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第75章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75章

小说: 八十年代翻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 我没有。”
  冰冰凉凉的手铐拷在腕子上; 惊骇得说不出话来的翟贤才如梦初醒; 他剧烈挣扎,高呼道:“公安同志; 我没有啊!我病在家里都好几天了; 哪儿都没有去!”
  陈队长嫉恶如仇,对所谓买凶。杀人极痛恨,冷冷地扫了眼正奋力挣扎喊冤的池彬,又看看翟贤才,“一切仍需要详细调查; 至于有没有,让证据说话。”
  说着,他带头转身,后面一众公安立即押解翟池二人跟上。
  翟家乱成一团,池芸的惊呼尖叫,小男孩的惶惶哭声,小保姆恐惧退后碰掉花瓶,砸碎在地的“哐当”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种吵杂声中,翟贤才如堕冰窖,他刚才注意到,陈队长先厌恶扫了一眼池彬,然后再看他。
  要知道不是作案现场,公安逮捕人是很谨慎的,要确实有嫌疑才会出手。
  可是,可是他和杀人案完全搭不上啊?!
  这当口,翟贤才灵光乍现,突然想起小舅子池彬所谓的“绊一绊”。
  怎么绊啊?!
  难道……
  他做了什么?!
  翟贤才汗如浆涌,目光惊恐看向旁边还在拼命挣扎的小舅子,遍体生寒。
  这得多狠的心呐?!
  一言不合就要人命!他想起和池彬共处的这两年,胖乎乎的身体忍不住战栗起来。
  不过,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他冤啊!他完全没干过,不知情,也没这心思。
  这口黑锅他一定不能背在身上!
  *
  三个悍匪被捕,翟贤才池彬也被带回去了,案件审理如火如荼,潜藏的危险因素没了,赵向东姜宁才继续学业。
  不过姜家人却没有马上搬回四合院,他们等结案再说。
  虽然没打算回家,但有些事情却可以准备起来。
  经此一役,姜家兄妹三个深深感觉到家里安保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全面。
  姜宁知道在八三年严打之前,这社会是一年更比一年乱的,所以,她头一个提出这个问题。
  姜建设兄弟立即附和。
  没什么好说的,家人安全才是根本,不然说啥都是虚的,这项工作得立即提上日程。
  要解决这事儿其实也不难,由于赵向东多次介绍老战友,现在姜家兄弟俩手下是好手众多,抽调几个过来,其实就能解决问题了。
  只是这么一来,看门护院的工作终究是不好听,前程也差点,比不上跟车运货体面和有发展空间,哪怕工资待遇是一样的。
  继续尽职尽责肯定的,但有同伴做对比,心理落差恐怕难免会有一些。
  都是并肩作战过的伙伴,选谁不选谁,姜家兄弟俩也有点儿犯难。
  不过没等他们犯难出结果,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许卫国给他们介绍了几个人过来。
  都是刚退役不久的军人,以前隶属于某支特殊队伍的。队伍几个月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过半数人员负伤致残,伤愈只能退役了。
  照理他们这种队伍里的人,退役后肯定会得到妥善安排的,可惜其中几人由于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不得已只能选择了买断,一锤子拿钱。
  燃眉之急解决了,钱也花得差不多,这时候工作成了一个大难题,自主择业哪有那么容易?
  许卫国家经常接触到类似的人,能帮的肯定拉一把的,只是有时候人数多了,路子总是显得少的,尤其他家还不爱以权谋私。
  他犯难了,这当口,却听销假返校的赵向东说起请假原因,和姜家最近发生的事。
  许卫国惊诧之余,不禁一击掌,姜家这工作很合适啊!
