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甜宠日常(穿越)-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受不住刑的,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定跟皇上的事没多大关系,你只用注意余下的人。”皇后眼眸眯了眯,“肯定都是些硬骨头,挨打无用,你待会带着些药去看看方才外头那些,态度软着点,再通过她们去接近其余的人……本宫说的,你可明白?”
宫人忙点头:“娘娘放心。”
********
慈宁宫
皇太后刚从皇上那处回来,正坐下,就有宫人进来传话:“太后娘娘,四皇子过来了。”
景瑜?他来做什么……
皇太后摆了摆手:“让他进来。”
宫人应诺退下。
宋景瑜一身鸦青色直裰,神色匆匆,一撩衣袍跪下:“皇祖母,孙儿有要事禀奏!”
皇太后抬了抬眸,景瑜年纪还小,平日里活泼爱闹,她也是惯疼爱他的,倒是头一回见他如此,便坐正了些身子:“你有什么事要说?”
宋景瑜未开口,看了眼屋子里候着的宫人,皇太后身边嬷嬷识趣,行了行礼带着宫人们退下了。
宋景瑜这才道:“皇祖母,父皇中毒,您怎么都瞒着孙儿!”
皇太后没回答,指腹划过手里佛珠,反问道:“那你是如何知道的?”
“孙儿宫里的宫人昨夜途经御膳房,母后好大的阵仗,御膳房的人都在外头跪着,华大人也在。宫人回来告诉了孙儿,孙儿差了人去问,这才知道父皇病了。”宋景瑜早准备了说辞,说出来如行云流水。
皇太后缓缓叹道:“不是祖母不说,只是怕你们担心,景年今日早朝对大臣们,也只说的是你父皇染了风寒罢了。”
宋景瑜拱了拱手:“皇祖母,蛊毒非同小可,但父皇身强体健,若有了法子不日便可无碍。您可有对策了?”
皇太后摇了摇头:“哀家已派人出宫去找那些个专治蛊毒的道士了……”
只是现如今还没有人前来回话,怕是还未找着。
宋景瑜一顿,突然道:“皇祖母,有一人您倒是忘了,他认识好些道士,其中定有会治蛊毒的!”
“哦?”皇太后顿时往前倾了倾身子,“是谁?”
“三皇叔。”宋景瑜状似茅塞顿开,“他人在江西,惯爱和些民间道士交好,定能治了父皇的毒!”
皇太后沉吟很久:“……如澜?”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今天我一个人在学校。
今晚就算通宵,明天我也得给大家写出六千字来,请相信我!
第33章
“正是三皇叔!”宋景瑜似乎很有些激动; “皇祖母从前也是看着皇叔长大,他的品性您再清楚不过; 父皇待他更是如同嫡亲兄弟一般,眼下皇叔若是知道父皇这事,定会快马加鞭地赶回来!”
皇太后眼眸微眯,如澜确实算是她带大; 他生母不过小小美人一个,出生也低,为了吸引先皇用的手段倒不少。
曾经竟还妄想害死安嫔肚子里的孩子; 又被宫人揭露她做过的那些个下作之事,这才被先皇下令赐了毒酒; 然后又将他送到坤宁宫来。
那时他还在髫龀; 先皇牵着他; 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叫了她一声母后,眉开眼笑; 没有丝毫不满。
可……他生母做的事是她亲自告诉先皇的。
虽说的确是他生母的不是; 但他小小年纪,怎么可能会对她没有一点的怨念,他却将情绪撇的干干净净; 全数压在心底。
对她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如珉那时已是弱冠之年,但年少也有忤逆她的时候,不像他竟如此乖巧懂事; 读书也认真,如珉每日来请安,他也恭恭敬敬唤他一声兄长。
如珉瞧着他年纪小,却又伶俐,待他也比待当时其他几个皇子更好,毕竟他总以为小孩子最是没有心眼,也不会跟他争皇位。
后来先皇身体很不好,没几年就仙逝了,如珉即位后封藩,也破格留他在宫里待了些年再送走,到现在已是很多年光景了。
皇太后想了一会,她记得那时景年也才刚出生,皇后身子不好,她便也把景年养在自己身旁……算起来,如澜也大不了景年多少岁。
在宫里那么些年,他一直沉稳,她起先总觉着他生母坏成那样,他骨子里就有卑贱,就算再有皇家血统,也被他生母的血液浸黑了,定是心机深沉。
但后来,养了那么些年,也有了感情,他确实不坏,她便对其放了戒心,还将皎皎指婚给他。
他现在人在江西,同皇上时常还有些书信来往,平日里逍遥自在,皎皎去了这么几年,他也是孑然一身,不曾再娶。
皇太后终于叹了口气,上一辈的恩怨是不该牵扯到这些孩子身上。
只是可怜那安嫔,孩子最终都没能生下来,这便也是她自己身子不妥了。
宋景瑜见皇太后没了反应,忍不住出言唤她一声,皇太后这才收了思绪,缓缓道:“待会你便传了我的话,叫华荣派人书信一封送到江西宁王手上,让他速速回京吧。”
“是,皇祖母,孙儿明白了。”宋景瑜眉飞色舞,说完这话就告退了。
皇太后摇了摇头,景瑜平日胡闹,遇上他父皇的事倒是难得认真了些。若不是他提起,她都快忘了,如澜爱同些道士往来。
午后日头正好,宫人等宋景瑜走了又进来伺候着,皇太后喝了几口茶觉着乏,便歇下了。
苏皎月这会子在屋子里看书,瑞香端了盆子出去。珊瑚看着屋子里无人,悄悄在她耳旁说:“娘娘,奴婢听说……皇上重病了,今日是太子代理朝政。”
苏皎月起先未听清,又等她说了一遍,才问:“何时病了的?”
