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 >

第7章

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第7章

小说: 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豆对这里的人来说,之所以不可或缺,是因为它既能榨油,也能做成豆制品,是仅次于米面的高营养食物。

    十斤黄豆出三斤油,尽管每年上头给指标,黄豆的出产量仍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油量,商品粮户一个月二两的油票,全倒锅里还不够炸根油条,老农民没有油票,年头忙年尾,生产队里分二十斤黄豆,榨出六七斤的油,就是他们一年的吃油量。

    田家湾地里,昨天刚下过雨,一片泥泞,傅冉和颜冬青卷高裤脚,赤脚走在泥地里,一个刨坑,一个往坑里扔豆种。

    此情此景如果被大魏的朝臣们看到,十有八。九要掬一把心酸泪,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皇帝皇后正在以这样一种方式“历劫”。

    事实上傅冉并不觉得累,这比她在后宫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勾心斗角过得快活多了。

    傅冉挥着小锄头腾腾刨下一串坑,又扛锄头奔回来和颜冬青一块撒种,看着篓里的黄豆种,她突然想起一件严重的事:“皇。。。三哥,我们快没油了。”

    自打知道随身携带个凤鸾宫之后,这两人在吃的上面从不亏待自己,经常开小灶,原先在大魏时天天跟吃猫食似的,现在倒好,随便炒个菜,多放肉多放油,顿顿能吃两碗饭。

    眼看米面缸子蹭蹭见底,现在连油壶也空了。。。

    “再这样下去,咱们就要坐吃山空啦。”傅冉打起了小主意,指指篓里的豆种,低声说:“要不。。。臣妾抓一把藏起来?”

    颜冬青极有原则,训斥道:“少给朕丢脸点。”

    傅冉忍不住顶嘴:“您总说臣妾丢脸,那还娶臣妾干什么?”

    颜冬青睨她:“傅冉,朕必须告诉你,在娶你之前,朕并不知道你会给朕丢脸。”

    傅冉气红了眼眶子,不想再理他。

    下午回城还早,颜冬青没急着回矿区家属院,而是拐道去了趟农机市场,当然,还不忘把傅冉揪上带着。

    傅冉本来有点生气,但到农机市场之后,瞬间来了精神,激动的抓住颜冬青袖子:“皇上,您来买拖拉机?”

    下午在田家湾生产队坐了一回拖拉机,傅冉喜欢上了这玩意,突突突的颠簸感,嗖嗖拉风,可比骑马快活多了。

    东方红、东风、五征、化州,手扶拖拉机,小四轮,大拖轮。。。四缸增压,漩涡轮发力。。。

    傅冉目不暇接,想靠近摸一摸,眼巴巴的说:“皇上,臣妾也想要。。。”

    颜冬青头疼,抓回傅冉渴望的小手,把人从农机站拽走,直奔粮种化肥站,边走边回头问她:“你打算拿什么买?直接掏一锭金子?”

    自知心急,傅冉自我反思了片刻,又问:“那您打算怎么拿金子换钱?”

    颜冬青道:“这事你别管了,跟你说也不会懂。”

    “。。。。。。”

    买不起拖拉机,粮食种子还是能买得起的,两人进了粮种化肥站,不大的门面,一面墙堆满了整蛇皮袋的化肥,靠门口摆了几口大水缸,里面盛着黄豆小麦芝麻之类的种子。

    戴老花眼镜的销售员正站在水泥台后拨算盘对账,见两个半大的孩子进来,不大上心,头也不抬问:“为人民服务,过来买什么?”

    颜冬青在心里估摸了他们开垦出来的那片地需要多少种子,然后镇定的说:“枪杆子出政权,要五斤黄豆种,五斤小麦种,还有一包根瘤粉。”

    销售员抬头:“是哪个生产队的?介绍信给我看看。”

    闻言,两人互视一眼,傅冉嘴快道:“买种子也要介绍信?”

    销售员哂笑,见她模样白净乖巧,耐心道:“小丫头,你去粮站买粮还得带粮本粮票呢,到我这儿咋就不要证明了?”

    要是哪个都能随便买,他这粮种化肥站跟黑市还有啥区别!

    既然买粮种化肥要介绍信了,那拖拉机。。。

    两人顺道去农机站问了下,农机站的销售员可就没那么耐心了,眉头锁紧,盯着他俩打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们哪来的?给厂里买还是给公社买?介绍信都没有,来耍我?!”

    挨一顿训斥,两人灰头土脸从农机站出来,颜冬青脸上乌云密布,大概这辈子都没这么丢脸过,他一言不发,大步向前走,很快将傅冉甩开。

    估计是这段日子吃得好,颜冬青长个子了,去年还比傅冉矮半个头,只过了一个年,就反超了傅冉。

    傅冉小跑赶上,瞅一眼脸色发臭的颜冬青,斟酌道:“皇上,这是人家的地盘,他们讲求平等,不会因为您是皇上就卑躬屈膝,您别生气了。。。”

    颜冬青冷哼一声,没说话,但脸色却缓和了不少,本想伸手拍拍傅冉脑袋,但顾虑在大马路上人多眼杂,又收回了手,有些疲倦的开口:“你说的对,是朕没摆好心态,离开大魏,朕什么都不是。”

    难得听到颜冬青自我反思,傅冉反倒伤感起来,忙拍龙屁道:“您别这么说,您可是咱们大魏顶顶能耐的人!既然他们要介绍信,问清楚了,下回想办法开给他们就是。”

    颜冬青扯嘴笑笑,语气柔和下来:“朕听说你奶奶生病住院了?”

