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超生媳-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妈妈一听六毛,还是的抵上一斤肉,也是赶紧插嘴说道:“行什么行,五毛成不成,不成就走了。”
沈悠瞧着这女人语气里也开始有些重了,但也看的出来,这女人嘴里虽然是强硬的态度,但为了孩子肯定也会下这单的。于是也没退让,为难的说道:
“这位姐姐,五毛有点低了。这样吧,六毛,我再送您一个小一点的,当薄利多销怎么样?”
沈悠说着,又拿了一个小的出来。
那妇女跟着上升的日头,留了好一些汗出来,显得急躁。最后还是从口袋里掏了钱出来。
沈悠顺利成交了一单,笑了笑,随后将布娃娃递到了小女孩的手里,顺带还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夸了夸这女孩。做生意嘛,怎么说嘴还是要甜一点。
开了这一单以后,后边陆续的卖了一些,也算是有些收获的。但这些玩具毕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得挑市场和人群。
可卖生活必需品的人那么多,是个人都能想到,有人赚钱,但不一定所有人都赚钱,所以还是得开个先例才行,所以她还是很能安慰自己的。
下午四点的时候,旁边的小学放学了,一些走读生结伴的从这条集市上出来,东瞧瞧西看看的。
在沈悠的记忆中,走读生要比住宿生是要有钱的。以前读小学的时候,她多希望自己也能是走读生,这样就能和一些同学们在下学以后,一起逛街什么的,反正这是她羡慕了一辈子都没能羡慕来的。
有一些小女生好奇的凑近了她的摊子,和三两岁的小孩不同,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就盯在了那些小型的花艺上。
这些学生娃通常都会带上个一两毛的零花钱在身上,沈悠说了价格之后,并没有做任何推荐,就看着这些学生们在这里挑选。
小女孩的心思她还是懂,怎么说她也是小女孩过来的。
不一会儿,见一堆小女孩都涌了过来。沈悠也是挑准了时机,告诉了她们这些碎布花艺的作用。例如可以别在衣服上,也可以戴在头上,或者别在书包上,总而言之这些东西可以随意的搭配。
这些小女孩一听,各个都是二话没说的掏了钱,多的买三个,少的也是两个两个的买,有的还顺带帮人买了一些。
一天下来,除了留了一些大号和中号的布偶以外,其余小型的几乎卖干净了。
正文 057这一世
太阳落山之后,大多数都已经收了摊子,沈悠也将一些没卖出去的收了回来。然后粗略的算了算口袋里的钱,比起卖鳝鱼肯定是要少的,但也有将近五块了。
回家之前,沈悠又去了一趟纺织厂找了周总。
纺织厂淘汰的不止有这些碎布,还有一些丝绵,做布偶不能一直用那些碎布来填充,不然很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状态。
只是她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弄这些,也只能是回收他们的这些材料。
当然,不能说她是黑心无良的商人,只不过是觉得现在的工业还没有那么污染,这些原材料都是挺干净实在的,丢了确实浪费,这叫资源利用。
门卫让她在门口等了一会,自己去里边通报了一声。
周大海一听是这丫头来了,赶忙让人将她请了进去。上次她让林冬梅帮弄淘汰下来的布,没来得及问她是要干什么,今天来了顺便就问一问就成。
质检办公室内,周大海端着搪瓷缸子一骨碌的喝了一大口凉茶,然后请了沈悠进来。
“周总你好。”沈悠客气的打了招呼。
“今天又来收碎布?”周大海和蔼的脸上带了笑容。
林冬梅说这人挺随和的,沈悠瞧着也没多大感觉,只是这样的一个面容撑着门面,样子装的像罢了。
“我今天其实是想问问,你们厂里有没有一些淘汰下的丝棉?我也想低价回收一点。”沈悠说明来意。
周大海一听今天回收的东西换样了,又是好奇了一番,然后弯了个笑容问道:
“丫头啊,上次没来得及问你,你弄这些是准备做什么的啊?”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沈悠也不想把自己正在弄的事给一下子全说了出去,还不是时候,于是回道:
“家里人多,去外边裁缝店做衣服太贵了,所以想在家里自己动手做一些。”
周大海听这样简单的解释,就算有怀疑,却也怀疑不出什么。
这年头反正贪个便宜的人很多,就像他们厂里的,连他自己也会偶尔弄一些,回家让家里的那口子动手给孩子做一些,也确实比去裁缝店里好多了,何况裁缝店里的一些料子也是私下从他这里弄的。只要她不是干别的就成。
周大海想了想说道:“丝棉有是有,但我们厂会经过二次加工,最后淘汰下来的才不要,我先给你看看,但这比碎布的价格要高一点,你不介意的话,我就给你弄一点。”
作为填充物一定得要这些丝棉才行,不然那些布偶做出来的效果确实会有些差别。沈悠没觉得什么,就点了个头,他想赚这点钱,就给他赚吧。
从周大海那里弄了一斤的丝棉后,沈悠赶在天黑下前回了家。
因回来的太晚,杨淑香以为她出什么事了,一下子闹的村上村下的人都在找她,还是等她回来之后,这些人才消停下来。
沈志军见她回来,凑过来一脸担心的问道:“你今天怎么去了一天?吃饭没?”
