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戏凰 >

第119章

戏凰-第119章

小说: 戏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呢,吃惊归吃惊,大半的人都是友善的,他们纷纷无声地向胶东王躬身行礼。素波便想起来胶东王当年离京前的声望,原来大家还都没有忘记啊!

    众臣列班之后,胶东王和王妃才一同上殿,三拜九叩,方退于一侧,便听皇上开口道:“近日朕躬不安,昼夜难寝,忽梦吕后之事,心惕惕然。便至后宫,正遇皇后口出怨怼之言,又遣人窥伺含元殿,令朕竟恐不知何日被害!今日临朝,特谕收皇后玺绶!”

    一语方罢,众人皆惊,邓太尉急忙上前跪倒,“皇后向来贤淑,绝无怨怼之事,更不敢窥伺皇上,万望陛下详查!”又有三五人跟随邓太尉替皇后求情。

    胶东王心里就是一声感慨,原有半朝之称的邓家如今在朝中已经凋零至此了!死心塌地跟着邓太尉的也不过尔尔,便是那出身邓府的宗正令吴望只低头看着脚下,动也不动。

    果然邓家现在已经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皇上听了太尉之言非但没有轻信,反而怒道:“朕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岂容太尉不信!拟旨!”

    陆相、严正等人皆知□□之事,此时便明白皇上就是废后也不会将皇家真正的丑闻公之于众,只能硬安给皇后一个怨怼、偷窥之错,便赶紧上前道:“既然皇上所见所闻,定然不假,臣等便拟旨张榜。”

    皇上向下扫了一眼,见邓太尉不敢再争,便又道:“子以母为贵,邓皇后即废,太子亦不宜再居东宫,着令立即迁出,封东海王。胶东王青云,乃孝思皇后之子,仁厚聪颖,今为朕之嫡子,封为太子,待朕百年后为天下君!”

 第171章 自封天后

    皇上五日未朝; 今日招朝臣到来当众下旨废后; 众臣之中,虽有讶异者; 但大多却不出意料。京城向有传言; 皇后一向不能抚循他子; 暗中谋害静妃及皇子,至于两年前胶东王逃出京城,所有人都看出为皇后所逼迫。

    又有天子近臣; 早打探出皇后自那时起就被禁在长秋宫了。

    皇后被废; 也算顺理成章。

    接着皇上又废太子,重立太子; 大家初听难免有些吃惊,但略一思忖却也就想通了; 特别是那些高官们。

    皇上前些时候追封孝贵妃为孝思皇后; 然后暗中将胶东王接回京城,为的就是废太子。废后不过是为废太子的铺垫。

    看来,皇上已经谋算了很久了。

    就连今天; 应该也是早做了足够的准备,除了在皇陵已经疯癫了的江都王; 太子、河间王、长沙王,甚至原本被囚的颖川王也都来了,他们与百官一同当面听皇上亲自宣布立胶东王为太子,再没有乔诏的可能了。

    因此,太子的脸立即就变得雪白雪白的; 而长沙王却红得像要滴出血一般,河间王与颖川王皆掩不住失落之色。可是,他们纵有多么不满,多么不甘,可谁也不敢在父皇面前反对,就连邓太尉也没敢出列,他刚刚已经被训斥了,再开口的结果还是一样,也许会更糟。

    但是,更多的人是赞同。

    胶东王虽然开府时间不够长,但却已经积足够的声望,特别是这两年胶东郡国的成绩就摆在那里,所有人都坚信新太子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当然,公心之下也会有私心,比如陆相一系,当然是支持胶东王的;再比如受过邓家迫害的,当然看到太子倒台;就是追随太子和长沙王的,他们也未必不为胶东王成为储君而松了一口气,与敌对一方比,胶东王显然会更温和更宽容。

    皇上随即又发下几道旨意,封薛大儒为太傅,冯律为卫尉,胶东王府长史为中尉,方又道:“朕于旧创复发,恐不久于人世,自今日起着太子监国,诸臣当视太子同朕亲临,共保新朝。”

    太傅,辅佐君王治国;卫尉,九卿之一,掌帝之警卫;中尉,又称执金吾,守卫京师,皆为帝之心腹臂膀,胶东王本就甚得民心,现在羽翼已成,再难撼动。

    虽然早有人猜测圣躬有恙,再想不到皇上竟出此语,众臣多半心里有不祥之感,大家追随陛下多年,一时皆伏地痛哭,涕泪满襟。

    大家的预感并不错,皇上的确是强撑着将后事安排了,此后他便再也没有上朝,一个月后驾崩。

    素波这段时间完全是懵的,她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皇上可能是身体不好才想见儿子的,所以尽管她对京城没有一点感情,但还是当机立断带胶东王火速回来了。素波是在父母爱的抚育下长大的,后来又受到叔父的关爱,就算知道皇上不能对几个儿子一视同仁,亏待了胶东王,可她还是要胶东王身为儿子要做到的一切,毕竟她想再到父母面前撒个娇,再为叔父端一杯茶都不可能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道理虽然如此,但素波万万没有想到皇上果然就病重了,明明一点消息也没有,就连使臣也没提一句。