    傅冉点头:“臣妾晚上过去看看她。”

    其实傅冉来这里的时候,她就已经被傅向前从乡下接到了城里,所以对贺寡妇并没有太多真切的感情,更多的是替原身尽责任。

    贺寡妇是老毛病了,一犯病就口唇青紫,喘不上来气儿,随时要没命的样子,瞧着怪吓人。公社诊所压根瞧不好这样的毛病,是以贺寡妇每次犯病,诊所怕摊上麻烦事,直接开转诊,公社领导也懒得卡人了,介绍信一开,赶紧催她去城里医院。

    矿区也有医院,但只为一零五的职工和家属服务,不接待像贺寡妇这样从农村转来的病患,这样一来,贺寡妇只能住进人民医院。

    人民医院和矿区一东一西,来回得一个多小时,下午傅燕去了趟,摸黑到家,当着傅向前的面抱怨:“咱家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起码能方便点。”

    但凡家庭宽裕点的,谁不想有辆自行车,一个月就两张工业劵,存到年底也不够买,傅向前都惦记好几年了,也没能买上。

    “今年我跟矿上工友说说,咱们自己存点,我再从他们手里凑几张,争取到年底买一辆!”

    傅冉一心想拖拉机,对他们说的自行车不大上心。晚饭吃的是糠菜团子,粗糙的难以下咽,傅冉吃了两口就递给了傅声,只把稀面粥喝光。

    “我去医院给奶送饭,晚上不回来睡了。”

    徐兰英看她:“咋就吃这么点?”

    傅冉当然不敢说她偷开小灶,支吾道:“不饿。。。娘你快给我奶打饭,这么晚,她该饿了。”

    乡下老农民身上没粮票没油票,出门要是不自带干粮,进饭店都会被轰出来,寻常无事老农民也懒得进城,就算过来,也是当天回,像贺寡妇这样,只能干巴巴等儿子孙女送饭,不然就得干饿着!


 第11章 二八永久

    傅冉拎网兜赶到医院,一间病房摆三张床,贺寡妇靠窗睡最里头。

    其他两个病友都是商品粮户,到吃饭的点,家里人从国营饭店买碗猪油葱花面,带上医生开的处方,还能让大师傅再加个卧鸡蛋。

    病房里弥漫着炸葱花的香味,贺寡妇时不时看眼在吃饭的两个病友,等对方察觉她视线朝她看来时,又忙转向病房门口。

    瞧见傅冉过来,贺寡妇原本稍显孤寂的眼睛一亮,笑着坐起来:“你姐说你白天上课去了,咋样,上中学习不习惯?”

    “和小学差不多,都习惯了。奶,你怎样?气喘有没好点?”傅冉把网兜子搁床头柜上,笼布解开,里面装的是三合面馒头和辣子炒马铃薯。

    晚上他们吃的是糠菜团子配萝卜干,徐兰英嘴上赌气说要跟傅向国两口子学,也不管贺寡妇了,但还是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留给了贺寡妇,光这点,傅冉对徐兰英就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她把筷子递给贺寡妇:“奶,快吃饭。”

    “还有肉呐!”贺寡妇盯着铝制饭盒里的红烧肉,咽咽口水。

    浓油赤酱,色泽金黄,闻起来喷香,自傅冉打开饭盒那刻起,整个病房的炸葱花味似乎都被这股肉香味给冲散了。

    其他两个病友停下筷,朝她们这边看。

    贺寡妇忙侧个身,把饭盒挡住,心里欢喜,嘴上却责备道:“咋还烧肉呐,弄点馍馍咸菜就好啦!”

    “娘烧的,快趁热吃。”傅冉小声道:“奶,别说出去,娘偷给你烧的,要是给傅声知道了,一准缠着我娘让包饺子!”

    其实红烧肉是傅冉偷烧的,怕被人瞧见眼红,她只在饭盒里装了三块,并且拿徐兰英作遮挡,反正也没人会为一顿饭去求证什么。

    对于贺寡妇来说,这顿饭堪比过年,她在农村压根吃不到肉,到年末生产队才会杀一头猪,全生产队的社员平均分,一刀下去,连皮带肉不会超一斤。

    贺寡妇跟小儿子和小儿媳妇住一块,光听别人说生产队杀猪了,却从未见到一点肉末星子,她心头跟明镜似的,只要进了孙子孙女的嘴里,她吃不吃也都无所谓。

    “奶,香不香?”

    这还是傅冉头一回做红烧肉,连肥带瘦剁成巴掌那么大的肉块,大铁锅里煮开,倒上酱油糖,生姜大料拍开,重要是倒油,一直闷到现在。

    贺寡妇吃得满嘴油,眼睛发酸,不住点头:“香,喷香!”