  这四个人分别叫施建钦,李洪,陈安,张三涛。
  前面三个都不同程度残了手,左手右手都有,最厉害的施建钦左边袖子空荡荡的,整条胳膊都没了,而张三涛则跛了腿,而且还挺明显的。
  都是一场大爆炸导致的。
  不过不要看四人身带残疾,身手却是比胡国川还要好多了,常年出特殊任务,不管哪方面都是佼佼者。
  只可惜与社会脱节久了,残疾还截断了大半的谋生路,才会这般举步维艰。
  许卫国亲自来家里说:“都是很优秀的人,这工作他们肯定能胜任。”
  施建钦四人负的伤不仅仅明面看到这些,还有些不显眼,但需要伤愈后好好养一段时间,才恢复到最好程度的。
  对于四人来说,这活计十分轻松,利于休养。而姜家都是厚道人,不会亏待了他们,同时还能解决了赵向东这边的烦恼,一举数得。
  姜家人自然没有不应的,他们不介意人残疾,有本事就行,而且能顺手帮一下这些保家卫国的人,最好不过。
  施建钦四人目光坚毅沉静,庄重而冷峻,沉着而内敛,虽身有残疾,但重剑藏锋的气势依旧不见半点。
  姜宁一见,不禁暗暗点头,果然是精英。
  于是,这事儿就落实了下来,一家人只等遇袭案结案以后,就搬回四合院。
  说遇袭案也不对,现在姜家人已经知道的,倪哥几人是打算绑架勒索的,完事后撕票的可能性还很大。
  一家人心有余悸,最后还是病了一场,并已调整正常的姜母劝慰了大家。
  没等太久,案件就彻底告破了,各种判决随之下来。
  倪哥三人犯下命案累累,上头还有大人物发话,必须地从严判决,一如意料中的死刑。
  在倪哥三人癫狂般攀咬下,池彬这回黄泥掉进裤。裆里,最后没能彻底洗脱全部嫌疑。
  再加上他之前犯过的多次盗窃,伤人抢劫等案也被翻了出来,数罪并罚,判了十二年,等出来该恍如隔世了。
  至于翟贤才,查清楚他确实不知情,没参与,于是就无罪释放。
  只是折腾了这么一场,他去了半条命,回家后大病一场,体重狂减了起码五十斤往上。
  足足病了一个月,痊愈后他叫停加工场,把存货卖完以后,干脆地改行了,改回他原来的日用杂货老本行。
  翟贤才这人很迷信,他之前一直顺风顺水,进军服装行业后却大小倒霉事一件接一件,他认为这行不适合自己的命,赶紧改了才是正道理。
  加工场也解散了,他现在用不上这么多人,更用不上缝纫工。
  姜宁知悉后挑挑眉,命不命的她不懂,不过她却知道,歪打正着的,翟贤才还真是因此避过了一场大祸。
  在她的记忆里,雇工问题很快就要爆发了,“七上八下”将要大行其道。
  每每有事件爆发,上面总爱先抓一批典型出来,杀鸡儆了猴,震慑住所有人,然后再落实规定。
  翟贤才加工场没挂靠,而且还有足足好几十名工人,他人脉有,但后天不够硬,一个不小心,很容易沦为那只被宰杀的其中一只鸡。
  受了一场罪,倒因祸得福了。
  姜宁不置可否,这人就算并未涉及姜母遇袭之事,也改了行,但高仿的事情依旧抹不去,她还是不喜的。
  翟贤才避了祸,她既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平常心对待。
  一家人已经搬回四合院,姜宁新店的装修,也已经验收完毕了,等产品上架后,就能开店营业。


第104章 
  姜宁站在焕然一新的新店里; 环视一圈; 满意点了点头。
  这前日杂土产公司的总址果然物有所值; 十分规整敞亮,打通了墙直接装修就成了; 其余大调整一律不需要。
  每座三层; 每层一百五十平米,非常大。姜宁设计一二层用来营业,第三层则是仓库,再隔一个位置出来办公; 以及员工休息室; 就可以了。
  这四座楼房; 姜宁用了三座; 第一座是增添了不少新款的“锦衣”;第二座则是她新开发的女装品牌; 叫“炫色”。
  姜宁重新调整过; 两者风格有区别; 前者侧重端庄优雅; 而后者则走青春活泼路线。
  而第三座,做的则是男装“风范”。
  西服; 中山装; 休闲装,牛仔裤T恤也有,反正地方足够大,从从容容分隔出好几个区,一点也不混淆杂乱。
  “胡哥; 这两天辛苦你们了。”
  这新店非常重要,姜宁把经验丰富的胡国川调过来,三家都归他管理。至于原来那店,就交给已经熟悉各项工作的石磊。
  原来的组长杜鹃也调过来,任“锦衣”的店长,专门负责一家店。其余两家店的店长,则是姜宁和胡国川商量过过决定的,也是杜鹃同批老人。
  装修,厂子赶出第一批货等等,前期准备工作花了一个月出头。这一个月里,姜宁放开招聘店员,并安排轮流上班,学习培训。
  有了这么一个缓冲期,人手虽然仍有不足,但也不算紧缺,接下来继续招聘就行。
  一切差不多就绪了,等产品上架就能开店营业,姜宁看好的开张日子是三天后,地方大衣服多,工作强度还挺大的。
  胡国川尽职尽责,自然没有说不行,“嫂子,你放心,三天肯定能行。”
  他办事,姜宁自然没有不放心的,笑道:“那好,就看你的了。”
  时间紧任务重,一群人干得热火朝天,胡国川也不例外,他身体好火力壮,大冬天连毛衣都热得脱了。
  他惦记着工作,和姜宁说话时,也不忘抬目打量。
  “行了,我回去了。”
  姜宁说完正事,就转身离开,以免耽误他们工作。
  陈安拎起放在一边的两个包,跟在她后面,不时帮忙挡一下行人。