    想到那次朝会后没几天,皇上就陷入昏迷中,几乎没有再醒过来,素波还有一种后怕。哪怕自己多耽搁几天,胶东王即位便不会如此顺利,京城的时局就不一样了呀。

    可就是再懵,身为胶东王妃的素波也还要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在宫中主持大事。

    这真是多事之秋,先是邓后听到废后旨意便立即自尽了,皇上听到后合目无言,新太子半晌未语,素波便做主为邓后定下了哀贵人的谥号,按贵人的体例下葬——虽然邓皇后,不,邓哀贵人伤害过自己,而自己从来也没有原谅过她,可是身为成熟的政治家,素波还是给她了一个说得过去的封号和一个说得过去的葬礼。

    将邓皇后打入尘埃,再踏上一万只脚,只是意气用事,对稳定朝局没有一点好处。

    接着皇上方才过世,赵太美人就闹着要出宫修行,这一次素波没有同意,把宫里的处房舍改为庵堂,想修行就在宫里修吧,她才不能放赵太美人出去呢,万一她出了宫与兄弟和儿子每日联络弄出些事情就麻烦了,毕竟眼下不比平常。

    当然,相较之下后宫之事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朝堂。

    父皇是突然间倒下的,新太子方才被册就开始监国,可青云现在的情况着实不大合适呀!素波便奋发起来,白天处理事务,晚上熬夜看折子,提前将批示写了纸条夹在折子上,又做了许多巴掌大的政务需知,青云面前臣子们时可以参考。对于朝中最重要的事,她还另外做了许多功课,一项项讲给青云。

    青云和留福都不要她这样累,可是素波一摆手,“眼下是什么时候,还顾得上累不累的?大家想办法把这段时间撑过去就好了!”她一则是心痛青云,先是侍疾后是国葬,同时还要监国,所有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二则也是有些不放心,距他上次摔下马还没多久呢,纵然现在好了许多,但哪里能一下子就都恢复了?

    总算国葬一切顺利,青云也正式登基,素波亲自写了封自己为天后的诏书。天后与皇后不同,素波倒不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而是她不得不亲自参与朝政,帮着青云。眼看着朝局稳定,士民景从,素波才算松了一口气。

    算算时间,眼见着就到新年了——新皇的孝期早算过去了,皇上守孝与世人不同,以日代月,所以真正的考期还不到一个月。素波就吩咐一声将宫里到处的白色都撤了下去,重新恢复了过去的金壁辉煌,她思忖着,虽然不好开宴庆祝,但新年的大朝会一定要办得威严庄重,为明年开一个好头。毕竟从明年起就要新年号了——天瑞,这是素波在薛太傅的上表中圈定的,她觉得这两个字很合适。

    天意是谁都不能改变的,而祥瑞更是所有人都期盼的,偏巧就在青云与自己回京前胶东还出现了神虾,虽然那只神虾被自己带着青云吃了,可是虾是真的呀,现在虾壳还特别从胶东运回来,一路上摆在高高的架子上,令万民仰望,现在又收到了太庙里。

    其实素波对于在一只锦绣龙虾身上做这么多文章是不大赞同的,但是胶东诸臣都道正值先皇驾崩,新皇继位,朝中表面平静,但其实定然有人心中不甘,如此更能稳定新皇、天后的地位,让天下归心,她也就点头了。

    自己毕竟已经是成熟的政治家了嘛!

    不管怎么样,素波暗下决心,以后她和青云一定会努力给全天下人祥瑞的生活!

    年前祭祖回来,素波忍不住兴奋地道:“今年的国家大事都处理完毕!”不管怎么样,“大年三十我们也要好好放松放松!”

    青云前不久受了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就遇到了生父过世的大事,他心里的伤痛自然很深,又有自胶东赶路回京、病榻前的侍疾和守灵发丧,这些日子他瘦了许多,人也越发安静。素波早想好了今天要带着他包饺子、吃饺子,让他慢慢走出伤感。还是在叔父过世时,他就是那样一点点哄自己的。

    新帝这些日子的确过得不容易。原以为自己对父皇并没有什么深情,可是乍一见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父皇无力地躺在床上还是难过至极,积攒多少年的怨恨就算没能全部散去,也少了一半。许多想说出的话,到了这时都压回了心底,身为人子,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陪伴了父亲最后一段路。至于葬礼、送录、守灵、祭奠,虽有朝廷制度,可他也用了真心。

