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悍妇1949 >

第86章

悍妇1949-第86章

小说: 悍妇19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安新兵三个月,也允许给家里写信,他三个月给田大花来了两封信。信上说,也不用急着给他回信,班长说了,为了不影响新兵训练,避免干扰,他们可以给家里写信,汇报一下自己的军旅生活和训练情况,但是家人的来信,连里会先替他们保管一阵子,等新兵军训结束后再给他们。
  所以田大花也就没急着给平安回信。
  等到三个月新兵军训结束不久,田大花又收到了儿子第三封信。这时候薛新桃已经回来了,田大花有一次就随口问薛新桃,说平安给你写信了没?
  “没有。”薛新桃低头,摇头。
  田大花想了想,一拍手笑道:“我知道了,他参军走的时候你还在知青点插队,他不知道你已经回城了,要写信肯定也是往知青点寄,你当然收不到啦。”
  于是田大花回信的时候,就顺便告诉儿子,说桃子我把她弄回来了,就安排在我那个被服厂呢。
  平安给家里写信是寄到大院,等她下一次收到儿子来信的时候,去上班时就问厂门口传达室的师傅,说有没有薛新桃的信啊?
  “有有有,义务兵免费信件。”师傅拿出一封信说,“田主任,给你带去?”
  “不用了。”田大花笑笑说,“等小姑娘过来,你交给她自己吧。”
  平安的部队属于铁道兵,他新兵军训结束后去了汽车连,兴致勃勃来信说他要学开汽车了,连里给他配了个老兵当师傅。
  平安当兵的第二年,远在南海之滨的石头兴冲冲打来电话向爸妈报喜,谭珍给他们生了个大胖孙子。
  田大花在电话里叮嘱半天,三娃太小,家里还有爷爷姜守良要照顾,她没法那么远去给谭珍坐月子,担心发愁呢,好在亲家母早早跑去了,要帮女儿坐月子带孩子。
  田大花于是交代石头,说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岳母。
  放下电话,她跟姜茂松说,咱们有孙子了。人这一辈子,眼看着一晃就过来了。
  “你说我们这辈子,儿子侄子五个,就连福妞也是两个儿子,可真是掉进儿子窝里去了,就没生出一个女娃来,下一辈,也不知能不能生个孙女。”
  “那肯定能。”姜茂松说,“咱们家多好啊,女娃儿来了就是千娇万宠的宝贝,一准能生出孙女的。”
  新成员可是家庭这一辈的大孙子,长孙,谭珍给起的小名儿,爸爸是海军,就叫海海。
  姜茂松和田大花躺在床上,开了好几个晚上的卧谈会,最终按照家族字辈,给大孙子起了大名叫姜书玮。
  也是在这一年,十六岁的明东下乡插队,姚青竹打电话跟田大花聊了一晚上,十分不放心。
  田大花就拿平安开导她,说你看看平安,插队几年,虽然吃了不少苦,黑成了一块碳,可孩子也长大懂事了,性子也成熟多了。
  平安当兵的第三年,姜守良病重。
  田大花和姜茂松便忙于服侍老人养病,福妞也每天过来,不久后,姚青竹也赶了回来,跟田大花一起服侍。
  那段时间,儿孙晚辈们都很担心,田大花和姚青竹妯娌两个,更是每天守在跟前照顾。老人断断续续养了大半年,眼看着不太好,赶紧拍电报叫茂林回来,叫石头和平安都回来。
  所有人都赶紧请假回来,从天南海北往回赶。茂林带着明东明南来了,石头和谭珍一起回来的,还带着八个月大的宝宝,终于让姜守良临终前,亲眼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曾孙。
  老人家终于还是走了,享年七十四岁。
  儿孙们把老人送回姜家村,安葬在姜家祖坟,和他早已经过世几十年的妻子并骨合葬。
  没能给老人守完头七,石头和平安就该返回部队了。茂林则请的是探亲假,决定在家给老人家守孝到五七。
  平安返回部队的头天晚上,田大花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跟桃子,你自己心里到底怎么个想法?
