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平凡的美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不见了,大概这几天有点习惯了王晓桦蔫搭搭的样子,而且平时也是沉默寡言的,猛地看到王晓桦这么心情愉悦地从外面回来,两人有点不习惯。
“二妹,你吃过饭了吗?是和爸妈去地里了?”王晓楠是家里的老大,王爸爸和王妈妈平时经常教育她作为大姐要关心妹妹,家里的大事小事也会说一两嘴给她听,所以一直很温和稳重。而王晓林因为是家里的老小,家人都会让着她宠着她,不同于两个姐姐或稳重或内向的性格,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小姑娘,“二姐,你今天看起来好高兴,你是不是好了啊?”当然,家里受宠小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敢想敢干,有什么就会说什么。
王晓楠看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小妹,心里很无奈,想阻止都来不及了,细看二妹的表情也没什么变化,才放了点心。王晓桦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能原来的王晓桦会在意,但是她真的一点负担都没有,当下朝王晓楠和王晓林笑了笑“嗯,没事了。姐,饭你们热了吗,妈特地让我回来让你们热一下再吃的。”
“本来想热的,可是…”王晓楠还没说完,就被王晓林打断了“热什么啊,现在可是夏天,现在吃刚好,热了就没胃口了,而且吵的东西热过后一点也不好吃。”王晓楠早就习惯了小妹的急脾气,只朝王晓桦眨了眨眼,就继续吃了起来。
虽然才刚打了照面,但是对于王家俩姐妹,王晓桦都挺有好感的,也许是她的气场和王家人都挺合适,直觉是她可以和他们成为一家人,不仅重新感受到了父爱母爱,还多了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王晓林年纪还小,在家里坐不住,吃完饭后就去村里找小姐妹玩了。进屋后,王晓桦擦了擦脸,就和王晓楠坐下来开始聊天,主要是王晓楠在讲这几天家里的事。原来的王晓桦是心不在焉,所以这几天的记忆都挺模糊的,几乎都是她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现在的王晓桦是初来乍到,对于新的家庭了解的很书面,所以她听得很认真。
“前天大伯娘和舅妈来我们家了,在厨房和咱妈说话,我听到哥哥这次考的不太好,一本分数都没到,大伯娘说当时和老师商量好报了咱们隔壁市里的一个二本师范学校,打算以后回我们镇里的小学当个数学老师。姐姐也从南边打了电话回来,说当老师挺不错的,现在她在事务所里上班每天累的不行,后悔当初没报师范。”边听王晓楠讲话,王晓桦边快速地回想。
还好王晓楠话里的信息足以唤起她潜藏的记忆,王家大伯家有一儿一女,年纪都比她们三姐妹大。姐姐王晓茜是老大,比王晓楠大4岁,今年刚刚毕业,但是从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毕业后就顺利地留在那里了。她当时也是成绩不理想,特意报了一个外省的学校,选了相对分数要求不那么高的法律做专业。哥哥比王晓楠大1岁,但是因为是在年尾生的,而王晓楠则是正月生日,所以实际上只比她大了2个月,和王晓桦也是一起上学的,但是三个人不是同一个班的。毕竟原来的王晓桦也只是个高中生,平时连市里也不常去,所以对于一些社会上的情况了解的都不多,所以王晓桦也不好说当老师会不会没有门路,毕竟大伯家和自己家里一样都是农民,只含糊地附和说:“老师是挺好的,以后还能有寒暑假,小学里还会过儿童节。”
“是啊,哥哥和小妹最玩得来,去小学还不是如鱼得水。”王晓楠笑眯眯地点头,看来平时和哥哥的关系也不错。
其实等到后来王晓桦在大学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才了解一些这个社会的就业情况。她才明白当时的担心是多余的。这里的学校鼓励学生多学习一些知识,做一个通才,但是前提是必须是某一个专业或者领域的专才。单位招人的时候是会严格按照专业来的,各级学校只会面向师范生招聘,不像原来的社会那样专业不对口是普遍现象,只要学历上去了,也可以去学校当老师。师范学校培养学生和其他学校是不一样的,初小师范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后两年会被学校分配到各个学校实践,两部分的成绩权重是一样的,理论成绩由学校老师打分,而实践成绩会由所在学校的领导和带你的指导老师打分,只有都合格了才能毕业,都达到优秀会被分配的学校直接录用或者由师范学校老师推荐区其他学校。
