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徐娘恨嫁 >

第83章

徐娘恨嫁-第83章

小说: 徐娘恨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家的人口稀薄,章得之登基之后,一共就封了三王爷,一个是成王姜舍之,一个原先的明王现在的太子姜高良,还有一个就是章得之的叔父敬王了。
  敬王妃的病也是那个时候,忽一下,就好了。
  昨日,敬王妃就派人给陈佳云送了信,说是今日让她一道进宫见圣人。
  陈佳云为此惆怅了一整夜,不想来啊不想来,还是得来不是。
  其实敬王妃进宫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也不知听他们府上的谁媳妇提起了一句,朝堂上正嚷嚷着要废后。
  虽说吧,已经压了下去,可是她想着是个女人都会伤心啊!她是打着宽慰圣人的名义,实际上来打击人的。
  成王妃起初也不知情,可越听敬王妃的话越不对劲,很识时务地闭上了嘴,不出声音。
  徐昭星是真不想和个老太太计较,养了一辈子孩子,又和妾室们斗了一辈子,还觉得天底下所有的女人和她想的都一样。
  什么,作为一个女人,就是要温柔大度,丈夫喜欢谁就把谁接进家里,还要亲自铺床垫被。
  这觉悟还真是绝了,和她上辈子看过的怀孕妇女帮助丈夫强|暴女子的新闻,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她还都是举例说明,说她年轻那会儿给丈夫娶了几个妾,又说她怎么着的待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如亲生的。
  徐昭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道:“姜瑞确实不错,改日我和圣上说说,让圣上下个诏书,封他为世子。”
  说起来,敬王府也是一堆的破事儿。
  姜瑞可不是敬王妃的亲生子,而是敬王的庶长子。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敬王妃一听,嘴唇抖了又抖,到底还长了点儿脑子,没敢直接说个“不”字。
  徐昭星是真怕敬王妃被她气出个好歹来,她可什么都没说,就说了一句话而已。
  余良策就是这时候进宫的。
  徐昭星便和敬王妃、成王妃道了句:“不巧,我那边还有点儿事,你们略坐一会儿,我马上回来。”
  敬王妃赶紧道:“不坐了不坐了,我们先回去了。”
  成王妃这个时候智商上了线,想着赶紧和她划清界限,“不如叔母先回,我这儿还有点儿事,想和圣人说一说。”
  徐昭星的心里跟明镜似的,陈佳云能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嫌敬王妃太蠢,不想搭理她了。
  她乐于做这个顺水人情,点了点头,“也好,成王妃先坐一坐,我去去就回。”
  徐昭星便出了内殿,去前头见余良策。
  余良策来了这儿,就没想过拐弯抹角,当下和她说了高巍来求的事儿。
  多的便不用说了,圣人自是能想个门儿清。
  余良策不便在内廷里久留,也是利索,说完了就走。
  将走到花园里,碰见一个穿着粉色衣裳的小姑娘,那姑娘看起来也就不过十岁,手里握着一枝腊梅,偏了头,看他,而后用脆脆的嗓音道:“我见过你吗?我好像没有见过你,可又觉得好像见过你似的。你叫什么名字?我是姜婳。”
  他赶忙跪了道:“臣余良策,拜见和顺公主。”
  “你长的可真好看,比太子哥哥还好看。”
  “公主谬赞。”
  姜婳又道:“你来这儿见圣人是吗?我也是。敬王妃和圣人说了好多话,我刚才问我母妃,我问她究竟是敬王妃的话对,还是圣人的话对,我娘一会儿说敬王妃说的对,一会儿又说圣人的话对,我都糊涂了。”
  余良策听的不太明白,只好道:“那不如公主再问问其他人。”
  “那我问你吧!你说男人到底是该三妻四妾还是只娶一个夫人?还有女人,到底是接纳男人的妾室,还是如圣人这般,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直接拒绝?”
  这把余良策也问住了,他想的并非是事情的本身,而是在想到底该怎么回答,不能说圣人不好,可谁看圣人都是个异类。
  他想了想道:“你看圣上,即使圣人是旁人眼中的异类,可依旧有圣上宠着。所以,臣认为,这看人,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如圣上和圣人一般,当然也有一样的。毕竟三千弱水只饮一瓢,人人都想有,可并不是人人都能饮到最如意的那一瓢。”
  姜婳才多大,对于男女之情不过是情窦将开,还糊涂着呢!
  她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正思索的时候,听见还跪着的余良策又道:“公主,臣还有事在身,先行告退了。”
  姜婳:“你这就要走了吗?”