  “妈妈,这个事情……”平安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您想问什么,这个事情,不着急,爷爷刚过世呢。”
  田大花一听这话,明白了,就笑了。
  水到渠成的事情,毫无悬念,毫无波折的感情历程,懵懂的少年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开窍了。这俩孩子,终究是一对儿。
  “可你俩都够结婚年龄了,你不急,人家桃子是个姑娘,不正经订婚,她作为女方,对她不太好。”
  “妈妈我知道。可是你看,我马上就得回部队了。”平安说,“妈妈,这个事情,我跟桃子我们俩心里都有数,反正我们两个年纪也不算大,您再等我顶多一两年。”
  田大花以为,这孩子是说一两年后正经回来订婚,结果她还真没想到,一直最让她省心的平安,也有熊的时候。
  这熊孩子在一年后的初冬,忽然扛着行李,穿着一身摘去了领章帽徽的军装出现在爸妈面前,笑嘻嘻地说:“爸,妈妈,我退伍了。”
  平安是汽车兵,因为部队性质,要培养要学技术,所以服役至少都在四年以上,这熊孩子正好当了四年兵,已经是班长了,部队评价非常好,入了党,正准备提干,熊孩子自己申请退伍了。
  姜茂松气得黑了脸,田大花忍不住真想揍他一顿。
  “爸,妈,你们别生气呀。”熊孩子怕爸妈气着,忙解释道:“其实在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就决定服役期满退伍了。我知道说出来,你们肯定不同意,也没敢跟你们说,干脆就自作主张了。”
  “知道我们不同意你还敢?”姜茂松呵斥。
  “可是……”平安有些委屈地说,“可是爸爸妈妈你们看,我们家里,二叔在部队,大哥在部队,我也在部队,离你们都几千里远,那么远。家里只有个小臭蛋,他年纪又小,还得你们照顾,哪天能长大呀,等他长大了,还不知会去哪儿工作生活呢。爷爷老了病了,有你们在跟前一直照顾,可你们年纪也一天一天大了,等你们要是老了,我们离得那么远,都在部队,责任在身,也不能随便回来,你们跟前,就没人照顾了。”
  “爷爷生病那段时间,我在部队整天都很担心,心里油煎火燎的,很着急却回不来。我那时就想,要是你们哪天年纪大了,病了,谁来照顾你们,我们没人在跟前,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儿。我插过队了,当过兵了,也没什么遗憾的。爸爸妈妈养了我们三个儿子,总得留一个在身边。”


第120章 转机
  田大花用最快的速度; 给桃子和平安订了婚。
  在很多人看来,平安选择退伍简直是脑子有问题; 自毁前程啊; 这年代再没有比军人更好的身份职业了。
  更何况; 在很多人看来; 父兄叔叔都在部队,身份级别可都不低; 平安留在部队,本身就比一般人更有发展前途。
  可是,薛新桃却很平淡地说,这事情她早就知道啊; 从去年爷爷过世,平安临走时她送他上火车; 平安就跟她说了; 说打算服役期满退伍,她也赞同的。
  “阿姨; 你就别责怪明致了。我知道你都是为了他好,可是他说的也有道理,你跟姜叔叔; 总得留个儿子在身边。”
  有这样一个儿子,田大花替他惋惜是有的; 作为父母,无非希望儿女有个更好的前程,更好的生活; 可儿子这样贴心孝顺,哪还舍得再责怪他呀。
  就这样,平安退伍回来,两个孩子按照风俗,正经请了媒人订了婚。
  媒人请的是姜茂松另一个老战友,跟谭珍一样,订婚礼物是一辆“永久”自行车和一块上海牌手表。
  不过因为桃子跟谭珍有所不同,桃子不是军人,不穿军装,所以田大花就趁机把自己压箱底的布料翻出来,还动用了家里积攒的布票,一口气给桃子做了两棉两单,四身像样的衣裳,鞋袜裤子也都是四套,把这姑娘打扮得齐齐整整,漂漂亮亮,简直羡煞厂里的一帮女工们。
  “大花姐,你这干妈是当不成了,改当婆婆妈了。”一群女工们围着田大花恭喜她,开着玩笑,说说吉利话。
  “那是。”田大花笑着说,“好姑娘你得先下手,早晚是我们家人。”
  她们在那儿说笑,一旁桃子的脸就红成了水蜜桃,却分明藏不住的甜蜜。平安回来后,两个年轻人每天见面,约会逛公园,人前不敢表现太亲密,公元僻静处牵手也只敢勾着一根手指,一看见有人,红着脸赶紧松开。
  平安这小子,背地里可没那么规矩,婚都定了,媳妇早晚是他的,从十四岁自己养起来的小媳妇,一晃八九年啊,亭亭玉立那么好看,看在眼前哪能忍得住啊,发乎情的浓情蜜意就成了必然。
  所以一对订了婚的年轻人,少不了就偷偷亲热一下,其实也就是偷偷拉拉手,亲一亲,抱一抱,黏黏糊糊,甜得像泡进了蜜罐子里。
  可是去年爷爷去世,要等满三年孝期才能结婚办喜事,所以平安小伙子有时候就干着急,这年代可不敢偷尝禁果,也只能发乎情止乎礼了。
  订婚以后,桃子便很自然地改了口,每次跟在田大花身边,妈妈长、妈妈短的,婆媳两个相处十分亲昵随意,让田大花很是体验了一下养个贴心小女儿的感觉。
  作为城镇退伍军人,平安随后被分配安置到物资局工作,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和技术所长,去了运输车队,成为了一名卡车司机,每天给这座匮乏的城市运送各种购销物资。
