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六十年代媒婆生涯 >

第35章

六十年代媒婆生涯-第35章

小说: 六十年代媒婆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婚前一天,陈家人还得派个人去韩桂娟娘家下帖请人,小山子乡称它叫“撑腰杆”,娘家人来的越多越有面子。
    这个活儿自然落在了陈卫东身上。
    一向不多话的陈卫东竟难得发起了牢骚,“不想去,看到我姥就烦,还有我大舅妈,佐料罐子一样,一肚子坏水儿。”
    韩念念听得纳闷,连陈卫东都这样说了,那得多奇葩的人。。。
    牢骚归牢骚,还得要去接。
    韩家村生产队有些远,陈卫东早上赶马车过去,半下午才回来,再回来时,马车上多坐了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还带了两个娃。
    老的那个应该是韩寡妇了,年轻的姑娘跟陈玲差不多大。
    “是大妞,大舅家的小闺女。”叶兰英开了口,委婉的提醒韩念念,“性子跟大舅妈一个样。”
    老少四人都进了堂屋,两个半大的娃应该是韩寡妇的重孙了,吵嚷着要吃零嘴儿。
    韩寡妇脱了鞋上炕坐,使唤叶兰英,“快,拿点零嘴给牛蛋狗蛋啊。”
    叶兰英从里屋抓了瓜子糖块出来,不等她分,两个娃一哄而上,小狼狗一样抢叶兰英手里的零嘴儿,一旁的大妞趁机也抓了几块糖。
    老太太眯眼看着两个重孙吃到了嘴,笑得满意。
    错眼间,老太太才注意到韩念念这个陌生面孔,“这是哪个家的?”
    正巧韩桂娟端簸箕进堂屋,对老太太道,“娘,这是我二哥家闺女,前段时间找过来,我还没带她去看你。”
    “念念,快叫奶啊。”韩桂娟胳膊肘拐拐她。
    大概是提前被洗脑过度,韩念念有点膈应这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太,看她面相也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善良指数只有两颗星。。。
    勉勉强强喊了一声,“奶。”
    韩寡妇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老二家的?”
    “是我二哥家的,就这一个闺女。”
    “老二呢?”
    “厂矿坍塌。。。和我二嫂一块。。。”韩桂娟红了眼眶子。
    “我苦命的老二呀,没天良的老天爷啊,我老二要活着,不过四十出头啊!呜呜。。。”老太太突然大哭起来,把韩念念吓了一跳。
    “娘!”
    “外婆!”
    “奶。。。”
    一下乱作一团,左劝一句右说一句,好半响韩寡妇才止住了哭,两眼通红瞅着韩念念,直叹气,“老二没了后呀!”
    时下有后的标准仍旧是有儿子,闺女不能称为有后。
    “啥有后没后的,总归是二哥的闺女!”韩桂娟做姑娘的时候没少听韩寡妇说“丫头赔钱、丫头命贱”之类的话,听着就烦。
    老太太连连叹气,显然不认同韩桂娟的说法,生个丫头以后嫁了人终究是别人家的,生的娃也是别人家的姓,又不姓韩,有啥子用!
    韩念念能明显感觉到老太太看不上她,对她也不咋理睬,反倒是韩桂娟,怕她多想,私下里宽慰她,“你奶就这样,不是个讨喜的人,念念你别搁心上,姑疼你,以后还在姑家住。”
    韩念念本没把老太太放心上,但却因为韩桂娟的这番话感到窝心。
    “姑您就放心吧,我不多想,我当这里是我家。”
    堂屋里都在说着话,陈爱国推架子车把大衣柜拉了回来,陈卫东忙出去帮忙抬。
    新式的大衣柜,对开样式,刷了红棕色的油漆,镂空花纹,镶嵌的是陈卫东托人从县城弄到手的穿衣镜。
    这么可心的物件往堂屋一放,整个屋里都亮堂了。
    陈玲欢喜道,“姐,瘸叔手巧,样式不比百货商店的差吧!”