  “是的,臣告退。”
  姜婳瞧着一身青袍的男子越走越远,不知为何心生惆怅。
  不多时,成王妃也带着自个儿的女儿出了皇宫,一走出城门,她长出一口气。
  “母妃,你怕圣人?”姜婳跟在她的身后问。
  “胡说什么,那可是圣人。”成王妃也不当真,笑着斥她一句。
  姜婳也不怕,跟着她上了马车,一上去就抱住了她的胳膊,又问:“母妃,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这是人人都想要的吗?”
  “可不,世人只有一颗心,都想里头住着一个天底下最好的人。”成王妃不知想到了什么,还叹了口气。
  “天底下最好的人?”
  “嗯,这个好,是你自己认为的好。婳儿,你现在还不懂,等你长大就明白了,你喜欢哪个,哪个就是你心里最好的人。”
  成王妃拍了拍自个女儿的手,闭上了眼睛。
  马车晃啊晃的,若是能晃回到如婳儿一般的年纪……
  当然不可能,所以,她至今也不是很懂什么是爱情。
  只知道,父亲让她嫁了,大表兄不理她,二表兄总喜欢哄着她。
  就和哪个姐不爱俏似的,哪个女孩不喜欢被哄呢!
  唉,想来想去,还是那些个破烂事。
  谁,也不如圣人活的如意。
  只愿,她的女儿啊,也能如圣人一样被人宠上一辈子。
  ——
  晨光殿里。
  章得之握了徐昭星的手,把她拉的近了一些,笑道:“叔母今日进宫了?都说了什么?我想着她可说不过你,就没过来瞧。主要是怕我一来,你就不好发挥了。”
  徐昭星一想起敬王妃的表情,便笑个不停,“我就说了一句话,我说让你封姜瑞当世子,敬王妃都快哭了。”
  章得之也笑,抓蛇打七寸,有时候,一句话能把人吓个半死,这样的事情,她干的可不少。
  他宠溺地道:“你呀!”
  两个人笑闹了一会儿,徐昭星忽然正色道:“高家的事,明知和你提过吗?”
  章得之顿时敛了笑。
  无需回答,徐昭星已经知道答案了。
  她道:“唉,我想着你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了,谁知,竟还有人比你还聪明,让你也着了道。挑拨,多明显的挑拨啊!可我还是想不明白,你只有明知,如今并没有其他的儿子,那人到底是在挑拨你,还是在挑拨明知呢”
  作者有话要说:  和顺九岁,余良策十八
  ☆、第九十七章
  今日一下了朝,太子就和他杠上了,确实为的是高家的事情。
  章得之要干的是想让长安城里这些动不动就把“我们世家”挂在嘴边的世家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端的是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心思。
  太子不是没有那个觉悟,自然明白他的心思,可仍旧选择为高家求情。
  章得之怒急,令太子闭门思过。
  这消息,徐昭星自然知晓,只是知也装作不知罢了。
  如今,还有以后,也只会提点这一句。
  章得之不是个糊涂的,动一动脑子便明白的事情,更何况他还爱付诸行动。
  并没有等到年后,就让徐汤洒了新的光卫出去。
  紧接着就是年了。
  这是章得之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新人新气象,长安城的热闹,从三十持续到正月十五。
  十五这一日晚上,章得之牵着徐昭星爬上了皇宫里的摘星楼,漫天的烟花,如蛰雷奋地,飞电掣空,又如星雨。
  徐昭星简直惊喜,问:“怎么做出来的?”
  问完了又觉得自己扫兴,现在这个时候,怎么做出来的并不重要。
  于是,不等他答,扯了他的手,从摘星楼的这头跑到那头。
  这一场星雨,放了有半个时辰,落幕的时候,徐昭星对着墨蓝色的星空自言自语:“真想带你去看一看啊!”
  章得之没有问她到底想带他看什么,而是接过了小妆递来的披风,将她从头到脚都包裹紧。
  可能是事关姜高良,而姜高良如今又是蒋瑶笙的夫婿,结果在正月十七这日出来,章得之便说给了徐昭星听。
  不过说的轻描淡写。
  “你可还记得薛玲?她逃到了巴蜀,嫁了当地的头人,撺掇着头人巴结上了郡守,恰逢那郡守姓高,是临湘县侯高家的偏房子弟……我已命了人带兵征讨。”
  “命谁去了?”
  “善知。”
  善知是余良策的字,章得之给起的。
  过了一天,余良策果然来拜别。
  徐昭星什么都没问,只问:“可带了火|药?”
  “带了。”
  原是想嘱托他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就不用的。
  又一想,事到如今,她还纠结个什么劲。
  徐昭星便看着他,叹了口气。
  余良策会意:“干娘放心,圣上已经嘱托过了。行军在外,定不会做没有原因的杀戮,更不会忘记了何是国何是民。”
  徐昭星稍稍宽了心,“去吧,照顾好自己,回来我亲自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不忙,寻得着就寻,寻不着,我也不愿意将就呢!”
