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喜临门 >

第25章

农女喜临门-第25章

小说: 农女喜临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代,很多空穴来风的事情都被当成了事实,有些谎话经过不同人的嘴,最后就可能被当成了真话,临青溪觉得这个方法可以一试。
  “溪儿,你具体说说!”陆志明想听听临青溪的主意到底是什么。
  见众人都把目光对准了自己,临青溪也不藏着掖着,就像把听到的故事重新讲一遍似得:“关于紫土的不祥传说,众所周知的版本是当年天神娘娘将为祸人间的妖魔鬼怪镇压在人间,如果有人在紫色土上种东西就会遭遇灾祸。咱们就把这当成这个传说的前半部分,它还应该有后半部分……”
  临青溪说得有些神神秘秘的,临青飞想起临青溪曾经遇到的那个老阿爷,然后就有些着急地问道:“妹妹,那后半部分是什么?”
  “嗯……后半部分应该是这样的:佛祖怜顾苍生,并以佛法感化妖魔,期望他们能找回曾经丢失的人性七宝,即爱、善、仁、和、德、谦、信,天神娘娘也为了教化万民,于是以手中分别代表‘爱’、‘善’、‘仁’、‘和’、‘德’、‘谦’、‘信’的七种天神宝石用仙法化作一颗紫色种子,并将这颗种子洒落在人间。只要有人具备这人性七宝,并且找到了紫色种子,那么就可以在紫色土上种出香甜的东西来,而且福延子孙,并得天神庇佑,和乐安康。”在临青溪很小的时候,记得每个周末都有位老奶奶来福利院,不但给他们这些无父无母无家的孤儿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还会给他们讲故事,而这些故事长大之后的临青溪才知道,都是那位老奶奶自己杜撰的。
  所以,她现在也学那位老奶奶,开始自己瞎编神话故事,反正又无法考究,自然不知道真假。
  但在场的其他人却不这么想,不知道是不是临青溪的话很有感染力和信服力,几乎在她讲完的那一刹那,他们都觉得她讲得是真的,好像传说就应该有另一半似得,而这后半部分也真得像她说得这样。
  “溪儿,这些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临青溪的聪慧超出张显的认知,所以冷静回来,他开始怀疑临青溪,这么聪明的农家女娃,世上真的存在吗?
  “师伯,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是我曾经听一个老阿爷说的,然后你们突然问起来,我脑子里就猛地蹦出来这些东西了。”临青溪声音有些怯怯地说道,这老阿爷和自己瞎编的神话一样,反正都是出自她的口,世上也没人能查证出来,因此她也不怕穿帮。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五十七章 味道不错