  陈安,就是许卫国介绍过来的四人之一。
  他们来了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最起码姜宁不用再抽调胡斌他们过来接她了,出入都有人专门护着,很方便。
  年近三十的青年,很高大,他皮肤黝黑五官普通,很寻常的长相,偏往旁边一站,却无法让人忽视。
  陈安左手被炸没了小臂,刚出现时,店里的姑娘们难免因此侧目。不过对于陈安来说,这点诧异目光根本不算什么,他连眉峰都没动一下,十分自如。
  他尽职尽责,姜宁谈工作他安静保持适当距离,出门则紧紧护在左右。
  姜宁很满意,其实她观察过陈安几个,发现他们确实很优秀,干安保工作挺屈才的。
  先这样吧,等过两年严打了,社会恢复了平静,她再安排他们到其他岗位上一展所长。
  家里有个书房,之前赵向东竞争军校资格时,她常去新华书店选学习资料,顺带也采购了各类书籍,她让陈安等人有空可以选来看。
  学习学习总是好的。
  陈安几个心里很感激。
  姜宁一边往外走,一边笑着说:“陈哥,包给我拿一个吧。”
  她怀孕已经八个月,除了自己的包包以外,姜母还准备了温水糕点水果之类的东西,让她饿了能随时有吃的。
  这个包有点儿重,自然陈安拎的,但他刚才顺手连姜宁的布艺小提包也拿上了,她怎么好意思。
  小提包确实轻,陈安没拒绝,递给了她。
  姜宁现在不是回家,而是往第四座店面行去。
  她二哥在。
  姜宁只用了三间店面,剩下的第四家,兄妹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合伙做家电商场。
  这个主意,最开始是许卫军说起的,不过上次一起吃饭,姜宁得知他已经淘汰掉了这个项目。他打算挂靠办厂,投资办杨市第一家电视机厂。
  大佬果然是大佬,出手非同凡响。
  当时姜宁还玩笑说,那她开电器商场好了,到时候还能和许卫军厂子拿货。
  许卫军大笑说好。
  一句玩笑话,回来琢磨过后,却认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家电有多紧俏不用多说,店铺场地也有现成的。
  一座店面,三楼办公和仓库,两层营业就有三百平米,后世看来很小,但眼下家电品种少,却足够大了。
  虽许卫军新厂仍在筹备当中,目前还没产出,但姜红兵另有门路,跑一下就能搞定货源。
  最近这个月,姜红兵都在忙活这个,腾出一辆货车省里省外的跑,原来的运输则暂时由姜建设一人管着。
  折腾了这么久,货物陆陆续续进库,筹备得也差不多了,等装修好店面,就能开张。
  姜宁到的时候,她哥正指挥人,将货柜台子搬到指点地点。其中一个往门口来,货台子沉重,工人挺吃力的,陈安还顺手扶了一把。
  “宁宁,你咋过来啦?”
  姜红兵回头见小妹,赶紧吩咐大家先停下,原木打的货台子笨重得很,他怕哪个眼睛不好使的,会磕到他小妹。
  “快回家吧,这边乱着呢。”
  “行,我就顺路看看,等会就回家。”
  她哥办事历来稳当,姜宁就过来瞅瞅进度。话说这地方大得很,这么大一个人杵在中间,只要没瞎都不会磕到她,不过她哥这么隆重其事,她干脆不多看,回家算了。
  也免得耽搁大伙儿工作进度。
  回家后,姜母见闺女怏怏的,忙安慰:“现在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我外孙生下来,等明年,你爱干啥干啥去。”
  “你呀,就是命好。”
  她没好气,“我外孙乖得很,你才不受罪,不然啊,你现在大概没心思忙活其他的。”
  还哪能一边上学,一边打点工作?
  这点姜宁倒很赞同,她怀相极好,就前期点儿嗜睡,后期有点情绪化,其他的除了身体变沉重,就没啥不舒坦了。
  姜宁这个孕期小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转念一想马上就高兴起来,“妈你说得对!”
  姜母调整闺女情绪十分熟稔,见她露出笑脸,“好了,我外孙饿了,先吃饱了再复习功课。”
  姜宁马上就期末考了,复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好在她学得扎实,也不需要太临时抱佛脚。
  等三家新店开张,电器商场也准备就绪了,不过正式开张时,姜宁却没能到场,因为她还得考试。
  电器商场十分火爆,完全不比旁边三家服装店逊色。不过总体来时,看的比买的多太多了,大部分人隔着柜台围观各种家电,津津有味,艳羡指点不绝于耳。
  姜红兵开业当天,特地开了一台电视机,当做个广告。下午他不敢开了,挤进来看电视的人太多,严重影响正常营业。
  其实这情况挺正常的,毕竟家用电器,大部分人家里就有个电饭锅,其余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之类的,最多也就过过眼瘾罢了。
  当然了,条件好的人啥时候都不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