  那个少年走出殿门的时候,刚好正午的阳光从殿门照了进来,显得无比的丰神俊朗,徐昭星也不过是晃了下神,再看的时候,哪里还有少年郎,分明是高大威猛的青年了。
  大军开拔就在第二日。
  听说,满长安城的女人都跑出来送行。
  还都说,谁要是能嫁给穿银色铠甲的年轻玉面将军,一定是有修行九世得来的好福气。
  徐昭星并没有出宫送行,这些都是听和顺公主说的。
  成王妃不大愿意进宫,却挡不住和顺公主爱进,隔一天来一次,一会说要见伯母,一会说要见嫂子。
  成王宠溺这个女儿,便和成王妃道:“都是一家人,婳儿爱去,只管去就是了。”
  和顺公主还偷偷地和徐昭星道:“伯母,我以后的夫婿也要穿着银色铠甲,披着红色的披风,骑着一匹纯白的骏马,就是长相也一定不能比玉面将军差。”
  “嗯,等你长大了再说。”徐昭星毫不客气地打断她的臆想,将早恋的小苗苗扼杀在摇篮里。
  三月,余良策千里传书,送来了捷报。
  薛玲还有她嫁的头人都已伏诛。
  而余良策因为自己的杀伐果决,赢得了“杀神”这个不怎么美妙的称号。
  据说,巴蜀当地的妇女吓小孩,都说这样的话,“再哭,杀神就要来了”,堪比后世的大灰狼。
  四月,徐文翰招惹赵映珍的事情东窗事发,在东颜殿外跪了数日,宁愿弃了平阳侯的身份,也要以正妻之礼,迎赵映珍进门。
  弄的徐昭星挺不好意思的跟章得之道:“要不,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算了!”
  章得之哭笑不得,应允。
  八月,平阳侯娶妻。
  八月初八,万寿节。
  正是章得之三十五岁的生日,东宫传出喜讯,太子妃有喜。
  徐昭星调侃:“等到明年,也就是说你三十六岁当爷爷,然后你让你孙子十六岁娶妻,十七岁生子,三十六加十七,你五十三岁能当太爷爷,以此类推,你七十岁的时候,能当太太爷爷……我去!你要是活到一百岁,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该叫你什么好?你们姜家很快就要人丁兴旺了。”
  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章得之弹了她的额头:“都是要当祖母的人了,还整日这般的跳脱,哪有那么麻烦的,叫老祖宗、老寿星,叫什么不成!”
  他的脸上在笑,眼里可没有一点的笑意。
  什么活到一百岁,什么子子孙孙,他一点都不在意。
  一人长寿,不如两人短命。
  活到一百岁,大概是上了年纪的人最愿意听的话了。
  一百岁虽不是极限,可也几乎也到了人生的终点,就算活到110,活到120,总会有撒手离世的这一天。
  谁也不知谁的大限在哪里。
  ——
  安逸的日子是一把刀。
  可,安逸的日子是过的最快的。
  一眨眼睛,八年过去。
  蒋瑶笙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
  徐昭星也是三个孩子的祖母。
  四十几岁的年纪,并没有两鬓斑白,不知是不是刚来那会儿熬夜看的书太多,眼睛的视力,不如曾今。
  这些年里,宫里也不是不曾发生过特别的事情。
  只不过,特别的事情有些雷同,不过是各方的利益之争。
  解决了这家的会有那家浮起,不是奸臣当道,不过是人心算计。
  徐昭星想办的女学,三年前终于开办了。
  起初收不到学生,章得之便下了命令,命所有官员家中的女儿都得去女学。
  如此一来,还是只能在贵族中普及。
  穷人家的女儿,将将裹腹,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活计,哪有那个闲情逸致进女学的。
  徐昭星为了此事急出了一头火疙瘩,想了几日,她也觉得自己尽了力。
  便抽了个空,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八千字的治国方针。
  什么修水利,什么广阔田,什么重教育,哪一个都不是十年八年能完成的事情,是以,交给章得之的时候,她说:“这是百年大计,一代人做不完,后面的人得接着干的事情。”
  章得之接了之后,没有说话,抬了一根手指,摁了摁她长在眉心里最大的那个火疙瘩。
  “疼。”徐昭星“叭”一下打落了他的手,他这才笑出了声音。
  行,打人还有劲。
  关于朝政,徐昭星能做的也就只有那么多了。
  可,这并不代表,她就无事可干了。
  成王妃已经哭哭啼啼地来过好几次,正是因为和顺公主早就及笄,该婚配了。
  谁知,公主说了,非杀神不嫁。
  哎唷,我的公主啊,杀神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玉面将军。大前年去剿匪,斩了山匪数万。大大前年奉命清查官员贪腐问题,生生满门抄斩了十家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