    韩念念笑道,“是不差,花纹雕的比百货商店卖的还好看!”
    大衣柜、新套的棉花被、机织布床单、大红枕巾、子孙桶、洗脸盆、暖壶还有新衣裳鞋。。。满满当当搁了一屋子。
    大妞看得眼馋,她的亲事也定了,明年开春结婚。
    “我也让我娘给我置办个大衣柜,还有暖壶,可真好看!”
    大妞话音刚落,韩寡妇就白了她一眼,“置办这些干啥,不要钱呐,咱家可没那么多闲钱给你霍霍,你兄弟过两年也得办事,彩礼钱你别想带走!”
    本来高高兴兴的气氛,因为韩寡妇这番指桑骂槐的话瞬间冷了下来。
    陈玲刷得沉下了脸,拉长脸道,“姥姥,你啥意思,合着我爹娘给我置办嫁妆就是霍霍钱啊。”
    韩寡妇不悦的哼了一声。
    “玲玲,你少说两句!”韩桂娟呵斥她。
    “我去看供销社!”陈玲扭头就走。
    “玲玲我跟你一块。”韩念念可不想掺和这种糟心的家长里短,能避就避。
    家里多了几个人,晚上睡觉也是大问题,陈爱国和陈卫东父子两干脆卷铺盖去公社打地铺将就,韩念念跟陈玲还是睡堂屋土炕,韩寡妇带着两个重孙和韩桂娟睡东头间,至于大妞,韩桂娟让她跟叶兰英睡。
    “姑,我想跟玲玲姐睡!”大妞不同意。
    韩念念忙道,“那我跟嫂子睡。”
    这一夜韩念念睡得不怎么安稳,转天天不亮就起了。准嫁娘陈玲也起了,穿了她的红罩衫,对镜贴黄花。
    “姐,我心口窝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一夜没睡好,一直在想今天要见大勇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快紧张死了。”
    韩念念笑她,“我陪你去,你还紧张什么?”
    原本韩念念是两方媒人,应该被男方家请过去陪同接亲,但她又是陈玲的表姐,显然跟女方家更亲。两家人商量之后,索性也不让韩念念接亲了,让她直接跟陈玲一块,去姚家那头上座喝喜酒。
    快十一点,姚大勇赶马车过来,换了身列宁装,胸前别着红花,脸上欢喜之色不掩,一群小伙儿跟着一块来接亲。
    一阵嬉嬉闹闹,陈玲羞羞答答的趴上陈卫东的背,由她哥把她背上马车,陪嫁的嫁妆被跟来的小伙儿三下五除二拎了先走。
    最让人稀罕的是带了穿衣镜的大衣柜!户上户下还没见到谁家陪嫁这么大方的!
    门旁邻居全凑过来看热闹,韩桂娟忙抓了瓜子糖块招呼他们。
    “这大衣柜可真好看!赶明个我家娶媳妇也照着打一个!”
    “可不是,钱花在刀刃上,听说花了大几十块呐!”
    。。。。。。
    陈大婶听得直撇嘴,“有啥好看的,几十块钱白瞎了没花到点上,还不抵打个五斗橱!”
    她家卫粮的婚期也快到了,打的是寻常的五斗橱,眼下听旁人这么赞陈玲的大衣柜,心里不由得发酸。
    挤一块围观的其他几个婆娘只当她在放屁。
    五斗橱能跟大衣柜比吗!
