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惠皇贵妃-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姐姐,这……是你画的?”,董如怡瞪大眼睛问。
“一点拙技,董妹妹可别笑我”
“柳姐姐,你这也叫拙技!”,董如怡证实了之后,更加觉得不可思议,这要是拙技,那自己那岂不是得叫狗爬……
以前看红楼梦的时候,贾惜春能把大观园画下来,那时候还想着,毕竟是小说,左不过是夸张了的,可这一次,这画册真真儿的摆到了眼前,她才算是彻底信了。
于是又点燃了她画画的念头,直嚷嚷着叫柳凝萱教她画。
柳凝萱自然是应了的。
时间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秀女们的训课也已经开始了二十来天,礼仪规矩也基本上都学得差不多了,前头发生的事倒也渐渐淡去了。
虽说秀女们难免发生些摩擦矛盾,可终究没什么大事,这一个月也算安安稳稳地过去了。
☆、8。第8章 恭迎太后 2
进了八月,天气渐渐转凉,太后去宝华山祈福,去了快两个月,如今也要赶在中秋节前回宫,皇后少不得要安排接驾。
因是皇上第一年正式登基,中秋宴也显得格外看重,再加上要迎太后回宫,且秀女们进宫一个月有余,按规矩皇后要安排内务府开始赶制绿头牌准备侍寝了,皇后又是第一年支应这些事,一时间忙得脚不沾地。
每日里内务府大大小小的管事流水线似的,不间断地进出凤仪宫,或请示,或复命等等……
皇后每日忙得竟是除了吃饭睡觉,一时连午歇的时间都没了。
这一日,太后的凤驾就要回宫,德妃带着大皇子和贤妃一早就来凤仪宫请安,之后由皇后领着一起去九华门迎接太后。
九华门是后宫到龙乾宫的最后一道门,后宫嫔妃无召不得逾越。
如今偌大的后宫,正正经经的妃子只有贤妃和
德妃,贤妃是前朝三品大员赵元庆的嫡长女,身份尊贵,两年前一入东宫便封了侧妃,如今皇上又亲封了正一品贤妃,尊贵自不必说。
而德妃,也是皇长子的生母,出身并不高,原只是皇上的侍妾,可皇后和贤妃入宫许久都无所出,皇上膝下只得了皇长子,自然是看重的,因此,母凭子贵,封了德妃。
太后的仪驾浩浩荡荡到了九华门,年轻俊美的帝王此刻正恭恭敬敬地侍奉着母后。
只见一身穿明黄色龙袍的颀长身影,腰间扎条同色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中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剑眉之下,一双墨黑清澈的眼眸,深邃如潭,高挺的鼻梁,刚毅有型,坚毅的薄唇紧抿成一线,倨傲的下巴微微扬起,俊美坚毅的脸庞,让人见之不忘。
整个人举手投足间,都透露出无法言喻的帝王的尊贵与霸气,让人不敢抬头仰望,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
皇帝亲自扶着母后下软轿,皇后带着贤妃德妃二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叩拜。
只见太后也同样一身黄色凤袍,颜色比皇帝的还要深几分,身上盘身绣着展翅欲飞的金凤,高高盘起的鬓发乌黑油亮,上边戴着一副十二尾金宝石凤冠,脖子里带着红珊瑚穿成的佛珠,脸上带着温和的笑,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但看得出来太后保养得极好,但丝毫看不出任何任何岁月的痕迹。
“快起来”,太后走上前,将皇后扶起来,一脸笑意盈盈。
帝后二人一左一右,扶着太后在前头走,贤德二妃在后头跟着。
大皇子由乳母领着,跟在最后头,再加上各宫主子们的宫女随侍,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太后的寿祥宫走去。
正走着,忽听皇帝身边的苏公公说几位大臣有急事求见皇上,已经在御书房里头等着了。
太后听罢,不等皇帝开口,便笑着道:“国家大事要紧,你且去吧,这里有皇后送哀家回宫。”
皇帝浓眉一展,向母后告了罪,便带着苏公公等人大步离开。
太后和皇后在前面缓缓走着,二人既是婆媳,又是姑侄,同是出自当朝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魏家,魏氏一门出了两个皇后,在朝中已是滔天的富贵,在这宫里,也同样是最尊贵的两个女人。
“这后宫里也太冷清,不知今年的秀女可教导好了”,太后问道。
皇后回答说已经让内务府准备绿头牌了,太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婆媳二人又聊了些其他的。
不知不觉到了寿祥宫,贤德二妃稍稍坐了一会儿便告退离去,只剩下皇后一人服侍着太后。
皇后将众嬷嬷宫女遣散,单独留下来,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简单地说了,因说道是北苑宫人看守不力,这才失了一名秀女。
太后听罢,有些气恼,便道:“这些宫人如今越发没规距了,自打先帝驾崩,到新帝继位,宫里忙忙碌碌地一直不得闲,现如今新秀女才刚进宫,便出了这样的事,传出去岂不是落人话柄。”
