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宠妃-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春还勉强能算得上是娘家姐妹,但是宝钗和湘云……那是真的出了五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过了年便再无来往,这么一想,也就没什么可生气的了。
黛玉转了头,问丫鬟,“是谁派来的人?”
丫鬟笑道:“来了一大帮子人,还拿了东西,琏二奶奶正陪着人往这边走,想必姑娘一会便见到了。我偷偷看了一眼,里面有个年轻的宫女,看着像是来过的。”
来过贾府的人就两位,异雀和又夏姑姑。
听丫鬟这么一说,黛玉知道是王爷派人来了,不免有些心不在焉。
这个态度,到让湘云生气起来,只是她也不敢太大声说,有点像是小声抱怨一般,道:“这还没成王妃呢,也不跟我们一处玩了。”
黛玉回头冷冷看她一眼,道:“湘云妹妹这张嘴。你在史家当着你两个婶娘的面也敢这么说话吗?”
湘云不吭气了,她在史家……她在史家自然是不敢的。
黛玉又道:“你是公侯小姐,我不过一介平民而已,本就不该跟你一处的。”
说完这话,黛玉往园子门口去了。
湘云气结,左右看看,只是迎春一脸尴尬左顾右盼,探春虽心里有些记恨,但是面子上还过得去,惜春就更不用说,冷着眼看她。
倒是宝钗拉着她的手,道:“你毕竟叫她一声姐姐。”勉强算是个带着刺儿的台阶吧。
宝玉看来看去,追着黛玉走了。
花园门口的亭子里,宫里来的几个人已经站在贾母面前了。
看见黛玉过来,贾母挥手,笑道:“方才说去叫你,你便过来了。”
贾母面前站了三个人,见黛玉过来,齐齐请安。
里面打头的那个,果真是异雀。
异雀笑道:“今儿是一家人带了三家子的东西了。”她一指旁边两个年长的姑姑,道:“这是娘娘派来给姑娘说规矩的,宫里人多事儿多,先慢慢说着,省得临了手忙脚乱。”
“还有宫里今儿早上送来了阳澄湖的螃蟹,还是今年的第一拨,王爷想着姑娘来了京里这些年,怕是也没怎么吃过,特意吩咐给您带来的。”
贾母听了笑笑,带了几分炫耀,“刚好我们府上今儿也吃螃蟹。”
异雀继续道:“……还有厨子,专门从扬州请回来的厨子,今儿也跟着来给您做螃蟹了。”
这可是大手笔。
王夫人不免跟薛姨妈对视一眼,螃蟹易得,可是做螃蟹不过上笼屉蒸便是了,专门从扬州找个人干这事儿……
黛玉听了这话心里一喜,她早就听瑞定说过从林府带了厨子出来,原想着回家前是吃不到了,哪知这便将人送来了。
正说着,原本在园子里的几个姑娘也过来了。
有人是实打实的来,有人借口到了吃饭的点,怕老太太等急了。
异雀看了看这一大家子人,又道:“还有公主的东西。公主的船回来了,从海外带了上好的血燕回来,公主说上回送的那个没这个好,先吃这个。”
说着异雀便从身边的姑姑手里拿过匣子,给黛玉看了看。
薛姨妈不免怏怏的,宝钗送去的血燕……怕是连这个一半大都没有。
只是这黛玉也着实可恶,薛姨妈不免看了她一眼,竟是把宝钗当成傻子了。
薛姨妈不免看了宝钗一眼,只见宝钗轻轻摇了摇头,做了个口型。
薛姨妈忍住了。
她们两个早先商量着,是想借着黛玉跟公主的关系,帮宝钗说一门亲事的,眼下还是得忍字为先。
“……公主还说,这两日天气好,要么明天,要么后天,请姑娘去观音堂看枫叶去。”
一听这话,薛姨妈立即激动了,赶紧看了宝钗一眼,只见宝钗也是双目放光,死死盯着黛玉。
黛玉笑道:“你回去替我谢谢公主,我一准儿到。”
“还有些平常用的小物件。”异雀道:“一会送到姑娘屋里去。”
“我屋里雪雁在,”黛玉笑道:“你送了这么多东西来,问她要赏钱去。”
异雀笑了笑,“早上出来的时候,王爷已经给过了。”
远在皇宫的瑞定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心想,这会该吃上了吧,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吃出这份手艺来。
第83章 083
异雀跟着荣府的下人去给黛玉屋里了,这边螃蟹宴开席了。
