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明血 >

第87章

明血-第87章

小说: 明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岸上堆积如山的兵器,所有义军都恍若做梦,虽然早就知道朝廷会送来这么多的兵器,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一回事,单就长枪而言,朝廷所制的长枪质量不知要比义军自制的要好上多少,五百张强弓、二百支火枪更是让一直缺少远程打击能力的义军如虎添翼。
    直到几名孩童的哭喊声传来,沉浸在兴奋中的各个义军头领才如梦初醒,他们地家人该登船了,这一去,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面,或许就此永别,一丝伤感在码头漫
    “娘。”
    “爹爹。”
    “你们要保重,一定要保重啊。”
    各种呼喊此起彼伏,只是无论如何不舍,该走的还是走了,等到所有人登上船,郑家水手马上起锚行船,岸上的人只能看着大船慢慢消失。
    们回去。”谢迁挥动着右手,脸上一片泪水悄然划下,从今以后,他就不在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自己地家人,为了朝廷,他们再也没有退路,也不需要退路。
    得到了这批兵器补充,加上有受过羽林卫正式军事培训的杜小山指点,义军实力大增,不再畏惧淄川县,在孔有德等人直扑利津县时,义军突然舍弃了利津,直扑淄川,虽然淄川知县拼命抵抗,只是用了一天地时间,淄川就在义军内外进攻下告破,等孔有德得到消息率军赶到淄川时,义军早已将淄川知县处死,并将府库抢劫一空,扬长而去。
第八十七章演习
    攻下淄川后,义军的行动更是飘浮不定,忽东忽西,每到一地,义军就将当地那些投靠满清的官绅处死,将他们的家财田地没收,除了给义军自己自用外,全部分给穷人,因此所到之处纷纷受到当地农民的拥护,孔有德,耿忠明两人只能在后面疲于奔命。wWW!…
    继淄川外,义军又攻破长山县,将知县周懋臣处死,清军准备用来围剿义军的物资也全部落到义军手中,拿出一部分给平民百姓后,由于来不及带走,义军放火将之焚之一空,等到清军赶到时,只剩下城中焚烧物资的熊熊烈火,孔有德当即气得吐血,差点从马上栽了下来。
    由于有锦衣卫的情报,加上义军熟知地理,当地被清军压榨的苦不堪言的百姓对义军更是热烈拥护,谢迁等人当真是如鱼得水,每次快要被清军围住时,总能找到薄弱的地方跳出包围,随即反戈一击,让清军吃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闷亏,不但将青州府搅得大乱,就是莱州、登州两府也会时时遭到义军的骚扰。
    而孔有德等人反而有种寸步难行的感觉,更让清军郁闷的本来向义军这种没有固定基地的队伍兵器会因为战斗毁坏而越来越差,可是这支队伍的兵器却越来越好,不但弓弩齐全,甚至火器也越来越多。
    多尔衮已经数次下诏申斥孔有德、耿仲明两人,无奈丝毫不能改变两人的窘态,他们求满达海出兵时,满达海又以无摄政王命令加以拒绝,只能继续跟在义军身后,苦苦寻求决战的机会。
    弘光元年的八月,南京城的酷暑终于慢慢消退。天气重新变得凉爽起来,南京城内外到处桂花飘香,紫金山更是风景如画,繁华似锦,往年这里早已是游人如织,可惜今年紫金山早早就被羽林卫划为禁区,无论是富商巨贾。还是王公大臣一概不得靠近山头十里之内。
    这引起了一些文人士子的嘀咕不满。紫金山可是孝陵所在,那里是太祖皇帝和马皇后合葬之处,羽林卫连孝陵也圈进去,整天在里面动枪动炮,也不怕惊动了太祖寝陵。
    不过,这种不满也只能在嘴皮上说说而已,自羽林卫将多铎的征南大军全歼后,羽林卫声望如日中天。自古好男不当兵,可是羽林卫地官兵,即使是许多大户人家也争先恐后与之结亲。每天更是有不少人从外地赶到羽林卫驻地,千方百计的想加入羽林卫,其中不泛一些家中有田有地的良家子,甚至还有不少读书的士
    对于这些人的好意羽林卫一概拒绝。不过,他们也得到了消息。羽林卫数月之后会进行一次扩充,到时他们可以再来。如果符合条件羽林卫一概欢迎入伍。
    所有人只能带着遗憾回去,不过。到底还是有了希望,一些聪明之人打听到羽林卫以前招收人员的规矩,回到家中自己开始训练起来,许多父母现,他们的儿子去了羽林卫军营一场,突然变得每天喜欢长跑起来。
    羽林卫当然不会在孝陵旁边动枪动炮,将孝陵也划进禁区范围,只不过是要搞一次大地演习,防止有人在演习期间乱闯而已。此时整个羽林卫地校场上哑雀无声,数万名羽林卫数成六支队列,站立的整整齐齐,目光齐对着中间的高台。
