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娇有福 >

第66章

农娇有福-第66章

小说: 农娇有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阿福摇头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养成了不讲究的习惯,是不好纠正的。”
  她前世就这样,特别喜欢清清爽爽的男人,又特别不喜欢不讲究的男人。
  魏氏又问道,“若是有条件不错的男人,他想娶妻,也愿意把大宝接去他家,但他不愿意上门,你愿意重新把户籍牵回娘家,再嫁给他呢?”
  陈阿福笑道,“若我嫁出去了,嫣姐儿咋办?我还真有些舍不得她。”
  魏氏笑道,“姐儿总会长大。若有合适的男人,先把亲事定了。等过两年姐儿大些了,身子好些了,阿福妹子就能嫁人了。总不能为了姐儿,把终身大事耽搁了。怎么样,若后生好了,你愿不愿意嫁人?”
  王氏忙道,“若后生真的非常不错,我们愿意把她嫁了。”
  陈阿福却撇了撇嘴,摇头说道,“我想,应该没有哪个男人能好到让我有这种想法。”


第151章 学舌
  王氏瞪了陈阿福一眼,对魏氏说道,“侄儿媳妇,你别听她的,若有好后生,又愿意接纳大宝,我和她爹做主,把她嫁了。”
  魏氏笑着没言语。她看得出来,王氏和陈名,可做不了陈阿福的主。
  之后,陈阿福又在盆里割了两把蒜苗,这是第三茬,虽然没有第一茬香,但味道还是非常不错。今天请客,她都没舍得割这盆蒜苗。
  她又炒了个蒜苗香干。
  魏氏闻了,直吸鼻子,说道,“天呐,这蒜苗咋会这么香。”
  陈阿福笑道,“我炒了两盘,一盘你拿去给了尘住持和楚大人吃,一盘拿去你家给罗大伯吃。”
  魏氏笑道,“别,这么好的东西拿回自家,我公爹会骂我。”
  陈阿福道,“我炒得有些多,三个主子吃不完。”
  魏氏道,“若主子吃不完,我们就吃剩下的。”
  还真是忠仆。她都这么说了,陈阿福就不好再劝。
  陈阿福又跟魏氏说了自家想买下人的事,她还是想请罗管事帮着掌掌眼。
  魏氏笑道,“好,我回去就跟公爹说。明天两位主子都在,看他能不能抽出时间陪你去一趟县城的牙行。”
  魏氏拎着食盒走时,已经暮色四合。
  她把在院子外面疯玩的罗明成和另两个孩子带走了,大宝和阿禄也才带着追风和旺财回家,又把院子大门插好。
  陈名把那个红包递给陈阿福,说道,“这个贺礼是楚大人看在你面子上给的,有些重,爹拿了不好,还是你收着。”
  原来红包里装的是一百两银票。
  陈阿福笑道,“他知道今天是爹搬家。他给爹的,爹就收着。”
  晚上做的米粥,吃的剩菜。没有客人,便在上房东屋吃的。
  饭后,几人又挤去西屋炕上说笑。陈阿福说楚大人和了尘住持都回来了,明天她就不用去棠园上班了,明天跟王氏一起去县城买东西。
  阿禄因为明天要上学去不了,专门嘱咐他们一定要抱两头小猪回来养。
  王氏笑着答应了。现在,简单的绣活都让许氏做,王氏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见儿子外孙那么想自家养头猪,也愿意满足他们的愿望。
  陈阿福不想王氏那么辛苦,便又说了想买下人的打算。说现在房子宽余了,买了人也能住得下。
  陈名还是不愿意自己家买下人。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已经太好过了,不能不惜福,同时也不想花陈阿福太多钱。
  陈阿福便笑道,“是给我家买的,先暂时住在这边。”哪怕以后搬去了福园,也可以打发人过来帮着做些事。现在日子好过了,她不愿意让王氏干太多粗活。
  商量完,陈阿福、大宝和阿禄走出了上房。旺财跟着阿禄去了东厢,追风跟着陈阿福母子去了西厢。
  刚进屋,七七和灰灰便回来了。
  陈阿福嗔道,“越玩心越野了,现在才回来。”
  她从厨房端了热水给大宝洗漱完,让他上床,又灌了两个汤婆子塞进被窝。然后,又把挂在廊下的鸟笼拿去南屋,再把追风和七七、灰灰的蹄子、爪子洗干净,让它们睡去南屋的窝里。现在天冷,也不能经常给它们洗澡。
  七七都爬在篮子里了,又伸长脖子说了一句,“嗯,好吃……明儿去说嫣儿喜欢……让她再炒一盘蒜苗来……”
  这是楚令宣的声音。
  接着,声音一变,又成了了尘住持的声音,“呵呵,你自己嘴馋,还拿嫣儿说事……”
  声音又变回来,“不是儿子嘴馋,实在是太香。”
  陈阿福脑补一番那种情景,乐出了声。看那楚令宣一副严肃相,却还有这样一面,怪不得楚老侯爷要骂他嘴馋。
  灰灰见七七把陈阿福逗乐了,也立起身卖乖说道,“我还有银子,咱不差钱,爹可着劲儿花……”这是陈阿福的声音。
  陈阿福气得弹了它的小脑袋一下,说道,“哎哟,咱们家的事情不许拿出来说。若我知道你把咱们的家底抖落出来,定要收拾你。”说完,又弹了它小脑袋一下。这个灰灰,跟秀气的七七比起来,是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七七见灰灰挨打了,哈哈笑了起来,声音是陈老太的。
  陈阿福都走到门口了,又听七七小声嘀咕了一句,“……倒是兰心蕙质……”
  是楚令宣的声音。
  陈阿福的脚步顿了顿,她只听清了“倒是兰心蕙质”这六个字,不知道说的是谁。或许不久的将来,楚小姑娘又会有后娘了。
  希望是个好相与的,不然刚刚好起来的小姑娘又该可怜了。
  陈阿福洗漱完后躺上床,软软的,虽然没有炕上暖和,却感到极其舒适。好久没睡床了,感觉真好。
  她没有放下罗帐,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进棂花槅扇窗洒进来。今天是月中,月光极亮,哪怕有一层窗纸挡着,也把屋里照得朦朦胧胧的。
  新家具的木香味,新被褥的棉花香味,大宝枕头里燕沉香树叶若有若无的香气,让她神清气爽。
  再看看旁边的大宝,即使睡着了,偶尔也会弹出一抹笑意。
  还有亲人的良善,逆天的金燕子和空间,快到手的大笔银子……
  现在啥啥都好,只有一样不好,就是她的身世。若是那家不找事,自己一辈子在这宁静的乡下,守着亲人,过着宁静的日子,那该多好。
  第二天早饭后,阿禄去上学,陈名要去隔壁福园当监工,陈阿福、王氏要去三青县城。走之前,陈阿福要把大宝和二狗、二鸟带去罗家,让他跟罗明成玩,再顺道问问罗管事有没有时间陪她们去一趟县城。
  大宝撵路都撵哭了,还是不能带他。因为他一去,追风、旺财和七七、灰灰就都要跟着去。她们今天忙,要买许多东西,若是适合,还想买几个下人,哪里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动物。
  刚过福院的院子,就看到罗源赶着一辆马车来了。
  来到面前,罗管事掀开车帘笑道,“我们正好要去县城办事,再帮着你买几个下人。”


