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步生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尚公主我并不合适,先不说我这名头,就是长公主那边,也不见乐意见着我爬在她儿子头上。”
长公主的脾性平城无人不知,如果萧佻真的抢在她亲生子萧拓面前尚主,还不知道心中有多不痛快。萧佻平常就爱和这位继母过不去,也没少气的长公主进宫告状。长公主有权责罚这个继子,奈何有燕王拦着,她也只有进宫找东宫哭诉了。
可惜哭诉了这么多次,东宫从来没有一次因为此事责罚自己的侄子过。
明眼人已经能看出长公主在东宫的心里是个甚么位置了。
若是外人欺负到长公主头上,例如皇太后的娘家,那么东宫是一定会出手维护,但关系到自家子侄,那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那也说不定。”高季明抱着宁可小心的心思说道,他想起宫中陈留公主的年纪只比萧佻小上几岁,“说不定会是陈留公主。”
“……这份福气还是给我那个好弟弟享吧。”萧佻对拓跋氏的公主没有多少好感,他从团蒲上起来,盘腿胡坐久了,还是觉得臀部有些疼,他跳了三下,好歹将那股难受劲给舒缓些许。
“……”高季明也不觉得尚公主是个甚么大好事,士族变通不死板,若是寒门和胡人强大,也会和其联姻,不过一般都是将家中小娘子嫁出去,娶进来的有,但不太多。
尤其尚公主之后,公主是君自己是臣,这日子基本上就别想过好了。自己好友家里就是个铁证。
萧佻从外面回到家里,才从犊车上下来,家人便满脸堆笑上前来,“大郎君,郎主让您过去。”
萧佻知道最近阿爷经常找自己,听到家人这么说,他点点头,“嗯。”
萧斌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在鲜卑习性厚重的六镇,回到平城里还保留这一些鲜卑人的习惯,他手里端着羊酪。
“郎主,大郎君来了。”家人跪伏道。
“嗯。”萧斌抿了一口杯中的酪浆应道。
过了一会脚步踏在地衣上的细细声响传来,萧斌放下手里的杯子,转过头去,“你回来了?”
“嗯。”面对萧斌,萧佻除了出口气他之外,再无别的话好说,他在萧斌面前的茵蓐上坐下。
“回来不知道给阿爷行礼,你书读到哪里去了?”萧斌挑眼问道。
萧佻不堪萧佻,只是看着面前的矮案,听到萧斌这么说,立刻就从茵蓐上站起,走到下首位置,还没等家人将茵蓐摆上,他撩开下摆噗通就跪在地上,对着上面的阿爷磕头。
萧斌原本只是想稍微的教训儿子那么一下,谁知道他还真的搞出那么大的动静。
“你这又是做甚?”萧斌差点没将手里的杯子朝着萧佻丢过去,想起自己把萧佻叫过来不是为吵架的,而是有事说。
“罢了,你坐到这里来。”萧佻指了指一个位置,家人这下子激灵了,赶紧的将茵蓐摆好,免得萧佻继续坐在那里。
“你这几日都到哪里去了?”萧斌没有监视儿子的喜好,基本上也不会过问儿子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他看着萧佻长得都要比他高了,不禁觉得这时光飞逝,心里也决定了赶紧给萧佻谋个位置。
“和高郎出去了。”萧佻面上一派的坦荡荡。
“……是高渊家的?”萧斌将朝堂上姓高的人在脑子中过了一个来回,终于想起那么一个秘书监来。
秘书监,掌禁中书籍,隶于太常。
“正是。高郎是高公的侄子。”对于此,萧佻没有多少好隐瞒的。
萧斌惊异的瞥了一眼儿子,“高公性情高洁,和他家子侄交往倒是不错。”
“……”萧佻扯了扯嘴角,不说话。
萧佻看了一眼形貌已经很出众的儿子,叹口气道,“你也大了,再这么下去也不像个事,尤其你也要娶妇。我有心给你从士族女郎中求娶一新妇,可是就算女家看着东宫和我的面子上,愿意将女郎嫁过来,那也要你争气。”萧斌这次是真的推心置腹的和儿子谈了。
“我知道,因为当年你阿娘的事,你心里很不痛快,是不是?”
萧佻眼神霎时冷冽起来,他双手放在膝上,手背上青筋暴露。
“阿爷……还有心提起此事?”他抬头冷笑问道。那时他虽然年幼,但是那一桩桩的事却事记得清清楚楚。
阿娘死的不明不白,明明一个侯夫人,后事却办的那么寒酸,阿爷身为一家之主,对此事一声不吭。那会他年幼想不明白,只知道哭,后来身边的乳母私底下悄悄告诉他,阿娘是从宫里回来之后突然没了的。
当时年小,还不得他去问父亲,皇后和那位天子姑父已经促成了父亲和长公主的婚事。
这些事日后想起来,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男子,阿爷实在是无用!