而高中师范生则会进行更严格的教育,教育年限也会适当延长1-3年,除了理论实践之外,学生还应在延长的年限里去社会上获得相应专业的工作经验,由上司和同事认可之后还需回学校参加专业面试和笔试,合格取得证书后才能毕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学生。而且现在的教育体系没有大学,硕士,博士师范生,都是由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突出成绩或者研究的高中老师获得国家资格考试认证后提升上去或者是某些行业精英参加国家正规师范学校的教师培训课程,出示文件证明自己的专业实力并取得相应格认证后才能被学校聘用,除此之外,其余毕业生都不具备资格。
但是,现在的王晓桦还不知道,而王晓楠还在给她说一些亲戚之间的事,短短的时间里,王晓桦记住了自己家除了大伯外,还有一个姑姑,家里有一个妹妹;妈妈那边的亲戚只有一个舅舅,家里有一个小弟弟,只有2岁。本来是有一个哥哥的,但是前几年夏天的时候和村子里的男孩子一起偷偷去水库里游泳,结果出意外死了,都已经16岁了。当时舅舅舅妈哭的死去活来,就一个孩子。由于年纪也上去了,生孩子很困难,但是没有孩子也不行,这里孩子金贵,也不会有人遗弃孩子,缓过气来后就一直吃药打针,终于是有了消息,现在虽然还会常常想起大儿,但是有了小表弟,日子也渐渐有了盼头。
说着说着,时间就过去了一大半。俩人都没留意,知道王晓林回来说该做饭了,王晓楠和王晓桦才发觉已经中午了,王爸爸和王妈妈也快回来了。于是,三人一通忙乱,在王晓楠指挥下终于在父母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做好了饭菜,只不过要等等才能开饭。
临时工
放暑假的日子非常悠闲,如果有三五好友常常聚聚,出去走走,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王晓林白天除了饭点基本见不到人,有时候早上出去天黑才回来,比王爸爸和王妈妈都还勤快。王晓楠是老大,平时在家帮着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帮王妈妈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偶尔也会在午睡之后去村子里或者镇上同学家里玩一会儿。只有王晓桦一个人整天都很无聊,王晓楠在家还好,她就帮着一起做事,虽然她照着以前王晓桦的样子多看多做少说,但是毕竟换了个核,气质是不一样的。
王家人当然也有感觉,但是又不是什么坏事,觉得现在的晓桦挺好的,虽然还是讲话不多,性格确是开阔不少,即使不说话也会朝他们笑笑,不像以前人有点郁郁的。几天朝夕相处,王晓桦和王晓楠也渐渐亲密起来。这天下午午睡起来,家里就剩王晓桦一个人了,外面蝉声阵阵,吵得人心烦的同时又显得格外寂寥。
王晓桦以前做宅女做惯了,不大爱出去溜达,遇到休息天就会上超市大采购,一星期都不用出去,蔬菜,水果,各种生食,熟食,半成品塞满一大冰箱,然后就可以躲在屋子里昏天黑地的上网。可以现在这里相当于以前90年代的经济发展,网络通讯都不发达,按照记忆王家的电话还是今年年初镇里通知邻近村子要做点成绩出来才一半拨款一半自费按上的。而且就算有电脑手机,王晓桦也不太看得上。
无事可做又已经睡够了,王晓桦只得在屋子里东摸摸西碰碰,把记忆里有关的东西都碰了个遍。毕竟以前的王晓桦生活环境比较单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记忆也是大部分都和家人有关。由于不爱说话成绩也还可以,又不惹是生非,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学生,但是同学一般都会和这样的乖乖女保持距离,所以以前的王晓桦在村里和学校里并没有什么说得上话的朋友。而且村子里只有小学,王晓楠和王晓桦都是在镇里上的初中和高中。学校很大,靠近镇里村子的学生都会在那里上学,所以学校里的学生相对集中,从小学起就是一个圈子的人就比其他人亲密,每个班级里以及班级之间都会有不少圈子。
王晓桦小学有姐姐陪着,保护着,一直很内向,总是缩在姐姐身后,父母由于当时先是奶奶病重,后来小女儿出生,对着二女儿的关心比较少,对于她的性格问题一直没有发觉,还觉得小孩乖巧一点挺好。到了初中和姐姐分在了不同班级,心里一开始不知所措,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在班里成为了不合群的一小撮人,从上学到放学,除了吃饭,上厕所,一直在座位上待着。不会和同学们在课间一起去操场上疯玩,或者和女孩子们扎堆丢沙包,跳皮筋之类的。即使后来老师发现了,和父母沟通,但是孩子已经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也纠正不了了。