沈悠摇了头,她可是一天都没吃。
不一会儿,杨淑香从厨房里端了晚汤面给她递了过来,到底都是担心她的人。
沈悠边吃,边说了今天的收获,顺带还解释了一番。
卖这些布偶玩具不像是卖鳝鱼赶个早市就成了,得一天到晚的守着,她也是忘了跟他们交代一声,才出现了今日这样的情况。也是觉的自己粗心了。
入夜后,沈悠躺在床上,大致上的分析了今天的情况。
从今天的形式来看,小型的布偶配饰销量比这些大型的玩具布偶走的快,可能是因为便宜,再一点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在学校的旁边,整体来说,这个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现在唯一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货才行。
她手里还剩下几个大的布偶,小的怕也又得花上几天时间。这样摆摊的话,只能做几天摆一天,毕竟不是在工厂拿货,货源不足。
思来想去还是得把大嫂找回来帮个忙才行,这是最节约成本的一个方法了,还能让一家人重新回来一起,也很不错了。
心里这么决定之后,天一亮,沈悠就去了刘家村。
因为孩子一事生气是难免的,但都是一家人,这也都好几个星期了,该消的气也都该消了。
刘家村在他们四村的山后头,沈悠从后山翻过去之后,还没去大嫂的家里,就见水田里背着孩子的刘芳和一群大妈们正插着秧苗,于是朝田里喊了两声。
刘芳闻声,一瞧是小姑子来了,也是忙放下田里的过,走了过来。
两人在树荫下聊了一会,这才知道,大哥和她因为在这边没有地,也只能帮一些大户插插秧耕耕田,日子过得也紧。
一番话语,说的平淡且心酸。
沈悠也跟着说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将她做手工布偶出去摆摊的事,也一同说给了她听,她也很直白的说了她现在缺人手。
刘芳起先有些犹豫,沈悠告诉她,一天下来大概可以赚上个五六块,比种田舒服,何况她现在还带这孩子,犹豫之后,刘芳点头应了下来。
他们也清楚,分家以后日子确实不好过,单单带这个小孩就够让她累人的。
说通大嫂,沈悠紧着又去见了大哥。
大哥沈会军看着就是一个严肃的人,虽然也时常爱笑,可能是因为原主从小的印象才导致这样的。所以才让她有些拘谨,也是费了一番口舌,才算把他说通。
可想真要是因为这点事弄的要分家的,也只有给人看笑话的份。
沈会军心里也都清楚,他们当时也只是一时之气,气一消,看清形式之后,还是得回去,现在见妹妹来找他们,顺着这个台阶也就下来了。
中午,沈悠留在刘芳家吃了午饭,一人就先回去了。大哥大嫂毕竟是自己闹得离家,要回来也是得准备准备一番,沈悠也没在多说什么,也由着他们了。
回家以后,沈悠腿软的躺在了一旁的摇椅上,放松了自己,片刻的功夫就进入了梦乡。
这一梦让她从前世梦到现在,梦到舒译城,梦到自己摆摊。醒来后发现这已经就是她这一世的忙碌生活。
从学校回来的这些日子,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总觉得自己忙得像个机器人一样了,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她不懂这个年代是怎么生活的,却是在一步步的适应下来,也就觉得人就该这样活着,活的忙碌……
正文 058福安婶
“沈悠!有你的信。”队长刘光明蹬了自行车从下村上来,在她家门口喊了一声。
沈悠闻恍惚了片刻,清醒之后,瞬间打起了精神,一溜烟的从摇椅上起来,冲了出去,从刘光明手里接了信
“谢谢刘队长啊。”
刘光明笑了笑,打趣的说道:“悠丫头啊,你这什么时候结婚,好请我们吃喜糖啊。”
看寄信人的名字,刘光明也猜到了这是她的相亲对象,之前找孩子一事他也是见过的,挺稳重的一个人。
沈悠闻言有些尴尬,但也是笑着回道:“快了,少不了您的。”
“那就等着了。”刘光明呵呵笑了之后,骑着车又去往了别家。
说到结婚,沈悠也是突然的陷入了一阵担忧。
现在是八一年,这要是过了今年,明年二月份可得改政策了,女的满二十男的二十二,才能在民政局领证。舒译城的年龄肯定是到了,可她现在才十八,要是一过明年,那她岂不是要多等两年?