“听说是昨个晚上……”珊瑚也不大确定,她是听外头宫人说的。
苏皎月静下来,皇上前几日狩猎看着也不像是身子不好,怎么会突然重病?她便问:“是染了风寒吗?”可也不对,最近天气炎热起来,不至于会受寒。
珊瑚又看了眼屋外,转过身压低声音说:“娘娘且装作不知道,宫里瞒得紧,都说是染了风寒,但大家心知肚明的,这天气怎么会……奴婢也是今日从御膳房宫人那处听说的,估摸着极有可能……是中了毒。”
苏皎月一怔,皇上的身子皇宫上下谁不重视,每一餐膳食也是要检查好几遍,又只经他贴身公公的手,就算是中毒,在膳食里下毒,也不大有可能吃进皇上嘴里。
“御膳房的人可是被审了?”
珊瑚忙点头:“皇后娘娘昨夜里就叫人审了,说是抓着了。可今日又听说是宫人不仔细,抓错了人……皇后娘娘处罚下人的手段厉害,御膳房的人有几个受不住,带下去就没了气。”
珊瑚古灵精怪,认识的宫人多,倒是打听了不少的消息。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的人隔着格子门通传:“娘娘,王公公过来了。”
苏皎月便理了理衣襟出了屋子,王善带着些宫人过来,行了礼才说:“扰着太子妃了,老奴奉皇太后娘娘的令,检查各个宫内膳房用具食料,为的是娘娘们的安全,不晓得太子妃介意可否?”
“公公哪里的话。”苏皎月侧了身子站一旁,“公公察看便是,倒是辛苦公公了。”
王公公又才拱了手,带着宫人去了内膳房,苏皎月自然也跟在后边。
东宫内膳房负责太子膳食,平日也是谨慎细致,王善检查地格外认真仔细,顾虑着太子妃在这,嘱咐了宫人动作轻些,又照例叫宫人样样取了些带走,这才跟太子妃告了退。
苏皎月正巧有些饿了,吩咐厨子做些点心,珊瑚便扶着她回去了。
宋景年下了朝先去了皇上那处,贵妃也在,皇上今日醒了过来,便是一阵接着一阵干呕,太医忙着熬夜端药,一次便要熬好几碗,但帝王真正完完整整喝下去的却刚刚一碗。
宋景年看着也有些揪心,以前在医院里,得了绝症的病人也是这般,留有一口气在,家属也想尽办法要治好他。
化疗过程也痛苦,许多病人脱发,恶心干呕,就得吃些药来抑制,往往有时候身体治好了,精神上却萎靡不振,染上抑郁症的不计其数。
病痛最折磨人,身心皆是。
龙榻上的帝王,不过一日,却像是苍老了十多岁,鬓边生出白发,半点精神气儿都没了。
王太医从屋外端了汤药来,现在出了这档子事,许多事务都是太医们亲自上手,也折腾的够累。见着太子候在榻前,忙行了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宋景年点点头,从他手里接过了汤药,亲自去喂帝王,贵妃这时上前来说:“交给本宫来喂吧,太子才刚下朝,定也是累了。”
“无妨,我此刻无事,照顾父皇也是应该的。”宋景年淡淡道。
贵妃这才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宋景年坐在榻边,他懂得如何照顾病人,喂皇上药时便也知道怎样最易让他喝下,掌握了要领,这一碗药喂地极不费力。
太医都说:“果真是父子齐心,殿下喂药皇上才肯喝的。”
汤药见了底,宋景年才把碗递给他:“劳烦各位太医了,待父皇身子好了,定是重重有赏。”
太医们忙跪地谢恩:“多谢太子殿下,臣等照顾皇上乃荣幸之至,不敢求得赏赐……”
宋景年摆了摆手,又嘱咐了几句,这才出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明日早起可看。
第34章
回了东宫; 就进内室换上常服,苏皎月坐在外头月牙桌旁吃着糕点; 一边看书。余光瞥见他从身边走过,她还在认认真真琢磨字里行间,拿糕点的手却微微一顿。
等他换好衣袍出来,她才放下东西站起福了福身。
宋景年脚步正往外踱; 听到她声音忽然停住,转过身她头还低垂着,可以看到长长睫毛微翘; 似乎在轻轻颤动,同营帐那晚他低头时一样。
他不急不缓往桌边走; 身子一低坐在了香几上; 桌上食盒里糕点香气扑鼻。宋景年微皱了眉头; 她以前倒不见得这般喜爱甜食。
现在不仅喜欢,还会做了。
苏皎月站直了身,见他坐着; 垂了眸便也跟着坐下; 听到他问:“这点心是你亲手做的?”
