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哈……
终于,在卢秀贞办事的前两天,离家七年半的卢秀华走进了弄堂里!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一天假期,舍不得啊~~~~
明天恢复双更
发现大家不大讨论剧情,是题材的关系么
长评也没有~
继续召唤评论~
第55章 新婚燕尔
卢秀华简单地拎着一个包就进门了,在厅里写作业的小家伟先发现了他“你是谁?”
梁桂兰听到动静后出来一看,就忍不住哭起来,卢秀华看到母亲脸上的皱纹和花了一半的头发上前抱住妈妈,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晚上除了卢秀玉两口子,上班的都回来了,大家草草吃完饭就围坐在桌子前听卢秀华讲这几年的经历,自然被他说得顺顺当当,但字里行间也能听得出一个外乡人的拼搏不可能如他所说一帆风顺,好在现在站稳了脚跟,再说那些也没多大意义。
“阿华,你就永远在香港不打算回来了?”卢秀鸿知道爸妈不说,是不好问,孩子回到这里一无所有得从零开始,他们问不出口。
“上海肯定是要回来的,但还要再等等,这几年还是先把事业发展起来,哥,你们在内地不清楚,香港跟大陆真是天差地别。我在香港几年学到了三点,效率、专业、良心,只要你勤奋、积极、务实,干哪行都有可能出头,我已经适应不了上海这种节奏,再说现在回来我也不晓得能干点什么,进个工厂每个月拿三四十多块工资?”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沉默了。
“行啊!你在那边过得好我们也放心了,以后过年回家看看我们也挺好的。”卢俊方把烟头摁灭了,小儿子这样也不错,算了,孩子年纪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爸,一切都是暂时的,等过几年形势一好,阿华搞不好可以回来办个厂什么的,那可是侨胞单位了。”卢秀贞看父母情绪都不高,赶紧出声安慰。
“姐,说不定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认识的几个广东仔,就有人偷偷在老家村里搞生产工厂的,那边人力要比香港便宜三分之二,他们偷偷zou si运进来成本要低很多,产品也有竞争力。”
“是吧!放心,现在在华夏经济建设是最主要的,总有一天这些会放开的,我们要乐观一点,早几年谁晓得我们家还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秀贞,阿华过来也蛮累的,要不我先送他去复兴路那边休息。”张磊看小舅子露出了乏态,出言询问。
“对对,阿华,你跟你二姐夫去吧!精神头想好了再过来,张磊,你明天还来么?”梁桂兰赶紧拿个袋子往里面放了点吃的,万一晚上饿了可以垫垫。
“明天不过来,家里都打扫好贴完喜字了,明天在家要把给邻居送的排骨还有烤麸都拷一下(酱油烧一下)。”
“好,后天准时来吧!”
***********************************************************
大喜的日子很快就到,陈绮菲和卢秀玉在帮忙招呼卢秀贞单位来的两个女同志,大嫂和梁桂兰在负责下面条,没一会儿卢秀贞烫头回来了,大家又是一番客气,催着她赶紧化妆去,卢秀贞一路走来已经被很多人打趣了,其实现在好多都是提前一天做好头发,那种冲天式的,不容易散乱,晚上睡一晚当心点也不用重新弄,但是这种发型真心无法接受,提前约好的南京理发店的师傅,一早就过去做了个没那么夸张的,现在回来化妆正好。
大概的弄了下,卢秀玉嫌弃她妆容太淡,又是扑了一层胭脂,抹了口红,也随她去了,大家不都这样。
快到中午时,新郎官总算领着自行车队来了,打门一进来,曾文鑫竟然也在,楼上楼下全是人,弄堂外面卢秀华带着卢家伟开始放起了鞭炮。
陈绮菲作为女方好友宣读了多项不平等条约
“一:坚决拥护老婆的决定,绝对服从老婆的领导;
二:经常参加各项家务培训,不断提高家务及厨艺水平;
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搞好个人清洁工作,若有不遵,发现后一律踢下床榻;
四:严禁私设金库,开销按日划拨,专款专批;
……………………………………………………………………
十二:家庭所有问题以‘一个上级’为原则”张磊表示甘之如饴。
送走时又放了一串炮,闹闹哄哄终于接走去浦东,家里梁桂兰带着闺女和儿媳妇开始从弄堂口送排骨面,面就是阳春面,葱拷排骨做浇头,考究点还多放两只虾,一家一份,碗不够就当场倒出来,有小孩子还给把糖,卢俊方就在后面给老邻居点烟。今天三楼人家所有的灶台都出借给他们,好多人捧着碗都在弄堂里边聊天边吃,几十年的老房子谁家一有喜事,真是整个弄堂都是娘家人。
到了东昌路房子,也是楼下围了一群邻居,看到他们来了,也有个人拿个烟头就开始点炮,一片烟雾燎烧。上楼以后就是给婆婆敬茶改口,张母高兴地给卢秀贞带上一个上海牌全钢手表,又给了一个红色的软包,捏了捏里面估计是金饰,旁边邻居都满口吉祥话的称赞,同卢秀贞娘家一样,吃完面给邻居送好点心、香烟感谢了一番,尤其是借煤气的人家礼都给的很重,拖完地擦了擦厨房,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张磊拉着她又给张父的遗像拜了拜上柱香,两人才得以靠在张母床上休息会,真是累啊!
