉,奈何仲玉就是巴巴着亲娘不放开。所以,最后刘王氏的马车厢里,也就是搭上了刘之烨、刘玉娘、刘伯玉,这祖孙辈儿四人。
  “去白马寺里,也不妨添了香油钱。”
  荣娘在夫君刘之烨离开时,还是叮嘱了一句。刘之烨自然是应承了话。
  倒是刘玉娘非常欢喜,乐得一直待了祖母刘王氏身边讨了趣话儿。对于去城外玩儿,刘玉娘是真喜爱着。
  至于刘伯玉?
  刘伯玉是想到了,去瞧一瞧城外的风光如何?
  他出生于建业城内,常年里也是生活在了这城中的一片儿。平日里,想去了城外玩儿,还是挺难的。
  当然,平日里的刘伯玉也是挺忙碌着。学习文武方面的知识啊,还要带领导小伙伴们一起维护秀水里坊的安定啊。
  总之,刘伯玉真忙碌。
  如今能去了城外,刘伯玉可是专门带上了他自己做的小弓,可以去城外的山林子里,打一打野味啥的。
  所谓的艺高人胆大,讲的就是刘伯玉。
  当然,心头有些小心思,刘伯玉可不敢讲了出来。他知道,他讲了,爹娘也不会同意的。
  辰时末。
  荣娘家的豆腐生意照顾开张。
  赵春花和女儿荣娘就在铺子里,聊儿天,做做买卖。至于仲玉?
  仲玉这孩子已经会写了几个大字,这会儿,倒是一个安静的好孩子,还是拿沙盘练一练写字呢。
  “午饭夫君他们未在白马寺用了斋菜,想来,这归来的时辰,肯定得夕食前了。”荣娘笑着说了此话。
  赵春花一听后,回道:“当是如此,当是如此。”
  “说起来,三郎他娘啊,也是想着你和遂娘的产期要到了。这说去还愿,肯定也是想求了神佛菩萨,保佑你们二人添了大胖孙儿……”赵春花用一种过来人的身份,笑着打趣了几句话道。
  荣娘听后,也是笑了。
  “是儿是女,全看缘分。”荣娘抚了肚子,她说道:“不管如何?这是我和夫君的嫡亲的子嗣,我都会喜爱的。”
  “至于大姐那儿……”荣娘是思考了一下后。
  她才说道:“倒是像娘讲的,怕是母亲真盼着大姐添一个儿子。谢府是贵地儿,那里的贵人多。大姐想在谢府站稳脚跟,没给姐夫生个继承人,怕是容易被人落井下石的。”
  荣娘分晰了实际的情况,她说道:“说到底啊,在那等富贵人家中,除了看子嗣,就是看娘家的背景……”
  “娘您想想,大姐如何的娘家如何?”
  荣娘反问了一句。
  赵春花摇摇头,回道:“也是三郎他大姐为难啊。”
  “这世道的小媳妇,都是慢慢熬。熬出头了,就好了。”赵春花见识过了小媳妇的日子,所以,她懂得大宅院内,那些个女眷们的苦处。
  毕竟,赵春花是混过王氏府第,刘氏府第这些大户人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