“……”萧斌呼出一口浊气,“我知道你心中不痛快,不过你也没必要拿着自己的前程来博,你如今让我不痛快,可是你将来呢?”他说着长叹一口气,靠在凭几上。
“将来你拿甚么过生活?难道你要去学你那个二叔?”
萧佻嘴唇几乎抿成一条线,二叔就是博阳侯萧协,如今萧协过着什么日子,他也看着。自身才能几乎没有,放眼平城也几乎没几个权贵将这位君侯当回事。
“……”萧佻正坐在那里只是不说话。
“你不认博陵为母,这也……”萧斌摇了摇头,长公主当年所作所为,可谓心肠歹毒。她心里不痛快,也不必拿着个才几岁的小儿来撒气。到了如今大郎不肯认她为母,那也是有原由的。
“阿爷认为儿不孝不义?”萧佻冷笑。
“如今这家里如何,你也知道。”萧斌听着这话,心下火气又差点窜上来。好歹是压住了。
“这萧家,若是不能再出皇后,日后如何难说。”萧佻一挑嘴角,“而且就算出了皇后,也不可能和如今太皇太后这般了。”
“你……!”萧斌听到儿子开口说话没个遮掩,抓起手边的玉珏就丢过去。
萧佻坐在那里丝毫不躲,任由玉珏在额角砸出一块大包出来。
“那你想如何?难道要到了娶妇上头还白身?”萧斌已经想请家法把萧佻给打上一顿了。
“阿爷想如何?”萧佻不答反问。
“你给我去做羽林郎。”萧斌气道。
羽林郎中几乎都是从鲜卑贵族中挑选出佼佼者,进去了起点高,而且人脉也好。
“太皇太后重用汉臣,日后鲜卑人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当着自家阿爷的面,萧佻说话很不客气。
“你这个孽子!”萧斌被气得抓起手杖对着萧佻背上重重杖打几下,“那么就尚公主!”
尚公主之人会被授予驸马都尉的官职,也算是个入仕的途径。
“靠着妇人入仕,儿成甚么了?”萧佻原本咬牙受着萧斌的杖打,突然听到这么一句,抬起头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要你去入羽林郎你不愿意,尚公主你也不肯,那你要怎么样?你日后成个废物,拿甚么连去见你阿娘?”
“儿入中书学。”萧佻咬牙答道。
萧斌顿时愣住。中书学相当太学,中书学生学业结束之后,可入仕为官。如今的李平当年就是中书学生。
不过中书省重要是否,几乎是看上面人的喜好。如今汉臣得到重用,中书省渐渐超过其他省,但将来怎么到底不好说。并不是全部的鲜卑勋贵都支持汉化,这中书省悬的很。
“你要入中书学?”萧斌满脸古怪,他自己没有多少读书的天分,但是萧佻却是在这方面十分出众,若是有心也可能读出个名堂出来。
“是。”萧佻点头。
“……”萧斌丢下手杖,大步就向屋内走去,至于儿子说的要进中书学,他肯还是不肯,到没有明说。
**
萧妙音觉得最近宫中怪怪的,她人在西昭阳殿,日日都和小皇帝混在一块,或许是离皇帝比较近的缘故,就算她没有用心去打听什么,都能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
例如太皇太后在两仪殿里问天子朝政了,而且事非要让天子说出个一二三来。
萧妙音和东宫没有多少相处,但在宫里,哪里能完全不知道。这作风和以往是完全不一样啊。
事出反常,必为妖。
她坐在床上呆呆的想道。
“三娘?”拓跋演放下手里的书卷,抬头就见着萧妙音坐在那里发呆。
萧妙音听到小皇帝的声音反应过来,“陛下?”
“怎么了,最近常常见着你自个坐在那里不知道想甚么。”拓跋演问道。
“没甚么。”萧妙音低下头,手指从衣裳上的绣纹上轻轻拂过。
“……”拓跋演瞧着她垂着头不说话,当她想家了。拓跋演在这宫廷中长大,但不代表他不通人情。
想起萧妙音入宫这么久,除了重阳节那次回了燕王府之外,就再也没有回去了。多少都会有些想念家中。
可惜她和嫡母不亲近,而那位姑祖母也不会想和一个庶女亲近,生母身份又过低,别说进宫,连获得门籍的资格都没有。
之前拓跋演让毛奇打听萧妙音在宫外的事,他想起一件来。
“博阳侯夫人最近会进宫。”拓跋演说道。
“嗯?”萧妙音满脸奇怪的看着他,博阳侯夫人进宫和她有甚么关系?
