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宠妃-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薛姨妈拍了拍宝钗的手背,道:“我去了几次,听她们上上下下都说你大姐姐要出息了,可是具体怎么个说法,却一点没露。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你进宫应选也要留个心眼。”
宝钗点头,“我知道的,虽然交上去的名册将我们家里的关系都列的清清楚楚,可是贵人们哪里记得清,我没见到人之前,断不会露出口风的。”
薛姨妈嗯了一声,“你行事周密,我是最放心的。况且我儿的样貌人品,比贾府这三个姑娘,还有林家和史家的姑娘都要强,是肯定能选上的。”
宝钗侧了头,小声在薛姨妈耳边道:“大姐姐是进去当宫女的,最后一次消息传出来还是去年中秋,封了坤宁宫女史,这眼看着就快要一年了,再没半点消息传出来,我总觉得是出了什么变故。”
元春是进去干什么的,就算王夫人语焉不详,想跟她走一条路的薛家也是知道的。薛姨妈也小声道:“我担心极了,要是你进去了跟她一样……”
薛宝钗咬咬下唇,“我今年才十六,还有两年能拿来拼前程,实在不行,留在宫里当个女官也是条路子。”
薛姨妈立即就红了眼眶,死死拉着宝钗的手。
“我们家里的生意,总得有个官身才能继续做下去。”薛宝钗眼角也有了湿意,“况且后宫娘娘们的路子,可比前朝皇子们牢固多了。”
薛宝钗还有一句话没说,皇帝已经年过五十,还能有几年?
到时候宫里的妃子都成了太妃,不管是谁上位,都会给她们体面的。
先太后宫里的嬷嬷,那是连皇帝都得给个笑脸的。
到时候再找其他路子,总归不能让薛家就这么萧条下去。
母女两个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金陵城里。
瑞定一早起来便收拾了行囊。
刚吃完早饭,便见费大人带着两个挑好的侍卫前来。
“王爷,下官挑了两个侍卫办事,一有了消息,便去普陀山跟王爷汇合。”
瑞定上上下下打量费啸威的这两个侍卫。
一个是皇帝的心腹密探,一个却是普普通通的侍卫,想必留下的那个侍卫是用来给费啸威传递消息,顺便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的。
不然将来回京他们也不好交待。
瑞定拿了张银票给他,道:“费大人既然是替我分忧,又要乔装打扮,这银子还是拿着,以解不时之需。”
费啸威有些犹豫,接过银票道:“王爷费心了。”
他只给了五十两银子。
给多了有收买人心的意思,特别这个人是皇帝的心腹,五十两刚刚好,够他们三个在江南还算较为顺利的过上两个月。
费啸威离开,瑞定身后的屏风里转出三个人来,其中一个就是余四海。
“看清楚了?”瑞定问道。
那两人点点头。
余四海道:“江南人手众多,这两个月他们无论去了哪儿,见了什么人,指定一字不差的都回报给您。”
瑞定点了点头,道:“他们几个……你安排人手还是要以谨慎为上,切不可让人察觉了。”
余四海笑,“要是发现了,我们就找一江南大户的后院翻进去。”
瑞定笑笑,“那这件事情就托付给余先生了。”
杂事安排完了,瑞定给父皇写了封信,也不说江南的传闻,只说自己觉得江南繁华,此行又是要去普陀山请菩萨,不如早日去斋戒的好,也显得心诚。
第二题,瑞定便差人将异雀送去了扬州府林如海处,只说扬州离京城最近,将来回去的时候也方便。
他带了剩下的十八名侍卫,还有周喜德给的两个护卫,启程去了普陀山。
普陀山是观音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每年来上香法事的人数不胜数,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来上香祈愿求福。
瑞定坐着皇帝赐的大船,从庆元府出海,便到了普陀山。
皇帝早就派人来说过王爷要来,只是没想到回来的这么早。
瑞定前面两个和尚带路,一路带着他上了山顶的慧济寺,安排他们一行二十几人住在了寺庙后面的厢房。
宫里没有不信佛的,就是吴妃,也是每日抽出半个时辰诵经,所以瑞定不说精通,但是各种比方什么大悲咒,心经之类的也都会背了。
自打他在寺庙里住下,作息便十分规律,每日空闲时间要么去大殿里听和尚诵经,要么在厢房里抄写经书。
连带这些侍卫也被他约束不能随意走动。
瑞定想着这些侍卫身上难免背负个人命,在庙里肆无忌惮总是不好,因此这些人或者跟着他去听和尚诵经,或者便在厢房里施展拳脚,练武强身。
这么两个月下来,天天的素食,从瑞定到侍卫,各个瘦了一圈。
转眼便到了最后一天,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做完,惠通主持亲手将开过光的菩萨雕像放进早就准备好的檀木箱子里。
“王爷颇有慧根。”惠通笑道:“王爷两个月之前来的时候,贫僧心里还有些忐忑,生怕王爷受不了清规戒律,去后山打猎,谁知王爷居然住了两个月,连经书都抄了十几本。”
瑞定微微一笑,“佛门清净地,自然是要心诚则灵的。”
带了东西下山,船已经准备好,早先出去的目的各不相同的几批人马也都回来了。
瑞定先是安排人手将佛像以及香烛等物在船舱放好,这才请了费啸威过来,问道:“费大人此去可有什么收获?”