    现在,天后是想让自己把所有的都放下,自己的确也该放下了,青云微微地笑着,“我们今天还一起包饺子吧。”

    “我们想到一处了,”素波就道:“今天吃饺子宴。”

    所谓的饺子宴当然所有的菜品、主食都是饺子,最适和除夕这天了。百忙中的素波早让人准备了材料,一时便都送了上来,有虾仁馅、海参馅、鱼肉馅、鸡肉馅……当然还有不加鱼肉的花素馅一共十二种。

    大家在一处拌饺子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又干活儿又是玩儿,没一会儿殿里便热闹起来了——自大家回了京城进了皇宫,这还是第一次呢。

    陆陆继继地,蒸饺子、煮饺子、煎饺子、炸饺子都上了桌,素波又让人端上了一个小火锅,然后将元宝饺子拿了上来,这种元宝饺子特别小巧,要一面煮一面吃的,眼见着饺子熟了,素波就把勺子递给皇上,“闭上眼睛随意盛,看看盛出来几个?”

    皇上心意微微一动,一勺只盛了一个饺子。

    “哇!”素波惊呼一声,“这是一心一意呀,好兆头!”她既然没让一个胶东之地的女子进了胶东王府,自然也能让后宫里只有自己。说起来素波要当天后,除了关心朝局,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地位,不想眼下就连盛饺子都如此随自己心愿。

    “我当然是一心一意的人!”新帝心里想,“一辈子都是一心一意的人!”现在许多话还无法说出口,但没多久自己就可以大声地告诉她,自己的后宫,永远只有天后一个人。

    素波也闭上眼睛盛了一勺饺子,她将汤勺转啊转,转了半晌才抬起了手,满满一勺的饺子,放在碗里细细一数,“我竟盛上了十个,十全十美!”

    留福见帝后都得了好彩头,心里早急了,赶紧接过勺子一捞,却是三个饺子,便赶紧道:“老奴可不是三心二意之人!”

    其实不论几个都有极好的寓意,只是留福并不知道,只见他赶紧先将三个饺子放在碗里,又是一捞,结果是两个!

    大家都轰地笑了起来,“果然真是三心二意。”

    留福不服气,“让我再捞一次,保证与皇上或者天后的一样。”可是他捞了好多次,就是没有一或十,大家都笑得不成,可他却放下勺子道:“你们都不必笑我,其实我只是想多捞几次而已。”果然他的碗里已经装满了元宝饺子。

    素波就道:“留福,你又要吃多了,明天早朝肯定起不来的!”

    “老奴能起来的,”留福赶紧道,想加一句真正总懒床的其实是天后,可他还是在最后关头停了下来,毕竟现在那是天后,自己可惹不起,“正旦那日老奴与郑安为皇上、天后引见官员,保证误不了事!”

    当天后的确有许多好处,但每天早起还真痛苦,也许今晚不守岁明早起床会容易一些?但是素波还是不舍眼下的热闹气氛,不肯吩咐大家散了。

 第172章 书阁秘密

    大朝会真是名符其实的大朝会; 从一大早开始; 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素波乘辇回到长乐殿,扶着皇上挪到床边一下子就倒下了; “天后; 还真是累死人的活儿啊!”

    皇上挥手示意百灵和青雀下去; 亲手替天后拆了头发,换了衣裳,又端一碗燕窝银耳粥一勺勺地喂她; “先垫一点儿; 一会儿吃大餐。”

    其实皇上想什么时候用餐就可以什么时候传,但是天后说那样不好; 还是要规律饮食,所以重新改了御膳房的规矩; 眼下还没到晚餐的时候; 所以还要等一等。

    留福随后走了进来,“老奴方才送回郑安,听他的意思已经将圣上身边的一应事体都教给老奴了; 就要离开皇宫去为先皇守陵。”

    自先皇过世后,素波对郑安十分礼遇; 并将留在新皇的身边。毕竟是先皇身边最信任的人,他对整个朝中其实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素波也早知道他一直是呵护新皇的。

    但是郑安一直表态,他会将手中的事务都交给留福; 然后就去陪伴先皇。素波摇摇头,“也罢,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郑安要去守灵就去吧。”又吩咐留福,“你帮着他打点好,务必要他在皇陵那边过得舒心,不比宫中少什么。还有,他走前我和皇上还要送送他。”

    留福赶紧应着出去了,又有人进来回禀它事,素波这一碗粥倒停了三四次,新皇便悄悄地问:“其实你是不愿意当天后的吧?”

    素波就捏了捏小美男的脸,“这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这是责任!”

    “也许我们一直留在胶东能更开心?”

    小美男这一次恢复得真快,连这些道理都悟了出来,素波就看了看他道:“我们在胶东当然好,可是皇位这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