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娇有福 >

第79章

农娇有福-第79章

小说: 农娇有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阿满拉着陈阿福在一边说悄悄话,好像陈阿菊动了她的衣物饰品和香脂水粉,虽然没有偷,但还是让她十分不高兴。张氏就好心跟陈老太说了,让好好管管那丫头,随意动别人的东西不好。谁知胡氏不识好人心,反倒不满意张氏母女,说她们冤枉陈阿菊,还说不想住就走,哪有吃她家的喝她家的还冤枉她女儿的道理……
  “……奶怕大伯大过年的打人,不敢跟他说,只暗底下骂大伯娘和阿菊姐。我都不想在乡下住了,想早些回府城。”陈阿满嘟嘴说道。
  陈阿福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陈阿菊,过了年也才满十三岁,放在前世还在上初一。这个阶段是性格最重要的形成期,若再不好好引导,由着胡氏带歪了,这孩子真就毁了。
  两个正说着,陈老太拉着陈阿菊走了过来,笑道,“你们几个小娘子岁数差不多,要多多亲近。”又对陈阿福说,“阿福,你是懂事的好孩子,多带带我们阿菊。”
  陈阿菊不像往常那样高傲得像只孔雀,很是乖巧地坐在了陈阿福的身边,还喊了句,“阿福姐。”
  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陈阿福也笑着招呼了她。
  陈阿菊很快被陈阿福身上的衣裳吸引,说道,“昨天我们回我舅舅家,红表姐也从县城回来了,傲气得什么似的。我看她长得没有阿福姐好看,衣裳也没有阿福姐的好看,连阿满都比不上,还瞧不起我们这些乡下人……”
  陈家大房昨天回了胡家,除了胡家四姐,其他三姐妹一来就进厨房干活,连陈阿菊都去烧了火。可夏红和胡翠翠好得紧,却不太搭理包括陈阿菊在内的另几个表姐妹,她使劲贴都贴不上,让她十分气愤。
  陈阿福说道,“她觉得自己比你们强,所以才瞧不起你们。若有一天,你强过了她,她便不敢这样狗眼看人低了。”
  陈阿菊翻着白眼说,“可我们是乡下人,再强也强不过她啊。”口气十分冲,就像陈阿福欠了她一样。
  陈阿福看她那一副不讨喜的样子,真不想多说。但看在陈业和陈老太的面上,还是忍了。耐着性子说道,“你舅舅也是乡下人,她却不敢瞧不起胡翠翠。这不仅因为你舅舅能干,胡翠翠本身也精明,会讨巧。如今,咱们陈家会越来越好,你再能干些,多学学做人,她还敢瞧不起你吗?”
  老太太听了,也说道,“阿福的话你要听进去。如今你二叔已经成了地主,你三叔又在府城有了大酒楼,咱们不比老胡家差。若是你懂事些,再好好的跟你三婶儿和大嫂学学针线,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们还要来倒贴你……”
  这时,陈实过来把陈阿福拉到了一边。原来,他还想把生意再扩大一些,问陈阿福还有没有主意。陈阿福看了一眼远处跟陈业说笑着的陈名,想着,也应该以陈名的名义做一样生意。
  她自己再有,也不如让陈名他们自己有。
  便笑道,“还真有一样。三叔想不想开个真正的大酒楼?若想,我可以托人帮你们找好厨师,好掌柜。但前提是得让我爹入股。”
  陈实笑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二哥的加入,当然更好。我不太懂酒楼生意,若是阿福能帮忙找到厨师,掌柜,我愿意。”