第152章 戳烂事
  陈阿福让大宝带着二狗二鸟自己去罗家玩,她则回禄园把王氏叫上。两人一起上了马车,车厢里还坐着罗大娘。
  罗大娘笑道,“昨儿我大儿媳妇拿着阿福卤的素菜和蒜苗炒香干回棠园,我家大爷和姐儿十分喜欢吃。特别是姐儿,根本没吃够,请阿福今儿再炒一碟吧。最好再多做些素卤味,明天主子就要回庵里。她去灵隐寺给无智大师送兰花的时候,再给大师送些卤味过去。”
  陈阿福笑了起来,点头说道,“卤味我倒是能够多做些。但盆里的蒜苗剩得不多了,只够炒一小盘,今儿晚上我就炒了给你们送去。”
  罗管事夫妇笑着道了谢。
  陈阿福又说了自己想买的人,不仅要买两、三个干活的,还想再买一个懂庶务、一个懂管家的。
  罗管事说道,“干活的人倒好买,只要成年又四肢健全都行。但懂庶务、懂管家的下人就不好买了,这种有本事的人,主家轻意不会发卖。若是发卖一定是犯了大错,这样的人买回家也糟心。再有一种情况,就是主家犯了事,奴才被官府贩卖。这种情况也不是随时都有。”
  陈阿福听了便有些发愁,管懂家的下人不一定非要买,但她特别想买一个懂庶务的人。陈名比较单纯,很多事情不懂,得有人带着他做。自己比较忙,又是女人,管田地和做生意都不好直接出面……
  罗管事又道,“要不这样吧,定州参将府里有几个这样的人,若阿福信得过,我跟大爷说说,送两个人给你们。放心,奴契会给你,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二心。”
  陈阿福摇头笑道,“参将府里的下人在城里享福惯了,怎么会愿意来我们乡下住,更不会愿意给我这个村姑当下人。”她可不想弄个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来家里。
  罗管事也就不好再说了。
  到了县城,陈阿福母女买了一些家居日用品,又买了一些年货及一根人参,几坛酒,还抱了两头小猪。罗管事父子买了更多的年货,好像楚令宣、老侯爷都会来棠园过年,东西必须要置办齐全。
  他们又雇了一辆牛车,让罗大娘先坐牛车把东西带回去,罗管事父子要去帮着陈阿福母女买人。
  几人在面馆吃了一碗面,陈阿福抢着付了钱。
  县城只有两家牙行,他们都去看了,也的确没看到懂庶务的人。陈阿福就买了一对母子,三十二岁的穆婶,十三岁的山子。
  买人的时候跟买小猪崽的情形差不多,一群人站在那里让他们挑选,这让从文明社会过来的陈阿福很是有些不习惯。
  罗管事扫了一圈那些被卖的人,又问了几句话,小声跟陈阿福说,“那个妇人不错,一看就是能干的,还懂规矩,买回家就能上手。”
  穆婶是个利索的妇人,眼神清明,即使衣裳已经非常脏了,也拉得称称展展,头发也梳得光光滑滑,在一群人里特别显眼。
  陈阿福便买了她。
  但她没看上山子,嫌他岁数小了些,干活打架都不行,她想另买一个壮男。穆婶跪下哭求,陈阿福既看上了穆婶,又不忍他们骨肉分离,便一起买了下来。他们母子两人没想到真能被卖到一处,都哭着给陈阿福母女磕了头。
  之后,几人又赶着去县衙办奴契。马车来到县衙的斜对面,王氏让陈阿福坐在车里等,她同罗源一起去办契。罗管事也下了车,在外面看着热闹。
  陈阿福同穆婶、山子坐在车厢里说话,打探他们的身世。
  穆婶说,她们一家都是邻县县丞家的下人。她男人死了,老太爷就想占她便宜。她不愿意,反抗的时候动静有些大,被老太太知道了,便把她们母子卖了……
  正说着,一个大嗓门传了进来,“罗老爷,幸会,幸会。”
  罗管事也赶紧拱手笑道,“赵里正,巧了。”
  只听那个声音说,“刚才我在衙里碰到罗大爷,跟他在一起的妇人我看着有些面熟,是不是王氏,闺名叫王娟娘的?”
  陈阿福一听,赶紧把车帘掀了一个角。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穿着绸子棉长袍,戴着搭耳棉帽,双手插在袖子里。大鼻子冻得通红,看着都惹人厌烦。
  罗管事说道,“不错,正是她。因我们棠园跟她有些渊源,我家大小子正在帮她办事。”
  赵里正皮笑肉不笑地地嘿嘿了两声。他也是前些日子才听说王娟娘的闺女在给棠园小主子当针线师傅,他不想让王氏母女跟棠园走得太近。
  听说,棠园主子是定州府军中高官,而且还出身京城世家,势力极大。若他是地方高官还好办,那就在世英小子的手下。可他是军中的官,世英再是青天大老爷也管不着他……
  他怕有些事被棠园主子知晓,不好。
  赵里正又笑道,“我们赵家村这次办流水宴,遍请了附近所有有脸面的老少爷们。还请罗老爷一定赏光来喝几杯。”
  罗管事笑道,“一定。”
  赵里正又往罗管事身边靠了靠,笑道,“老汉看罗老爷仗义,就给你提个醒儿,罗老爷千万别怪老汉多嘴。听说,那个王娟娘的名声,似乎不太好。她闺女给你家小主子当针线师傅,似乎……嘿嘿……”
  罗管事笑了两声,一语双关地说道,“谢谢赵里正的提醒。为了不给我家大爷抹黑,在识人、用人方面,我罗某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先要把人打探清楚了才敢用。陈师傅非常好,无论人品,还是手艺,我家大爷都十分满意。听说,陈师傅的母亲也非常好,贤淑勤俭,一个妇人竟是撑起了一个家,不仅养大了一双儿女,还把丈夫的病治好了。如今,终于盼到闺女大了,她的日子才好过些。”
  赵里正一噎,干笑道,“那是,那是。”又冲罗管事拱了拱手,便走了。
  陈阿福气得不轻。那个老梆子可真够缺德的了,不仅想坏了王氏的名声,还想让自己失业。还好罗管事给力,把那戳烂事的老梆子撅走了。


