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系统金手指-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依然屹立在首都城市,也是所有莘莘学子的心中所向往之。
此时她穿着牛仔背带裤配着小衬衫背着个双肩布包,倒是显得整个人愈加幼嫩纯净。
旁边是爸爸夏伟业和大哥夏鸣拉着行李,两个衣冠楚楚,面容俊逸,夏鸣气质斯文,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衬衫配黑色裤子。
而夏伟业身材高大,身着黑色西装,袖口理得整整齐齐,他经过几年历练倒是平添几分霸气和稳重,这两人一看就是讲究人,只面容看着有那么几分相像。
如果没人说,就光看着这三人,也不大像是农村出身的,三人站在学校大门处,正排着队等着报名。
———————————————————————…时间的分界线——————————
把时间往前推。
夏小夏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家里盖好了大房子,三层楼高的红砖大房,围墙砌成的防护把小楼牢牢护在中间,围墙围起来的院子留了很大的空地,夏伟业移植了几棵果树到院子里,夏天遮阳用。
院子多余的空地也圈了几块种菜,家里的兔子索性不再养了,直接给奶奶夏菊花捣腾。
高中的知识对夏小夏来说太过浅显了,她高中三年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数学和医学上面。
同时系统给她发布了一些随机任务,大部分和她要选择的专业医学有关,不是今天救个人,就是明天救只小猫小狗,任务的奖励基本上和星石有关。
据系统说根据最新数据,其他奖励对她没有太大用处,鉴于时代背景,奖励的星石自己花用也好兑换物品也好,比其他不靠谱的东西来得强。
夏小夏也是这么觉得的,毕竟有了最完美的体魄和最聪明的大脑,想要什么可以自己去创造。
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夏小夏独立完成了两篇论文,因观点新颖论点有趣,成功在全国有名的数学期刊刊登,她因天赋和年龄小取得的优势被省数学工会纳入其中,成为了全国最小的工会成员。
这件事情让工会所有成员都对她印象深刻,也被人津津乐道许久。
齐志甚是洋洋得意,走路都带风,虽然他没办法滥用职权把徒弟塞进去,但是架不住徒弟争气啊,年级小小却不输大学生研究生,被破例收入工会。
实在让他不得不骄傲自豪,这不仅说明徒弟的天才,也印证了他的慧眼识珠和教学能力优秀。
这件事,其实也有数学工会会长的推波助澜,当时会长从京市回来,因着夏小夏经常来这里行走,认识了这个学生。
在了解和接触之后,发现了这个小女生的天赋,还和齐志抢人呛起来,后来因为晚来一步只能痛心疾首地看着好苗子与自己无缘,眼睁睁瞧着齐志秀徒弟,就本着一片惜才之心将她吸收进工会来。
夏小夏进了工会之后,学校就批准了只要保证考试成绩,就允许她随时请假,因而夏小夏就长期泡在工会和图书馆里面,这三年来,工会的书籍都让她看遍了,并且凭着强大的大脑处理能力,毫无压力地迅速把所有知识都吸收进去。
夏小夏高中的时候参加了几次数学竞赛和一次物理竞赛,至于文学类的没有再去凑热闹,既然没有想法往那方面发展,就没那心思浪费时间了,所以这一度让那些文学工会的老师们痛心疾首,但是夏小夏还是婉拒了。
几次竞赛夏小夏都不负众望获得了第一名的名次,即使有的时候是团队作战,也不妨碍她带飞队伍。
甚至因为此事,学校一旦有什么比赛,立马想到她,不过夏小夏也不是干吃素的,能参加的就参加,不能参加就罢了,这两年学校因着夏小夏这块金字招牌不知道得了多少好处,哪能为难人。
高考的时候,这时候学校都是没有分文理科的,试卷也是全国统一卷,即使教育水平在提升,难度比往年几届要高,夏小夏还是仅以差1分的超高分摘得了全国状元的名次。
在高考之前,京大就对这个少年天才有所耳闻,也有给了保送名额,夏小夏对自己实力有信心,将机会让给其他人。
夏小夏考完试就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了,这次回去是她爸百忙之中来接人的,夏小夏东西多,这三年的积累的资料书本都是一摞摞的,这些都要带回去收着,以免那天想起来得用上。
夏伟业生意有成,自从机械厂开了起来,还算有点盈利的时候,就买了辆丰田牌海狮二代面包车,这个不说是村里了,就是县里除了那些干部,都算是头一份了。
他现在也能算是县里头一人,就是整个市也是排前头的富商了。
因着国内各类大小厂,机器资源紧缺,夏伟业原先就是个精通修理机械的,看好这块肉后,就投了大量心血,往这里砸钱,费了不少心思,不仅从国外引进高科技机械,还高薪聘请了一些国内外的专业大学生。
