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娘[穿越]-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无论是画图还是修改效果图,都是用电脑。
“这个年代没有电脑,也没有布料给二娃练手,二娃走设计这条路,势必得在纸上来回修改妥当拿去做,争取一次成型。这就要求二娃必须学会画画,而且还得画的很好。如果孙宛如能指点一下二娃,咱家二娃以后设计衣服的时候会轻松许多。”
“你想的挺多啊。”钟建国诧异,“那你有没有想过孙宛如不搭理你?”
宋招娣点头:“想过啊。我还想过,只要沈家找我求助,我就问孙宛如会不会画画。沈宣城他妈找我一次,我就去找孙宛如一次。
“可问题关键是,我都想好怎么跟大家闺秀聊天了,她却一直在屋里,不给我摸清敌情的机会,就太过分了。”
钟建国:“这样不正好么?反正你也不想掺和沈家的事。”
“可是不弄清楚,又收了沈家的东西,我心里面总感觉有个事没做啊。”宋招娣道,“早点弄清楚,早点教咱们二娃,一举两得不更好么。”
“你的算盘打得真好。”钟建国算是服了,“沈宣城他妈要是知道你打这个主意,人家都不送你那什么苦丁茶。”
宋招娣哼一声:“我是为了你儿子,你搞清楚。”
“也是你儿子。”钟建国不容她开口,又说,“别说不是亲生的。不是亲生的也是你儿子。”
宋招娣噎了一下:“甭废话,帮我把人弄出来。”
“我可没办法。”钟建国摆摆手,“你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我绝不拦着你。”
宋照挑了挑眉:“真要我出手?”
“想出手就出手。”钟建国看着她笑着说,“你以前说过,即便我不同意,整天不着家,想阻止你也没法阻止。”
宋招娣:“那我就不客气了。”
“容我提醒你一句。”钟建国道,“这个邻居跟上一个不一样。”
宋招娣:“我知道。”
小宋老师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今儿是二月二,龙抬头,不是什么大日子,也是个小节日。上午从学校回来,宋招娣做好晌午饭,就杀两只母鸡,名曰今儿过节。
大娃放学回来,就盯着死的不能再死的小母鸡咽口水:“娘,两只全炖了吗?”
“全炖了。”宋招娣道,“别看了,过来吃饭。等你们下午去上学的时候我再炖,放学回来正好可以吃。回头再用鸡汤给你们做鸡汤面条。”
大娃舔舔嘴唇:“都不想去学校了。”
“你敢!”宋招娣瞪着眼睛看着他。
大娃打了个哆嗦:“不敢,不敢。我这就去洗手。”
三点多,宋招娣把炉子搬到廊檐下,洗的干干净净的两只母鸡放到钢筋锅里,扔一把香菇和几片姜,宋招娣就去干自己的事。
四点左右,宋招娣在楼上给几个孩子补衣服的时候,闻到一股浓香,心下好奇,哪来的香味?突然想到是她自己干的好事。
钢筋锅不是高压锅,家里的母鸡快五年了,半个多小时肯定炖不烂。宋招娣也就没下去看,继续在楼上缝缝补补。
半点的时候,客厅里的自鸣钟会响一下,宋招娣听到响声,知道四点半了,鸡肉也差不多了,便揉揉发酸的脖子,伸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慢悠悠往楼下去。
甫一出现在院里,宋招娣就听到有人喊她。宋招娣下意识往西边看。
“小宋,这边。”
宋招娣转过头:“婶子啊,有事吗?”
“你炖的什么?”段大嫂指着廊檐下的炉子,“我闻着怎么跟鸡肉似的。”
宋招娣走到篱笆墙边:“就是鸡肉。”
“那怎么这么香?”段大嫂纳闷。
宋招娣:“因为是母鸡啊。”
段大嫂瞪大眼,不敢置信:“你,你怎么把下蛋的母鸡给杀了?”
“我们家现在有十来只母鸡,下的蛋又没法卖,自己也吃不完。”宋招娣道,“我想着有四只母鸡的年龄也大了,就先杀两只,等八月十五的时候再杀两只。”顿了顿,“省得以后病死了,不能吃,扔掉又可惜。”
段大嫂:“是你到岛上的那一年养的?”
