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卫相府高冷日常 >

第28章

卫相府高冷日常-第28章

小说: 卫相府高冷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昭皱了皱眉头,又问:“那最近一次聊天里可有起什么争执?”
    南风认真地回想了一下,然后回答:“最近咱们小姐院子里的花开了,二小姐请大奶奶到她院子里赏花。大奶奶只轻笑了声,说牡丹没什么好看的,太过艳俗,要赏花,也当是到荷花池那看荷花去。然后咱们家小姐眼圈就红了……”
    卫昭一听,不由得皱起眉头。
    卫昉一开始说和大嫂聊不来,她居然还真信了。
    现在看来,不是聊不来,而是大嫂根本就不想和她俩聊……
    这有女人的地方还真是麻烦。
    卫昭烦躁地揉揉太阳穴,转头对蒹葭道:“你遣人去同大奶奶说,我这边忙完了,就过去拜访拜访,陪她说会儿话。”
    ————
    下人才报了声“三小姐来了”,陈馨就扶着丫鬟的手出门来迎接卫昭了。
    卫昭见状忙迎上去扶了陈馨的手,笑道:“大嫂怎么出来了,外头太阳毒,莫要晒到我的亲亲小侄儿了。”
    陈馨摸了摸仍然平坦的小腹,答:“没事,太医说了,我的哥儿好着呢。算来昭儿你也有七八日没到我院子里说话了,最近可是太忙了?”
    “忙倒不算忙,就是事情太过琐碎。”卫昭一边说着一边将陈馨往屋里扶,“大嫂要是嫌闷,找大姐二姐过来同你聊天打发日子,也成呀。”
    陈馨闻言笑而不语。
    姑嫂俩在屋里坐下,丫鬟奉上了茶。
    卫昭抿了口茶,和陈馨家长里短地闲聊了一会儿,顺势问到:“不知道嫂嫂家里有几个姐妹?”
    “我们家就我一个女儿。”
    陈馨说完,在卫昭疑惑的目光之中,不由得又老实补充:“我娘家老爷倒是有三个庶女,不过都养在姨娘身边。”
    “这样呀。”卫昭了然地点点头,又问,“那这三位陈小姐现在都在何处?”
    陈馨迟疑片刻,方答:“年长我那人嫁给了襄阳伯行三的庶子,还有两个仍未议亲。”
    看陈馨一副不欲提及她们的表情,卫昭便没再追问,反而说起自家的事情来:“原先魏国公府的嫡长孙想要求我们家大姐做贵妾的事情,大嫂可听说过的?”
    陈馨不知卫昭是何用意,还是点头应了:“知道的。”
    “大嫂觉得,这是一段好姻缘吗?”
    陈馨微微一怔,谨慎地反问:“三妹为什么要这样问?”
    卫昭对陈馨笑笑:“大家都觉得是好姻缘呢。魏国公海家世代勋贵,又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海公子年少有为又一表人才,一个小小的庶女,能给他做贵妾,真真是上辈子积德。”
    陈馨神情一缓,不由自主地应了一声:“是的呀。”
    见陈馨如此,卫昭心下幽叹,可是还是往下说:“换做别的人,也许咱们夫人就同意了。可是换做我们家大姐,夫人和老爷都舍不得……大姐打一生下就养在夫人身边,得夫人悉心教导。因为是老爷的头一个闺女,大姐还是老爷亲自来启蒙的,是以大姐的才学是我们三姐妹里头最好的。这么好的人儿,怎么就舍得她去给别人做小老婆了?”
    陈馨有些讪讪然。
    “大姐的婚事是老爷夫人慎之又慎定下来的,就是怕她嫁得不好以后吃亏。二姐……”卫昭顿了顿,“二姐也是打小被夫人放在心坎上疼的,要不然襄阳伯小姐打了她,夫人何必又为她出头?一个庶女,打了便打了,何必要和襄阳伯府闹翻,不是吗?”
    卫昀这一段公案陈馨也是有所耳闻,现在听卫昭又将这本旧账翻了一翻,她的来意陈馨再听不明白,也是白活了。
    该说的都说完了,卫昭伸出手来握住陈馨,缓声道:“咱们三姐妹都还没及笄,我说不一句不知羞的话大嫂也莫要笑我——我们仨离成亲离离开卫府的日子还远着,兴许老爷夫人舍不得我们,多留我们几年也难说。大嫂嫁给我大哥,同我们成为姑嫂也是一种缘分。大家住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像姐妹一样好,老爷夫人就算长居山西,也不用操心我们了,不是吗?”
    陈馨的脸有些烫:“昭儿,你今儿说的这些话,我都听进去了。”
    卫昭闻言心中一松,在陈馨的手背上拍了拍:“二姐一直想给我们的小侄儿做个帽子,就是愁着不知道该在上面绣什么花。我呀打算让她做两顶,一顶哥儿带的虎头帽,一顶姐儿带的鲤鱼帽,大嫂你看可好?”
    陈馨跟着卫昭和气地笑了:“都好,就依你的意思。”