“正是了,儿臣已让人将那些宫人都发落了,其他人也都敲打了一番”,皇后赶忙笑着说道。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全部责任推到了那群宫女太监的身上,皇后心里重重地松了口气。
之后的几天,相安无事,皇后照旧忙碌。
中秋夜宴也随之而来,储秀宫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宫里的妃嫔仍旧只有贤德二妃,所幸皇室宗亲里几位王爷带着王妃还有长公主驸马都来了,另外再加上前朝的诰命夫人们,宴会倒也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
中秋节一过,秀女们的牌子也正式挂在敬事房,只是这几日有朝臣禀报说江南一带连降暴雨,洪灾泛滥,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一封封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件,流水似的不断送进勤政殿,圣上整日在御书房与大臣们商讨对策,夜晚又批折子直至深夜,已数日不进后宫。
就算偶尔去给太后请安路过后宫,也只是顺道去咸福宫德妃那里看看大皇子,不得不说,皇帝对大皇子还是非常疼爱的。
由于经历了那样一件事,储秀宫里的一众秀女就有些坐不住,谁都不愿意一辈子留在储秀宫里当老秀女,可眼瞧着,八月就要过去了,皇上还是一次牌子都没翻,众人便有些急了。
但着急归着急,却总没有一点儿办法。
女人多的地方,无事就生非,不知哪一天起,流言悄悄地在底下流传,说是储秀宫里闹鬼,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董如怡听罢,嘴角微微抿起一抹讽刺的笑,便丢开了,并且叮嘱身边的初柳和碧兰二人,不准跟着乱嚼舌根。
二人自从进宫便和其他的丫头们一起由专门的嬷嬷训导规矩,对这宫里的事自然是谨慎有加,因此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件事的轻重,即便其他人再怎么传,二人也无动于衷。
☆、9。第9章 流言蜚语
董如怡每日里好吃好喝的,闲着时跟着柳凝萱画画玩儿,在外界流言四起的时候,她们却关起门来,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的。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请到这样好的美术老师,不知道要多少钱,如今免费的在眼前,不学是傻子。
不知是有人装神弄鬼,还是怎样,储秀宫闹鬼的传言很快在宫里传开了,每到夜里,都闹得人心惶惶,第二日便有人咋咋呼呼说听到女人的哭声,还看到了一身白衣头发散乱的女子在储秀宫里飘来荡去的。
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不必理会”,当初柳再一次将传言说给董如怡听的时候,董如怡停下正在画画的手,抬眸淡淡地说道,嘴角微微勾起,笑容里透露着讽刺。
只见她穿着一袭淡粉色宫裙,因还没有侍寝赐封号,所以,乌黑的发髻上只簪了几只精巧别致的绢花,整个人虽然清瘦,但却显得高挑,脊背挺得直直的,手里稳稳地拿着画笔,不紧不慢地一笔一画勾勒着桌案上的画卷。
乌黑晶亮的双眸专注地盯着画面,午后的阳光洒在脸颊,纤长浓密的睫羽,在脸上留下小扇子般的剪影。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董如怡的身上也笼罩着淡淡的光晕,自家小姐的容貌在秀女中不算是拔尖的,但此刻看来,小姐身上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韵,形容不出的美,摄人心魄般叫人移不开眼。
初柳都看痴了,心叹自家小姐定会前途无量的,内心便小小地得意了一番。
储秀宫的传言,在宫里越传越广,皇后也是头一次面对这样的事,以前在东宫只有两三个侧妃和几个侍妾,如今却是牵扯到整届的秀女。
皇后无奈,只得惊动了太后,太后听后震怒。
“荒唐!荒唐!你是怎么教导规矩的?查,给我狠狠地查,还未进后宫就撩拨起这样的风浪,进了后宫还了得。”
太后信佛,对后宫也一向和蔼,但是却最痛恨这样装神弄鬼的事,因此,不由得恼火起来。
说罢,也不等皇后说话,便唤自己的贴身嬷嬷曹嬷嬷派人彻查此事。
等嬷嬷等一众宫女退了出去后,太后便阴沉着脸对皇后道:“你也是,事情闹成这样你早该打压,没得这一群还没进宫就先坏了规矩”。
“姑母,这次是儿臣的错,只是,儿臣几次三番打压,都不曾压下去,反而传得越发神乎其神了,这样下去少不得要惊动皇上,所以儿臣才不得不来请母后出面”,皇后连忙起身,在太后面前缓缓跪下,强忍着委屈无奈地说道。
太后看了看她,摆了摆手示意起来,也同样有些无奈又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我是嫡亲的姑侄,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宫里的事,我不帮你又能帮谁?”