  物资局大概是这年代特有的一个机构单位了,管着当时许多紧俏的物资购销供应,钢材,建材,机电产品,被他们一车车运来,再被各行各业拿着批条,一车车运走。
  实话说,卡车司机很辛苦,有时候还要跑长途,一走好几天,路上很可能没有固定的地方吃饭休息,热水都不一定有,只能带点儿干粮,两个司机换班开车,另一个就在车上睡觉休息。
  平安不怕吃苦,可是家人会心疼。每次平安长途出车,桃子更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算着他哪天能回来。
  田大花对这个儿子格外心疼。平安这孩子,初中赶上了大运动,停课闹革命,高中赶上暂停招生,没有书读了,然后又赶上插队……后来退伍,进了物资局当司机……
  风里来雨里去,似乎,这个年轻人一辈子的前途就是如此了。
  然而命运终究还是眷顾了他,很快就给了他一个转机。
  ☆☆☆☆☆☆☆☆
  平安在物资局运输队工作了不到一年,第二年,77年10月,入秋时节。
  平安刚跑完一趟长途,从邻省运一批电机和水泵回来。他从单位回到家中,穿一件灰蓝色工装,一来一回好几天,身上沾满了灰尘,脸上手上也有些脏。
  可是年轻人却满脸开心的笑容,脚步轻快走进大院,进了自家的院门。
  九岁的三娃,在爸爸妈妈和哥哥的疼爱下,还是个无忧无虑的皮小子,放学回来后吃了点心零嘴,正跟刘晋在院子里调皮嬉闹。俩皮小子,一个抓着一截树枝,另一个居然拿着两棵粗粗的大葱,正在嘿嘿哈哈地进行战斗。
  “二哥,你回来啦?”
  三娃一看见平安,忙得丢下大葱跑过来,举起小胳膊攥紧小拳头,给他摆了个经典姿势,问他:“二哥你快看,我练出肌肉了吧?”
  平安伸手捏捏他麻秆似的小胳膊,一本正经地说:“你身上怎么会有鸡肉呢?我看看,嗯,顶多也就二两小猪肉。”
  “哇呀呀呀。”三狗子跳着脚挥舞小拳头咆哮抗议,刘晋则在一旁笑得蹲在了地上,也跟着起哄喊“小猪肉”。
  “二哥你大坏蛋,我这就是肌肉,肌肉,看见没,肌肉。”
  “行行行,鸡肉,鸡肉,不是小猪肉,行了吧。”平安哄小狗似的捋捋他的脑袋,给他顺顺毛。
  “你回来了?”弟兄俩嬉闹的时候,薛新桃从厨房里出来。
  “回来了。”平安笑眯眯看着自家未过门的小媳妇,冲她眨眨眼睛说:“渴死我了,给我倒点儿水喝。”
  小情侣默契得都不用多说多问,田大花喜欢桃子,桃子也勤快,便经常来陪她。而且只要平安出车跑长途,桃子一天天算着归期,下班就会跟田大花一起到家里来等他。
  平安跑进厨房一伸头,看见田大花便笑嘻嘻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爸呢?”
  “回来啦?”田大花说,“你爸还没回来呢。”
  薛新桃先给他倒了温开水,又赶紧去洗澡间给他放水,忙忙碌碌给他拿毛巾,拿干净衣服。
  平安进去冲了个澡,不多会儿,换了个清爽帅气的小伙子出来。
  “平安,有个大事情。”田大花看着儿子进来坐下,说:“恢复高考了。”
  平安从桌上捏了一颗花生米,正想丢进嘴里,听了田大花的话动作便顿住,手停在半空,停了一下,问:“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你在路上听不到,新闻里都正经说了。”
  “前天广播里说的。”桃子进来站在他身后,眼睛里带着兴奋的光泽,说:“明致,你基础好,你肯定能考上。小姑姑最有先见之明了,数她反应最快,前天晚上广播里刚说完,昨天早晨小姑姑就跑到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了三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你都不知道,今天城里的书店就卖断货了,书店门口排长队买不到。有人去问,说紧急配货,还要等几天才能来。我听说,今天都有人跑去废品收购站翻找了。”
  平安很快接受了这消息,思忖着坐下来,终于把手里的花生米丢进嘴里,问薛新桃:“你是说,我也能考?”
  “当然能啊。”
  薛新桃赶紧跟他介绍,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考,婚否不限,年龄到30岁,各地特殊情况还可以适当放宽。
  也就是说,他为了爸妈选择退伍回来,却给了自己一个参加高考的机会。
  平安静了静,又捏了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笑着说了一个字:“考。”
  “当然要考。”田大花说,“就是时间很短,一个月后就考试了,你明天就请假在家复习。我跟你小姑姑都商量好了,从明天起,我帮她带小刘豫,她饭也别做了,叫安亮和刘晋、刘豫爷儿仨都到我们家吃,她专工帮你们复习。”
  “你,桃子,还有明东。”
  明东还在农村插队,今年还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