☆、第41章

从卫昶院子里出来,卫昭就往卫昀那儿去。
    卫昀正在坐在牡丹花从边上绣着花,一听下人禀报三小姐来了,忙放下了手上的绣活迎上来:“昭儿你来得正好,我许你的那张帕子差不多就做好了,你来看看可还中意。”
    卫昭笑吟吟地谢了卫昀,随她去看帕子。
    牡丹花鲜亮艳丽,凤凰鸟雍容华贵,卫昭越看越喜欢:“真漂亮,二姐你做好了我就拿回去裱起来,挂在墙上天天瞻仰。”
    卫昀闻言不由得轻笑一声:“帕子做出来就是拿来用的,你将它束之高墙,那它岂不是没了用处?”
    “挂在墙上也能天天鞭策我呀~我绣活不好,看着面帕子也能让自己警醒警醒。”
    卫昭自嘲了一句,将绷子还给卫昀,同她携手走回廊下坐好。
    丫鬟奉上茶,卫昭也不急着喝,慢慢地刮着茶沫子,开口道:“刚刚我从大嫂哪儿回来,她说她看到了你给大哥绣的绣袋,觉得特别好,故而托我请你替咱们卫家还未出世的小小哥儿姐儿做两顶帽子,一顶虎头的,一顶胖鲤鱼的,男孩女孩的都备上。”
    卫昀的手一抖,绣针不小心戳到了拿着绷子的手上。
    默默地拿起手将戳到的食指拿起来看了一眼,卫昀开口道:“昭儿你这又是何必?人家眼中只有你才是正经妹子,你不该把我往她跟前推。”
    卫昭见卫昀戳到了手指头,忙叫身边伺候的丫鬟去拿药膏,然后将卫昀的手拿过来,掏了手帕给她擦血:“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生了龃龉就不好了。大姐倒好,明年就嫁到宋家去了。你同我还有三四年要和她相处呢。”
    给卫昀擦好了手,卫昭问她一句:“疼不疼?”
    卫昀摇摇头:“那么我少到她跟前凑趣就是了。反正现在老爷夫人不在家,我同她也碰不上几次面。”
    卫昭软软地看了卫昀一眼:“二姐你傻呀?老爷夫人难不成还要在山西住个三年五载的才回来?依着老爷那没法消停的性子,弄不好年底就回来了。”
    卫昀微微一笑,算是认同卫昭的说法。
    这时候丫鬟拿来了膏药,卫昭亲自给卫昀细细涂了,看着无甚大碍,便放了心。
    卫昀伤了手,干脆就把绣活放一旁,好好同卫昭说话:“其实也怨不得大嫂,现在就这样。我熟识的小姐,哪个不是被嫡出的姐妹挤兑的……大家都羡慕我同大姐,因为夫人和你待我们都好。”
    卫昭向来不觉得她和卫昉卫昀两个有什么区别,听卫昀这样说,轻轻地拍拍她的手背。
    卫昀定定地看着近旁的牡丹花,又道:“你之前不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想进宫吗?一来我有出息了,是替老爷夫人争光;二来……”
    卫昀顿了顿,咬咬下巴:“二来,他日我平步青云,便再没有人看不起我了……”
    卫昭心中一酸,劝慰卫昀道:“二姐,比起你他日受尽荣宠,我想老爷夫人定更愿意看到你圆满幸福地过下半辈子。”
    而世界上并没有谁看不起谁,只有自己看轻自己。
    这句话,卫昭并没有说出来。
    卫昀摇摇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都已经做了这么多努力了,我不想前功尽弃……”
    这不是卫昭第一次劝卫昀,得到这样的结论她也不奇怪。
