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妇1949-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热闹闹过个军营大年。
“那正好。”田大花说,“要是爹能来,让茂林把他接来,我们就在村里过年,你一个人也就不用管了,正好在部队过年得了。”
姜茂松:“……”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第57章 幸运
姜茂松莫名有一种感觉; 他媳妇好像一直以来都把他当成这个家以外的人。
儿子都生了俩了。
不是吗; 你看现在茂林回来了,她每天除了照顾新生的小平安; 就只顾操心茂林,好吃好喝相亲说媒……老家有了奶奶有了茂林和福妞他们; 加上他们母子三个,在她眼里就可以好好过年了,他就是个闲杂人等; 让他一个人在城里孤单去吧。
男子汉能屈能伸; 姜茂松决定; 不跟她计较。
横竖他有一种笃定; 奶奶; 茂林,小石头和福妞,好不容易茂林回来过个团圆年; 这个家肯定不会真把他一个人丢在城里过年的。媳妇也就是日常怼他; 随口那么一说。
于是姜茂松聪明地转移了话题; 抱着怀里的小平安说:“平安啊,你说; 你小叔是不是要打光棍了,怎么就一直没有他看上的呢。”
“怎么叫一直没看上呀,统共才相看两个,哪能就合适了?”田大花立刻开始维护茂林。
小伙子本来就对相亲苦着脸了,再多开他的玩笑; 万一驴脾气上来不去了呢?周围村子相看一圈,过年回城,她城里还准备了几个呢。
茂林:“……我去找找福妞和石头,跑哪儿去玩了。”
福妞和石头这几天可真是玩疯了,茂林围着村子找了好几圈,才在村前的一片翻耕过的红薯田里找到他们,跟村子里一大群孩子一起,大的十四五岁,小的甚至七八岁,全都疯玩做一团。福妞这样的小姑娘还好,身上还干净些,石头滚的一身泥,一堆小孩四仰八叉躺在大片田地里,说是在看天上的老鹰。
“老鹰把你们叼了去才好。”茂林笑着数落。
下午的时候,三叔把杀好的半盖子猪肉送来了,田大花给他钱非说不要,说自家养的,田大花说,你不要钱那我也不能要肉啊,才把钱收下了。
三叔帮着把猪肉都割成一两斤的块,田大花哄着小平安吃饱睡了,便开始动手做腊肉。
田大花指挥姜茂松架上麦草的小火帮她烧猪皮,三叔已经把猪皮刮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用软草烧一下,过过火,再用刮刀刮一遍,能去掉猪皮里一层脏油,做出来的腊肉还不腥,会更加好吃。
她自己就把盐和花椒放在铁锅里炒,炒完还要放进石臼把花椒粒捣碎,切成一条条的猪肉,先用加了一点点白糖的酱油稍稍擦一遍,放进去炒过的花椒和盐,加一些白酒、胡椒粉,仔细把调料抹在肉上,腌制几天就可以吃了。
新腌的腊肉嫩嫩的,味道特别好。打算存放久的,多腌几天,然后挂起来晒干,腊月里做的腊肉,可以吃上一两年也不坏。
一下午工夫,姜茂松跟着打下手,田大花就腌了两大盆腊肉,等腌制入味就可以晾晒了。
洗了手,茂林终于带着福妞和石头回来了,居然挖了一把青翠碧绿的野蒜回来,田大花一看就高兴了,这东西大冬天可稀罕,凉拌了十分爽口,家里人都爱吃。
一家人也没别的活儿,一起动手,三叔给的半挂猪下水,爆炒猪肝,辣炒猪肺,红烧大肠,再来个素菜,大白菜炖粉条,凉拌野蒜,烙饼子,红薯玉米粥。
农家小院里说说笑笑吃了顿晚饭,如今腊月底要过年的时候,像野蒜和红薯在城里都吃不到了,地窖里窖了一冬天的红薯格外软甜,糖人儿似的,福妞和石头这俩孩子连咸菜都不要了,光把红薯吃了个肚儿圆。
小日子这么舒坦,谁想回去呀。
吃过晚饭,石头嚷嚷着要去掏麻雀。茂林一听,一时也来了童心,干脆就拉上姜茂松,带上福妞,要一起去掏麻雀。
农村掏麻雀,其实大都是半大孩子干的事。专门要等到晚上,山村里多是石头建起的房子,用泥浆涂抹缝隙,时间长了就会有些缝隙行成的小洞,麻雀的窝搭在这些小洞里,或者屋檐下的瓦楞底下。
等天黑了,搭个梯子爬上去,把手直接伸进去,就能抓住麻雀掏出来,捉到麻雀可不光是好玩,烧着烤着吃,味道一个字,香。
月末天上没了月亮,到处黑咕隆咚的,福妞和石头在前边叽叽喳喳地找麻雀洞,姜茂松就拎着一盏马灯,和茂林在后边跟着,一边提醒俩小孩小心着些。
“大哥,你能不能跟大嫂说说,别一个劲儿给我相亲了。”茂林摸摸鼻子,向姜茂松发出求助。
他跟田大花说说,姜茂松心说,我说话还不一定有你管用呢。他就笑道:“你一个大小伙子,今年都二十一了,也就是在部队上,要不然早该结婚娶媳妇了,村里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会跑了,你大嫂早就操心你的婚事呢。你不相亲,难道指望媳妇从天上掉下来?”