贾母笑道:“今儿有扬州的厨子来,我们也尝尝他的手艺。”
宫里的娘娘大张旗鼓的送东西来,方才贾府连带薛家一家都知道了,又在贾母面前,听了这话都恭喜黛玉。
说着王爷体贴,又说宫里娘娘也喜欢之类的。
黛玉听了不过微微一笑,道声谢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贾母看在眼里,微微点头。
螃蟹这东西不过上了笼屉微微一蒸便得,不多时便有丫鬟婆子提了食盒前来,东西摆在桌上。
婆子笑道:“这是史姑娘并薛姑娘置办的螃蟹,先做得了。大厨房里还有王爷差来的厨子正忙着,说是还得一盅茶的功夫。”
湘云闻言很是得意。
王熙凤道:“这东西本就性凉,更不得吃凉的了。”急忙了螃蟹剥好,端到贾母跟前。
贾母笑道:“这东西也是个稀罕玩意了。京里没有,都是南边送来的。”说完又跟薛姨妈道谢,这才动了筷子。
等到众人盘了都有东西,王熙凤这才坐下,笑道:“可算是伺候完了,让我先喝杯酒暖暖。”
正说着,便见那边又抬了一盘子螃蟹出来,只是上面的盖子一揭,宝钗脸上还行,湘云面子却有点挂不住了。
这东西虽说是薛家置办的,但是主意是湘云出的。
大闸蟹正如贾母所说,是北方少见的稀罕玩意,湘云本想借着这个涨涨面子的,只是可恨……
王爷送来的螃蟹自然是要比宝钗她们办的大上许多,而且全部都是母蟹。
早先托宝钗的时候,湘云就私下里打听过,六两以上的母蟹,这每上去一两,价格便要翻上一番。
王爷送来的这个,比手掌都大,更别提跟她们置办的这些有公有母的螃蟹比了。
众人顿了一顿,薛姨妈急忙开口笑道:“可真是皇帝家里的东西,哪里是我们能比的。”
王熙凤急忙接道:“可不是,我们家里是国公府,吃的是螃蟹里的国公,王爷送来的,便是螃蟹王了。”
贾母笑道:“你惯会说话的。”
王熙凤急忙拿了个螃蟹,跟黛玉道:“今儿我也沾沾未来王妃的光,日后王妃也别忘了我。”
黛玉一笑,“嫂子快吃吧,一会凉了再吃该闹肚子了。”
这时旁边的婆子又上了两样东西。
一碟桂花糖藕,一碟姜汁醋。
糖藕放在中间了,姜汁醋摆在了黛玉面前。
这一小碟醋里,至少半盘子都是姜末。
这东西黛玉一见,心里便是一甜,然后不免又有几分酸涩。
只是坐在她旁边的薛姨妈看见却皱了皱眉头,笑道:“可见各人家里吃螃蟹都不一样,我们家里是提早拿了姜碾了汁出来,跟醋兑在一起。这跟姜末扮在一起,难免沾在蟹肉上,吃着怪辣的。”
黛玉却不说话,拿筷子尖儿略略沾了一点尝了尝。
里面还有糖,她原先在家的时候便是这么吃的。
再一看桌上那碟桂花糖藕,上面浇着蜂蜜,最上面是三朵腌好的桂花,黛玉一阵恍惚,瞬间便觉得又回了家里。
只是旁边坐的人不住的说话,她不过略略晃神便又回来了。
右边是外祖母,左边做的是宝玉,一个没变。
黛玉轻轻叹了口气,想起过两日要去庵堂看枫叶,到时候必要跟王爷好好道个谢。
吃过午饭,瑞定也从宫里出来了。
早先吴妃的嫁妆,还有这些年置办的产业,都是庆阳伯给照看的。
当年淑宁公主出嫁的时候,陪嫁了约三分之一,还剩不少,这些年又有进项,再加上瑞定越发的得盛宠,这产业比起淑宁公主出嫁的时候,又涨了大约一半多。
瑞定眼看着便要出宫建府,剩下这些东西,便都是他的了。
这两日,他抽空就去庆阳伯府,这东西过了年便要交到他手上,也提前熟悉熟悉。
瑞定跟着庆阳伯进去,不巧跟宏儒打了个照面。
“王爷。”虽然宏儒低头极快,但是瑞定还是在他眼里看见了刻骨的仇恨。
几人擦肩而过,宏儒去书房读书,瑞定心里有些不舒服,问道:“大表哥这些日子做什么呢?”
庆阳伯道:“读书,要么便是抄写佛经在他母亲的灵前烧了。”
自打出了那件事情,庆阳伯的原配嫡妻,还有她留下的这个儿子,在府里的地位便很是尴尬。
庆阳伯也不想多说,急忙岔开话题。
瑞定留了个心眼,打算回去之后派人去查一查。
谁知刚回宫,便见安和急忙朝东华门过来,看见他急忙上来行礼,道:“理亲王来,正等您呢。”
瑞定加快脚步,匆匆往回赶。
理亲王跟他关系虽好,暗地里两人也相互帮忙做了不少事情,但是来往却不多,一来怕招皇帝的忌讳,二来这也算是暗手了。
理亲王今日来宫里找他,必是出了什么事情。
还是大事!