“对的。”宋招娣道,“婶子,去拿个盆,我给你盛盆鸡汤,留你们晚上下面条。”
段大嫂不跟宋招娣客气,拿着个铝盆到钟家,就说:“听你刚才那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家有几只母鸡快七年了。赶明儿我也得把它们宰了。”
“刘萍坐月子的时候,你没拿去给刘萍吃?”宋招娣奇怪。
段大嫂:“怎么没拿,拿了四只。可是我有一次帮她抱孩子,她嫌我不会抱,我一生气剩下的几只就没拿过去。”提起刘萍的事,段大嫂就生气,“没良心的东西,给她吃都不如喂狗。”
宋招娣笑笑,没接她的话茬。
掀开锅盖看到上面飘一层油,宋招娣便说:“婶子,我给你多盛点油,下面条的时候就不用放油了。”
“随便你。”段大嫂道,“但是别盛肉,留着给几个孩子吃。”
宋招娣笑道:“我知道。那几个皮孩子中午就分好了,一人一个鸡腿。仗着三娃年龄小,争不过他们,给三娃两个鸡翅。我和建国一人一个鸡翅和鸡头。”
“大娃分的?”段大嫂肯定道。
宋招娣笑道:“是啊。我们家的五个孩子,自立和更生懂事,二娃不在乎吃的,只有大娃个厚脸皮敢这么分。”
“老话说脸皮厚吃块肉。”段大嫂道,“你家大娃这样——姨,我怎么听到有孩子哭啊。”
宋招娣停下来,仔细听:“好像是隔壁。”
“沈团长家?”段大嫂指一下西边。
宋招娣点点头:“咱们后面的人家没小孩子,前面是路,只有沈家的孩子小。”说着,突然想到,“婶子,刘叔有没有跟你说过沈团长家的事?我问建国,他什么都不知道。”
“我也好奇,沈宣城娶那么一个婆娘,怎么还能到一线。”段大嫂道,“你刘叔说沈宣城参加过越战,好像还立了大功。部队论功奖赏的时候,沈宣城主动要求去南海舰队,说是离他家近。
“因为打仗,耽误了娶亲。他到南海舰队,部队领导就要给他介绍对象。沈宣城直接拒接了,说他有未婚妻。”
宋招娣下意识往西面看一眼:“不会就是他现在的媳妇吧?”
“听我慢慢说。”段大嫂道,“你和小钟结婚的时候,部队没怎么查,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你是小钟的表妹,你家是贫农。沈宣城的婆娘是富家小姐,部队查的特别仔细。
“孙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良田不知道有多少亩。后来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孙家的地就被分走了,其中就有人沈宣城他们家。”
宋招娣不禁睁大眼:“那孙宛如还不恨死沈宣城?”
“分孙家的地的人多着呢。她想恨也恨不过来。”段大嫂道,“孙家老爷子会做人,地没了,钱财还在,就拿出钱接济周围的穷人。早几年革命闹的轰轰烈烈的时候,孙老爷子被拉出来游街,也没人骂他,朝他扔臭鸡蛋什么的。
“但也不是每个乡邻都知恩报恩。听说有几个瞎字不识的农民就趁机要娶孙家的大小姐,也就是孙宛如。听你刘叔的意思那几家是瞧着孙家大小姐知书达理,识文断字,将来能教好孩子。孙老爷子觉得那几家不是良配,就一边拖一边给孙宛如找对象。”
宋招娣接道:“然后找到沈家?”
“没有。”段大嫂道,“六六年夏天,沈宣城听说他老家那边也开始闹革命,九月份吧,向部队请了假回家探亲,其实去看看孙家有没有出事。
“我刚才说沈宣城跟部队领导说他有未婚妻,就是这个孙宛如。他惦记孙家大小姐,以为军功在身,回去能娶到人家,才这么跟领导说。可惜,孙宛如看不上他。”
宋招娣好奇:“那后来怎么嫁了?”
“孙老爷子拍板同意的。”段大嫂道,“听说结婚那天是孙家老爷子亲自把闺女送上门。”
宋招娣啧一声:“难怪沈宣城的娘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也没听老太太吵吵过,原来是儿子太喜欢人家。对了,部队领导那一关怎么过的?”
“孙家老太爷,也就是孙宛如的爷爷很仗义。”段大嫂道,“老太爷以前帮助过革命军,孙宛如的一个远方叔叔还牺牲了。部队领导查到这一点,才同意沈宣城和孙宛如的婚事。”
宋招娣不禁感慨:“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是啊。”段大嫂说着,一顿,“那孩子怎么还在哭?沈宣城的娘是不是不在家?”
宋招娣不懂:“跟她在不在家有什么关系吗?”
“我买菜的时候碰到过沈宣城的娘。”段大嫂道,“我问怎么不是儿媳妇出来买菜,老太太摇头叹气,说儿媳妇什么都不会干。我怀疑那个孙宛如也不会照顾孩子。”顿了顿,“孩子哭好长一会儿,老太太要是在家,肯定把孩子哄好了。”
宋招娣眉头一挑:“婶子,咱们过去看看。”
“别去了。”段大嫂想也没想,“那种女人,咱们去了,还会觉得咱们多管闲事。”
宋招娣笑道:“也不一定啊。婶子,咱们就过去看看。她要是不识好歹,咱们以后不跟她家走动就是了。”
第101章 拜师学艺
沈宣城是刘师长手下的兵,部下家里哭闹不止,段大嫂作为刘师长的妻子,去沈宣城家里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倒也说得过去。
段大嫂是个善心人,宋招娣拿走她手里的铝盆,段大嫂也没再坚持。不过,孙宛如的做派,段大嫂着实不喜,搬来半个月了,都不出来跟左右邻居打声招呼。整个家属区,也就她这么一位。于是段大嫂便跟宋招娣说:“她要是不搭理咱们,立刻回来啊。”
“婶子,我是那种热脸贴上冷屁股的人吗?”宋招娣笑着问。
段大嫂笑了:“我一时给忘了。”
两人到沈家门口,见大门关着,宋招娣就高声问,家里有没有人。
片刻,沈母从屋里出来。
宋招娣和段大嫂相视一眼,老太太在家啊。
段大嫂挺意外,便小声问宋招娣:“不请自来,咱们该怎么说啊?”