“博阳侯夫人入宫,会带着萧二娘拜见东宫,那时你去和她说几句话也好。”拓跋演道。
那位萧二娘他见过,才见面就见着她眼里带着一股算计。宫中这样的人太多,他身边也多,见得太多反而觉得此女平平无奇了。
“陛下,三娘子在宫中未免有些孤寂,不然让三娘子多和公主们玩耍?”毛奇瞧着拓跋演不到点子上,俯下*身在他耳边轻声出主意道。
小娘子自然也和小娘子玩的来,日后三娘子要留在宫中,和公主们就是嫂子和小姑的关系,此时相处好了日后也有好处。
“公主?”拓跋演想到宫中的确公主不少,先帝有皇子七人,皇女自然也不比皇子少,不过如今皇女中封了公主的也就是陈留公主和兰陵公主两个人。这两个还是因为得东宫喜欢,所以才能封为公主。其他的皇女或许要等到出嫁的时候才能得封了。
**
万寿宫中,太皇太后面无表情看着面前的文卷,手里的朱笔迟迟没有落下。中常侍在一旁已经看了许久,也没见着这位有落笔的意思。中常侍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日久,知道这位在朝政上杀伐果决,从未出现这种情况。
“陛下?”中常侍出声。
“你说,大郎是不是和先帝越来越像了?”太皇太后突然蹙眉道。这个月来,朝政之事她拿来问天子,天子小小年纪,竟然能够说的头头是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那么一个虚岁才十二的小儿,竟然能够想的那么多。这让她不能不想起他的父亲。当年先帝去世,她掌权的时候,先帝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到了十四岁,她归政。那会她毕竟已经垂帘听政那么多年,朝堂也形成她的一系。
若是真的从朝堂上下手,先帝恐怕是处处制肘,没想到啊,他竟然从八部大人入手,差点就将她轰了下去。若不是那一杯毒酒,如今会是个甚么样的局面,还不知道。
“这……”中常侍顿时卡壳,太皇太后问话,他不能不答,但是这……叫他怎么回话?
“大郎和先帝真是越来越像了。”太皇太后不等中常侍答话,她自顾自的说道,“那张脸长得像他的亲祖母,连说话的语气都和先帝一模一样……”
话语说到后面,那双凤眼微微眯起来,透着一股冷冽。
中常侍垂下头,不敢多说一句话。
“果然,这孩子不管怎么养……都不是亲生的啊。”太皇太后闭上眼,嘴角绷紧。
“陛下?”中常侍不能让太皇太后这么自说自话的下去,“天子是陛下养大,常言道生恩不如养恩大,天子也不是很孝顺陛下么?”
这话说的是真的,拓跋演对太皇太后明面上恭顺,多余的话一句都不会说,就连朝堂上的事,除非太皇太后再三相问,他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来。
“孝顺?的确很孝顺。”太皇太后靠在手旁的隐囊上。她勾唇一笑。
过了这么一个来月,拓跋演在朝堂上也算是越发自在了,他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还能得到太皇太后的几句称赞。
他回到昭阳殿,毛奇和小黄门说几句,满脸古怪的走过来在拓跋演耳畔低语一句,“东宫将三娘子遣回去了。”
拓跋演目光一凝。
☆、第42章 归来
萧妙音到了燕王府的时候,还有些许怔忪。她是清晨被叫醒,然后收拾收拾就被送到宫门那里,甚至朝食都没给她用。
早没睡清醒,她还有些想不明白,等到到了家门口,被仆妇抱进门了,她才觉得,是不是太皇太后和小皇帝出什么事了?
萧妙音有那个自信,在宫中她是真的没有闯祸,而且对东宫也没说什么不好的话。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哪里会对着玩伴说姑姑的不是?
她咬着指甲想来想去,只有小皇帝和太皇太后有什么了。
这一个多月来太皇太后让小皇帝自己处置朝政,而小皇帝又处理的十分好,已经显现出在这上面的资质出来。说不定就是为了这个?
萧妙音趴在仆妇的背上想到,肚子咕噜噜的一阵响,她捂住肚子,泪流满面:好饿……
常氏清晨就听到女儿被送回来,吓了一大跳,她让婢女去接,自己在屋子里坐立不安。等到婢女把人抱回来,常氏亲自接过女儿仔细查看一下,发现比回家的时候重了不少,小脸蛋圆溜溜的,脸色白里透红,这才放下心来。
萧妙音闷声闷气的“阿姨,儿饿!”她被送出来的时候还没吃早饭呢!想起东宫,萧妙音就悲催的在心里挥舞一下拳头,好歹她在宫里给东宫陪了那么久的小皇帝啊,把人送出来,好歹先给吃个饱饭啊!
“好好好!”见着女儿无事,常氏的心算是落到肚子里头了,听到女儿要吃东西,她立刻看向阿苏,“去给女郎将朝食拿来。”
八岁的女孩胃口不大不小,萧妙音肚子饿了对着一碗加了肉的馎饦吃的很快。
常氏坐在那里看着女儿哪怕吃的快,但进食姿态优雅,心中感叹在宫中住过就是不一样。等到女儿吃完,她才问道,“三娘,你怎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