第182章 百态
  陈实当然愿意让陈名加进来了。
  若有了陈名,就相当于有了阿福。有了阿福,就有好的点子,还有参将府做强大的后台,再加上好的厨师和掌柜,生意想不好都不行。
  陈阿福之所以想让他们开酒楼,是因为听说杨明远把酒楼抵出去的时候,原酒楼的许掌柜和几个厨师、小二不太愿意离开家,而顶酒楼的东家又说愿意继续用他们,他们便留了下来。但后来东家带来的一班人马与原来的人马不合,原班人马被排挤得厉害。
  陈阿福对原喜乐酒楼的许掌柜及小二印象都很好,想通过杨明远把那些人请去酒楼。定州府离三青县城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他们应该愿意。再加上陈实的精明,酒楼的生意应该不错。
  最好再跟杨明远商量商量,他现在主要经营的是火锅生意,能不能再把九香卤味和黄金系列从他手里重新“买”回来,算作新开酒楼的招牌菜之一。
  陈阿福便把陈名叫了过来,几人商量起来。
  吃完晌饭后,又继续商量。
  陈三卤串就交给陈阿玉去做,依然是三房独立的产业。陈实主管酒楼的经营,是大东家,陈名是二当家……
  一旁的陈业极眼红,大声说道,“我家也加一股。我们出一百两,不,出一百五十两银子!”
  胡氏听了,差点没吓晕过去,大声说道,“当家的说什么大话,咱家哪里有那么多银子?”
  陈实骂道,“老子哪里说大话了?咱家有五十几贯的存银,再卖二十亩地,就能凑够了。”
  胡氏听了像摘了她的心肝,一下子大哭起来,说道,“那咋行,若酒楼赔了,那我们娘们去喝西北风啊……”
  一哭一闹把陈名夫妇和陈实夫妇都气得够呛。大过年的在人家里大哭,大过年的说人家生意赔本,搁谁谁也不乐意啊。
  再说,陈业若真插一脚进来,陈名和陈实,包括陈阿福都不太愿意。不是嫌弃他出的钱少,而是怕他当惯了老大,什么时候都要当老大,让弟弟听他的。若他掺和进酒楼生意里,乱指挥一通,酒楼生意就不好说了。
  但把大房撇开,二房三房赚大钱,好像也说不过去。陈名和陈实很是纠结,不知道该咋办。
  见胡氏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边哭边念叨,陈业想揍她又被人拉着,闹得一团乱。陈阿福说道,“大伯莫气,大伯娘莫哭。我看这么办吧,我爹和三叔出同样多的钱经营酒楼,各占四成股。大伯家不用出一文钱,给大伯家分一成的干份,算是我爹和三叔送大伯的。再抽一成的干股给罗掌柜,有了他,不仅能给酒楼拉一些客人,在府城也不怕被人惦记。而且,把他拉了进来,就是在乡下大伯和我爹都比以前腰杆硬。”
  陈阿福这么一说,所有的人都愿意。陈业搓着手喜道,“我家一文钱不出,又出不上力,咋好意思要干股?”
  胡氏挂着眼泪就已经笑开了花,赶紧说道,“有啥不好意思呢,是当家的把两个小叔拉扯大,供他们读书……”巴拉巴拉,一阵老声常谈。
  陈名问陈阿福道,“只给罗大爷,不给楚大人,好吗?”
  陈阿福笑道,“就这个酒楼,楚家还瞧不上眼。”
  几人又继续商量,酒楼定位于中档酒楼,连租铺子带装修,还有办契书,买食材,发工钱,先期要拿出五百两银子才够。也就是说,陈名和陈实要各出二百五十两银子。
  陈实做卤串生意也不久,到现在为止只攒了一多百两银子,但他说去岳父家借。陈名也一脸为难,他哪里有那么多钱啊。他原以为一百多两银子就足够了,想着把那九十两存银拿出来,再管阿福借点就成了。
  陈阿福说道,“爹莫为银子发愁,这个钱由我替爹出了。”
  陈名说道,“既然是你出的钱,股份就写你的名字。”
  陈名这么一说,陈业和陈老太不愿意了。
  陈业赶紧说道,“老二,阿福是个好闺女,她孝敬你,你不受,她反倒会难过。”
  陈老太的脸都急红了,也说道,“是啊,这是阿福的一片孝心,你必须接受。”
  陈名犯起了倔,就是不受,说阿福已经为自己修了这么大的房子,不好意思再占她的便宜。陈业和陈老太急得不行,生怕陈阿福顺水推舟,写她的名字。他们又是说又是骂,陈老太气急了还用指头戳陈名的脑袋。
  看到这一幕,陈阿福心里直哀叹。不是亲生的,就是不是亲生的,无论怎样孝顺都不行。这个酒楼明明是她的主意,她的人脉,她出的钱。可一牵扯到利益,就生怕她占多了,而自己人占不到便宜。
  还好自己不是真的十五岁女孩,不会痛到骨子里。她前世活到三十二岁,又是孤儿,看多了人生百态……
  陈老太和陈业的表现,也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可不都是这种表现。反倒是陈名爹,是个老实厚道的,一切都看在他的情面上吧……
  她说道,“爹,你就接了吧。你知道阿福是个能干的,我还有别的法子。”
  陈名最后点了头,但一定要写一个借条,说以后挣了钱就还她。
  陈老太气得又是一通骂,“傻子,二百五十两银子,那得挣多久啊。阿福是你亲手带大的闺女,又不缺钱,她孝敬你,咋就不行了?”
  陈实也劝道,“二哥,你就接了吧,阿福能干,不会再乎那些钱。凭你们父女两人的情分,也不一定非得写出来。若是以后咱们生意出奇的好,挣了大钱,你再给她封个五百两的大红包就是了。”
  陈实也是劝陈名接受,但话说得好听,不仅陈名笑着接受了,陈阿福也不反感。
  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晚饭之前,又让阿禄带着大宝去把罗管事父子请了来。
  当他们听说这件事后,都笑纳了。定州城的一个中档酒楼,别说一成干股,就是全给,主子都看不上。既然主子看不上,他跟陈家人又熟悉,也相信陈实和陈阿福的为人,也就接了。