    这个话题姐妹俩不再继续,闲聊了一会儿,便让丫环拿了花样册子来,挑选给卫昶孩子做帽子的花样。
    陈馨是个聪明人,得卫昭暗中提点一番,对卫昉卫昀的态度好了许多。平日里陈家送来什么稀奇物件,她都会让下人备上三份,给卫家三姐妹一人一份送去,只不过卫昭的那份稍稍贵重些。
    卫昉对这些身外之物不算看重,赏了送礼的妈子让丫鬟谢了陈馨便完了。
    卫昀倒是同卫昭两个一块儿上门去谢了,还陪着陈馨说了不少的话。
    日子平缓地过,卫相的山西行果然如卫昭所料,走走停停的,走了大半个月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
    每到名胜古迹处,卫相都要命人休整两日,或登高望远,或吊唁先贤。
    作诗作赋更是少不了,洋洋洒洒几千字写下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连越慎言这般隐忍的性格都看不下去了,破天荒地在最新的飞鸽传书上不报平安,反去吐槽卫相——
    令尊当真雅致非凡。
    卫昭笑得肚子都疼了,大大惋惜着怎么没能跟卫相一起回老家去。
    天气日益热起来,大嫂陈馨原本孕相很好,谁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就不对劲了。吃什么吐什么,吐到最后连胆汁都呕了出来。
    卫昶慌得翰林院也不去了,告了假在家陪妻子。
    卫昭着人请了太医来瞧了,开了药吃了,不见效便罢,反病得更厉害了。
    翰林夫人得了信,马不停蹄地赶到卫府来瞧女儿。
    一进屋,见到陈馨那憔悴的模样,翰林夫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便扑过去抱住陈馨落了泪。
    翰林夫人身边的老妈妈待母女俩哭完了,上前来说到:“以老身之见,姑奶奶这定是魇上了。”
    翰林夫人一听,忙抹了泪,问一旁手足无措站着的卫昶道:“可请高僧看过了?”
    卫昶微微一怔,开口便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站在卫昶身后的卫昭忙掐了这个呆傻的大哥一把,抢着替他回答了:“回亲家夫人,我们倒是没想到这上面去,我马上就着人去请高人来看。”
    说完,卫昭示意蒹葭下去吩咐了。
    翰林夫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看向卫昭,问:“这位可是府上的三小姐?”
    卫昭出来对翰林夫人行了礼:“回夫人,正是卫昭。”
    翰林夫人上下打量了卫昭几眼,感叹道:“也难为你了,这么小个人要处理这么一大家子的事,有顾及不到也是难免的。”
    翰林夫人这话绵里带针,卫昭听得很不舒服,但也顺着说了下去:“原本是要大嫂管家,我同我们老爷夫人一道儿回山西去的。可临行前厨房惹了大嫂不痛快,夫人说大嫂性情温和,容易被下人欺瞒,这才留了我下来。”
    要不是您的好女儿不给力,哪有我什么事?!
    翰林夫人被卫昭堵得有些挂不住。
    那多嘴的老妈子开口替翰林夫人说话:“想来也是我们姑奶奶有了孕,卫夫人怜惜她,让三小姐留下来帮衬着些呢。”
    翰林夫人赶紧顺着这梯子下来:“可不是,也是亲家母一片好意。”