她摇摇头,这是方才王公公检查膳房时,她顺道要的; 新做出的玫瑰糕,用的是刚摘下的新鲜玫瑰和晨露。
若叫她做,得有个厨子在旁边指导着,以她的天分; 学还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像昨日端给皇祖母的蜜酥,她便是经了嬷嬷的提点,在膳房里自己做的。看皇太后食过后面上的神情,味道似乎也差强人意。
宋景年看了眼她倒扣在桌上的书,是本诗集,定是从那边书架上拿的。许是皇宫里过于悠闲,她真是觉着无趣,才又爱看书又爱下厨。他目光扫向食盒,想起一事,便问:“昨日那点心,也不是你做的吧?”
苏皎月闻言抬眸,目光澄澈:“那蜜酥是臣妾做的。”话一说完,转念想起宋景年知道她不是这时代人的事实,他定是觉着只有古时女子手艺才如此,她便道:“……虽说做着复杂,可只要细心,也不大难做了。”
宋景年勾起笑:“可昨日我吃着,觉得不像是你的手艺。”
他是想说她撒谎邀功?
苏皎月闭了闭眼,刚要反驳,倏地想起他昨日根本没吃,她是做给太后的,他自然未拿!摆明着挖陷阱叫她承认,但屋子里还有宫人们,况且本就是她亲手所做,她遮遮掩掩才有鬼。
她淡淡道:“那不如待会妾身再给殿下做几个,让殿下尝尝……”
“行了。”宋景年起身一叹,“做好叫人送到书房来。”
苏皎月应是,恭送他出了屋子。
下午果然就送来点心,还是她亲自过来,只不过怕扰着他,放下食盒就走了。
宋景年打开盒盖,里面装着就是昨日那蜜酥,闻着也是昨日的香气,除了蛋糕,他未吃过她做的其他点心。
昨日瞧着心里自然惊讶,看其模样形状就知味道不差,他预备了说辞准备夸她,她倒好,递给皇太后以后就不动了,两人还唠起家常,都忽视了他堂堂大活人端正坐着。
宋景年取出一块细嚼慢咽。
“甜食吃多了腻人……这次的蜜酥特地用了花蜜来做……”
味道委实不错。
但宋景年仍是觉得,是他守着她做了那么多不够完美的蛋糕,一块块吃下,一手手指导,她手艺才进步的如此之快。
论理,他功不可没
**********
加急信件送的速度最快,宋如澜正坐在北市楼听戏,台上唱的是《吴越春秋》。店小二给他刚倒上茶,他随意笑了笑。
小二倒是时常见他,他每回来都听这个,总是似笑非笑专注着,眉眼温柔,却叫人不寒而栗。
来人迅速找到他,宋如澜拆了信大致扫过一眼,当即就起身,带上人连夜往京城赶。
他走的急,到时也是第二日傍晚了,还来不及歇息,就急忙来到乾清宫。
皇太后刚给皇上喂下药,宋如澜从屋外进来,身上还罩着披风,先行了礼:“儿臣参见母后。”
她把药碗搁在太医手里,缓缓地站起身,似乎未缓过神,眼眶有些红,她慢慢扶他起来……无怪她年纪大了,过去稚气的孩子都这般成熟了,她又怎么会不老。
宋如澜说:“都怪儿臣粗心大意,皇兄身子不好,每月同皇兄来往书信时我竟没发现,要是早细心些,也便早带着人赶回来了……”
“这如何能怪的了你。”皇太后执起手帕拭了拭眼眶,“前几日才晕倒的,这之前还出去狩了猎,就算是哀家每日看他来请安,也没瞧见半分不对。”
宋如澜这时拱了拱手:“母后,儿臣已经把人带到,就在屋外候着。”
“可是能解蛊毒的道长?”皇太后仍有些紧张,一问再问。
宋如澜笑着点头:“他在江西名气很大,儿臣同他相识也费了一番心力,母后尽管放心便是。”
皇太后这才点了头,吩咐宫人将人请进来,才看到是个鹤发童颜的道士,身姿颇为健壮,面色红润,保养调理地极好。
他按规矩行了礼,就忙上前替皇上诊脉,观气色,又仔细瞧了瞧他唇边的血丝……半晌,终于起身拱手道:“回太后娘娘,确实是蛇蛊无疑。”
皇太后手里帕子越握越紧,她直点头,一颗心也跳的极快,只勉强维持往日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