瑞定进了大厅,只见理亲王坐在椅子上,旁边顺和伺候着,看见他进来,理亲王一喜,道:“我今日来给皇兄请安,顺道有件事儿跟你说一说。”
瑞定缓缓走到理亲王身边,很是恭敬行了礼才道:“皇叔请讲。”说完又扫了一眼顺和。
顺和很有眼色往外走了。
只听理亲王道:“按说你定了亲,不过林姑娘的名字现如今还不能上族谱。”
瑞定放下心来,心说总算是没在皇帝的人面前露出马脚。
理亲王又道:“我给你说说这里面的程序。”
瑞定在他身边坐下,笑道:“我这也是头一回,皇叔好好给我讲讲。”
这时候顺和已经出了房门。
理亲王脸色一变,小声但是极其严厉的问:“你把元春收房了?”
“没有!”瑞定摇头。
“那就是皇后故意的了。”理亲王道:“你不在宫外不知道,几个皇室宗亲,还有常常进宫几个人家已经开始传了。”
“你喜爱贾元春,不忍她受委屈,这才娶了林姑娘做正妃,又说你们是在她还在皇后宫里便好上了,除夕夜更是趁着没人的时候在皇后宫里成就了好事!”
瑞定瞳孔一缩,“皇后好歹毒的心!”
理亲王端起茶杯,看着瑞定脸上表情变幻莫测。
“这话多是破绽……”半响,瑞定道:“只说一条,贾元春马上就十九了,我要是真看上她了,便不会让她拖到这个尴尬的年纪了。”
理亲王叹道:“这事儿明白的人多,但是这一拨人里,也有不少是等着看热闹的。你自己想想,这些人看见的是什么?只有一条,贾元春在你府上,这就够了!”
“你再解释都解释不清!”
瑞定眼睛一眯,“可是皇后使出这般伎俩,不免杀敌一千,自损……怕是比我还多!”
“……而且当初陛下让她看管宫廷,务必不能让消息传了出去,说起来也是她监管不力。”
理亲王也道:“消息传的极快,从我听见到来找你不过两天时间,便传了十几户人家,若是这么下去,不出三天,全京城有头有脸的便都知道了。”
“不像是皇后做的。”瑞定想起皇后才给虞嫔挖的坑,道:“皇后这么多年掌管宫廷,不像是如此冲动的人……”
“我不能多待了,”理亲王站起身来,略略提高了声音,笑道:“你也总算是成家了,不容易!回头出宫了来我府上喝酒。”
瑞定微微笑道:“皇叔可得拿好酒出来。”
瑞定送理亲王刚出了房门,便见顺和端着茶杯进来,笑道:“奴才想着理亲王好久不来,估摸着要换水了。”
“你这屋里的奴才,”理亲王笑道:“比我府上的有颜色多了。”
“还不快谢谢理亲王的夸奖。”瑞定也顺着多说了一句。
这消息若不是皇后散出去的,又会是谁呢?
瑞定送走理亲王,便去吴妃宫里了。
吴妃正着急的在屋里踱步,见他来急忙让又夏去守门了,道:“你可听说了?”
瑞定点了点头道:“皇叔今日来了宫里。我正纳闷,这消息多半不是皇后说的,她算计虞嫔,眼下怕是顾不到我头上,况且这也不是最好的时机。”
吴妃道:“我倒是得了消息。早先趁着照顾虞嫔,也让我安插了几个人手。这消息最早是从太子那边传出来的,后来……”吴妃眯了眯眼睛,冷笑道:“宫里几个人都插了手,想必是想送太子一把。”
“这些留言倒是不会伤筋动骨,况且父皇一看便知真假。”瑞定思忖道:“若真的是太子做的,他为了什么?”
吴妃摇了摇头,道:“你明日出宫去你舅舅家里,让他也帮着打听打听。”
瑞定答应,“母妃也多加提防,太子这般不按常理出牌,总觉得他还有后招。”
皇帝现在正在虞嫔屋里,摸了摸她的肚子道:“朕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肚子,太医真说了不是两个?”
虞嫔笑了笑,在皇帝手上一拍,道:“臣妾也想生两个,可惜太医说只有一个。”虞嫔也摸了摸肚子,道:“都是姐姐照顾的好。”
皇帝道:“才赏了她东西,等你生完了朕再赏她。”
虞嫔站起身来走了两步,道:“那我先替姐姐谢谢您了。”虞嫔指着这两天的东西,道:“宫里几位姐姐都送了不少好东西,”说到这儿虞嫔顿了顿,很是担心道:“赵姐姐又开始咳嗽了。”
皇帝眉头一皱,“她每年这时候都要生病的。”
虞嫔这才松了口气,“去年这时候倒是没怎么见她,赵姐姐这病可要紧?怎么太医看了这些年都没看好?”
听了这话,皇帝有些走神。
“陛下,陛下。”虞嫔叫了两声,很是体贴道:“可是政务太忙了?”
皇帝回过神来一笑,“临近年底了,是有不少事情。”
虞嫔微微嘟了嘟嘴,道:“姐姐今儿也没来看我,一个人怪没趣儿的。”
“嗯?朕让她照看你的肚子,怎么这还没生呢就懈怠了?”皇帝立即掉了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