    卫昭本想再刺翰林夫人两句,可想想她是长辈又是卫昶的岳母,也就忍了下来。
    不一会儿卫家人请了京中出名灵验的神婆来。
    那神婆在卫昶的院子里神神秘秘地跳了好一会儿大神,又留了符纸,说是院里的鬼祟已经被她赶走了,接下来要让一位清贵的小姐去大佛寺取活泉水来,烧沸了将符纸化了给卫大奶奶吃,一连吃上十日便好了。
    翰林夫人一听,忙让那老妈子去她母家请陈馨的表妹帮忙去大佛寺取水。
    卫昭让人将那老妈子拦住,转身对着翰林夫人一福:“府上的表小姐是身份尊贵,可到底隔了两层,想来不如我去灵验。夫人陪大嫂说会儿话,卫昭稍去就回。”
    说完,卫昭吩咐下人好好招待翰林夫人之后,又扯着大哥到一旁说话。
    “大嫂身体不好,翰林夫人心情也不好。待会儿她要是说你,你听听就算了,别和她对着干。横竖大嫂是我们卫家人,咱们在嘴上让让她,不算吃亏。”
    卫昶早就被这一整天瞎闹和的事搞得心烦意乱的,现在听卫昭怎么一说,干脆甩了手:“罢罢罢,我回翰林院去!她们母女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欸……”
    卫昭拉不住卫昶,眼睁睁看着他去了。
    一直在一旁陪着卫昭的卫昀见状,有些窘迫地问卫昭:“这可怎么是好?”
    “大哥去了也好。不发一两回脾气翰林夫人只当我们大哥是面团呢。”
    说着卫昭往屋里看了一眼,对卫昀道:“我不在家,翰林夫人就你来招待罢。你也不必上赶着和她们亲热,做到不失礼就成。”
    卫昀对卫昭点点头:“你只管放心去,这里有我呢。”
    卫昭同卫昀告了辞,命人套了马车,准备出门。
    得了消息的卫昉前来,说陪卫昭同去。
    卫昭正一肚子牢骚没地说呢,拉着卫昉上了车。
    马车缓缓开出相府,卫昭勾着大姐卫昉的手,抱怨道:“这翰林夫人真真是让人讨厌!我们卫家又不是没有人,上赶着要她那个什么侄女儿来帮忙做什么!说话又夹枪带棒的,真难为她能养出大嫂这么软的性子!”
    卫昉轻声一笑:“这可不是关心则乱了。要是你嫁到外面去受了委屈,我们家夫人说出来的话估计比她还难听呢。”
    卫昭又羞又怒地拧了卫昉一下:“瞎说什么呢!”
    卫昉又笑了好一会儿,方敛容愁道:“夫人那么大家业,是没法指望大嫂了。你是能干,但是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人,能帮上多久?”
    说着卫昉叹了口气——
    “只希望二嫂是个厉害的,能让夫人省心。”

☆、第42章

卫昭取了大佛寺的活泉水回来,让丫鬟们烧沸了,化了符纸给陈馨喝下。
    不知道是那符纸起了效用还是陈馨的心理作用使然,一碗符水喝下去,陈馨竟然也不吐了。
    看着女儿的气色好了许多,翰林夫人终于是放了心,亲自喂了陈馨白米粥,看着她睡下了,才告辞。
    领着自己带来的一干婆子丫鬟出了陈馨的屋,翰林夫人四下看看,皱起眉头:“姑爷呢?”
    卫昭跟着从屋里出来,正巧听到翰林夫人这句话,便上前来回答:“大哥看亲家夫人来了,说万事有您拿主意,他先回翰林院忙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