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如意-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客则有香琪和一个内院的管事婆子带着安原氏守在二门处负责招待。旁边还有小丫头负责领路。
好在请的人也不多,大家各司其职倒是把这第一回的宴会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也让来赴宴的人开了一回眼界,回去以后兴致勃勃的讨论了好久。
事后就更别提安老二和安老四两房人在见识过莫氏府里的大场面和其间的富贵之后的懊恼劲了。幸好莫氏还记得安家二房的长子媳妇的情,对安家如今剩下的这两房人挺大方,私下给了两房人各三千两的银子。
因为莫氏这回回来并没有特意宣扬,所以当地州府县衙的父母官竟然无人知晓,就更别提有人登门了。
为了日子过得安宁些,莫氏对村里的里正和族长,甚至安家的二房和四房都没提起安如意现今的身份地位和自己的诰命。只是语焉不详的提起自己的这份身家来自安如意。于是大家一番脑补便以为安如意运气好遇上了个巨富人家,做了妾还很得宠,于是替莫氏求来了这份身家。
后来这种说法竟然在莫氏不知道的情况下愈演愈烈,在附近的村镇都传遍了,由此还引来了由三拨好几十人联合起来的山匪,想趁着夜深人静闯空门入安府打劫。
幸好安府有木卯山庄专门派来的护院,虽然只有三十余人,但是能被木卯山庄承认的护院不说以一挡百了,一个抵挡二三十个江湖里三流的武师的本事还是有的。
而那些山匪除了少数的几个有真本事,其余的不过是靠着一股悍勇凶煞之气,吓唬不会武艺的普通人还可以,要是真的遇到行家了,就是瞬间被秒成渣渣的份。
那班山匪也合该倒霉,这些护院被派来文阳村这样的小村子,村里都是些普通人,附近的小贼也多是那种不够“专业”的,平时连个能翻过安府三、四米高的围墙的“能人”都没有,娱乐太少,一个个正闲的都觉得自个快生锈了。
这忽然遇上一大拨来打劫的能不兴奋吗?木卯山庄的“庄训”里面有很重要的两条,一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之;二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当夜,不仅来的这些人有来无回,这些护院还飞鸽传书到镇上专为莫氏设立的分部,集结人手,只留了十五人看家,其余的都直接杀到那三拨山匪的老巢,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直接把他们统统剿灭了,也算是为民除了几害。
江湖上的消息传播的速度远比官府的更快。第二天,当定山县的衙役在府衙门口,发现堆积的好几颗那三家山匪的头领,以及重要掌舵血淋淋的人头,还在愣神的时候,附近的其他比较大支的山匪和水匪就都已经多少接到点消息了。
定山县的知县直到安府的林管家,亲自带着柳衡的帖子登门拜访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虽然他远离京城,但是京城的消息还是灵通的,当他知道镇国公夫人,也就是平安郡主的养母,皇上亲封的义国夫人的老家竟然就在自己的辖区之内,还忽然遭受到匪患的时候不由脸都吓白了。
他不仅一边庆幸安府的护院给力,才让义国夫人没事,如果义国夫人在他的管辖县内出了事,那他这辈子还混得下去,有升官发财的机会嘛?要知道一个义国夫人背后站的就是两大世家啊,得罪了他这辈子也不用******了。
所以在庆幸之余,定山县的知县对那些山匪水患简直是恨之入骨,于是层层上报提出要来场大剿匪。于是消息一下就传到了殷州的知州那里,殷州知州也顿时被惊的一身冷汗。L
☆、第191章 骂醒
官府这一回大举的剿匪来势冲冲,还空前的较真,殷州地界的这些匪患被一下拔除了许多,家家损失惨重。那些人顿时也觉得这是无妄之灾,全怪当初那三家始作俑者害了大家,于是迁怒。
要说当初木卯山庄的那些护卫们虽然已经把那三家山匪的老巢都给端了,但是其实漏网之鱼还是难免有一些的,只是都是不重要的,连小鱼小虾都称不上,至多算是个小虾米。
结果被官府的这一剿匪,其他被连累的匪徒哪里甘心,让他们去找在文阳村安府的莫氏寻仇也要他们敢啊。那可是京城镇国公爷的岳母啊。当匪徒的人也不全是傻到真的什么人都敢下手打劫的。所以那些“小虾米”们悲催了。
而因为自己的隐瞒而导致那样近乎败坏安如意的流言的出现,还因此而遇到匪患也是莫氏始料不及的。
莫氏极度的自责,遇匪后的第二日,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滴米未进。安城康和安原氏还有三个孩子都急的不行。即使只有短短十来日的相处,但是莫氏对待他们一家子却是关爱备至,平日既和蔼又慈爱。特别是作为媳妇的安原氏感触更深。
一家人忽然住进这样一个大宅子,才发现在里面过日子没那么容易,想管好这么多下人要学的东西就多了,要不一天到晚鸡毛蒜皮的事儿能烦死人。底下的人也各种各样的,安原氏即使还只是跟在莫氏身边学着管家理事,都觉得自己整天脑壳胀痛。
还好这些日子有莫氏在亲自耐心的教导她,从没嫌弃她什么也不懂,粗鄙。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她学会了许多,再不是当初那个目光短浅的村妇了。从莫氏那里,她也慢慢学会了要怎样对待底下人才能恩威并施,真正让他们臣服于自己,而不是被底下人欺瞒、拿捏。
。。。。。。
“娘,那些人说什么有什么要紧?我们自己立身正就行了。你值得为那么些人的胡说八道作践自己的身子么?”