先前的记忆已经熟悉的差不多了,王晓桦再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事可以消磨时间。穷极无聊的时候,她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些重生穿越的小说,女主角随便想个点子就能发家致富。可是她比较无能,农事不懂,做吃食也是马马虎虎,反正煮的东西能熟能吃,挺正常的,但是她很讨厌油腻腻的味道,以前一个人做什么都将就,也不会特意去研究什么东西,上班累的能吃饱就行。现在你让她说个麻辣烫,火锅的配料,对不起,当时那点心思都在工作和吃的上面了。而且王晓桦对这里的历史也还捉摸不定,她才不要去出这个风头。
现在家里也没到穷的揭不开锅的地步,王爸爸王妈妈除了种自家的5亩田之外,还承包了村里上工的人家的水田,合在一起有20多亩。这些日子天比较干,王爸爸有几天整夜在田里盯着放田水,累了就在天边自家搭的小木屋里睡一觉。虽然累一点,但是他们都挺满足的。每年卖粮的时候也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主要是这几年家里孩子都大了,平常的吃穿都得花点心思,毕竟女儿家家总要体面一点,王妈妈和王爸爸平时省吃俭用的,对于女儿们都很大方,衣服鞋子虽然式样普通,但是一般买的质量都很好,价钱当然也贵一点。
全家一年也就卖这么一次粮,平常地里的花生,大豆,芝麻,蚕豆这类的经济作物也能卖点钱,但是也就是个平常过日子的生活费,攒不下钱,但是日子也能过得去。除了今年家里的事凑到一起,钱有点不凑手,其实生活还是挺惬意的。等开学了,她只要努力一点,多花点时间打打工,也没必要整得惊天动地的。先不说她没有这种才能,就是有估计家人都会被吓到,而且上辈子的工作狂日子已经过够了,这辈子安安心心读书,把成绩弄的漂亮点,找个悠闲点的工作,谈个妥妥的校园恋爱,毕业后时机成熟就结婚,早早生个娃娃多好。自己赚钱能养活自己,留点余钱给家人就行,其他的就靠以后的男人了。这辈子,自己就要享受生活的,想以前多羡慕毕婚族啊,而自己当初年纪那么大了,忙的连初恋都没送出去,太悲哀了,现在就有机会弥补,真的太好了!
渐渐地,外面的日头开始下去了,差不多可以慢慢预备晚饭了。正当王晓桦在院子里摘黄瓜打算用米醋和白砂糖调个凉菜时,王大姐汗呼呼地回来了,顾不得打招呼,先直奔厨房灌了一大碗凉开水。缓过气来后,就先冲过来抱了抱王晓桦,脸上挂满了兴奋地笑容。
“晓桦,你知道吗,刚刚春发婶子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以后我们也能赚钱了。”王晓桦手里还攥着个黄瓜,手里还湿漉漉的,只好微微扭了扭身子:“姐,你先松开我,我手里还拿着东西呢。”
“哦。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吗,待会儿爸妈回来和他们说说,要是同意了,我们明儿就可以去厂里当个临时工了,还按小时给钱,你说这是不是个好事。以前春发婶子也和咱爸妈提过,不过那时候咱还读书,爸妈就没同意。现在我们录取书都拿到了,应该没问题了。”
“春发婶子?他们家不是开小卖部的吗?怎么会去厂里干活?”王晓桦翻了翻所剩无几还没触发的记忆,春发婶子就和他们家隔了两排房子,就在大伯家后面,家里有两个女儿,都还在读小学,家境不错,在村中央大马路边上建了一个小房子一家人开了个小卖部,春发叔还买了个二手的小货车,除了进货还会接送客人或者帮人运货到镇上和市里。
王晓楠站了一会腿酸的很,找了毛巾擦了擦汗就在椅子上坐下了,“小卖部不是还有水生爷爷看着吗。那个厂在镇上,咱们要去的话每天还能和春发婶子一起搭她家爱的顺风车,走小路半个小时也能到了。她娘家嫂子是在那里上班的还管着一个车间,每年夏天生意都很好的,以前她还来过咱们家说这个事。今年又找临时工,我刚从外面回来就碰上了,我看到杨伯娘和吴伯娘都在打听这事,估计今年他们家的杨柳和吴菱也会去。”
“那我们主要干什么?一小时能得多少钱啊?”听到这事靠谱,王晓桦也来了兴趣。现在能赚点钱,以后开学了就不必慌里慌张的了,可以等安顿好后再慢慢找。“一个小时能有5块钱,一天干6个小时。春发婶子说去的话明天8点半去他们店门口等,中午回来休息一个半小时,我们可以回来吃饭的,下午4点半的时候等春发叔送完货刚好可以带我们回来。那里是电器厂,我们是装配车间的,去那里按照示范连接一些电板上的线头和螺丝,就是眼睛要好,手脚要快,所以一般要年纪轻的。”
“姐,那咱们去吧,不说满打满算,一个月800总能有,现在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王晓楠心里也认同,就和王晓桦说好了等爸妈回来她就说,到时候王晓桦可以打打边鼓,估计没问题。
今天王爸爸王妈妈回来的早一点,王晓林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