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学霸-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又描述上课的时候,课堂上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设备,可以让学生们和万里之外的京市知名教师面对面交流。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
上完课之后,学校又组织孩子们去市里参观科技馆。这里又通过学生一路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市里高楼林立,路上车挤车,百货商场里面工业产品琳琅满目的情景,看的这位阅卷老师激动不已。
到了科技馆之后,这位学生又通过自己的视觉来描写在科技馆看到的科技产品。科技馆里面有一种自动解读的装置,每一项科技产品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国家自己研发的新式飞机模型,轮船模型,工业机床模型,太空飞船模型……
最让这位老师感兴趣的是,学生们回家之后,通过一个什么掌上电脑的东西,竟然可以在家里和大家聊天。分享今天所见所闻所感。
老师们还能在用这个东西,给学生们分配学习的任务。
“祖国的明天,真能变成这样吗?”
老师一直沉默片刻,才平缓了激动的心情。
他在上面打了个满分,然后又加了五分。
这样美好的明天,值得更高的分数。
“这作文应该给更多的人看到。”
两天后,县里教育局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北桥公社这边。
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林晚同学以满分加额外七分的成绩,领先了其他学生,再一次成为全县第一名。
这事儿让杨书记乐呵呵笑了好几声。愣是停不下来。回回都是第一名,林晚这娃儿可算是让他们北桥公社长脸了哟。这一届的学生愣是被他给狠狠的压下去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作文被推荐给了市里的日报了。
人家日报的还看中了。现在日报这边要和林晚同学联系,看他本人是否同意将作文刊登到市里的报纸上。
“啥,上报?”杨书记惊呆了。“一个娃娃写的东西还能上报?”他这些年也写了不少工作报告呢,咋就没上过报纸呢?
教育局的同志笑道,“对啊,作文写的特别好。看了心情澎湃,朝气蓬勃啊。要说孩子还是敢想象啊。那作文我看了,写的真好。人民生活幸福,国家发展蒸蒸向上。一派繁荣富强啊。你赶紧联系一下,这事儿要趁早。咱们县里总算是上一次市里的报纸了。”
杨书记心道这何止是县里总算上报纸了,他们北桥公社可是一次都没上过呢。这下子好了,要出名了。“行行行,我马上去通知。”
挂了电话之后,杨书记就开始嚷嚷人了,“赶紧的,去上林生产队那边通知林晚同学一声,告诉他他作文要上市里的报纸了,让他这边给个回信。赶紧的。”
年轻的干事立马道,“可是听王小英同志说,林晚同学一家子已经去城里了呀。”
杨书记这才想起这事儿。之前上林生产队的队长还来他这边给县里打电话来着。
“那……咋联系来着?”杨书记拍脑袋,他上次都没注意问人家联系方式。“你赶紧去上林上产队,问问他们那边的队长,看咋联系上林晚同学。这事儿要尽快,别拖着。骑车去,骑咱公社自行车。”
“行,我马上去!”小干事立马一溜烟就跑出去了。
上林生产队里,这会儿正是农忙的时候。这会儿虽然天气正热,但是田地里的活也是真的多。大家忙的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
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林国安那一家子偷懒耍滑的。
去年这个时候,晚生才开始下地干活。林国安和刘胜男这两口子还在见缝插针的偷懒呢。
现在啊,人家是正大光明的去享福了。
还有人和林爷爷林奶奶闲聊,和他们打听林国安一家人在县城的生活。
林奶奶道,“才去没几天呢,还没信儿。应该快回来了,不是要回来领队里小学的发给老三媳妇的奖状吗?晚生也不知道回不回来,”她叹了口气开始吹牛,“听说县里中学的老师都要教我们家晚生呢,这孩子现在肯定忙着没时间回来了。没办法,人家老师就喜欢教他,谁让他聪明呢,全县也就这么一个。”
乡亲们的心情顿时酸甜苦辣,羡慕嫉妒。
老队长也是羡慕的不要不要的,自家两个孙子,比不上人家那一个小呆瓜。
正摇头叹气呢,一个人老远就开始嚷嚷他了,“林队长,林队长!”
老队长一听声音,立马上了田坎上,远远一看,就看着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来了,再一看,是公社的小吴干事。
第80章
小吴干事是跟着杨书记工作的,杨书记有事儿都会安排他。
这会让老队长看到小吴干事来了,就知道是公社那边有啥重要通知了,赶紧在田里随便洗了个脚就迎上去了。
“吴干事,公社有啥重要通知啊?”