“我来说。”宋招娣小声说一句,就冲着往这边来的沈母喊,“婶子在家啊。还以为你不在家。我听孩子一直哭,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
沈母打开门,侧身请两人进来:“没生病。谢谢宋老师关心。”
按照以往,宋招娣听人家这么说,她会说,既然没事,我们就回去了。然而,宋招娣很想知道沈宣城的妻子是人是鬼,是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正因如此,她非但没回去,还拉着段大嫂进院:“是不是饿了?”
沈母有些不自在,笑笑:“是啊。我正准备给孩子做吃的。”
“我家正在炖鸡肉,我去盛点?”宋招娣道。
“不用了。”
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宋招娣情不自禁抖了一下,抬头往屋里一看,颇为意外。宋招娣一直认为孙宛如最多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瞧着对方有三十来岁,宋招娣压下心底疑惑,笑道:“没关系,省得做了。”
“不用。”孙宛如冷冷道,“我女儿不爱吃。”
“妈妈,我要。”低声抽噎的小女孩冷不丁开口。
孙宛如脸色微变。
宋招娣想笑,见孩子哭得挺可怜又觉得不厚道,便对沈母说:“婶子,我去盛点。”
“不需要。”孙宛如再次开口。
宋招娣这次想冷笑,但是她自己要来的,怪不了别人,干脆对沈母说:“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天色不早,也该做饭了。”段大嫂说完,拽着宋招娣就走。
沈母满脸尴尬,想出言挽留,宋招娣和段大嫂已转身,忍不住瞪一眼儿媳妇,就跟上去:“我送送你们。”
“婶子留步,大家都是邻居,不用这么客气。”宋招娣表现得很善解人意,“你快去给孩子做饭吧。”
大孙女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沈母想一下:“那,那你们慢走。改天过来玩啊。”
“好的。”宋招娣挥挥手。
段大嫂抬手拽住宋招娣的胳膊,催促道:“走了。”到门口回头看一眼,眉头紧皱,满脸不快,“什么人啊。张嘴不用,闭嘴不需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家的肉吃不完,非要往她家送。”
宋招娣扯了扯嘴角,想笑自己又想点头附议:“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那是你还年轻。”段大嫂道,“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有姚老师那种,也有目中无人——”
宋招娣:“是目无下尘。”
“对,就是你说的这种。”段大嫂说着,冷哼一声,“我最看不上这种人。搞得好像他们不用吃喝拉撒睡,都跟神仙一样。”
宋招娣拍拍她的胳膊:“好了,您就别气了。今天的事怪我,是我自己要去的。”走到廊檐下,把盆递给段大嫂,“待会儿刘叔该回来了,婶子回去做饭吧。”
“炉子呢?”段大嫂问,“就放在这儿吗?”
宋招娣:“我能搬得动。”
“我帮你。”段大嫂放下鸡汤,不等宋招娣开口,端起炉子上的钢筋锅就往厨房去。
宋招娣连忙拎着炉子跟上去。
段大嫂把锅放到炉子上,突然意识到不对头:“小宋,你家厨房里这么宽敞,干么搁外面炖鸡肉?我之前就想问你。你一问我沈家的事,我就给忘了。”
宋招娣心中一凛:“我嫌厨房里热。”
“又不用你烧火。”段大嫂脱口而出,突然心中一动,猛地抬头,睁大眼,“小宋,故意的吧?”
宋招娣眨了眨眼睛,很是疑惑:“婶子说什么呢?”
“你知道我说什么。”段大嫂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小宋,咱俩认识好几年了,你骗得了别人骗不骗我,沈家的孩子哭闹不止,沈宣城的妈都哄不好,肯定是因为要吃肉,沈家又没有,对不对?”
宋招娣点头:“就算对。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炖的这锅鸡,我闻着都想吃,孩子能不馋嘴?”段大嫂虚点点她,“振兴的妈妈可是跟我说过,她要是惹着你,你就做好吃的,馋的她家孩子跟她闹。你今儿是用这一招对付沈家吧。孙宛如惹着你了?”
宋招娣皱眉:“这个周淑芬,怎么什么都跟你说啊。”
“不是她特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