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青云路-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君然为人正直,除去与家里几个看他不过眼的嫂子不对付,在外风评优良。
拉拢陈君然,能与明山镇最大的士绅李员外交好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陈君然能对瑾瑜将来科考提供不少先机,可以省去很多弯路。
这一点,瑾瑜有所认同,他本就打算跟陈君然讨教考试经验,相当于划重点,考试必不可少。
但关于生意方面,瑾瑜还有些疑惑,“你说让陈君然先行在县城推广这挑花刺绣,为何我们不自己前去?或是让陈君然牵线李员外,找了门路,批量发售,岂不是更加省力?”
冬青笑道:“李员外是什么人?经他的手牵线找门路,他会不分一杯羹?我们这是小本生意,经过层层中间人抽成,我们还能剩下几个利润?”
“而且,你这法子很新奇,凭我们几人也做不出批量销售的数,没有看到足够大的甜头,根本不会有商人愿意为我们试水。”
瑾瑜叹气一口,“那我们自己去县城推广?”
“我们确实要亲自上手,陈君然在县城呆了两年有余,多少有自己的人际,比我们熟悉县城,不至于像无头苍蝇。”
最重要的,是自己累积人脉。
这清水沟用得着上心拉拢的人,是村长和陈君然,交好陈君然,就能与明山镇的李员外扯上关系。
交好李员外,便能接触更广的面。
强龙不压地头蛇,与当地士绅强商打好关系,生意也就能做得长久。
就像一颗种子,想要发芽成长,需要先生出根须。
第39章 林间
每日清晨,瑾瑜总是按时醒来,叫上冬青一起,顺着村边的山路,踏着晨光,绊带朝露,遛弯。
之前下地干活就当锻炼身体,如今不下地,便趁着每天空气最新鲜的时候,带着冬青走入林间,同样锻炼身体。
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本前提。
六月正值盛夏,今年风调雨顺,不止地里的庄稼生长茂盛,山里的植被也绿得耀眼。
菌类植物枕着这天然温床,零零散散从地表冒头,顶开地上厚厚的腐叶,露出大小不一的顶盖。
瑾瑜与冬青晨运时,顺便在山上采些无毒蘑菇,拿回家做菜来下饭。
加上青椒和大蒜,无论烩炒或是煮汤,味道都十分鲜美。
走在山路上,注意低头看灌木林脚边,若是看到有被顶起的木叶,轻轻扒开,总能扒出一个个肥厚圆润的蘑菇。
瑾瑜从地上取出一个青顶蘑菇,矮矮胖胖,模样十分讨喜。
将蘑菇拿在手里把玩,瑾瑜叫住冬青,满脸戏谑,“我又捡到一朵青姑娘。”
这是一种名为青头菇的蘑菇,样子很好看,村里俗称这蘑菇为青姑娘,倒是特别有意思。
看着瑾瑜骨节分明的手,放在蘑菇上细细描摹,指尖内扣,轻轻扫过顶盖里侧的丝瓤,丝瓤随着指尖滑动的力度偏来倒去,冬青一时面颊飞满红霞,转过头去不敢再看瑾瑜。
为何?为何瑾瑜总能做出一些让人难为情的动作?
瑾瑜站在冬青身后,看着冬青小巧玲珑的耳朵通红,那红像是要滴出来,顿时心情万分愉悦。
低头看了看手里青头菇,不禁好笑,这下,冬青只怕无法再直视这青头菇了。
冬青已经走出去一段,停在一丛矮小灌木前,声音透着雀跃,“瑾郎,快过来。”
“嗯?好,这就来。”瑾瑜迈开长腿,几步跨到冬青身侧。
只见灌木上结满圆圆的果实,大多是绿色,当阳一面透着些许的红,除了不如杨梅大粒和红艳,看上去就跟杨梅一个模样。
“这是野生杨梅,看样子已经熟了。”冬青解答了瑾瑜的疑惑,摘一颗下来用手绢擦了擦,递到瑾瑜嘴边,“快尝尝。”
看着冬青亮晶晶的眼睛,瑾瑜张口把青绿的杨梅吞进口中,舌尖轻扫冬青细白的指尖。
冬青闪电般收回自己的手,一脸期待看着瑾瑜,“怎么样?好吃吗?”