小吴一路着急的骑车过来,大热天的热的嗓子冒烟,喘了口气喝了口自己带的凉水,抹了抹嘴,“公社没重要通知,但是县里有,林队长,你们队里的林晚同学写的作文要上市里的日报了,人家现在要联系林晚同学,征求他的意见呢。你快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好给人家回话去。”
“啥?!”老队长脚下一歪,差点没摔个跟头,“上报纸,啥报纸啊,就是咱公社看的那个报纸?”
报纸多了不起的东西呢,他都没看过多少,这都是给干部和工人看的。
看都看不到,还上报纸?
小吴干事道,“就是咱公社看的那个报纸,市里的报社。”
市里,那就是省会城市了。
林晚他们所在的从南县属于远安地区。而远安地区又是属于江北省直接管辖的。市里的报社,那可不止地区能看到了,可能省里其他地方都能看到呢。
老队长觉得自己可能中暑了,脑袋有些发晕。
旁边的乡亲们听得云里雾里的,看老队长那样子,以为是有啥大事,又问了一句。
小吴就给解释清楚了。原来老林家的孙子林晚写了一篇作文,人家县里的老师都觉得好,帮着推荐给了市里的日报了。结果人家市里的日报真的看中了。
日报知不知道,那可是报纸!
这消息一传开,顿时一片哗然。
林爷爷和林奶奶听到消息,差点就一屁股坐田里去了。
啥,他们孙子还要上报纸了?而且还是市里的?
大家立马把两老推小吴面前来了,“这是晚生的爷奶,你再给咱仔细说说呗。”
小吴:“……”他其实就是想知道林晚同学的联系方式而已。不是来传播消息的……
好在老队长很快清醒过来,故作镇定道,“干啥干啥,都去忙去。晚生这是出息了,要上报纸了。人家来吴干事来找我要联系方式的。别耽误这大事。耽误晚生上报纸,你们赔得起吗?”
当然赔不起……
于是大家稍微往后面退了退,让吴干事终于有了个地方透透气。
等老队长将县中学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小吴之后,林爷爷和林奶奶又拉着他问林晚的事儿。
小吴只好将林晚的消息再说了一遍,说的更加仔细了。林晚同学这次不止再次得到了全县第一名的成绩,作文还被日报看上,要上报纸,给全市的人看到了。没准省里还能看到呢。
反正就是特别特别出息,很多人要知道林晚的名字了。
林爷爷和林奶奶目瞪口地啊,然后从脖子到脸都是红彤彤的,眼睛都有些迷糊了。
老祖宗哟,他们孙子竟然这么出息!
那么小个娃娃,写的东西还能上报纸。这可真是文曲星啊。
等小吴走了,上林村的人都开始热热闹闹的议论这事儿。
这会儿农忙,大家生活比较枯燥忙碌,现在终于有了热闹说了。
就连林国栋林国强还有林国华他们这会儿都与有荣焉。
反正和晚生比,他们的娃是比不过的,还不如沾光呢。
晚生有出息,也是他们老林家的出息。
中午吃饭的时候,各家各户的都在教育自家娃。
问自家孩子会不会写作文,人家晚生写的东西都要上报纸了。
“……作文是啥?”孩子们问道,
他们才刚上完一年级,二年级开没开学呢,还没学过作文这种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
爹妈们顿时气歪了脸。
这差距也特大了!
……
电话打到了县里中学的时候,林晚一家子正在中学宿舍里面睡午觉。因为谁的太香了,三人还都在打着小呼噜。
突然学校的大喇嘛突然传来声音了。“请林国安同志过来通讯室接电话。请林国安同志来通讯室接电话。”
一家三口顿时惊醒了。
林晚和刘胜男擦擦嘴角的口水,刘胜男问道,“他爸,啥事?”
林国安套着短袖往外走,“谁知道啊,接电话去。”说着还打了个哈欠。
刘胜男和林晚对视一眼,然后互相明白对方的想法,反正有人去接电话了,娘儿两继续睡呗。
于是倒床上继续闷头大睡。
结果没睡几分钟林国安就急急忙忙的跑回来了,直接将自家儿子从床上抱起来了,“儿子,别睡了,大事啊!”
林晚顿时惊醒了,瞪眼道,“爸,啥,啥事?”
“好事!”林国安哈哈大笑。
林晚:“好事还弄的这么吓人……”
刘胜男也从床上起来了,擦着眼睛道,“他爸,啥事啊?”
“刚教育局的同志打电话来了,说是咱晚生又考了全县第一名。”
林晚顿时大喜,又有钱拿了!