茂林窘地笑了下没吱声,他当然知道大嫂操心他,可一连两场不成功的相亲,让他有些不想去了,毕竟相亲是个挺难为情的事情。
可是不相亲,这个年代也不时兴自由恋爱,他在部队上也接触不到适龄的姑娘家,难道还真的打光棍呀。
“你就知足吧,现在新社会,还可以大大方方地相亲,以前那会儿,相亲也是爹妈的事,都是父母长辈做主,婚前根本就没机会接触。要不是新社会移风易俗,你哪来的机会看人家的大姑娘呀。”
“大哥,你跟大嫂白天说的一样。”茂林笑着问道:“大哥,大嫂嫁过来之前你们见过吗?你那时候怎么跟大嫂相亲的?”
“我们那时候……”姜茂松笑着顿了顿,“我跟你大嫂相亲那会儿,根本就没说上话。我那是头一回相亲,还挺不好意思的,就是跟着媒人和双方父母长辈去了,到那儿远远看了一眼,都没好意思看清楚,两家大人说会儿话了解一下,咱妈就说姑娘挺好的,双方就同意了,大人就做主订婚,那时候都是这样。直到你大嫂嫁过来,我们才头一回说上话,结婚那天还挺陌生的,两人说话都有点不好意思。”
茂林沉默一下,很羡慕地:“大哥,你可真幸运。我怎么就不能一次成功呢。”
听着他那不无哀怨的口气,姜茂松不禁莞尔,他笑了笑,觉得自己……还真挺幸运的。
心里想着,他就调侃地对茂林说道:“你就知足吧,也就是现在这年代,不然你哪有机会相看人家的大姑娘,多看几个,有什么不好的,娶媳妇是一辈子的事,总得给找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合得来的。”
他们在村里转悠了一圈,石头负责掏,福妞负责拿,姜茂松和茂林两个大男人负责当“人梯”,让石头骑在脖子上掏屋檐下的麻雀洞,一个晚上居然收获颇丰,掏了二十几只麻雀,用麻绳栓了一长串,还扑棱扑棱地飞。小石头就乐颠颠地拎着,说明天早上拿浸湿的玉米皮包着,放锅底下烧了吃。
福妞:“烧了吃容易有灰,黑乎乎的,炸了吃更好吃。”
于是俩小孩很认真地讨论了半天,到底怎么吃。
☆☆☆☆☆☆☆☆
晚上睡觉的时候,姜茂松跟田大花说,他今天在村里遇上姜根保了。
“他变化真的挺大的,整个人看上去老了十几岁。”姜茂松说。
其实他原本以为,姜根保这次会很快跟吴翠芬复合,在姜茂松看来,吴翠芬肯定是愿意的,对他们一家四口也都是好事。
经历了许多之后,姜茂松真心觉得,一个人,有一个完整、正常的家庭是多么重要。如果不是遇上田大花,不是老奶奶,这个家是不是也早就散了?他如今会不会也要面对姜根保的局面?
也许不会像姜根保那种,但是想想小石头,会不会也跟姜铁蛋一样,对他这个亲生父亲充满恨意。
所以他还是很支持姜根保和吴翠芬复合的,姜根保自己做了错事,亏欠了儿女和妻子,给他一个弥补的机会也好,对双方都好,毕竟姜铁蛋和吴翠芬孤儿寡母的生活很不容易。
可没成想遇上个坚决反对的姜铁蛋,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要这个爹,哪还有半点父子的情分?
在这件事情上,姜根保现在似乎也放弃了,甚至都没去找儿子努力过。姜茂松今天跟他谈起的时候,就劝他说,你是不是去跟铁蛋谈谈,真心跟孩子道个歉,总该去努力一下吧。
姜根保半天没说话,只把烟抽得很凶,然后说,他跟铁蛋许多年不在一起,就没怎么相处过,铁蛋现在见了他仇人一般,根本不跟他多说一句话。
对此田大花不做评价,原不原谅,都是吴翠芬和姜铁蛋母子的事情,别人怎么会切身感受?
“这事情你可不要管。”田大花告诫道,“那么多人跑去劝,又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当然说得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
姜茂松想想也是,他多少是同情姜根保的,可是别人的家事,各人心中滋味,外人怎么能理解清楚呢。
夫妻两个于是就换了话题,商量了一下过年的事,吃的呀喝的呀,孩子的新衣服和压岁钱呀,屋里的气氛变得温馨家常起来。
从小平安出生,姜茂松就又睡回到小床上,还得心甘情愿地睡小床,田大花坐月子,带孩子,如今小平安都三个月大了,他这个孩子爹还一直睡小床。
可是回到老家屋子,结婚的房子,结婚的床,刚才还跟茂林谈论相亲结婚的话题呢,姜茂松心思就有点活动了。这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姜茂松就跟田大花商量说,大过年的,一家子团圆的节日,他可不可以回来睡大床。
田大花:“你觉得呢?你看看小平安这么小,你也在大床上挤,压着他怎么办?”