她好歹也是重活了一世,总不能又让自己成了大龄未婚女青年吧?想了想,该趁早的就趁早。
于是在看了舒译城的信之后,别的没回,就先问了他什么时候会娶她?
她不怕害臊,也不怕直接,现在的情况她除了想为自家先赚点钱以外,更多的是想了这个男人。说她儿女情长也好,娇柔做作也罢,但想哪个女人不是这样?
信写好只之后,第二天也是迫不及待的寄了出去。然后回家继续踩着她的缝纫机,赶制那些布偶小花。
大哥大嫂是在下午回来的,回来的时候,还特地提了些杏子李子这些水果回来过来。
杨淑香见到小墩子回来之后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抱着他一阵亲昵。几人之间的隔阂在一顿晚饭后基本都消失无踪了,毕竟是一家人。
晚上,杨淑香在给大哥大嫂他们整理房间,大嫂刘芳抱着小墩子来了沈悠的房里。
刘芳听她说过制作布偶的事,说得她很是心动,所以也是有些着急的想要了解了解。
敲门进去之后,碎布和丝绵扑满了地,刘芳有些不好落脚。
“悠悠啊,你怎么全都堆在你的房间?”
沈悠专注的盯着缝纫机一针一针的落下,嘴里回道:“堂屋要留着放谷子和一些农具,我这东西放在外边不太合适,而且外边脏,就只能放在里边了。”
“这么晚了,你还要继续弄这些?”刘芳问了一句,随后环视了一圈。
一些只能在市看见的布偶玩具被放在角落里,还有一些动物的模型,看着可爱,顺手拿了一只小狗的玩具,逗了逗怀里的小孩。
“现在还早,这创意类的小型花,卖的会比较好,趁空多做点。”沈悠回道。
刘芳似懂非懂,凑过去看了一会,“我看你这是一人办起了一个工厂一样,顺带售卖,一条龙似的。”
这句话沈悠也颇为认同,她现在弄得这个产业就是这样,现在国家不是扶持自主创业,个体户经营么?
目前她虽然是一个试验阶段,在集市上摆摊,用的东西都不算正规。一旦手上能有一点钱之后,直接将其正规化,顺带去工商局注册一个商标,再申请合法营销的话。她这个个体户的厂也算是可以成立了。
“所以大嫂,我让你回来,也让你帮帮我,咱们可以合伙一起创业。”沈悠说道。
“现在人手不够,我只能一人做,等到产品多了之后,才拿去卖。卖完之后又得做好几天,这样断断续续的没有什么效果,必须要保持源源不断的货源,还有不间断的销售才行。”
她现在觉得弄这个是可行,农村里虽然看着稀奇,没有多大的效果,然而从镇上,再往县城里,再往市里。这些东西将会越来越普及,哪个小孩不希望从小有这些娃娃陪伴。
刘芳本来也是因为想试试才回来的,她这个小姑子读过书,知道她见识广,什么有发展前景。
沈悠与刘芳两人达成合作协议之后,两个女人在家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一台缝纫机不够,沈悠便舍了脸皮,去春娇婶那里说了一些好话,借了一台过来。
一天的时间,两人就赶制了比她平时数量还多一倍的中小型的布偶,大型的因为售卖价格相对要贵一点并没用弄多少,但也是弄了一些。
碎布小花弄了接近上百个,这种东西便宜,作为装饰点缀的话,无论小女生还是大人,也挺讨人喜欢的。她弄这些东西还能想着她,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对这个小姑子也是从来不带什么怀疑的,就听了她的这些话。
但有一点,这些东西简单,要是有心人自己动手做的话她也没赚头,现在也纯当做是做了一个赌注。手工这东西需要耐心,她也是赌了这点。
货源足够之后,沈悠连续在集市上摆了三天。因为之前学校里的那些走读生有带动宣传,有些学生放学之后还帮忙代买了这些小花,瞬间成了热销产品。
而那些布偶玩具,多半是早上赶集带着小孩的人会来买,也在一个正常的销量范围内。这三天下来,平均每天都有七八块钱的收入,也算是挺不错了。
福安婶与村里的一些人恰好在今天出来赶集,一路逛下来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