    六支队伍。有五队是由火枪手和长矛兵组成。每队九千人。其中二队长矛手与火枪手人数相当。另外三队火枪手有七千人。只有二千长矛手。这三队已经完全换装成燧枪。随着枪支射地度越快。需要地长矛手自然越少。
    另一支队伍只有五千人。却是由炮队组成。总共二百余门大炮竖立在广场上。黑洞洞地炮口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高台上。一面五爪龙旗正在迎风飞舞。看到这面龙旗。所有羽林卫眼中有一股灼热之色。半年多前与满人地那场大战。这面龙旗始终飘扬在他们身后。正是有皇帝地存在。他们才舍生亡死。不让满人越雷池一步。最终取得了这场辉煌地胜利。
    高台上。一名传令兵手中地旗帜用力一挥动。下面震天般地欢呼传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刚羽林卫站立不动时已经给人一种如山般地压力。这一欢呼。给人地感觉更是强烈。王福安坐在最前面岿然不动。身后地许多文官却觉得心驰摇动。尽管不是第一次随皇帝观看羽林卫地演习。可是这一次却是规模最大。而且这些羽林卫身上比以前没有真正战斗过时杀气强了何止数倍。
    “扑通。”高台上传来一阵响声。一名文官满脸通红地从台上爬了起来。原来刚才羽林了大喊时。他地腿不知为何一软在台上。一些同样感到双腿抖动地文官同情地看着他。出了这个大丑。指不定会在皇帝心目落下什么坏映像。
    王福没有转头看身后,他不需要文官来监军,文官只要管理好民政就合格,胆子大小不是什么问题,这次演习,王福故意将大部分朝中文武都带来,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羽林卫地强大,为接下来户部成立银行,行金银货币,取消火耗造势。武力不是最好的手段,却是最简单直接地手段。
    欢呼声停下来之后,王福才微微颔,扭头道:“阎爱卿,开始吧。”
    臣遵旨。”
    阎应元向皇帝抱拳行礼后,从高台前面插着的红绿紫七面旗帜挑出一支橙色的旗帜举了起来,红色是大明的主色,代表着整支军队,而下面的橙蓝则分别代表着下面的六支部队。
    阎应元橙色的旗帜一举起,下面的炮营顿时动了起来,每个人都奔向自己的炮位,各个炮兵小校嘴里不停的大喊:“调整炮位,装填炮弹,动作加快!”
    高台上,一座自鸣钟正滴滴嗒嗒的响着,这是大明工匠自己仿制出来的,无论是精度还是外表,大明仿制的自鸣钟都不逊于从西洋进口过来的,如今王福已经将自鸣钟引进军队,进行精确计时,虽然自鸣钟一天走下来差个几分钟是常事,可是和将领前常用靠抬头看天来确认时间相比无疑要精确许多,有了自鸣钟,军队也方便检验自己训练的成果。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射。”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射。”
    数分钟后,炮兵营参将阎应贞已经接到了大部分炮兵已经准备好射的报告,他手中同样持一面橙色的旗帜向高台方向摇动了数下,阎应元手中旗帜顿时猛然下指。
    应贞的旗帜跟着下指,嘴里同时大喊起来。
    “轰隆。”最前面的三磅炮率先开火、接着是六磅炮、十二磅炮持续开火,声音一阵比一阵猛烈,整个校场都一阵地动山摇,皇帝和众多大臣站立的高台上更是出啪啪的声音,许多人明显现脚下木板一阵振动。
    这惊天动地的炮声比刚才数万官兵的呐喊声还要更加响亮,脸色刚刚回复过来的文官们又开始变白,好在射三轮后,所有的大炮已经打完,这次才没有人出丑。
    炮弹打完后,整个校场硝烟弥漫,空气中传来一阵呛人的烟雾,刚才轰鸣声仿佛还没有散去。炮弹落处,更是木屑、泥土纷飞,可是高台隔着太远,用肉眼只能勉强看到一点影子,真正的效果要等到前面的观测员回报才能知道。
    对于炮兵阵地上的硝烟,王福不甚满意,若是能有无烟火药,不但威力可以提升数倍,战场上也不会常被硝烟笼罩,可惜无烟火药的研制现在还只能想想而已,真正要做出来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一匹快马从远处奔了过来:“禀皇上,近靶射中四十一个,远靶射中五个。”
    远靶总共有三十六门红衣大炮,射中了五,算是差强人意,近靶大小火炮共有一百八十门,射中率已经过了百分之二十,对于火炮来说,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
    “阎爱卿,看来炮营这些日子练习进行的不错。”
    “多谢皇上夸赞。”阎应元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过,皇上不要夸的太早,下面肯定不能保持这个成绩。”
    火炮第一轮射击的精度无疑会最好,后面由于炮管热的原因会导致炮弹的偏差越来越大,再怎么清膛浇水也是无
    “给炮管降温!”