    。。。。。。
    叶姚生产队,刚盖的石瓦房,房顶铺的是瓦片,三间外围篱笆院,门窗墙上贴了大红喜字,院里挤得全是看热闹的乡亲邻里。
    韩念念跟着迎亲队伍,刚进门,姚大婶就迎了上来,热络的拉着韩念念的手,“大闺女,快先上桌座。”
    第一桌席面办在新房的堂屋里,坐的都是生产队的几个干部,还有大勇的娘舅叶老师。
    媒人请上座,自古以来的习俗,韩念念也不推让,顺势坐北朝南。
    大碗的红烧肉,四盘炝菜,大馒头装簸箕里,还有化了猪油的疙瘩汤。
    酒用的是两块五一瓶的高粱酒,烟是两毛钱一包的飞马。
    吃到嘴的宾客无一不夸赞。
    酒足饭饱,韩念念又被请到炕上坐,姚家人足够诚心,给了她一担“谢媒礼”。

   第41章 

谢媒礼自古就有,给多少没个定数,主要看男方家庭的诚意和富裕程度。
    姚大勇家不算富裕,但诚意够足。
    担子里有大块猪肉、猪蹄一对、一条羊腿、一只老母鸡、还有糕点四包、糖果四包、外加一双千层底鞋。
    姚大婶又塞了一封红包给她。
    韩念念受宠若惊,忙推辞。
    姚大婶不由分说塞给她,“大闺女,你叔说你为大勇和玲玲的亲事来回折腾,太辛苦!想留你吃便饭,饭菜怕你看不上眼,头几天你叔想了点门道,弄了半扇猪回来,办席面用掉大半,你叔千叮万嘱我,叫我给留块大肉!”
    可不就是大肉,肥油都往外冒!
    “大闺女,你可要收着,不然就是看不起你婶儿!”
    好说歹说,韩念念总算收下。
    这么些东西,韩念念的身板挑不动,大勇他大哥大柱主动帮忙,直接挑了送陈家。
    大柱他媳妇小秀也一块跟来了,想托韩念念给她娘家兄弟说个媒。
    “大妹子,我兄弟看上个姑娘,姑娘家就住街上,你指定认识。”
    韩念念忙道,“姑娘是哪家的大嫂知道吗?”
    小秀也不大清楚,只能说个大概,韩念念好歹在街上混了这么久,哪家有哪些没结婚的姑娘她都清楚,虽然听了大概,但心里也知道是哪家的了,应承道,“大嫂你等消息就好,这几天我抽空给你问问。”
    小秀哎了一声,笑道,“大妹子,咱都是自己人了,我也不瞒着你,我那兄弟跟人家姑娘已经先处上了,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想托人正儿八经说一下。”
    “那更好办,我先去探探口风。”
    说笑间,装媒礼的担子挑到了陈家门口,陈家的宴席也才刚撤,一帮七大姑八大姨或坐或站,唠嗑提牙花子,个个吃得红光满面。
    韩桂娟在厨房洗刷,腰里围着个破围裙,听见动静,从厨房出来,手在破围裙上蹭了蹭,诧异道,“咋这么多东西呐!”
    “是姚家大叔赠的礼。”
    韩念念忙招呼大柱两口子进屋喝茶,两口子推辞,把猪肉、羊腿等搁进陈家堂屋,不过寒暄两句便挑担子离开。
    堂屋拥进了不少婆娘,啧啧称叹。
    “这块肉得有五六斤啊!膘可真厚!”
    “等再过些时候天冷了,羊肉汤正好!”
    “老母鸡养着还能下蛋呢!”
    。。。。。。
    众人七嘴八舌,一群婆娘里,陈大婶默默的退出去往家走,一声不敢吭,心里不是一般的发恼,再有十来天她家卫粮也该办喜事了,有这个例子在先,到时候她家给谢媒礼给少了,韩桂娟这个死娘们不得到处戳她家脊梁骨?!
    暂且不管陈大婶回家之后,跟她家老头子唠叨了啥。
    陈家堂屋还是挤满了人,热热闹闹说话间,韩念念的手突然被人抓住,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塌鼻梁小眼睛,跟大妞有七八分相似。
    韩念念猜到了,这女人应该是她“大娘”。
    叶兰英提醒她,“妹子,快喊大娘啊。”
    韩念念喊了一声。
    韩大娘亲热道,“这就是念念啊,跟咱家大妞差不多大,我都听你姑说了,唉,可苦了你在你外婆家那头受气。。。”
    韩念念竖耳朵听她唠叨,心里不由纳闷,听叶兰英的语气,这个大娘也不是什么善茬,但现在看她还行。
    下一秒,只听韩大娘道,“念念啊,去咱家过几天吧,粮食啥的也别带了,就把这担肉挑过去,大娘做几顿好的给你补补,看你瘦的,没少吃苦吧!”
