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肥田仁医傻包子 >

第174章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174章

小说: 肥田仁医傻包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晨宗也特烦刘西山,两人见面就掐架,虽然有长辈盯着,不能动手。彼此说话yin一句阳一句,冲起来就跟吃了火药似的,让马氏和刘申姜十分的头疼。

    说来也好笑,刘西山和赵晨宗两人都是大爷们,痛痛快快打一架倒也还好,顶多就是将两个鼻青脸肿的猪头给拉开。可是一旦不能动手,学起女人们斗起嘴掐起架来,还是让很大一票人都吃不消。

    话说是这么说,碰上自个儿妹妹成亲的大事,刘西山可一点都不含糊。巴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张罗给他妹妹,家里宴客的酒菜全都是刘西山到镇上去买的,来人吃饭用的桌椅板凳也是刘西山一条条、一张张到附近邻居家扛回来的。刘东山出事后,家里的这些事也就落在他一人的肩上了。

    以刘西山的脾气和对赵晨宗的厌恶,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愿,让他的妹妹嫁给赵晨宗这样的人的。马氏和刘申姜把好话说尽,又细细对刘西山道明了这其中的厉害,纵使心中再不愿、再不放心,还是点了头。

    刘西山也是一个快要当爹的人,也知道做父母的有了娃后身上的压力有多重。他自打得知山香有孕后,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这不是说别人逼迫着,而是一种身为父母的那种责任感——

    他一个大男人,尚且如此,又怎么舍得让银杏一个人艰难地撑起抚养小娃儿的重任?

    好了,嫁就嫁吧!以后只要那姓赵的小子敢欺负银杏,还有他这个二哥在呢!

    比起刘西山的别扭和纠结,最该纠结的刘银杏反而显得比谁都要淡定、冷静。

    短短半年间,刘银杏就像脱胎换骨一样转了xing,尤其在经历这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对什么都看得很淡。唯独她在低头看着肚子里的宝宝的时候,眼里才会流lu出一丝青涩而单纯的笑意——

    先前她很讨厌那个小东西的,一看到他就让她觉得痛苦。可是这几个月来,感觉到他在她的肚子里一日日的成长,在寒冷的夜晚陪伴着她,支撑她走下去,刘银杏不自觉地用手抚上自己已经凸起的小肚子,再冷硬的心肠也是会软下来的——

    那个人美其名曰上门赔罪时,她平静已久的心掠过一阵惊恐,随即又平静下来了。平静的速度比她想象的要来得快,本以为那晚自己会一夜无眠,流泪到天明,没有想到往chuáng上一倒,白天的事情想都懒得想便睡着了。。。

    那个人开始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每一次她都是闭门不出,懒得见到那一张丑陋的脸。她以为她再见到他时一定会吐,可是没有。即使避无可避之时,与他坐在一处,她也能做到面不改sè,甚至不去注意他的存在。

    她变得连她自己都开始不认得自己了。

    娘以为她受了刺ji,每晚抱着枕头到她的房里来陪她一起睡,睡前一遍一遍地开导她,要她活在当下,不要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惩罚自己。

    只有她知道,她的心里已经空了,或许是之前那段日子难过得太久了,泪也流干了,什么都不怕了。用小时候娘常骂她的一句话,就是她这小丫头没心没肺,什么事都不装心上。

    不同的是,她已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小丫头了,她也不是什么都不装在心上,而是承载得太多,已经超出了她的负荷。她已经疲惫了,只想将一切都放下,甚至愿意把自己整个身心都放下——

    爹娘要她嫁给那个人,在房里独自坐了一天后,她答应了。

    她这个做女儿的,已经给他们俩老带来了太多的难堪和苦痛,她是个不孝的女儿。以前不懂事,老是偷懒,不服管教,家里事情那么多也从没想过要替他们分担。后来又出了那档子事,让爹娘为她操碎了心,留够了泪。

    她想,这辈子她唯一能为他们二老做的,就是乖乖地出嫁,努力地生活,不让他们再为她担心。

    这时,刘银杏又开始庆幸,她没心没肺的xing子了。许多话别人没说,不代表她不明白。嫁给那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做个瞎子、做个聋子,必要的时候还做个哑巴,这样日子可能还好过一些。

    如若是以前的她,刘银杏摇摇头,绝不可能!

    她的婚事,办得很热闹。

    娘是个好强的人,更不能让她的女儿受一点点的委屈。越是知道许多人在背后笑话,娘就越不愿草草操办婚事。别人越是觉得她该偷偷momo地到婆家去,娘就越是要赵家准备八抬大轿迎娶她过门。就像是要给那些笑话刘家的人好好看看,刘家并不是因为这样就直不起腰来——

    这当然也是因为,那个人名声再臭,始终是赵家的大少爷。赵家大少爷娶媳fu儿,不大肆操办他们赵家同意,那一帮亲朋也不同意。

    至于,席间宾客之间会觉得尴尬,有些个不光彩,那几乎是想而易见了。而她,很没心没肺的想,担心这个问题更多的是那个人,她又何惧?

