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惧内综合征-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含章知道,方才清湛的回话肯定有些什么不妥。
她将手放在钟涵脸上,突然也跟着哆嗦了一下,两个人肌肤相触,她才发现钟涵全身都是冰冷的,除了心脏处有力的跳动能证明他还是个活人外,他几乎就没有一丝温度了。
温含章突然道:“我从来没有跟你说过我生阿阳时候的情景。”
听她出声,钟涵的目光移了过来,温含章心中松了口气,才继续道:“那时候真的好痛,痛得我在心中一直骂你。我从来没那么痛过,就像有个人像要把我撕开两半一般。”
看着钟涵面上现出一些歉疚,温含章道:“但是你不知道,生完后,我整个人好轻松。我当时看着阿阳,就想着我那么痛都要生下来的孩子,他以后一定要过得好,过得幸福,才对得起我这十个月的劳苦和分娩的剧痛。我想婆母当时生你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想着当时他因着种种难处,只能让她一人在京生产,钟涵用带着微弱暖意的掌心抚摸着她的脸,温含章的眼睛里映着案旁的烛光,明亮至极:“她与公爹若在天上有灵,也会希望你过得好。仇我们要报,但是无关之人,我们便不要多想,凭空给自己增添烦恼。那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是,他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
…………………………
许太监是十年前才升任乾清宫大总管的。这十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跟着皇上的脚步,就怕有什么地方做错事,在皇上那里落下了不是。可这段时间宫中的风云变化,他着实看不懂。
前半个月,这内廷中还是阴云密布。有人大老远的脚步声重了些,都要被司礼监的人带走重新调教一番,宫里头的太监宫女是人人自危,生怕犯了皇上的忌讳。可到了今日早上,龙颜突然春暖花开了。有个太监伺候早膳时不小心打翻御碗,皇上居然只是笑了一下。
这一笑差点没把人给吓出个好歹,那不顶事的小子差点就在御前尿出来了。许太监心中把人骂了个臭死,赶紧让人把他拖下去,要是坏了皇上的心情,他一百条命都不够补回来的。
自从卫翰林领了差使到外头后,皇上的心情就一日一个变。且是越变越差,前个儿有个宫女为皇上更衣时搭配错了玉佩,皇上居然吩咐杖三十。那宫女打完之后就不行了。
皇上听闻此事后却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处理政事,只是每日总要看一回卫翰林献上的字帖。
许太监看在眼底,不免有些猜测,皇上就那么喜欢卫翰林吗?
许太监想着这段时间敬事房的记录,又觉得不像,这段日子受宠的妃嫔不少,其中张将军的闺女珍贵人更是独占鳌头,皇上隔个三两日就要过去一趟。珍贵人可是个娇滴滴的大美人,若是皇上真的好男色,这口味差得也太远了。
许太监站着没事,微微动弹了一下膝盖,索性放开了思绪继续猜,保不住就让他猜中了。
可这世上,人真的禁不起念叨,这不,一念叨,人就过来了。
许太监清了清喉咙,刚想进去通报,皇上的声音就传了出来:“让卫绍进来,传旨,乾清宫十丈内不许有人出入。”
许太监心中顿时一默,对着卫绍笑得比花还灿烂。
若是平时,卫绍是绝不会得罪这位御前大总管的,但他今日实在有些笑不出来。
明康帝手中轻轻摩挲着一个用金线修补过的玉佩,心中带着期待紧紧看着大门。卫绍进来后却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之后膝盖就跟黏在地砖上一般,气氛突然间就僵硬了起来。
明康帝温情脉脉的面色转了几转,终于变为沉寂。
他绕过御案,老迈高大的身躯绕着卫绍转了两圈,似是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之后突然弯身下来,与卫绍蹲成同一条线,道:“高尚青与朕汇报,说你调查出一些情况?”
卫绍的眼睛在他手上握着的玉佩上转了一转:“臣这边不过听了些荒谬的故事,高公公便急着汇报皇上。此等行事,实在与臣的风格不相符合。皇上若信任臣,请皇上将高公公收回去,臣不胜感激。”
卫绍说着便对明康帝磕了一个头。
明康帝眉毛拧成一个结,这与他想象的十分不符。他拖了这两个月,就是想让卫绍自己查出真相。由他信任的仆人亲口说出的事实,总比他空口无凭来得让卫绍信任吧。
卫绍这般,是不愿接受自己是皇子?