费啸威皱了皱眉头,“消息是京城传过来的。”
瑞定等了一等,见他再无话说,不由得挑了挑眉毛,“京城?”
费啸威又道:“江南这边第一家说出这件事儿的是甄家,据说甄家年前派了家人上京,想请皇后娘娘帮他们家里的三姑娘择一良婿。”
他能说出这种话来,已经是在暗示这事儿是皇后娘娘做下的,不过他既然敢说出来,想必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
那皇帝将这件事儿告诉他,难道是想看看他的反应?
“多谢费大人。”瑞定叹道,装作完全不知道费啸威跟皇帝的关系,“只是牵扯到皇后娘娘,怕是不好收场了。”
瑞定装出一阵犹豫,很是为难道:“请费大人莫要向第三人说起此事,待我们回到京城,我必定替费大人请功。”
费啸威道谢,却是推辞了瑞定的好意。
瑞定亲自送了费啸威出了舱房,没多久,余四海又来了。
“王爷。”余四海行礼,“自打您去了普陀山,费大人便和两名侍卫乔装住进了客栈,每日轮流一名侍卫在客栈里守着,费大人带着另一名侍卫出去。”
“这两个月里,他们在金陵、苏州和杭州三地来回,费大人只要跟其中一名高个儿的官员出去,便要去拜访武官,算下来他们拜访了总兵,守备,以及同知等人。不过有个人他们去拜访了三回。”
“哦?”
“孔昊文孔大人。”
都指挥佥事孔昊文?他推举去做西北都指挥使的那一个。
瑞定点了点头,也让余四海出去了。
这事儿还能慢慢想,回京至少也要走上一个月。
不过这里离扬州也就五六天的路程,他将异雀派到了林如海那里,就是想找一个借口在返程的时候再去拜访林如海。
那究竟要不要跟林如海开诚布公的谈一次呢?
谈一谈这门极其不合理的婚事?
只是这么一谈,多半就要暴露自己了。
第053章
谈与不谈,又或者谈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瑞定抄了两个月的经书都没想明白。
林如海身上疑点颇多,让他迟迟不敢下决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为什么不过继嗣子,而是眼睁睁的看着林家断了香火。
就算无堂族可用,但是就像秦可卿一样,可以从育婴堂里抱一个回来领养。
他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无力教养幼子,可是哪怕托付给朝廷,就算不能熟读诗书,高中三甲,但是读书识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况且香火,香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哪个家长肯让自己家族白白断了香火?
还有林黛玉,他将林黛玉托付给了贾母教养,甚至私下里达成了与贾宝玉成亲的协议。
可是说起来贾母比他还要大上二十几岁,他怎么能肯定贾母一定能活的比他久,一定能庇佑林黛玉到她出嫁?
又或者贾府能够上下一心,视林黛玉如己出。
他又怎么可能就派了两个人跟着林黛玉上京,之后便不管不顾,一直到死。
要知道林黛玉是他们夫妻唯一的女儿,自幼疼爱,充作男儿教养。
这完全不是对待掌上明珠的做法。
林如海做的这些事情,瑞定想不通。
况且林如海自己也说过,他隐约能觉察出林黛玉在贾府过的不好。
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想来想去只能是皇帝派给他一件重要无比的差事,让他能放心让自己绝后,甘心让女儿孤苦无依。
又或者……林如海也卷进了夺嫡这场风暴里。
瑞定叹了口气,又换了个方向思考。
他想不想娶林黛玉呢?
只有一个字,想!
瑞定轻车熟路,又去了林大人府上。
得到消息的林如海急忙赶了回来。
一个照面,瑞定原本想说的话便咽下去大半。
他来的时候林如海头上的忠心值只有八十二,这才过去两个月,已经涨到八十五了。
这个数值,按照瑞定的划分,已经属于可以毫不犹豫为皇帝去死的阶段了。
也就是说,若是他不能一击就中,林如海有八成的可能性,回头就将他卖给皇帝。
那林如海在他争夺皇位的战争里究竟有多大用处呢?