那边北屋里陈金凤推搡了张森一下“你说妈给大嫂的是不是金戒指,你妈也真偏心,我进门就是一块手表,大嫂进门你看看她高兴的不得了。”
“你也知道那是大嫂了,再说我们结婚说是妈掏的钱,但我妈又没工资的,还不都是大哥的钱。”张森靠在女儿边上看女儿吐泡泡格外的可爱。
“也有你的钱好不好,早几年不是你跟你哥哥两人挣钱养家啊!”她其实没有坏心眼,只是心里有点小小的嫉妒,以前就一个不觉得,现在多了个媳妇,但她自认是在家照顾妈的,总希望妈能更看重她点。
“算了计较太多干嘛!现在每个月不就给家里8块钱,那么多人够吃什么,不还是大哥大嫂给的家用,你也沾光了,再说大哥大嫂都是有本事的,人家才不会沾你的便宜。”
陈金凤当然知道人家有前途,好在她并不会看人好就埋怨自己的男人,现在有了孩子婆婆给带,她日子还是过得挺舒心的。
卢秀贞才不晓得小两口的官司,他们正商量阿华难得回来,两人总要多过去聚聚,然后再蜜月。张母自从老卢家帮忙弄房子的事后对媳妇的娘家很是高看一眼,尤其送新娘子那天,卢秀华还特意上门拜访,送了副香港带来的麻将牌给她,得知他马上要走,也赶紧催促张磊两口子多去和亲戚碰碰头,再见不知道什么时候方便了。
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挡不住,卢秀华临走前找卢秀玉两口子谈了谈,在一个早晨又拎着包袱悄悄离开。
这时候全国人民结婚旅游一般都是两个地方,北京和上海,自然张磊和卢秀贞的目的地就是首都,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都跑不掉,清华、全聚德、潘家园也是一个不能少。
说起潘家园,卢秀贞还作着捡漏的美梦,里面的东西她看哪个都像是有年头的,老板也曾拿出一些美玉,可惜的是卢秀贞知道东西可能是好东西,但是自己的钱不能花在这里,最后买了两串据说是酸枝木的手珠打算给婆婆拜拜时带着玩。
路过有专门拍照的就留影,黑白照把人拍的特别地美!马路宽阔,汽车不多,皇城根下听听二胡真是惬意!
一个礼拜很快就过,赶上上班的两人行李款款地就回来了,躺在自己床上时忍不住就伸了个懒腰“还是自己家里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大家精神好么!
下午三点准时~
~大家继续留言支持噢~
第56章 峰回路转
“妈,大哥大嫂几号回来?”
“五号还是六号,忘了。怎么了,你有什么事情要找你哥哥嫂嫂,前几天他们没走你怎么不说?”张妈妈织着绒线抬头奇怪地看了张淼一眼,这小姑娘最近都恍恍惚惚的。
“没什么,那也快了,等他们回来再说吧!”