瑾瑜吐出杨梅核,面带一丝享受,“嗯……不错,很甜。”
“真的?”冬青却有些不相信的样子,伸手给自己摘一颗,擦了擦放进嘴里。
方一入口,冬青整张脸就皱在一起,忙不迭把杨梅吐出来,握拳去捶瑾瑜胸膛,“你骗人,这杨梅分明酸得很!”
“哈哈哈!”瑾瑜大笑出声,握住毫无力度的粉拳,一把将冬青带入怀里,放柔了声音,“我没骗你,我家娘子手拿过的东西,都是甜的,不信你尝尝。”
说完低头噙住冬青红润双唇,舌尖轻敲贝齿,充斥在两人唇齿间的,是杨梅酸涩过后的回甜。
青山绿树,虫鸟和鸣,人共连枝。
“唔……哈……”
冬青一时忘记呼吸,瑾瑜松开后,忙喘息摄入缺少的空气,胸膛微有急促起伏。
瑾瑜眉开眼笑,“如何?我没骗你,真是甜的。”
冬青美目带着水光,樱唇越发鲜红水润,瞪了瑾瑜一眼。
被瑾瑜把玩青头菇的动作弄得脸热,本想用这野生酸杨梅偷偷报复瑾瑜,没成想自己又被饶了进去。
“我们走得够远了,回家吧。”瑾瑜抬头看了看日头的高度。
“先等等。”冬青开始采摘野生杨梅,照着个大粒圆色红的摘。
瑾瑜不解,“虽然这杨梅不至于酸得难以入口,但着实算不上好吃,摘它作甚?”
若是没有准备,放入口中能让腮帮都跟着酸上一下,现在回想那味道,瑾瑜还觉得满口生津。
冬青却没有停下,一行摘一行解释,“拿回家用蔗糖腌制一夜,甜里带酸,酸中有甜,乃夏日可口小食,开胃且解馋。”
“哦?还有这种操作?”瑾瑜索性也蹲下身,跟着冬青采摘杨梅。
将一棵杨梅树上果子摘个差不多,树上只余下实在小颗发绿的,摘下来的够冬青用围裳兜了半兜。
家里有翠枝买回来做点心的砂糖,冬青把野杨梅仔细洗干净,装在大土碗里,往里面撒上砂糖,搅拌均匀,放进装有凉水的桶里。
凉水恰好淹到碗口下方,放在阴冷处,能让碗里的野杨梅持续保持冰凉,防止天热变质。
翠枝在准备做点心的材料,明天又到了出摊的日子。
最近的饭食都是翠枝和冬青接手,其他人安心下地干活,瑾瑜搭手担水劈柴烧烧火。
好在最近地里也不算忙,只是锄一下庄稼间隙的杂草。
冬青将捡回来的蘑菇细细削去泥,烧开水烫了一下,把蘑菇的质地从硬质易碎,变为湿软有韧性,清洗起来不会揉烂太多。
烧热了油,大蒜干椒和花椒炝锅,再放入青椒与蘑菇爆炒,香气四溢,飘满整个农家小院儿。
据说放蒜可以检测蘑菇有没有毒,蒜遇到有毒的蘑菇会变黑。
刚吃了午饭没多时,翠枝在灶屋烧火蒸面粉着手做点心,瑾瑜和冬青在院子的阴凉处准备点画挑花刺绣,等陈君然过来。
感觉一人跨进门来,定睛一看,来人是大伯家三儿媳梅芳,手里抱了一岁有余的小闺女。
冬青笑问:“三堂嫂,吃饭了吗?没吃的话我去给你热热菜,我们刚吃不久。”
梅芳腼腆一笑,“吃了,不用麻烦,我就是带妞妞过来玩的。”