第183章 练真正的武功
  罗管事又说,让罗源明天就去京城一趟,正好老侯爷有信要送去京城,就公私兼顾,给罗明远带封信。若是抓紧时间,罗源五日后就赶能回来,看看杨明远能介绍多少人去酒楼。
  陈实十日回定州府,他一回去就先去找铺面,办契书,若是人不够再招几个人。一切准备就绪,大概要下个月,酒楼就能正式开张。开张当日,陈名、陈业和罗管事最好都去定州一趟。
  酒楼的名字定为,兴隆大酒楼。
  众人皆大欢喜,晚饭吃的更热闹。老太太尤其高兴,三个儿子共同开了酒楼,都有钱了。
  晚上,陈阿福给杨明远写了一封信。鉴于她只跟陈名学了不到一年时间的文化课,许多字都还没“学”过。于是,她一边写,一边“请教”大宝或陈名,才写完信,洋洋洒洒共写了五页纸。虽然字一般,但该表达的还是表达清楚了。
  第二天一早,就让山子把信送去罗管事家。
  大概巳时,穿戴一新的王氏就要跟着陈名去仙湖村。自从嫁进陈家十六年,她还从来没回去过。近乡情怯,她激动的身子都有些发抖。
  她今天穿上了最好的一套衣裳,豆绿色撒花锦缎对襟棉褙子,墨绿色缎子马面裙。头上戴了一根玉簪,一根银簪,腕上戴了一个金镯子,耳上戴了一对金丁香。玉簪和金镯子是陈阿福年前给她买的,金耳环是张氏悄悄送的,也陈阿福都送了一副。
  不过,她穿的再好,也掩饰不住过多操心的老态。
  陈阿福只有香脂,却没有胭脂,便说借曾婶儿的胭脂给她化化妆。想着是自己大意了,哪怕自己不用,家里还是应该备一套化妆品,以防万一。
  王氏听了,红着脸说,“娘这么老了还上妆容,人家还不得说娘是老妖精啊。”
  一旁的曾婶儿笑道,“看陈婶儿说的,大户人家里,连七十岁的老太君都要上妆呢。”
  因为陈名不许叫他们老爷太太,曾婶儿这些下人都跟着晚辈叫他们陈叔,陈婶儿。
  陈阿福非常固执地要给王氏化个淡妆,王氏从来都是听闺女的,尽管不太愿意,还是坐下让闺女在她脸上摆弄了一翻。
  陈阿福只给她描了一下眉毛,脸上扑了一点粉,腮边打了一点淡淡的胭脂,嘴上也抹了一点胭脂。
  尽管很淡,但还是比不化妆显得年青了些许,人也有精神了。
  陈名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直说,“这样很好,这样很好。”
  他们这次带的礼也很重,除了给王氏大堂伯家带了两条猪肉,一条羊腿,五斤苹果,两包糖果,两块绸子,还给参与打丁氏的几个亲戚每家送了一条猪肉,一包糖果。
  陈名和王氏便坐着马车,在曾婶儿和薛大贵的陪伴下,去了仙湖村。马车是管棠园借的。
  现在家里有司机了,陈阿福想着年后自家也该买一辆牛车。
  他们走后,陈阿福母子和阿禄三人便被请去了棠园,几人在这里玩了一天,兼着陈阿福做了两顿饭。
  老爷子也第一次看见了传说中的“武功”。陈阿福领着楚小姑娘、大宝、罗家姐弟、两个岁数小的丫头和动物们练功的时候,老爷子扯着胡子在一边哈哈大笑,觉得比看大戏还热闹。
  楚小姑娘还以为爷爷看到自己练得好才笑,小肥屁股扭得更起劲了,声音也较往日大了许多。她能跟上歌词的只有“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所以一数这几个数的时候,声音出奇的大。
  逗得老爷子更是开怀不已。
  练完“武功”,开始玩积木的时候,陈大宝又被楚令宣抓到院子里教他蹲马步,说男孩子应该练真正的武功。
  还跟他说,“你是小男子汉,不要尽玩女娃家的游戏,不要像女娃一样跟娘亲撒娇,丢人!”
  大宝辩解道,“我娘说我是孩子,就要有孩子样,撒撒娇无妨。我长大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说完,还握了握小拳头。
  前一句话的确是陈阿福说的。她一直疼惜大宝之前活得过于小心翼翼,也过于早熟。想多给他一些母爱,想着等他再长大些,再好好引导他。
  楚令宣听了直摇头,说道,“妇人再有见识也有限。她不想想,习惯养成了,哪里容易改过来。以后,我一回来,你就过棠园来跟我习武。你娘是妇人,主要教导嫣儿。”
  大宝知道楚大叔是有本事的大将军,也愿意跟他学武,点头答应下来。但还是帮着他娘辩解了两句,“我娘很能干呐,也很有见识。”
  他们正说着,就见陈阿福把红着脸的阿禄牵了过来。说道,“楚大人,也教教我弟弟吧。”
  楚令宣点头,又说道,“以后我回棠园,就让大宝……还有阿禄,跟着我练武。”
  陈阿福点头,她也一直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多跟男人接触。自家虽然有陈名,现在还有几个男下人,但陈名性格内向单纯,男下人也不好多指点主子。若是楚令宣愿意帮着教教大宝和阿禄,当然更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