刘胜男也是两眼亮晶晶的,“儿子,这次拿了钱,咱还去买几个罐头回来吃吧。”
林晚挥挥手,“没问题。”他也想吃了,大热天的吃酸爽的罐头,滋味特别美好。
林国安鄙视的看着两人,“多大的出息啊,我这还没说完呢,我们晚生这次可真是出息大了。我觉得不比县里第一名这个名头差。”
林晚道,“我不会是考了全地区第一名吧。”
“你做梦吧。”林国安道。
林晚:“……”
林国安一脸骄傲道,“是我们晚生的这次考试写的作文,人家报社看中了。是市里的报社!儿子,你可真是出息啊!”
林晚整个人呆若木鸡,啥,他写的那作文还能上报纸?
不对不对,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那写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啊,未来要是真的出现了,别人会不会又想起他这么个人来了,那他以后如何隐姓埋名过富二代的生活?
林晚觉得出名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啊。“优秀让我如此烦恼。”
“别装了儿子,我都帮你打听了,说还有稿费呢。”
听到有稿费,林晚眼睛一亮,啥想法也没有了,“爸,多少啊?”
“五块钱。毕竟你那篇幅不大。”
刘胜男惋惜,摸着自己儿子的脑袋,“儿子,你说你当时咋就不多写几个字呢。我和你说,我最佩服的就是上报纸拿稿费的人了。这多好的机会啊,儿子。”
谁知道能好运的上报纸啊?
林晚也觉得肉疼,“我该多写点儿的。”
林国安道,“对了,差点忘了正事了,我还说来征求你的意见呢,还要给人回电话。”
林晚嫌麻烦,“爸,你真是不了解我。”有稿费的事儿,还需要问吗,当然是同意啊。五块钱可好多个桔子罐头了!
林国安翻了个白眼,“这样不就显得我特别不民主吗,我的荣誉还要不要了,我好歹也是全县第一名的爹!”
于是林晚本人被林国安拉着去通讯室那边回电话,一路上遇到熟人了,就故意停下来说句话,再告诉别人,他儿子的文章上报纸了,很多人都能看到呢。
等林晚他们回了电话回来的时候,宿舍这边又被堵住了。全都是老师,特别是教语文的老师,来找林晚问作文的内容。
还有人也听说过有个孩子作文写的特别好,很多老师看的激动的都哭了,竟然是林晚写的。
“我早该想到的。”这位老师感慨,“这种出风头的事儿,肯定是林晚同学。下次我就知道了。”
县中学的袁副校长和严校长也得到消息了。
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次林晚发稿子,是不是该署名,林晚同学虽然之前不是县中学的,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县中学了,当然要将县中学的名字写上去啦。
他们本来准备找林国安说这事儿的,结果林国安特别鸡贼,说这事儿全都交给人家教育局了,让人家安排去。
县里教育局负责这事儿的同志表示这名字没法加了。下面作者落款已经是:远安地区从南县北桥公社上林生产队北桥公社小学五年级一班林晚。
没错,从地区到生产队,都往上面加上去了。
生产队的老队长在公社那边跑了很多次了,严格要求将人给加上去,于是有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名字。
袁副校长和严校长:“……”
晚上林晚一家子回筒子楼这边睡觉。一回来,林国安就故意和经常看报纸的肖大爷打招呼,让他这几天帮忙注意一下报纸上面有没有他儿子的名字。说是林晚文章上报纸了,不知道是哪一天刊登,他想第一时间买。
筒子楼里隔音条件差,一下子就传遍大半层楼了。
大家又热热闹闹的往林国安家里钻。打听林晚咋上报纸了。
宋桃和姜文玉听到消息之后,二话没说就钻自家屋里,然后找自家儿子。
“快,来宝,咱去晚生家里看看去,晚生上报纸啦!”
正在苦逼写暑假作业的朱来宝差点戳破了本子。
李强强也被他妈给拉了出来,“强强啊,咱赶紧去听听去,问晚生是怎么写作文的,你好好学着。你这作文总是不及格,正好找他问问。”
李强强羞耻的一步三顿。
讨厌,这个林晚还让不让人好好玩了。
第81章
筒子楼里面住的人各行各业都有,但是上报纸的还真没有。特别是这报纸还是市里那边的报纸。
作为工人,大家平时也就看报纸这点儿娱乐了。以前觉得上报纸的人都离自己特别遥远,现在冷不丁的身边出现了这么一个,那感觉可太稀奇了。
好多人问林晚写的啥。
林晚当然还记得,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念出来,太羞耻了,于是扭扭捏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