瑾瑜给梅芳递了个小凳,“三堂嫂,坐。”
瑾瑜总觉得有些微妙,这里的人成亲都很早,这三堂嫂才十八,女儿都已经快两岁了。
说起来,他的几个嫂子,除了小赵氏之外,其余的年龄都不如他大。
就连翠枝,今年都不过才二十整。
梅芳却没有坐下,而是往着灶屋走,“翠枝姐在灶屋忙吗?翠枝姐很喜欢妞妞,我带妞妞去看她。”
“在呢,就是怕她现在没什么空。”冬青回答梅芳,翠枝明日要出摊,现在大约正忙着做点心。
梅芳扯了扯嘴角,“不碍事,我就是与翠枝姐说说话,她忙她的,嘴闲着就行。”
冬青抬头,颇有深意看了梅芳一眼,“那你去吧,嫂子嘴不忙。”
“唉,好。”梅芳应着,钻进了灶屋。
瑾瑜看到冬青微蹙的眉,问道:“怎么了?”
冬青舒展眉头,道:“没什么。”
她只是奇怪,自她来李老汉家,过了近半年时间,平日也不见大伯家的人来串门。
上次赵氏和几个儿媳来串门,还是觉得她有便宜可占,准备蹭她白做绣鞋的。
后来因为野物的事,大伯一家比较怵她,基本看到她都绕道走。
一个多月以前,小赵氏在街上主动凑过来唠嗑,也是因为大伯母教唆小赵氏过来套话。
不得不说冬青疑心有些重,毕竟过去十年都生活在高官后宅,一众女眷的心思重得很,稍有不慎就着了道。
瑾瑜心里暗自做了计较,倒没有说什么,等陈君然过来,让陈君然上手开始做些简单的挑花刺绣。
陈君然画功确实不错,悟性尚可,重点是很勤奋很积极。
近几日跟在身侧,看瑾瑜画得多了,每日回家后一直在纸上尝试进行创作,次日把创作带来给瑾瑜过目。
陈君然一直坚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瑾瑜看着陈君然一日比一日进步,今日看过作品后,觉得可以让陈君然上手制作挑花刺绣了。
先点画一些要求简单,比较不繁复的花色,就算陈君然点错了他还能补救。
想着可以开始挣钱第一步,陈君然还有些紧张。
不过很快调整心态,平心静气,仔细看了要求,纵观整幅画格局,闭眼想象画面,后拿起竹签落点。
瑾瑜与陈君然安静作画,冬青没有打扰,只是坐在一旁给别的底布串暗线,时不时看染料干了就加些水。
抬眼看到翠枝从灶屋出来,隐约听她跟梅芳交谈,“我出个外头,你先坐一会儿,我马上回来。”
出外头,是解决三急之一隐晦的说法,人有三急,冬青也没在意。
却见翠枝一行往大门外走,一行对着她招手。
冬青只得放下手里的布与线,起身根跟翠枝出了门。
到了院门外,翠枝没去茅厕,而是把冬青拉到一边,悄声道:“我怎么觉着,梅芳是来咱们家打探来了。”
冬青心里微讶,又感觉在意料之中,问道:“怎么了?她说你很喜欢妞妞,带妞妞来看你,她说什么了?”
