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宝茹传 >

第39章

宝茹传-第39章

小说: 宝茹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什么地方,至于等她们长的大些,只怕如意和小吉祥就已经配人了,更是不消担心。
  看完一套宝茹以为便能散了,没成想姚太太最后道:“你们两个从今以后专门服侍小姐,以往的名字是不能用了,让小姐再给你们取一个罢!”
  宝茹看着两个七八岁的女孩子在她身前低眉敛目的,心里忽然有些难受——她是真的感受到这些女孩子被当作了物件一般。连名字也不能用了,而是主家随意说一个,这和小猫小狗有甚分别。
  宝茹对此提不起兴趣,只是在姚太太的目光下不得不道:“你们两个原来一个叫荷花,一个叫桂儿,有本而来,以后就一个是菡萏,一个是木樨罢!”
  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木樨是桂花的别称,只是两个小女孩还不认字,并不知是什么意思,只知主家小姐给取了新名字,以后就唤作菡萏和木樨了。
  倒是姚太太满意道:“这个好!既文雅又不刁钻,前儿个不知是哪家丫鬟,说是名字都从书里来的,只是念不通,也不知如今孩子哪里有的这样多刁钻心思!”
  虽说菡萏和木樨以后就要服侍宝茹了,但也不是立刻就跟着宝茹,还要廖婆子带着知晓些姚家的规矩,又要小吉祥教导些宝茹的脾气。另外还有学着写字,这些年江南文教越发兴盛,一般人家都要识字,大户人家的丫鬟也是。按理宝茹这样的人家还不到大户人家,但是这是宝茹的要求,又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姚家的下人也是要识字的。
  因为家里买丫鬟的事是昨日就说过的,所以晚间姚员外和郑卓两个在饭桌旁见了两个七八岁的小丫头站着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听两个小丫头没处住,住在如意和小吉祥的耳房里,这才皱眉。
  “早说过家里房子窄了些,寻访一处大些的,偏你不肯。这才是如今呢,以后若是家里生意大些,伙计更多了,可如何住人呢?”
  其实姚家房子不小了,这样的三口中等之家,主家并下人能有多少,这处小三进是够住的。只不过姚家做着生意,后面一层罩房全住着伙计,西厢房却不能用——这是主人家住的。最多就是做客房,就是空着也没得让下人住的道理。
  “邻里这样好,却是难得的,换个宅子只怕多好些麻烦。”姚太太一惯听丈夫做主,此时就是不乐意也只说了个极软和的缘由。
  这时候买房换房并不比后世简便多少,甚至在一些方面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眼下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一般人家能在湖州比较好的地面有座大宅子,就能说这定是个有产业的人家了,等闲怎会卖房子——这时候又没得房地产开发商专做这个生意。别说是卖了,就是租也不多。就算是好运遇到那等极等着开销的,人家也定是先问问亲朋好友街坊邻里,这般一看,要有合适的房子的确是很难的。
  姚员外其实也知刚才自己说的过于轻巧了,只是让他低头认错却是不能的,只能故作无事咳了咳,说起生意上的事。
  “去岁外出跑商了一回,我倒是觉得湖州到泉州这一路很有的赚,泉州这才开海多少年就有这样的气象了,只是咱们湖州这边身居腹心之地没得苏州扬州那边消息灵通,所以大都不知罢了,我倒是觉得以后可每年往那边两趟。”
  听得姚员外这样说姚太太最先不愿意,急道:“老爷怎的这般说,家里又不是吃不上饭,何苦做这样的生意!如今老爷哪里还是年青人,上一回就是在路上病了。老爷想想我和宝姐儿罢!上回就有人上门欺侮,说的不好听,若真有个万一,我和宝姐儿将来靠谁?”
  宝茹也不愿意,她倒不是忧心自己将来靠谁之类的,只不过姚员外年纪确实不小了,五十多岁的人了,的确容易有什么意外。
  只是不等宝茹再说什么姚员外自己就摇头道:“我哪里不知自己是什么境况,可不敢把命搭在外头,跑商托付给伙计也是一样的,只消让来兴跟出去看着一些,再有就是给外出的伙计多些分成就是了。”
  说完这话姚员外又叹息道:“本来这些事也是有些人家在做的,自家有产业铺子的,也会让自家子侄外出跑商,既是赚钱也能历练,只是咱家却连一个这样的亲戚也没得!”
  的确,为什么要让小厮来兴一起去,就是为了监督。若说卷款逃走这些伙计倒不会做,毕竟他们身家都在湖州,来做伙计也是有保人之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他们打算亡命天涯。只是一路上的账目可就难说的多了,毕竟做生意,没得个一定的。而来兴是自家下人,身契捏在姚家,姚员外又是看着他长大的,人品靠得住,忠诚度就高得多了。有他同去还能放心——只是到底不如亲缘血脉。
  这话一说姚家饭桌立刻静默,姚太太一下子就眼睛通红——她没给姚家生下个男丁一直是心里一道坎。不是没想过给姚员外纳妾开枝散叶,只不过每每话到了嘴边就再也说不出来。姚员外倒是没提过纳妾,后头年纪大了就更不会再说什么。
  姚员外刚刚不过是随口感慨,说完见姚太太的样子才想起来说到姚太太的心病了,只得道:“这又是怎么了,我不过随口说说,咱们都这个年纪了,怎的还为这个掉眼泪?家里有宝茹一个比那些不孝子不是强得多?至于子侄我不过是说卓哥儿年纪还太小罢了,若是再大一两岁我哪里还用来兴出门。”
  “这么说你以后会帮爹爹出去跑商?”
  说这句话时宝茹已经吃完晚饭和郑卓在外头消食散步了,对饭桌上姚员外说的事很是好奇,她可不信姚员外是说着玩的。她多少了解自己父亲,知道他只怕计划好久了,万事都考虑过这才拿出来说,只是不知他有没有提前与郑卓说过。
  郑卓对宝茹低声道:“伯父问过我愿不愿出去跑商。”
  郑卓想起姚伯父问他的时候自己没得半点犹豫立刻答应的情景,倒是把姚伯父吓了一跳,反而要他再仔细考虑,可不要一时热血。可是姚伯父不知,他并不是一时热血,他是想起了宝茹。
  宝茹是蜜罐子里泡大的女孩子,他将来会嫁什么样的人家,应该是门当户对的,一样家境殷实,而且男方一定是个文雅优秀的青年,总之不会是自己这样靠着姚家生活的小伙计。可是姚伯父的问话点亮了他的眼睛,他知道这样外出跑商的伙计固然风险更大,但同时红利也多得多。
  若是他能外出跑商攒下些银钱,将来就能自己做些生意。这样的话,将来他就能有底气向伯父求娶宝姐儿了,就能离宝姐儿近一些了吧,那一切的妄想也就不是妄想了。
  宝茹不知郑卓心里有这许多心思,听了郑卓的回答只是略微有些担心:“那可要小心,虽是如今世道太平了,但听说跑商还是有很多要防范的。”
  看着宝茹忧心的样子郑卓再不能想其他,看着她的眼睛,他不知这时候他的话声有多温柔。
  “放心吧,至少还有一两年才轮得着我出门,那时候各种路都是熟了,哪里还有什么危险。”
  这样的认真和温柔让宝茹没办法随便敷衍耍赖混过去,只能同样认真地看过去,小声道:“那一定要回来。”
  会有人等你。