说罢,顿了顿,又殷殷地道:“我是没福气的,可如今你,大婚已经三年了,肚皮还是一点动静都没,可是要叫我老太婆愁死了。”
皇后自然也知道太后指的什么事,太后当年进宫后多年无子,却被身边的宫女抢了先,宫女自然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太后就把那宫女的孩子养在膝下并入了玉蝶,成了亲生儿子,先皇唯一的嫡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齐弘烨。
怎料多年后太后却又产下一子,齐弘朔,如今才十二岁,可是嫡长子已经被封为太子,入主东宫,太后也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任小儿子屈居亲王之位。
所幸太后自小视大儿子为亲生,百般疼爱,如今圣上虽知道自己非太后亲生,却感念母后养育之恩,孝顺之至,母子关系浓厚如亲生。
太后也渐渐放下了堵在心里的梗,只当自己真正生了两个儿子。
太后如今这样说,怎奈皇后心里也有道不尽的委屈,且不说现在皇帝根本不去凤仪宫,就算是初一十五的定例,皇帝过去,也很少宠幸她。
众人只看到她身为大齐皇朝一国之母的无上尊贵,可谁又能懂她的深宫寂寞。
“母后,生孩子又不是儿臣一个人的事,德妃狐媚皇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连贤妃现在也不如德妃受宠,皇上不来凤仪宫,儿臣有什么法子”
前几日魏夫人还进宫,给她递过来一张不知道从哪里寻来的说是能生儿子的偏方,言语间隐隐含着些许失望。这两年她不知用过多少方子,可她心里知道,皇上不来她吃再多方子也无用。
如今太后的一番话,让她越发觉得委屈,敬事房的记档摆在那里,她还以为太后会理解自己,可谁知,现在谁都怪她生不出孩子,因此,一时间如同魔怔了一般,说出那样的话。
“皇上不来你就不会想办法,连这些难道还要我教你不成?我能帮你一时,能帮你一世吗?”,太后听罢皇后的话,胸中更为恼火,有些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见太后真的动怒,皇后这才反应过来,心里连连后悔,自己怎么就说出来了呢。
于是连忙敛了敛心神,和和气气地对太后说自己一定会努力好为皇家开枝散叶,姑侄二人总算回归了和气。
回到凤仪宫,已是晚膳时分。
大宫女锦枝正带着几个二等宫女摆膳,素月则是伺候着皇后换衣服洗手。
瞧着皇后脸色不太好,便笑着说道。
“今儿内务府进了一些庄子上新打的山鸡野兔,福总管带人去领了好些回来,奴婢瞧着怪时鲜,便配着野山参炖了一些,奴婢听厨娘说在炉子上小火慢慢熬了一晌呢,汤汁都白了,娘娘好歹进一些补补身子”
“本宫好好的,补什么身子”,皇后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她只要一听到别人提自己的身子,就总觉得是在嘲笑她生不出来孩子。
☆、10。第10章 翻牌子 1
“主子这话可就差了,您本就苦夏,一整个夏天食欲都不怎么好,眼瞧着清瘦了不少,前些日子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就是铁打的身子,也要垮了”,素月笑着劝解道。
“这张巧嘴巧舌如簧的,本宫向来说不过你,倒是难为你这样想”,皇后听素月是真的关心自己,脸色缓和了不少,便开口笑道。
这厢锦枝也摆完了膳,杯盘碗碟的乌泱泱摆了一大桌子,素月在一旁伺候着布菜,其余的人都站在一旁伺候着。
皇后心里泛起苦笑,忍不住嘲讽自己,就算你是皇后又怎样,就算你是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又怎样,还不是独自一人面对偌大的饭桌,连个吃饭的伴都没有。
每日对着这四角的天,独自守着偌大的宫殿,成年累月得等啊等啊,可最后究竟等来的是什么。
倒不如寻常百姓家,一家人和和美美坐在一处,哪怕是粗茶淡饭,想必也分外香甜。
素月递上来一碗野鸡汤,皇后这才从回过神,伸手接过玉碗,一勺一勺地将鸡汤送进嘴里。
味道果然不错,汤汁浓郁鲜美,肉也新鲜得紧,喝进胃里暖暖的,刚才的低落的心情也好了些。
“这汤炖得不错,近日天气渐渐凉了,皇上又处理国事连日辛苦,盛一碗给皇上送去补补身子”,皇后吩咐道。
日子总还是要过的,皇帝始终是她的夫君,眼瞧着后宫就要再进新人,她绝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帝将自己彻底冷落。
有一天,她一定会怀上孩子,她一定不会一直独自一人,总有一天,她这凤仪宫要热热闹闹的孩子笑声。
锦枝很快让小厨房重新盛了一盅热热的汤,带着几个小宫女,送去龙乾宫。
可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