    韩念念顿时哭笑不得,搞半天是在打她谢媒礼的主意。
    不过让她去住几天,并没说让她一直住,恐怕做几顿大肉,也不是给她补身体,是给她家儿子孙子解馋吧!
    “大娘,您家孩子多,够您操心了,我就不过去麻烦了。”韩念念皮笑肉不笑道,“改天我专程去您家看您和大爷。”
    韩大娘讪笑,又劝她,“还改天干啥,就今天跟咱们一块回去多好,猪肉糖块都让你姑给咱装麻袋里,我力气大,我来背!”
    韩桂娟听得想翻白眼,“去啥去,小学还得上课,念念走不开。”
    韩念念忙附和,“对,我还得给学生上课。”
    她话音刚落,一未吭声的韩寡妇便道,“不去就算了,桂娟,你把肉割一半我带走,老母鸡我就不要了,羊腿也一块装了,这丫头长这么大也没孝敬过我,今天给她个机会出点孝心。”
    韩念念傻眼了,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叶兰英忍不住低叹了口气,递给韩念念一个“我就知道会这样”的眼神。她刚嫁过来那会儿,从娘家带来的点心糖块全让这老太婆卷走了,她初来乍到,面皮子薄,还没整明白咋回事,就让人给欺负了一回。
    光是想想,到现在还咽不下那口气。
    韩桂娟到底是韩寡妇闺女,她能跟她大嫂呛声,对着她老娘,有些话也不好说太绝。
    陈爱国和陈卫东就更没啥说话权了,一个女婿一个外孙,话说不好就闹矛盾。
    “不行,东西您一点都不能带走。”韩念念管不了这么多,说白了,她跟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陈家人诚心待她,她当门亲戚走,至于其他人,她也不会把他们当回事儿。
    韩寡妇瞪眼,“没良心的东西,终年到头不来我跟前孝敬,现在我管你要点肉你还舍不得?!”
    韩念念扯了个笑,“玲玲结婚我管别人借了不少肉,有借有还,我总得还人家啊,您带走了,我拿什么还?”
    韩桂娟恍然,立刻道,“老娘,念念说得一点没错,今天用的大肉可都是借的,总得还回去吧!”
    老太太瘪嘴,一时噎住了没吱声。
    韩大娘戳戳她两个孙子,两个娃大声道,“太太,我要吃鸡蛋糕,我要吃糖!”
    老太太立马道,“快,鸡蛋糕都拿了给狗蛋和牛蛋带走,你家又没有娃,没人吃零嘴儿!”
    薄脸皮比不得厚脸皮,厚脸皮赛不过不要脸,肉虽然没被韩寡妇要走,但糕点和糖果全被狗蛋、牛蛋哄抢一空。
    韩大娘在一旁骂骂咧咧她两个孙子,就是没逮到一旁管教。
    韩念念可算是大开了眼界。
    本来几包糕点、几包糖她还没看在眼里,就是看不下去韩家人狼狗一样的做法。
    等老婆娘带走两个小婆娘,叶兰英拍拍韩念念的手,低声道,“大妹子,他们多来两趟之后,你习惯就好,别生气,算了算了。”
    韩念念气到没太气,就是有点哭笑不得。任谁家都有三两奇葩亲戚,她拍电影成名之后,也是有几门亲戚仗着跟她家有关系,三五不时提她名号,干尽丢人事。
    她能怎样,断关系断不了,对这样不要脸的,只能有多远闪多远。
    傍晚,宾客散尽,韩桂娟要把猪、羊肉腌上。
    韩念念忙道,“姑,别腌了,明天我去趟市里,把这块肉还给方书记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