    “清扫炮膛!”
    “重新装弹!”
    “调整角度!”
    王福与阎应元谈话时,下面的炮兵阵地上依然忙碌一片,许多人已经将身上的衣服脱下,甩开膀子做着各种规范动作。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射。”
    “报告大人,炮弹装填完毕,可以射。”
    “三磅炮预备,射!”
    “轰隆!”又是一阵炮声传来,所有三磅炮一齐射,只是后面的六磅炮,十二磅炮官兵们依然在忙碌不停,炮弹越大,炮管也就越粗越长,无论是清膛还是降温,装填弹药都要更费时,注定这一次无法和第一轮一样所有火炮射的时间都相隔无几。
    今天第一更到,还差三张月票就可以到分类第七了,老茅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第八十八章以势迫之
    果然下来的炮击精度一轮比一轮下降。WWw!三磅炮射击到第六轮。精度已经降到百分之十左右。而六磅炮刚进行了四轮。十二磅炮也射击了三轮。总共射出炮弹近千。阎应元将橙色的旗帜收起。整个炮营也随之停止射击。
    炮营虽然停止了炮击。可是刚才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让台上的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数百门火炮一起齐射的威力如此巨大。实非人力可以挡。
    阎应元将橙色旗帜放下。换上青紫两面旗帜。向前用力一挥。鼓声响了起来。两支近卫军踩着鼓点刚才火炮射的方向移动过去。整齐的脚步声在旷野中回响。
    “杀!”
    长矛手齐声呐喊。手中的长枪向前剌去。寒光闪耀。仿佛前面就是一座山也会被他们剌穿。
    “射击!”
    林卫中间一阵硝烟散开。巨大的枪响声传来。
    这番火枪兵和长矛手的演练虽然不如炮营的动静大。可是上万人整齐划一的动作给人的震憾更大。文官们看着热闹。武将们却赞叹不已。戚继光的兵书记载。一支精锐步兵每行军二十步左右就要停下来整一次队。方能保证阵形不乱。可是这支队伍连续行军数百步。中间还经历了开火。转向。依然保持的整整齐齐。已经远远过当日戚继光所练的羽林卫能做到如此。其实说穿了也简单。一是靠着鼓声指导士兵前进。二是在军中推行识字教育。从刚入伍许多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士兵都能认识三五百个汉字。行军途中。一有偏差。前方各个基层军官就能用各种口令自行调整。而士兵也能完全理解军官的口令。
    戚继光练兵虽然严。可是从本质上来讲。他所带的兵绝大部分是文盲。士兵们只会机械的执行命令。稍为复杂的口令马上就难予理解。与羽林卫有相差也不奇怪。
    整个演习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结束。校场全是硝烟弥漫。羽林卫在皇帝和各个文武大臣展现了炮兵的射击能力。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作战。单营羽林卫的进攻能力。全军一同进攻的能力……
    这样一场演习几乎等于一场大战。单单射出去地炮弹。子弹。消耗的火药就价值数万两银子。也可以说是一场昂贵的表演。演习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无法可说。如此强军。一年花费数百万两也算物有所值。
    回来地路上。一部分官员还回不过神来。一些官员却眉飞色舞。以前单知道羽林卫很强。训练不过半年就能将本身数量差不多的鞑子打败。只是到底有多强。今天总算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为震憾的却是郑鸿逵和郑彩叔侄两人。他们是第一次看到羽林卫真刀真枪的演习。以前从来没有想到地一支军队可以做到如此地步。他们曾经与满洲铁骑接触过。满人万马奔腾起来确实是气势非常足。可是与眼前这次队伍比起来。却给人一种乱糟糟地感觉。
    难怪羽林卫与满人交战能取得胜利。当初满人南下大军被朝廷全歼地消息传来时。凡是见过满人骑军之人都以为是朝廷放出来的假消息。甚至猜测皇帝是不是已经驾崩。如今看来。满人输得一点都不
    郑家不但在海上有数万健儿。6上也有数万大军。相比于海上亚洲第一的实力。6上当然远远不如。不过。他们兄弟几人都以为6上数万大军足可以保平安。可现在看来。若是朝廷要对福建动手。恐怕只需要派出一营羽林卫就足够了。郑鸿逵悲哀的想道。
    “郑大人。皇上有请。”正当郑鸿逵骑在马上胡思乱想时。一名侍卫来到他面前喊道。
    郑鸿逵一愣。马上反应过来:“臣遵旨。”
    急忙拨转马头。策马来到皇帝身边上。微臣见驾。”
    王福骑在一匹纯白色的马上。现在他的骑术可以说很精通了。全力奔跑完全没有问题。此时只是策马缓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