  “这老阿爷是谁?”卫玄并不知道临青溪所作所说的一切都“来自”一个老阿爷。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以前在山里遇到的。只是那时候年纪小,记不清了,后来我被曹阿狗打破了头,老阿爷长什么样子,我记不清了,只是他教给我的一些东西和对我说的那些话变得清楚了。”临青溪对卫玄说道。
  老临家的人是早就知道这件事情,陆志明和张显也是知道一些,但以前他们都没有想太多,毕竟深山老林里会出现一些世外高人也很正常,他们都以为是临青溪运气好,遇到了这样一个人。
  可是现在看来,那位老者的身份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也许真的是世外高人,也许……神佛之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但现在他们都有些信了。
  “如果整个传说真像溪儿说的这样就好了,不但不祥紫土变成了好土,就是种紫土的人也会以‘爱’、‘善’、‘仁’、‘和’、‘德’、‘谦’、‘信’自省己身,这样一来,紫色土可以被大面积开荒,那么紫薯的产量就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会教化百姓,真是一举多得。”临青溪脑子里的东西究竟来自何处,张显并不太过关心,最重要的是她想出了好主意。
  陆志明也是这样认为的:“师兄你说的没错,而且楚国因紫土受诅咒的传闻就不攻自破,反而是楚国重得佛祖和天神庇佑,将那颗紫色种子赐予我楚国,而且还让溪儿种了出来,百姓自然会认为是当今圣上的人性七宝感动了上天,福降楚国。”
  “可是这样会有人信吗?”临忠国也是有些相信自家女儿说的话,更何况张显和陆志明也说了,这个主意好得很,只是他们几个都半信半疑,天下那么多人,他们会相信吗?
  “两位师叔,这件事情就交给玄儿去办吧!”卫玄主动领命,这件事情他比其他人做起来更方便也更有成效。
  张显和陆志明也觉得卫玄是目前来说最好的人选,只是这件事情还要回京和恩师、圣上商量一下。
  似是看出两人心思,卫玄又说道:“两位师叔放心,明日我就回京,待见过父亲和师公之后,再与师叔好好商议。”
  “好,玄儿,这件事情要赶快办!溪儿,你的万亩紫土先不要急着开荒,等到这件事情你师兄办好之后,你再着手去做,到时候就没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了,人手不够,我会再想办法!”陆志明还是很相信卫玄的能力的,他也相信这件事情只要圣上和恩师插手,那么很快就能解决。
  “好,溪儿知道了!”只要来得及明年育苗就行,再说,万一到时候事情没办好,她在沙土上种也是一样的。
  在屋里几人谈话的时候,厨房里灶火旁,沈瀚、临青禾、临青木和临十福都眼巴巴地盯着锅和灶膛,连烧火都不让临六乐和临五安两个丫鬟插手了。
  “什么时候能吃呀?”灶膛里传来的烤红薯的香味和大锅里蒸红薯的香味,严重刺激着沈瀚这个吃货的神经,如果不是临青禾阻止,他早就伸手去灶锅里了。
  “沈瀚哥,你别着急,妹妹不是说一刻钟之后差不多就行了吗!快了,快了!”临家兄弟也跟着临青溪一起叫沈瀚和卫玄为“沈瀚哥”和“卫玄哥”,还说这样会显得更亲近一些。
  “没错,快了,快了!”临青木和临十福也急的在一旁直搓手,他们从未觉得一刻钟会是这么难熬和漫长。
  “锅底的都烤焦了,一定是能吃了!”沈瀚看到临青禾扒拉灶火旁的红薯时,那些红薯都变成了黑黑的铁疙瘩,而且看起来好像变小了不少似得。
  “还不能吃,里面似乎没有熟透!”临青禾虽然没吃过烤红薯,但他烧火有经验,里面的烤红薯应该没有熟透。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一旁负责看时间的临六乐说道:“几位公子,姑娘说的时间到了。”
  “太好了!”一声惊呼,几人开始往外扒红薯,又忙着掀开锅盖。
  临青溪原本打算是煮红薯的,可是以前她听人说,蒸红薯比煮红薯更好听,而且她还特意蒸了几个紫薯,就是想让临远山、张显他们尝尝味道。
  临六乐和临五安没管沈瀚他们几个,而是按照临青溪事先的吩咐,将蒸好的红薯和紫薯快速地放进一个小簸箩里,然后端进了客厅。
  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厅里坐着的几人都站了起来,等到两个丫鬟端着蒸好的红薯和紫薯走进来,几人各拿起一个,学着临青溪的样子剥了皮吃。
  只是紫薯和红薯都很烫,又软软的,还流出香甜的薯汁,拿在手里不舍得放下,只好忍着微微地疼痛吃起来。
  “好吃,太好吃了!”只吃了一口,张显就赞叹起来。
  “又香又软,又甜又糯,这红薯真好吃!”陆志明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临青飞笑呵呵地吃了一半紫薯,然后临青溪又换给他一半红薯。兄妹两个换着吃,滋味又别有不同。
  卫玄看着临青飞和临青溪的举动,有些羡慕,有些小小的嫉妒,但只是一刹那,他也被红薯的香味刺激地胃口大增,吃完一个又打算吃一个。
  “这红薯和甘薯虽然很好吃,可是吃多了也不好!”临青溪也很喜欢吃,但她不得不提醒他们,东西还是不能多吃的。
  “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多吃?”临青云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因为这种东西吃多了会放屁、腹胀,还会造成脾胃不适、积食,还有烧心。还有,无论是紫薯还是红薯都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否则会胃出血。红薯还不可以和螃蟹、鸡蛋、鸡肉、鸡翅、番茄一起吃,这些都是相克的,吃了对人的身体很不好。”临青溪索性将自己所有知道有关紫薯和红薯的饮食禁忌都说了出来。
  “啊——我还打算以后紫薯和红薯多了之后,天天吃呢!”沈瀚有些失落地盯着自己手中的红薯说道。
  “沈瀚哥,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一切都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临青溪无奈地摇头一笑说道。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五十八章 早出晚归