明康帝气笑了,他道:“高尚青与朕道,你那老奴承认,当年是你的养父母将你偷走,后来他们双双病逝,只能将你托付给他抚养长大。你是朕的儿子。”
“皇上就如此肯定不会出错?”毕竟皇室血脉一旦混淆,明康帝就是皇家的罪人了。
明康帝却十分肯定,他想着卫绍手腕上的胎记,晋妱当年为他生下的孩子手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印记,他为何能在三百人的殿试中认出卫绍,除了他身上的玉佩外,还有这个独一无二的胎记。卫绍是晋妱为他生下的爱子,无可置疑。
当年若不是老天不愿垂怜,让晋妱在生下孩子后便去世,卫绍绝不会带上私生子这个污点。江首辅已然去世,皇后在宫中没有娘家的支持,若是晋妱能长命一些,他必然能将她运作进宫。可惜先有晋妱玉逝,又有晋二那小人将他的孩子偷走,让他十几年来饱尝失子之苦。
这些年,午夜梦回之时,他一直想着晋妱与他们的儿子。这两人,就像是一抹朱砂记印在他的心头,让他忘却不得。
可他这般的情绪翻滚,卫绍却仍是一脸的平静,他刚想接着呵斥卫绍,就看到他额上的冷汗,不免有些心软,道:“朕知道你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无妨。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你回去好好想想,若你愿意原谅朕当年的一时不慎,随时都可以进宫告诉朕。至于高尚青,他是朕自小就为你培养的人,你若不喜欢,可以随便处置。”
皇上满脸的慈爱,卫绍却一直想着他心中最过不得的事情,终于问出口道:“阿圆与我说,我与宁远侯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第112章 李代桃僵
这个世上,许多人事; 都是自己不如旁人看得清楚。卫绍听着明康帝满嘴的谎言; 只觉得荒谬至极。
“当年之事,许多现下已经说不清对错了。”明康帝叹了一声; 看着如青竹般身姿挺拔的卫绍,对那些陈年往事突然有些难以出口。
到了如今; 明康帝做事已经极少需要向人解释什么。但在他面前跪着的,是他与晋妱的儿子; 是他最爱的女子为他生下来的,自然该有些不一般的待遇。
他有好几个儿子; 只有卫绍能让他一退再退。
明康帝摇了摇头,罢了; 儿女都是前世的孽债; 他缓缓道:“朕与先宁远侯是表兄弟,朕为长兄,对表弟一向放纵。但钟昀自小便喜欢淘气; 当年朕与钟昀兄弟微服出巡; 在衡阳湖畔邂逅了你母亲。朕一见倾心; 当即让人到晋家提亲,就在晋家人犹豫的当口; 钟昀横刀夺爱,你母亲品性单纯; 受不住他的诱骗; 以死相逼于朕; 朕不得不放手。”
想到当年晋家人对他的羞辱,明康帝心中已经云淡风轻了。晋家人怎么会觉得,一个帝王的尊严是能轻易践踏的。他不忍责备晋妱,但不代表他不会对晋家人膈应。
明康帝呼出一口气:“情爱之事从来由不得人心。朕对你母亲一直放不下。钟昀逝世后,你母亲还是花信年华,朕不忍她在后宅苦熬,才想着将她接出来。”
卫绍静静听着明康帝颠倒黑白,原来对上位者而言,指鹿为马是那么容易:“先宁远侯夫人愿意跟着您吗?”
明康帝对卫绍的称呼有些侧目,他忍了又忍,才忍住纠正的冲动,带着惘然的语气道:“女子在礼法上束缚颇多,她为着名声着想,自是不愿意的。”晋妱非但不情愿,且对他恨之入骨。但她是那样的美丽,做妇人打扮的晋妱,就像从娇嫩的玉兰蜕变成绝境中燃烧的凤凰花,明艳不可方物,美得异常惊人,两种不一样的风采让他爱入心底。明康帝即使此时想起晋妱,心脏仍是跳动不已。
为着如此,他看着卫绍的眼神几乎软成了一滩水:“卫绍,你要记得,贞节牌坊只是一种维持稳定的手段,哪比得上你母亲后半辈子的快活自在。朕多年来垂拱而治,感悟许多,你是皇子,以后目光也要学着放开一些。朕与你母亲,先是被宁远侯所误,后来摒弃前嫌再度相合。你母亲本来已经原谅了朕,可惜老天不愿成全,让你母亲生下你之后便撒手人寰。”
晋妱逝后,他十分消沉。当时宫中正好有一个小妃嫔同样难产,明康帝本是想李代桃僵,把卫绍充作妃嫔之子,但皇后执掌后宫,似乎发现了些端倪,那段日子江首辅一直盯得很紧。
这位老大人与先皇关系极好,自小就为明康帝启蒙,当了他十多年的老师,又有先皇遗诏做后盾,明康帝多年来受他掣肘,只能步步退让。他不得不先把卫绍带离京中躲躲风头。
明康帝只是在晋妱身上迷了眼睛,他很清楚,他对晋家人这般狠手,晋家人一定对他恨之入骨。但再恨他,卫绍也有晋家的血脉。由晋二看护卫绍是最安全的。除此外,卫绍身边还有他安排的许多嬷嬷太监。他本来想着双方互相监视,便可万无一失,没想到会真的出现问题。