“王爷。”林如海身上还穿着官府,匆匆忙忙赶过来道:“怎么也不先派个人提前通知下官一声。”
瑞定笑道:“观音已经请到,自然是要悄无声息的回去。”
林如海将人请到府里,道:“王爷略坐片刻,下官去梳洗。”
瑞定点头,不多时,便见管家带了异雀前来。
异雀看见瑞定,上来行个礼,道:“王爷可算是回来了。”
瑞定嗯了一声,异雀站在他身后,跟安和对视一眼,平静了许多。
“下官备了水酒。”林如海换了一身居家便服,请瑞定去了饭厅。
瑞定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决定还是缓缓再说。
这一顿饭吃的远没有上次舒坦。
瑞定有了心事,跟林如海聊的也不过是林黛玉爱吃什么这样的话题,又或者是谁家的字写的好。
只是越往下说,瑞定越觉得不对,林如海对林黛玉的一切喜好都烂熟于心,完全就是个好爸爸的形象。
瑞定决定冒险。
酒过三巡,瑞定咳嗽一声,换了更加严肃的表情,道:“林大人,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林大人。”
林如海放下酒杯,“王爷请讲。”
瑞定在“林大人为何不过继嗣子”和“父皇做媒究竟有没有证据”这两样犹豫一息,果断选择了后者。
“父皇想将林姑娘许配给我,是空口无凭还是立字为证了?”
林如海一愣。
瑞定又道:“皇后娘娘差人在江南散布我是来选妃的谣言,她为何不知道我已经定了林姑娘?”
林如海变了脸色。
“我下江南之前,父皇又为何对这门亲事未提只字片语?”
林如海头上的忠心度开始闪烁了。
瑞定眼睛一眯,“与我随行的还有父皇的密探,父皇特意交待我来看林大人,林大人可曾与这密探有过交流?”
林如海手里的杯子倒了,酒撒了一桌。
而他头上的忠心值已经闪的看不清具体数字了。
林如海抬起双目,震惊中又带了点明悟。
“王爷此行前来,在下官面前提到小女近况,不是陛下吩咐的?”
瑞定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王爷前去探望小女,还送了玉佩,也不是陛下吩咐的?”
瑞定依旧摇了摇头。
林如海一声长叹,沉默许久。
“大约在二月中旬的时候,陛下差人来江南,除了一封交待未来盐税的密信,信使还传了几句关于王爷的话。”
“……不日将让五殿下,昭豫亲王下江南,他是建元十九年生人,京里的高僧说他不宜早娶,朕记得你女儿今年才不过十四,你看看瑞定怎么样?跟你女儿可般配?”
“下官听了这些话,又想起去年小女曾来信说您去贾府探望她,又送了玉佩,便毫不犹豫的相信了。”
瑞定叹了口气,父皇虽表面上看着不相信所谓高僧说的红鸾星动还有不宜早娶,可是私底下还是借了这种说法。
瑞定仔细想了想,除了略去贾元春的名字,将除夕夜在坤宁宫里发生的事情跟林如海略讲了讲。
林如海大惊。
瑞定道:“传出来我不宜早娶,是我母妃使了银子,而且皇后同样也使了银子,京城里上上下下的寺庙,只有一个人说我不宜早娶。”
瑞定看着林如海,目光如星,“而且时候不对,我不宜早娶是今年正月十五传出来的消息,我去贾府探望林姑娘,是去年十一月的事情了。”
“这……这……”林如海心神大乱,半响没说出话来。
瑞定起身,取了一直温着的茶壶,给林如海到了杯热茶。
“我想娶林姑娘不假,也愿意再等两年。可是我就怕两年过后,能证明这婚事的人已经不在了。”
林如海喝了两杯热茶,等到酒气全部蒸了出去,问道:“王爷去贾府探望小女,第一次究竟是怎么去的。”
瑞定又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林如海说了一遍。
林如海低头沉思,这时他头上的忠心度又显现了出来。
只是已经不是八十五了,甚至也不是早先瑞定刚来江南的八十二。
这个数值整整跌落了二十,从八十二的基础上跌落了二十,变成了六十二。
半响,林如海抬头,面上疲惫不堪,痛苦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若是想要了老臣的性命,老臣义不容辞,但是陛下却为何要骗老臣呢……”
“林大人只需想想父皇让您做的是什么事情,便能明白其中的缘由了。”瑞定道:“我虽不明白其中就里,但是能让父皇下了如此狠招的,想必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