  “溪儿说的没错,瀚儿记住了?”张显笑着问沈瀚。
  “是,师父,徒儿记住了!”说完,沈瀚还是吃完一个又吃了一个,反正他现在身体壮着呢,多吃一个没关系。
  临青溪又让两个丫鬟蒸了一些红薯,一切拿去给叶氏、穆氏和两位嫂嫂,另一些让下人们都分着吃。
  临十福早就馋了,可是临大安他们却舍不得吃,还是临青溪强下命令让他们每人吃了一个。
  经过一夜的折腾,天色微明的时候,紫薯和红薯全都安全妥当地放在了地窖里。虽然都是一夜没睡,但大家都不累,没吃早饭,临大安就领着几个人下地了。
  陆志明也先离开了,衙门的事情比较多,他必须要回去处理。临远山也领着儿子和几个孙子离开了。
  张显留下了临青溪,说是有话要和她说。临青溪想着可能是和几人回京的事情有关。
  果然,就剩下张显、卫玄、沈瀚和她时,张显对她说道:“溪儿,师伯打算今日就带着你两位师兄回京了。京城里有些事情要处理,恐怕一时半会儿师伯是照顾不到你这里了。好在,你师父一直都在,遇到什么难事,你只管去找他。”
  “师伯,您就放心吧!溪儿一定会听师父的话,不会惹事,安心种地。番豆好了之后,溪儿会让人给师公、师伯送去的,还劳烦师伯告诉师公一声,溪儿定会让他老人家吃上番豆。”无论是因为什么结下的这段缘分,至少这些人对自己的情谊不掺假,这对临青溪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她会努力做好。
  “溪儿,你是个好孩子。相信你师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有你送给他老人家的紫薯和红薯,他一定会很开心的。溪儿,别只想着种地,要跟着你师父、师娘好好读书、练字,也别只想着赚钱,这钱是赚不完的,天下还有比赚钱更重要,也更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你明白吗?”临青溪在张显的眼中是很聪明,但这不代表聪明的孩子就不需要被调教,在他看来,相比较卫玄和沈瀚,临青溪才是最需要被引导的那一个。
  “师伯,溪儿也许一时不能明白您这话中的意思,不过溪儿会不断反省自己,去弄明白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虽然两辈子加起来的年龄和张显也差不了太多,但是临青溪心里很明白,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她还比不上张显一个古人看得远、看得透彻。
  “有你这些话,师伯就放心了!”张显欣慰地笑笑。
  一旁呆着的沈瀚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对张显和临青溪之间的对话有些模模糊糊的,而卫玄则因为二人的对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之后,张显又让临青溪单独告诉卫玄一些有关紫薯和红薯的事情,以及那个有关紫土的详细传说,以便卫玄能够做好有关紫土的后续事情。
  吃过早饭,四人闲聊几句之后,就在依依不舍之中分别了,而分别之际,沈瀚一再让临青溪别忘了他这个师兄,还说以后一定会找机会来看她,但他自己也知道这“机会”很渺茫。
  卫玄没有对临青溪多说什么话,只是将自己随身戴着的一个很简单普通的灵芝祥云纹的玉坠挂在了她的脖子里。
  沈瀚笑他这个师兄小气,就连临青溪这个对玉一窍不通的外行人都看得出来,这玉无论是材质还是成色都极为普通,根本不像卫玄这样一个具备不凡气质的人佩戴的,只有看到的张显眼中光芒微闪,轻轻地皱了一下眉。
  送走了张显三人,临青溪绕道去自己的蔬菜大棚里看看,然后又到自己的那万亩紫土地里瞧了瞧,这才回家吃晌午饭。
  日升月落,时间悄悄进入了深秋的最后一天,看似宁静的临家村上空越来越集聚着一股浮躁之气,隐隐的不安在每个村民心里都起了波澜。
  临青溪这段时间在家的时间不多,临小玉、临小桃和临翠花来找她玩的时候,总找不到她的身影。
  最近,村里的豆腐生意因为曹家村的人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明里暗里的抢夺,如今已经大不如前,很多曾经因豆腐房而忙碌的村民都空闲了下来,而原本负责照顾家里的半大孩子们,又有了时间出来玩。
  老临家一品香的生意也多少受了点波及,好在没人知道这酒楼是临家村老临家的,而且临青海的厨艺已经打出了名气,倒是没有受多大影响。
  临青溪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去管其他的事情,她种下的玉米都交给了临大安他们负责,但每日她还是会去地里查看。
  还有临十福负责的那些育苗屋和育苗田,她也是要一一仔细过问和检查之后才放心,还有大棚里的蔬菜,她也是很操心。
  田里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让她做,而且她还要为来年这几百亩地的浇水问题发愁,如果再开垦那一万亩的紫土地,那么无论是时间、人力、财力和水源等等,这些对她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现在她有家人、师父、师伯和师兄依靠,但无论是现代还是现在,她都从来没想过要依靠任何人。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告诉她,人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坚强无畏,才不会被轻易打倒。
  临青溪也从来没把自己真正当成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毕竟她有一个强大而成熟的灵魂,虽然她在外人的眼中只是个还在成长的小不点,但一个孩童的身体并不能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