今天一早醒过来听人来禀报说昨晚上府里进山匪了,安原氏在确认夫君、几个孩子还有莫氏都没事之后,就带着孩子一路进了莫氏的正房,结果发现莫氏在听了外面的流言之后不停的自责。
然后她才知道自己那日见到的大姑子的夫君竟然身份吓人,是那个活捉了婆罗国国君的大英雄,镇国公柳衡。
文阳村离镇子不远,五沣镇又有码头,所以村里的消息还算灵通,柳国公的事迹就连她这样一个村妇也是有所耳闻的。
而自己的大姑子来头就更大了,不仅如今是是国公夫人,原本的身份竟然还是理郡王府的小郡主。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啊。而眼前自己的这个便宜婆婆也竟然是身上有着一品的诰命的义国夫人。
安原氏差点被这消息给镇傻了。自己一家人这是踩了多大的****运?
看着莫氏自责,安原氏心里也不好过跟着劝解了很久。可惜莫氏这是一根筋的拐进死胡同了,牛角尖就是钻不出来。
自责也就罢了,可是自责到一整茶饭不思,一整天别说饭菜了,就是水都没喝两口就过分了,非常过分。
所以劝着劝着,看还是不行,安原氏就急了,这一着急嗓门就大,搞得跟在骂人似的。说话的语气也开始不客气起来。
她的脾气就是这样,对越是真心关心着的人就越会忍不住大嗓门。这都一整天了,她也是真的急了,怕莫氏真饿坏了怎么办?
“您看您这都多大年纪了?拿自个的身子开玩笑很有意思是不是?您说你要生气也不是不行啊,换了谁遇上这样的事情心里会不隔应,不生气的啊?可是你吃饱了肚子再生气不行啊?”
安原氏气的原地直转圈,真是急死她,也气死她了。她撸起袖子,拿起旁边的一碗红豆粥霸气的往莫氏面前重重一放,“吃饭,咱们先吃完了,再看看是谁在背后胡说八道嚼舌根,咱们就直接打上门去,拎起来呼啦啦甩她几个大嘴巴子不是更解气,不吃饭,不吃饭哪来的力气。。。。。。”
这是直接训上了,还用的是命令式的口气。完全没一点客气,别说还真是有股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
莫氏的眼底浮起了笑意,心里的郁气忽然就散开了。她这一辈子沉沉浮浮,看多了世情冷暖,对别人的真情还是假意感觉的特别敏锐。这十几****跟嗣子一家相处的感觉很不错,知道这一家五口都是实诚人,可是还是总感觉大家相处起来隔着一层什么。融入不到一块儿去。
现在被安原氏这一“骂”她忽然发觉彼此之间的隔膜消失了。
原来她感觉到双方之间有那层膜是因为嗣子一家人一直都对她的恭敬有余,却亲近不足啊。现在安原氏这样才是真的把自己放在心上了的一种表现吧!
如果不是真的把自己放在心上了,她犯得着因为自己不吃东西就急的“骂人”?还是在知道自己和养女的真正身份之后,她就不怕自己一怒之下把给她的东西都收回去?
这世间的真心最难求。她确实是犯不着为了别人的几句闲话就作践自己的身子。让真正关心自己的人难过。
看着安原氏一手叉腰,一手点着莫氏摆出茶壶的架势,安家的其他一大三小都不由缩缩脑袋。
娘子这是真怒了,好可怕。
安城康用同情地眼神看着嗣母。
安振海、安秀秀和安振江也赶紧尽量的淡化自己的存在,他们想的是。
娘亲要发威了,好想躲起来怎么办?
看安原氏,对着老夫人发威,没客气的就是一通“骂”香琪、彩桂、彩云和彩莲忍不住了,夫人这也太犯上了吧!
“夫人,老夫人已经够难过的了,您还这么说她,她心里怎么受的了。。。。。。”香琪一脸不赞成地跳出来护主。
彩桂、彩云和彩莲也是看着安原氏一脸的谴责。但是马上她们的气恼都化成惊愕了。L
☆、第192章 不解
“一个人吃怪没滋味的,香琪,你叫厨房多送点清淡的饭菜来,城康、城康媳妇你们也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坐下来陪我一起吃。人多热闹,胃口也会好。”
只见莫氏端起了那碗红豆粥喝了几口就嫌弃地放下了。
“这个哪能填饱肚子啊,我要吃正经的饭菜,叫厨房快一点,我还真的饿坏了,城康媳妇说的没错,凭什么别人嚼舌根,咱们还得为了他们的错饿自己的肚子啊!”