“乔美琴,乔美琴在家么!”张妈妈刚想追问有什么不能跟自己说的,就听到隔壁沈阿姨的大喉咙在喊门。
“哎哎在的,来了来了。”
“乔美琴,三缺一啊!小毛头送到外婆家去了是伐!那赶紧拿好你那副麻将牌快点过来。”沈阿姨连人都没进来,说完话直接扭身回隔壁自己家了,还冲张妈妈招手做了个快一点的动作。
张妈妈一听,赶紧翻出麻将拿着个杯子就去隔壁拼长城了,张淼的事也就放在了脑后。
张淼躺在床上算着日子,哥嫂还是赶紧回来吧!她自己真是不晓得怎么弄才好。
她之所以那么着急,原因就出在她的工作上,她74年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供销总社的批发市场做点货员,几年下来勤勤恳恳师傅都挺喜欢她,一年前正巧有个空缺,她就顶上去做了炒货、干果柜台的营业员,这下她觉得自己总算熬出头了,工作轻松,薪水还高,没成想好日子才没过多久,事体就来了。
上海供销社是一个局级单位,下属还有许多直属单位,像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中国农资上海站、上海日用杂品公司、上海市物资回收利用公司、上海市陶瓷公司、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上海市土产公司、上海市供销社工业品公司、上海调味食品厂、上海蜜饯厂、上海供销宾馆……
可以说这么个单位是非常不起眼却又最应该引人注目的,上海市民的餐桌、外地的农副产品如何打入上海市场,供销社责任重大。现在全国各地的合作社都在轰轰烈烈的搞改革,搞承包搞经营,上海作为经济前沿自然也不能免俗,肯定也是求变,经过党委和局领导讨论并开会决议,决定先拿出新开河供销合作社批发市场、广延路供销合作社、放鹤路合作社和虹梅路合作社这几个不同区的试点以两年为限,由这几个试点的供销社职工参与承包经营。
原则一:就是全员职工自由邀约组合,意思就是你承包哪个柜台,自己经营、合伙、还是转手给亲戚朋友,单位都不会管,人人有岗、定岗定人,实行柜组承包;
二:柜台经营行业和品种不能交叉重合,供销社可以根据你的经营项目提供其下直属单位的进货支持,当然你也可以去外面进货;
三:账目要清楚,流水要记录好,半年一次上报以供单位统计;
四:不履行承包经营的职工可以缴纳每月50元的保岗费,供销社保留你的档案和相关材料,等于是停工停薪不停职,承包了的职工则需按照供销社测算的基数预先缴纳相应的承包费取得经营资格,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以上决议很快就被下发到了这四个试点柜台的每个员工手上,张淼拿到后六神无主,承包费一年竟然要三千块,她每月工资算高的才40元还不到,东西卖的不好等于她一年下来一分钱也挣不到。
经营什么决议上写着是种类不限,但她可以肯定像油、盐、酱油这种消耗调料,或者草纸、肥皂、洗衣粉、雪花膏这种经放的日用品是轮不到她一个没有靠山背景的人去做的,不能交叉重合!肯定是想好了照顾那些亲戚朋友和关系户而特地写上去的。
况且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是旱涝保收的做营业员,她自然游刃有余,反正一天不卖月头一分钱也不会少她的,“宝大祥”啊!(稳赚不赔的意思)自负盈亏,她是真没那个魄力。
实在不行只能交保岗费,可是哪里又能找到一个月能挣五十块钱的工作,就算有,交完后自己这么大人难道还要伸手问妈妈要零用钱么?真是头疼死!
不独张淼,在给大家考虑的这些天里,大部分人对承包费如此高昂都难以接受,而且需要预付,谁家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就算去借,这年头能借你二、三百的也只会是寥寥几个血缘亲人,一包就是包两年,六千块钱啊!不吃不喝也得攒两年才能攒够!我们现在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当然会说肯定有的赚啦!这些人胆子太小之类的话,可是当时的工资水平能一下拿出三千块的没有几个的,换了谁搞个新东西心里不得琢磨下,拿出家当去砸的那是走投无路!光有眼光不行,还得有本钱、豁得出才有机会立起来。
在对命运与前路的忐忑中,张淼终于等来了唯一能给予她帮助和支持的大哥大嫂,张磊和卢秀贞一进门,她比张妈妈还要高兴热情,又是端茶倒水又是递毛巾擦脸,卢秀贞只当她小孩心性,张磊却看出妹妹肯定有事相求。
吃完饭给大家看了下北京拍的照片,又分发了带回来的礼品后,张磊借机拉着卢秀贞和张淼进了张垚的小间,进门就是一张床,门后有个柜子,床头窗下是写字台,连凳子都省了。三个人就坐在了床沿,张磊单刀直入就问张淼什么事情愁眉苦脸。
“大哥,阿嫂,事情是这样的……”张淼一五一十把前因后果都讲了出来,包括她的顾虑、她的猜测,讲完就眼巴巴看着哥嫂。
张磊考虑了一会“你没有全部承接的能力,只能做个营业员,所以现在你的问题是想要找个上家,要么你把柜台转租出去,拿租金去缴保岗费,这样你外面还要再找一份工作,要么就是上家再请你站柜台”抬眼看了看卢秀贞“你想让我和你嫂子怎么帮你呢?”
“我不晓得啊!大哥,阿嫂,做什么才能不亏掉,我心里没有底啊!”张淼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算包柜台有预付金,做生意自己也没有本钱啊!
“秀贞,你看呢!如果实在不行,岗位估计也不用保了,外面重新找一份工作至少还能混温饱。”张磊其实心里对卢秀贞的一些想法是有底的,不过他结婚时答应过家里经济类的事情,卢秀贞说一他不会说二,当时也许大家都以为他是开玩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