    说着,她把筷子往傅冉手里塞:“太多了,奶吃不完,小冉你快吃两块!”

    统共就三块肉,怎么就吃不完了?好说歹说,才劝着贺寡妇把肉吃完,空饭盒傅冉拿去水房洗。

    她前脚刚走,睡贺寡妇隔壁的病友就道:“你这孙女好,比白天来那个好!”

    白天那个瞧着模样挺周正,就是讲话阴阳怪气了些,不讨喜,还是这个好,白生生的小姑娘,喜欢笑讲话又好听。

    贺寡妇听着高兴,快活道:“这个我养大的,这丫头打小就招人疼!”

    夜里傅冉就蜷在贺寡妇脚边将就着睡,时下来医院看病要自带铺盖,不只医院这样,就是出远门走亲戚,也得自己背上棉床被褥,棉花是稀缺品,家家户户都不宽裕,这点农村要稍好点,起码多少能分到点棉花,存个三五年够打一床棉被。

    贺寡妇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往年存下的棉花要么给大儿媳妇要么给小儿媳妇,以至于她铺盖的被褥又破又薄,这一夜傅冉几乎没怎么睡,心里琢磨着要怎样把寝宫的东西不着痕迹的放出来,起码给贺寡妇整床像样的被褥。

    转天是周末,傅向前跟矿上工友调休,一大早赶来医院,换傅冉家去休息。

    周末不用上课,从医院回来,傅冉直接去了颜冬青家,颜冬青正在写信,傅冉探头看眼,开心道:“冬雪姐来信啦?!”

    颜冬青嗯一声,停了笔:“已经在喀什农场安顿下来,说同去支援的同志对她挺照顾。”

    “那您记得帮臣妾代问声好。”傅冉在小马扎上坐下,等他写完。

    颜冬青刷刷写完最后一段,合上钢笔盖,回头问傅冉:“朕让你找的金条找出来了?”

    傅冉点头,然后跟变戏法似的,放两根金条在颜冬青书桌上。

    “皇上,您打听到哪里能卖了吗?”

    颜冬青道:“朕不用卖,这里的银行收购黄金。”

    时下国际金价两百美元一盎司,但国内金价收购一直不高,颜冬青去银行问过,回收价是十块钱一克,傅冉的两根金条有一斤重,换算成国际重量是五百克,既是说,两根可以卖到五千块。

    傅冉听得糊涂,问道:“什么是银行?”

    颜冬青想了想,换种说法给她解释:“跟大魏的钱庄是一个意思。”

    不怪傅冉不知道,时下居民跟银行接触的并不多,尤其是像傅家这样勉强维持生计的工人家庭,一个月几十块的收入,压根用不着去银行存钱。

    颜冬青把信塞进牛皮纸信封里,又翻出户口本,对傅冉道:“走,朕带你去银行长长见识。”

    傅冉鸡啄米点头:“皇上您等臣妾几分钟,臣妾回去跟家里人说一声。”

    徐兰英在家拆洗冬天的棉袄,傅冉把饭盒放灶台上,伸脑袋进屋:“娘,颜冬青带我出去玩。”

    知道他俩关系好,徐兰英头也不抬道:“知道了,别跑太远,当心老拐子。”

    傅冉应声,立刻掉头往外跑。

    见傅冉一溜烟跑远了,傅燕才轻声道:“娘,小冉快成大姑娘了,成天跟冬雪她弟玩一块,不大合适吧,再大点该让人讲闲话了!”

    徐兰英是个粗心的,还真没往这上面想过,听傅燕这么说,不在意道:“才十三岁的娃,能有啥?这一天到晚的,就你心眼多!”

    傅燕不快的抿抿嘴,不软不硬道:“听奶说,小婶家来娣都有人给说婆家了,不也才十五。”

    闻言,徐兰英皱了眉,没再说一句,像是把傅燕的话听进了耳里。

    家属院外,颜冬青推了辆自行车站路口等。

    傅冉走到颜冬青跟前,激动道:“皇上,您什么时候学会骑的?”

    颜冬青家早就有自行车了,是傅向前成天惦记的二八大永久,可傅冉从没见颜冬青学过。

    为了学自行车,颜冬青摔过好几回,这么丢脸的事他当然不会跟傅冉说,只是拍拍后车座说:“先上来。”

    这辆二八大永久对傅冉来说有点高,如果颜冬青先骑走,她很难通过助跑跳上去,像是猜到她的难处,颜冬青先把刹车踩下,掐住她胳肢窝把人抱了上去。

    “坐稳了,朕要上去了。”怕把傅冉一脚踢下去,颜冬青从前杠上去,猛蹬脚踏板,自行车一下窜出老远。

    傅冉坐自行车的次数有限,实在是有点怕这两个车轱辘的东西,忙拽上颜冬青的后腰,害怕的说:“三哥您慢点儿!当心摔了!”

    颜冬青似乎很开心,踏板飞速的蹬,把傅冉吓得哇哇叫,还不厚道的笑。

    “这样吹风快不快活?”颜冬青回头问。

    傅冉哼哼唧唧,虽然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