嗣子一家这一整天也陪着她没怎么吃东西。
她真是越老越混了,怎么就没想到他们,特别是小孩子怎么耐得住饿?
“娘,你不生气啊?”安原氏一时冲动,火气过后却只剩下害怕了,她刚刚似乎对着便宜婆婆吼了?她怎么这么糊涂,要是便宜婆婆一怒之下说她违逆不孝,要相公休了她怎么办?
他们村子里就有一个寡妇婆婆,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媳。她生病了,儿媳妇端屎端尿的伺候她。结果被隔壁房的堂侄媳妇过来挑拨,说她儿媳妇伺候的不够尽心,都有人看见她使唤她儿子做事了。
那个当婆婆的就藏在心里生气,又加上她自己娘家,那个改嫁了的娘,生的弟弟的媳妇做妖,四处说她家那个儿媳的坏话,说她不伺候婆婆连碗水都没给婆婆端过,还骂那个儿媳的娘家亲娘,编造了许多谎言四处宣扬。
当婆婆的也不知道在心里想什么,明显的谎言竟然坚信不疑,还对着外人诉苦。一边享受着儿媳的伺候,一边还常常的在外人面前抹眼泪,做出一副受虐待的样子,暗示别人自己儿媳对她不好。好处宣扬媳妇脾气不好。
最后那个儿媳一边伺候着婆婆,一边担着不孝顺的骂名,村里许多不明所以的人都说她不孝顺。当儿媳的看婆婆生病,儿子幼小实在不忍心就抛下他们离开,又笨嘴笨舌的不会替自己辩解,只得对娘家人说,他们不仁,我不能不义。
她一边受着大委屈,一边强忍着等最后婆婆病好了。孩子也略大了,眼见婆婆还不消停,还在时不时的折腾,最后那儿媳也终于不堪忍受合离求去。
只是苦了孩子。
又过了几年,那个婆婆再次病了,这回没了儿媳在跟前伺候,上回嚼舌根的隔房侄媳妇,和她自己的异父弟媳也不理她。只能靠着她儿子伺候,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不知道她儿子能忍多久。
而且这么多年了,当年的真相还是被人知道了。
那时候家里婆婆病了,孩子还不到一岁,只靠着儿媳一人哪里能忙的过来,做儿子的搭把手怎么就成了罪大恶极了?可悲的是在那般艰难的处境之下,亲戚不说帮衬着反而四处造谣,嚼舌根,说着跟实情完全不相符的谎言。
当婆婆,当儿子的还不辨是非曲直,偏听偏信,让儿媳受了委屈还妄图拿捏她。
于是村里人各个都在背后笑话那家的婆婆和儿子糊涂。村里和附近好人家的女儿也再没人愿意嫁到他们家。而当年被他们家休掉的儿媳也又找了个相公,这回公婆都是真正明事理的,日子过得很好。
“不生气。我知道你这是真的关心我,我生什么气啊。”莫氏摇头,“就是你这脾气不行,要是换个糊涂的婆婆还不给你扣个不孝的帽子啊。你啊,以后还得跟着我学,不是我老婆子自夸,你要是能把我老婆子的这身本事学个一半啊就够用了。”
莫氏的形象瞬间在安原氏心里变得可亲起来,安原氏不由靠近莫氏,很自然地伸手搂着她,说话的声音也变得带了几分撒娇的口气“学一半哪里够啊,难道娘不舍得全教给儿媳,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还要留一手啊?”
“那是自然,都让你学去了,我还怎么端婆婆的架子呢。”莫氏很享受安原氏的搂抱亲近,心情极好地开起了玩笑。
“哼。”
安原氏撇撇嘴,扭过头去,只一会就又扭回来,委屈地看着她。
“学一半就够啦,学太多就失了你的本性了,那不是跟捏的泥人似得,哪里还有你如今的样子动人?”莫氏失笑,拍拍安原氏的手。
安原氏红了脸。
安城康和三个孩子在一边捂嘴偷笑。
香琪、彩桂、彩云、彩莲面面相窥,心里充满了不解。
大厨房的饭菜上的很快,都是现成已经做好了的。
这顿饭莫氏吃的胃口大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通了,就觉得自己特别饿。结果她的胃口太好反而吓坏了在场的一干人。
吃完了饭,安城康不好多留在内院,带着几个孩子回去了。安原氏硬是拉着莫氏在院子里走起圈来,看她有犯困的迹象还把村里那个婆婆和儿媳的事儿当成故事说给她听。
莫氏听着果然精神了,而后评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