    ……!。

 300 半夏回来了!

    300半夏回来了!

    ——

    ——

    多谢eyurbgb妹纸,wyrutt妹纸(2个)的钱袋子,eyurbgb妹纸的评价票,还有黄鹤燃妹纸的粉红票,谢谢你们了!

    ——

    ——

    对于成亲,刘银杏说不上来遗憾。真要说起来,唯一的遗憾,就是大嫂没有回来——

    转眼间,大嫂走了有三四个月了,这之间,没有一点音信。

    村里许多人都说,大嫂不会回来了。她巴不得甩掉大哥这样一个包袱,不跟别的男人跑了就不错了,又怎么肯回来?她不信,大哥不信,爹娘不信,三个孩子乃至家里所有人都不相信。

    在她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是大嫂开解她,让她从可怕的泥潭中慢慢走出来。成亲是一个女人的大日子,她虽然并未因这门亲事有几分欢喜,还是希望在这个日子里有她在身边陪着她。

    女儿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姑嫂见面总也不如之前那般容易。

    她也不知,大嫂医术学得怎么样了。虽知要治愈大哥的tui困难重重,但想到大哥和大嫂两人情比金坚,总会相信他们之间会出现奇迹——

    大嫂走后,大哥嘴上虽没说什么,她却知道大哥的心里一直都在想着大嫂,记挂着她的安危。

    竹叶飘飞的时节,大哥tui脚不便,又不想让家里人担心,只得将这份担忧和牵挂放在心里。欢子曾经说过,他在大哥房中的柜子里看见过许许多多雕刻着人像的木头。那些木头都是大哥记挂大嫂的见证,在木头之上每刻出一刀,就有一句:半夏,你好不好?

    红sè的嫁衣在金水婶的帮助下,穿到了身上。外罩着红sè绣花棉袄,小肚子因为凸起有点绷,金水婶笑着替她披上红sè披肩,盖住了她有点凸起的小肚子。

    今日难得出了太阳,是个艳阳天。只是前两天下了雪的天气,凛风吹来,格外有些寒冷。

    她的花轿午后出发,到赵家的大宅算算时间,天sè要黑下来了。在那边还有一番折腾,娘怕她贪了凉,又怕她新娘穿多了衣服不好看,苦恼了半天。衣服加加又减减,最终还是认为她这个孕fu不能着凉。

    而她则想着,现在方圆百里还有赵家的那一众亲戚,谁都知道她和赵晨宗是奉子成亲。在这种情况下,她这个新娘看起来再胖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相比于她穿得多,人们更加津津乐道的是她的肚子。

    刘银杏出事之后,听够了别人的冷言冷语,看够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略微苦笑的道,她已经十分精熟此道了!

    马氏在外面顾着厨房,村里许多婶婶嫂嫂都来帮忙了,许多地方还是需要娘在场。柴米油盐用完了哪里加,米要打多少,菜放在哪里,哪个亲戚来了,与她拉会儿家常。马氏一直在忙活着这些事,想抽点时间到房里陪她闺女说会儿话,都成了奢侈。

    卞国的嫁娶之礼还是相对简单的,没有太多繁琐的规矩。新娘在上花轿之前,就呆在自己的闺房里。虽然不能出来走动,还是可以和进房间的人打个招呼,说上两句话。

    许多人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就像是走马观花的似的,一瞬的工夫就已看过了一生的精彩繁华——

    刘银杏工工整整地坐在铜镜前,由着金水婶给自己穿戴打扮,已经不想去看谁又进得屋里,哪个人刚才又出去了。

    刘灵芝穿着红sè的新装跑进又跑出,不时趴在他小姑姑的大tui上,眨着眼睛看刘银杏清秀的脸蛋被金水婶化成了一个猴子屁股。不时用食指勾起一点腮红,学着金水婶的样儿,往自己因为顽皮而脏兮兮的小脸上涂抹着,刘银杏忍不住会心而笑。

    金水婶抱起刘灵芝,将这个小捣蛋给“扔”到外面去了,啐道:“男娃学人家姑娘用啥腮红!”

    刘灵芝一听这男娃不能用,那就给他姐姐去抹一抹。

    刘银翘可不像刘灵芝这么清闲,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的水井里帮着家里洗盘子和碗筷。今日小姑姑出嫁,许多人都要来吃酒,这碗筷瓢盆的堆得有小山那么高,都等着将它们洗出来呢——

    刘灵芝跑过来,将腮红抹上他姐的脸后,立即撒起脚丫子跑。刘银翘作势要追他,小家伙一顿熊跑。看他姐不追他了,又掉头来逗他姐姐。最后这个小东西被刘西山扛着走了,至于要去哪儿,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不能让这个小捣蛋继续惹他姐姐。没看见甜甜这么好的xing子,都快被他给惹毛了?