第153章 胃再养刁些
  罗管事进了车厢,低声对沉着脸的陈阿福说道,“刚才那个人是赵家村的里正,也是陈世英大人的娘陈老夫人的族兄。他前天专门来棠园给我送了贴子,请我们父子去赵家村吃流水宴。”
  原来是陈世英老娘的族兄。
  陈阿福让穆婶和山先下车,对罗管事低声说道,“谢谢罗大伯对我和我娘的维护。我也听到了村里一些传言,说我娘早年给人当过童养媳。但这不是我娘的错,她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罗大伯不怕我们家会连累你们,跟知府大人生隙?”
  罗管事说道,“阿福放心,我家大爷跟陈大人井水不犯河水,也不会怕了谁去。阿福和你的家人都是良善之人,不说姐儿离不开你,就是我家主子和大爷都对你赞赏有加,我们罗家人也愿意跟你们来往。至于不知谓的赵家,别说我家大爷,就连我都没放在眼里。”
  这倒是,若罗管事忌惮陈世英的老娘,也不敢这样打赵里正的脸。打了赵里正的脸,也就等于打陈世英老娘的脸。罗管事能这样旗帜鲜明地帮着自己,肯定有楚令宣的授意。既然有了楚家做后盾,她陈阿福也就不怕那个陈老太婆了……
  罗管事看陈阿福在低头沉吟,以为她害怕了,又说道,“阿福莫怕,赵家村的人代表不了陈大人,陈老太太也代表不了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