第58章 投缘
其实姜茂松还真不敢放心睡大床。虽然他自己想; 他搂着媳妇; 媳妇搂着儿子,不会压到的; 可是小平安才三个月大呢,那么娇娇嫩嫩的小婴儿; 要是他硬挤到大床上,挤着了,冻着了; 那可怎么办?
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新生的小儿子; 所以; 他也只能先委屈自己了; 当爹的容易吗; 想亲近亲近媳妇,还得千方百计找机会。
田大花这个人,对什么都淡淡的; 包括两口子床上的事儿; 两人相处久了; 明明感觉挺美好,可她也不会多么积极; 让孩子爹很是不满。
最终一家人还是赶在大年三十回到了城里过年,十年来家人最齐全的一个团圆年。
大年三十晚上,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专门准备了好多糖果瓜子; 饼干点心,还有不容易买到的苹果和冻梨、柿子饼,让小孩有个零嘴儿才好有精神守岁。
奶奶鼓励福妞和小石头说,小孩子精神头好,一准能守岁到天亮,结果老奶奶自己守着守着打盹儿了,怕她冻着,就叫醒她让她上床去睡。
“唔……天亮了?”老奶奶迷迷糊糊地问。
“对,天亮了,奶奶你去睡一会儿吧。”茂林憋笑哄她,老奶奶迷迷糊糊地被茂林半哄半抱,哄去床上睡了。
随着年纪一天大一天,精明睿智的老奶奶也一天天显出老态,加上一双尖尖的小脚,身体毕竟也不如从前了,一家人都小心照顾着。
“奶奶过完年就七十七了,到寿辰得给她庆祝一下。”田大花说。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过去,人的寿命短,七十岁往上的老人就很不容易了,奶奶七十七岁身体还算硬朗,生活还照照样自理,都不用人伺候,在周围也算是少有的高寿老人。
田大花原本不明白,在这个多子多福的年代,一对夫妻三个五个孩子是常事,奶奶一辈子怎么只生了公爹一个孩子。再后来她慢慢知道,奶奶年轻时夭折过别的孩子,还不止一个。
女人一辈子,总归都是不容易。
“我们都好好孝顺太奶奶,让太奶奶活一百二十岁。”
小石头的话让大家都开心笑了,有儿孙晚辈孝顺,奶奶一定会高寿的。
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的日子,田大花就又约了自己厂里几个女工来家里玩。从请假待产,她已经有将近五个月没上班了,对车间里的情况了解的就不是很清楚,特意先叫了两个年长一些的女工,跟她自己年岁差不多的,邀了几个年轻未婚性子好的姑娘来家里玩,用意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她总不能把人家好几个姑娘叫来,让他们家茂林自己相看,这样做肯定不大好,于是又让姜茂松从部队里叫了几个适龄的小伙子来,也不要那样刻意相亲的气氛,大过年串门子,只是大家熟悉一下,互相有意的就好办了。
很自然的,她把张二柱也一起叫来了,这小子还光棍着呢。
结果再一次让田大花啼笑皆非,这个小聚会之后,不多久就有当天来的小伙子悄悄找她说话,说嫂子那天一起来的那个谁谁谁,有婆家了没?这么一问还有啥不明白的,两边搭个话,就成了,打个报告上去,批准了,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带了喜糖到家里来感谢她这个大媒人。
可茂林和张二柱那俩小子,再次交了白卷。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呀。
过了正月初八,茂林的探亲假就结束了,这一个年里年外,田大花可抓着他相了好几回亲,也不知怎么的,就是没成,也只能说缘分没到。
在田大花的满心遗憾、满心不舍中,一家人送茂林上了归队的火车。
倒是张二柱那愣小子,两个月后探家,家里给他介绍了一个,他老家相邻村子里的,听说小嘴叭叭叭特别泼辣能干,家庭出身也好,父亲还是支前模范,互相一接触,成了,订了婚,愣小子拿着两寸的黑白小照片,抱着喜糖,傻乎乎乐颠颠跑来找田大花报喜,田大花一看,呦,看着就是个泼辣能干的姑娘。
田大花当时说,看来这小子真就是个欠管教的,非得找个泼辣厉害的。哎,也不知道他们家茂林的缘分什么时候来。
阳春三月,田大花一直掐着手指算啊算,算着刘嫂子该生了呀,她等啊等啊又等了大半个月,刘师长的信来到了,是寄给姜茂松的,姜茂松捏着信封回来,便满脸憋不住的笑。
田大花急吼吼接过来一看,好嘛,嫂子生了,儿子。
田大花顿了顿,忍不住也扑哧笑起来。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