骄傲的技术人才哪里是那么好打动的,即使是高薪诱惑。然而现在的一些公立单位不仅在走下坡路,且还为了一些评职为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勾心斗角。
这些专注的技术宅哪里适应得了这些呢,更何况夏伟业自己后来也花了大力气系统学习,有实践经验也有理论知识,跟这些人交流起来毫不费劲,这才打动了他们。
带着这些人,他边学边拆,把花了大力气引来的机器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实验多次之后,就带着团队研发,弄了些简易版本出来先生产。毕竟他一来没有足够资源生产精细的,二来没时间等着,钱都砸下去,再搞下去该喝西北风了。
夏伟业搞出来的机器运轴处理核心,适用于制造业的机器,姑且称为初代,一经出来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之后,立即接受媒体采访。
利用这股东风,加上政府的支持,把机器销出去,即使刚开始一个厂就要那么一两台试试,然后发现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精细程度之后,立马加单,口碑口口相传。
夏伟业的厂名为星光机械,星光机械生产出来的机器,不仅价格上跟那些老式的差不多,性能上甚至稳定优先了数倍,有点成算的商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因此虽然品牌成立不久,但是口碑接着领先的技术,吹响全国,尤其是经济特区南边那些经济鹏飞的地方,大大小小都是厂,有点本钱的都换了手上落后的机器,提高工作效率。
夏伟业把厂子开在村里,现在夏家都不种地了,那些地连着一些买来的,建了厂房。
村里年轻的又不想背井离乡南下的,都进了机械厂了,老早之前村里人家羡慕的吃供应粮,但进了厂才发现这待遇要好得多。
厂里包一顿中饭,早饭晚饭回家吃,饶是如此,勤快点的,一个月也能挣个□□十,管事的组长一个月也有百来块了,这工作比啥都好,种田吃供应粮也没这个好。
正是因为待遇好,哪怕工作不轻松,还有规矩约束,为这有限的工作名额,也有无数人抢破了头,这架势比抢吃公家饭强多了,毕竟吃公家饭的工作得有文化有知识,这个工作不一样,只要吃苦耐劳谁都有机会。
这乡下人吃惯了苦,哪有什么不好做的。因此距离他们近在迟尺的机会,不仅是他们本村,就是隔壁几个村都来,甚至县里的都有人来。
第41章
夏伟业成为了当地最有名望的富商,也成了为这个落后县城乡下提供饭碗的大老板,不提他开的那些个电器店水果店,就单单是这个厂就养活了附近的村落家庭,也为当地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推动。
原本他们不靠南不靠北的,也没啥特产拿得出手,当地的政府都不知道怎么去推新政策改革经济,也幸好有了这么个走技术流的老板,也让他们得到了上头的关注和嘉奖,这样一来那些当官的就更加要跟这个衣食父母搞好关系了。
除此之外,夏小夏的母亲林宝花的服装业也发展得蛮好的,虽然因为她是个文化不高的女流之辈,但是好歹有着夏小夏的策划书,她照着那条路走,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加上新奇漂亮的高质量服装款式,让这个品牌走得越来越远。
夏小夏一开始就知道夏妈的弱势的,再说有一个志向远大的老爸了,她也没想着让老妈也逆袭成什么女总裁的,她也确实做不了。
于是这个服装一早就被她定位成高定服装品牌,一间小工坊,带着几个徒弟,林宝花的洛丽塔订单从今年排到明年,也是生意不断了。
现在那些人,无论是读书的也好,上班的已婚的,都喜欢穿洛丽塔定制的衣服,一来这个牌子不好买,穿出去有面子,满足了虚荣心,二来这个牌子款式好看又能够贴合自身的身材和气质,这就让人非常着迷了。
洛丽塔从县城传到市里甚至省城才花不到两年,凭借着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品质定下了品牌的基调,让所有爱美的女孩女人们向往不已。
因此林宝花也是忙得不得了,夫妻两个是县城市里有名的大人物,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
经常在杂志报纸上刊登。连中考高考状元是他家女儿,都挖了出来,这让这一家子的名气更大了。
拖夏伟业的福,之前因为建仓需要场地,夏伟业也打着补贴和帮衬兄弟的心思,让他们以地入股,包括夏伟民那块,四家的地凑一块,按比例给了各自5%的股份,这个还是夏伟业多给了2%。