无论卫绍私底下性情如何,他在御前一向克制。但他现在实在有些忍耐不得。他从来没想过在他心中一贯精明强干的皇上,居然也会有这么糊涂的时候。卫绍现下的心情,除了大失所望外还有一种难堪屈辱之情。明康帝说的那么好听,但事实不过是他强迫先宁远侯夫人与他通奸,还生下了一个罪恶之子。
卫绍想问,这难道就是皇帝对宁远侯心生厌恶的原因吗?但话未出口,他又噎下了。以明康帝如此理所当然的态度,他必然觉得所有人事都应该为他的喜恶让步。
卫绍没有提起钟涵,明康帝却又想起了他方才的问题,道:“你与宁远侯虽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但宁远侯品性不堪,你若想与他一叙兄弟之情,便要有把握能够钳制住他。”
先前明康帝怕钟晏泄露这件事,一怕旁人会对卫绍有偏见,二是怕卫绍从其他途径得知此事,他不能控制住他的想法。但他为这件事铺垫了两个多月,循循善诱,卫绍必定会明了他的心情。
至于钟涵那边,明康帝根本不怕他知道他母亲之事,他知道了又如何?说什么父母之仇,世上多的是被权势打脸后仍然匍匐在权势之下的人,钟涵若是真的硬气,他大可不要皇家赐予的爵位。若钟涵真能做到这点,明康帝必定对他另眼先看。
他心中有些叹息,父母之爱子,为之计之深远。自从卫绍在他面前出现后,他便处处为他筹谋。钟涵与卫绍是天然的血脉牵连,卫绍录入皇家玉牒,是更符合钟涵利益的做法,钟涵必会全力支持他。
作为诚意,他也会让卫绍拥有一个让满朝文武都无可置疑的出身。
卫绍深吸了一口气,唇边掠过一抹笑容:“臣谢皇上为臣解惑,臣今日有些不适,恕臣告退。”没等明康帝回答,卫绍便退出了乾清宫。
直到站在乾清宫外的月牙门上,被秋日的凉风吹了又吹,卫绍才发现自己的牙齿一直在抖动。
秋日晴好,卫绍租住的小院子里,却有着与他的心情完全二致的悠闲自在。
福寿正跑上跑下地为他的干爹拿茶叶、烧炭炉,偶尔外头有穿街过户的小贩叫卖吃食,阿圆还要指挥他出去买吃的。
累得福寿满脸都是汗水。阿圆却是笑呵呵地坐在芭蕉树下的躺椅上,精瘦的四肢与他的名字完全不符。
若是没人提及,谁都会以为他是这家的老太爷。
福寿用袖子抹了抹汗水,抱怨道:“干爹,你也太享受了。”以前在乡下时,他干爹还不会这样指使他的。
阿圆还没说话,大门突然被人从外推开。福寿探头过去,先是看见卫绍的身影,然后他就松了口气。这段日子一直跟着卫绍上上下下的铁块头不见了。
福寿顿时笑逐颜开,对着阿圆道:“干爹,你一来,就把福气带来了。”这座小院除了一煮饭的老嬷嬷外,日常就只有福寿一个人。福寿跟着卫绍久了,也喜欢清静的日子。天知道那个来历不明的铁块头过来之后,他压力有多大。
阿圆却没有应福寿的话,他想了想,走进卫绍的书房。
卫绍正坐在椅上闭目养神,他听见声响,睁开了眼睛,嘴角带上了些苦涩的笑意。
阿圆像小时候一般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拉长了音调喊了一声:“我的小少爷哟。”
卫绍看着眼前的老人,不知从何说起。
阿圆的话,他自然是信的,但心中到底对皇上还藏着一分期待。无论如何,这段日子,皇上总算对他不错。
阿圆布满皱纹的脸庞一直不错眼地看着卫绍,他并不老,只有四十余岁。卫绍金榜题名之后,阿圆就一直做着准备会有人过来找他,为此还特意装着摔断了腿,故意不和卫绍一同上京。果然,他想钓的那条大鱼找上门来了。
卫绍到如今也明白阿圆为何会交代他殿试时一定要佩着那枚有裂痕的玉佩。卫绍不怪他瞒着他,他父亲忍辱偷生,就是为了今日之局,阿圆向来忠心,执行起来不会打一丝折扣。
想着一切都如姑姑与父亲十六年前计划的那般进行着,卫绍下意识地摸着手腕处的圆印,心中难得有些迷茫。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与钟涵竟然会是表兄弟。父亲自然是希望他为晋家报仇的,否则他不会从小就逼他念书,让他参与科考。
他想让皇上一眼就能将他认出来。
为此他在三岁前夜夜用秘药在他手腕上烙下圆印。到了今日,这个朱红印记早就是水洗不掉,只能永生跟随着他。
想着晋家上代人想出来的这个混淆皇嗣的计谋,卫绍心中十分沉重。
晋家是前朝大族,虽然已经败落,但家中仍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手段,姑姑为了今日之仇,在生产之时就做下手脚,她用秘药在她生下的孩子身上留下胎记,无色无味,就连太医都辨认不出来。为着这个小巧的印记,姑姑假意顺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