“我喜欢小孩倒是没假,只是她一直紧紧盯着我做点心,几次我与她说话她都心不在焉,不时的还问那是什么材料,要加多少,感觉正专心记着呢。”
冬青微微叹了口气,“嫂子你觉得要怎么办?干脆把法子给她?各有各的财路,谁也别妨碍谁做生意,免得她们老是惦记,我们也疲于应付。”
随后话锋一转,接着道:“不过,我先提醒一下嫂子,按大伯母的性子,哪怕你把法子教给她们,她也不会感恩,反而会嫌你抢了她的生意。”
翠枝思索一瞬,一咬牙,道:“冬青,你别说嫂子自私,我不想把法子教给大伯母,出力不讨好,我还嫌她抢我的生意呢。”
冬青心思一转,计上心头,对翠枝招了招手,“嫂子你附耳过来,我与你说个法子,让大伯母偷鸡不成蚀把米。”
两妯娌遂交头接耳,冬青不知说了什么,翠枝喜笑颜开,眼睛都亮了几分。
第40章 套路
二人回到院里,瑾瑜只是抬眼看了看。
倒是梅芳,没有安生坐在灶屋等翠枝回转,而是带着妞妞来到了院子里,目不转睛盯着瑾瑜与陈君然作画。
见翠枝和冬青一同进门,梅芳满面笑意,“一直听闻二叔家两个儿媳关系好,没想到翠枝姐和冬青好到出外头都一起。”
“哪里?这不刚好赶上了才一起的嘛。”翠枝打着马虎眼,上前牵了刚会走路的妞妞,“我们回屋吧,在这里会打扰到二狗和君然。”
“嗯,说的也是,听说冬青在教二狗认字,他们读书人的事,我们不懂。”梅芳没有推阻,跟着翠枝进了灶屋。
冬青没有继续串暗线,给瑾瑜打了招呼,跟着翠枝梅芳进了屋。
梅芳见冬青跟进来,很是诧异,“冬青,你不用伺候二狗和陈叔家君然作画了么?”
“瑾瑜用不上我伺候。”冬青说着,搭手跟翠枝做点心,“我看嫂子忙不过来,来搭个手。”
梅芳不疑有他,“哦哦,这样啊,我坐在这里是不是有点拦着?”
冬青明媚笑了笑,“不会,你往门那边挪一点就好了,不拦着光线就成。”
梅芳看了看屋里格局,顺着冬青指的方向,把凳子挪了过去。
坐定后,零零散散扯着些琐事,眼睛却是一直没离开翠枝和冬青的手。
冬青看了梅芳认真的神色一眼,佯装无意对翠枝道:“嫂子,咱们家的花椒油还有吗?做这驴打滚可是少不了花椒油的,没有的话问问三堂嫂家有没有,改天咱买油回来,炸了就还回去。”
翠枝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家里还有很多花椒,上次就说买香油回来炸,就结果又忘了!”
梅芳猝不及防被点了名,积极道:“花椒油家里有,今年刚炸的,我们家山墙边的花椒今年结得很,要的话我这就去给你们拿。”
“我看看罐子里,应该是还有一些的,够今天用就不麻烦梅芳了。”
翠枝说着,起身打开壁橱,拿出一个小陶罐,摇一摇又揭开盖子往里瞅了瞅,嘴里念念叨叨。
“还有些,差不多够用了,炒豆沙万万少不得猪油和花椒油,这是冬青教我的小窍门,这样炒出来豆沙可香了,还吃不出花椒的麻。”
这边冬青已经架锅化开了猪油,碾成糊状的红豆倒进锅里。
翻炒几下,趁着空隙回身道:“嫂子,既然还有,那就快倒进来。”
“唉好。”
翠枝应着,走到灶边翻转罐口。
梅芳无法理解,点心大都是甜的,为何要放麻油?
却因为坐的位置,看得并不是十分真切,只看到一些黑里透亮的液体就倒入锅里,那样子确实与花椒油差不多。
冬青挥动锅铲几个翻炒,油和红豆融为了一体,豆沙透着几分油亮。
不一会儿的功夫,冬青把豆沙水分炒干,香味已经出来了。
梅芳吸吸鼻子,冬青挖了一坨递到梅芳嘴边,“你尝尝,看看花椒油是不是多了点。”
梅芳张口吃下,只觉细腻甜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