如今夏家没种田,除了李慧操持家务,其他人也都在厂里上班。尤其是三房王氏,她虽然性格傻白甜一言难尽,但是好歹是城里读过书的知青,算账办公不在话下。
因此就让她当了个小会计,倒是让王氏重新找到工作的乐趣,如今一天都赖在厂里工作,老公也不吸引她了,儿子大了猫嫌狗厌的也不稀罕了,惹得夏伟庆经常得来把她扛回家,闹出阵阵笑话,夫妻两个乐此不疲。
夏菊花和夏老头没那精力去跟儿子们掺和,两个老人家在家养养猪养养兔子,小日子过得乐呵。
夏菊花攒了好些钱,说是等夏伟民调到京市就去看他,顺便看看乖孙女,夫妻两个劳碌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市,岂不是白活?说啥都得去见识见识。
如今夏鸣上了高三,高一念了一年,为了跟上妹妹的步伐跳级高三,自家奶奶爸妈下了死命令,让他考上京大好去照顾妹妹,毕竟夏小夏年纪太小了,夏鸣也担心妹妹一个人在京市会被人欺负。
从小就梦想当兵,天天在家皮的夏阳,16岁上完初中就被应征走了,参加了体检,合格了就包袱款款参军去了。
正好是夏小夏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夏菊花林宝花不舍得直抹泪,夏菊花哭完了之后,就拧着夏老头的耳朵,说是都怪他在孙子面前老爱提当年事,惹得孙子向往不已,一心只想当兵,不爱读书。
夏老头直喊冤枉,要他说,夏阳从小的就皮到大,体格又长得好,才16岁已经有178的身高了,再长两年比他爸都强壮了,这基因像他们老夏家的人。
有这好体魄不去当兵,屈才啊,夏老头的观念里,有能力就得做事,为公家做贡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
除了调皮的二哥当了兵没法来送夏小夏去京市,夏至夏欢夏喜这三个宝贝都想跟姐姐来京市,临走之前几番撒娇耍赖,还是夏小夏答应了下个暑假接他们来玩,这才不闹腾了。
夏小夏回忆起三个弟弟耍无赖的可爱模样,就忍不住两眼笑成弯月牙儿,过往的人纷纷被吸引了视线,女孩笑起来甜蜜蜜的样子实在吸引人,让人忍不住也心情变好了很多。
最黏她的夏至今年已经上了高一了,遵循了姐姐的传统,跳考一年被省城一高录取了,也是这孩子实在用工得不行,夏小夏只要回到家,有了空他纠缠着姐姐教他给他补习。
这样一来本就聪明的孩子,学习速度刷刷刷的,对此夏小夏也很欣慰,在以后的社会里,知识是一块基石,能够让他立足的底气,所以夏小夏对几个弟弟也教得很用心。
夏至爸爸夏伟民去年回家一趟,回了家先是给老爹老娘磕头,自觉离家多年,没尽到孝心也罢,还把儿子留给老娘带,觉得特别愧疚。
这次回来据说是职位调动,他是当兵十几年的老资格了,因为体格好敢拼不怕死,因此职位上升的比较快,这次在边界熬了几年,终于因为局势的稳定,调动到京市军区,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连回家看爹妈和儿子都比较便利了。
但说是调动,还得层层审批,还得交接,没这么快,直到夏小夏来到京大,还没听到这个二叔到京市的消息。
对此,夏至是最开心的了,从前爸爸在他心里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但是见了爸爸才知道,他是那么的高大伟岸,仿佛可以为他撑起一片天。
所以自从夏伟民回到家并带来这个消息之后,缺乏安全感的夏至越发活泼了些,比之前敏感腼腆的小性子,倒是开朗许多。
那厢夏欢夏喜只差了一年,夏家长辈干脆让两个孩子在一块读书,两人现在刚上小学,会不会读书看不出来,坐不住贪玩倒是真的。
毕竟两个小孩是全家最小的,他们记事的时候,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已经好了许多,加上哥哥姐姐和家里长辈宠溺,现在还是天真不知事爱黏人爱捣蛋的年纪。
但想必他们读书之后,承受的压力应该是最大的,毕竟哥哥姐姐都这么优秀,自然旁人也会不自觉关注他们。
夏小夏担心这种情况,有经常抱着他们开玩笑,夏喜总会眨巴着大眼无辜地问,读书好不好跟姐姐有什么关系?姐姐还是我姐姐呀!把周围人逗得哭笑不得。
“名字,专业写上面。”
夏小夏从回忆里倏然回神,眼前的队伍已经排完了,前面登记好的都提着行李往校内走去。
即使眼前景象不如后世的人山人海,但是那些个脸上挂着希望和笑容的莘莘学子,身着的中山装的男生,身穿喇叭裤牛仔裤的青年。
还有花花绿绿的上松下窄的霹雳服,小衬衫配着红色格子长裙的俏丽女郎,长及遮臀的宽松上衣下搭紧身有致的健美裤,再踩上一双白色的软底鞋,已经是追逐在时尚的前沿了。
也有那不敢穿色彩鲜艳的,风格低调简朴,素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