    刘东山呆在自己的房里,做起了账房。来人送礼要上个账,每个人来,都是一份人情。一块猪肉,一块布料,一个红包,还有多少个红鸡蛋,多少碗红花生,都一一记下。

    刘东山房间还算大,来了人后不想呆在院子里,也可以到他的房里来坐上一会儿。来的人不是刘家的故交,就是亲戚,或者是一家家班子,不管是谁来了,总是会过问一下彼此的境况,关心一下刘东山的tui的。

    刘当归站在堂屋,来了一个客人,就用小茶碗给客人倒上茶。随行的要是有小孩子,还可以充当他们的玩伴,陪一些小家伙们玩玩。他要是没时间,还会牵着这些小家伙们,为他们找到玩伴的。

    刘当归年纪不大,可是待人接物方面已经有点条理,见到当归的大人都夸当归很乖,很懂事。

    夏山香坐在厨房里,和一帮女人们说话。她ting着大肚子,自然不会要她做什么事,人多,刘西山本不想让她到外面来,怕不小心被别人给撞着了。只是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其中还有许多夏山香娘家的人,再加上她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要她在房间里呆着她可呆不住。

    夏山香即将为人母,初为人母的喜悦,让她三句话都不离自己肚子里的宝宝。高兴地把她最近肚里孩子淘气的反应,还有西山如何对她体贴一类的事告诉给娘家的嫂嫂和婶娘。

    李半夏刚进村,就看到自家院子里站满了人,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家里居然来了这么多的人。

    这一路,张决明和李半夏骑马狂奔,也没有停下来,直到在前面的三岔路分开,所以李半夏还没弄清楚今日就是她小姑的大喜日子。

    村里人还是很和气的,一家有事大家帮,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还有孩子,几乎都跑到上屋看老刘家嫁闺女去了。李半夏一路走来,发现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落下了锁。

    山中的小路本来就窄,好在经过这一路的训练,李半夏的马术已经很不错了。若是这时见到莫邵兰和洪瑛,以她的马术应该能“交得了差”了。

    路到前面窄了许多,李半夏下了马儿,牵着马儿一路沿着小路往家里走。她还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嘞,算算日子,今儿个不是爹娘的生日,又没什么大事。而且就算是爹娘的生日,家里也不会挤上这么多人啊!

    刘银杏出嫁,按着一家老小的意思,是希望能等李半夏回来再办的。那样一家人都齐了,这心里头也舒服点儿,只是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年底之前又没多少宜嫁娶的好日子,而且李半夏一走就是几个月,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回来。刘银杏的肚子已经不能再拖了,无奈之下,就把婚期定在了今天。

    马氏和刘申姜,还是很看重李半夏这个儿媳fu儿的。昨晚夫妻俩还说起这个事儿,都说半夏要是在的话,许多事上也能给些意见,帮拿拿主意。

    夫妻俩人虽然不确信李半夏何时能够回来,却从不怀疑李半夏迟早有一天会回来。那个孩子,也是一个重情之人。之前刘家日子最为难过的时候,这孩子任劳任怨,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讲。到后来,还多亏了她给弄了银子,让家里度过难关。从这件事来看,这孩子就没什么不让人放心的。

    这夫妻俩是左盼右盼,马氏有空,就到镇上去打听。只是李半夏远在边城,她不可能在镇上打听到什么消息罢了。

    马氏尚且如此惦念,更别说刘东山了。

    刘东山坐在自己的房中,望着家里如此热闹的景象,一千次的想着要是半夏这会儿在家中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还有刘灵芝,这小家伙自“大舌头”走后,可是念叨上人家了。一天有事没事,都会念叨上好几遍,“爹,大舌头上哪儿了?”“爹,大舌头什么时候回来?”“爹,我要大舌头……”

    当归和甜甜虽然嘴上没说,可是却自觉践行着李半夏曾经说过的话。

    刘东山每次听着儿子提起李半夏,心里头越发地惦念起远方的李半夏来。

    只要半夏能尽早回来,他可以这辈子都不要这条tui,只要她能平安归来——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一些人发现在小路拐弯处,一个穿着狐皮大袄的姑娘牵着一匹马冒出头来——

    …………RS!。

 301 久别重逢,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301久别重逢,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刑嫂子,你来瞅瞅,路拐冒头的那个姑娘是谁,是不是东山他媳fu儿?”一个四十多岁的fu人将一边还在大声与别人说话的fu人拉了过来,指着路角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