第57章 婚宴之上
  “今夜拦门第一重,仙女要开桃源洞。
  玉门金锁不开封; 严严实实好威风。”
  宝茹撩开车帘子看热闹; 现下正一位妇人唱‘拦门歌’。她今日是随着姚太太来参加一场婚宴; 因为是男方的宾客所以随着男方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所谓‘拦门歌’,就是此时女家要故意关紧大门阻挡迎亲队伍; 称之为‘拦轿门’; 而女方为了表示‘拦轿门’的理由; 为首的妇人要领唱一曲,这便是‘拦门歌’。
  “盘古开天上苍定; 玉女纤纤二条心。
  一为父母养育恩; 二为郎君表春情。”
  ‘拦门歌’由女方家人唱出; 作为婚俗的一部分男方自然也有与之对应的应答; 听过‘拦门歌’后男方迎亲队伍必须唱和一定要进门的理由。当然,想要进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男方还要给女方塞‘开门包’; 这和后世给伴娘红包也没什么两样。红包到手; 但是女方并不满意,大门依旧紧闭; 这时候男方准备的红包已经告罄。知道没收买成功男方的迎亲队伍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闯; 女方都是些妇人,哪里敌得过男方迎亲队伍的一群年轻男子,只能宣告拦轿门结束。
  宝茹看得津津有味,虽说是强行通过; 但在婚礼的喜庆气氛里这并不会带来什么冲突,这只是一番打闹,反而为婚礼增添了热闹喜庆。
  新郎一行人进得女方家门,宝茹也跟着姚太太下了马车拥着迎亲队伍同去,到了客堂间这才住了脚。宝茹知道接着是要难为新郎了,她倒是很想看看,据说每家手法是各有不同的。只是客堂间不大,里头都是男女方极为亲近的亲朋,像宝茹家这样只稍有些许生意往来的自然不在此列。
  当然,像宝茹和姚太太这样的客人也不会被怠慢,不然也忒失礼了,自有仆人引她们去专门待客的楼阁。
  像宝茹家这样的客人也不少,楼阁里已经是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姚太太也看到了一些相熟。妇人,自然打算与她们一处,其中一个妇人对宝茹道:“宝姐儿往隔壁去罢,隔壁都是些小娘子,倒是不必在这里枯坐。”
  比起和一帮妇人一起,宝茹自然愿意和小娘子耍去,立时就去了隔壁。隔壁也是个极大的厅堂,为了待客还添了许多桌椅案几,小娘子们就几个几个地聚在一起。宝茹看去年纪也是有大有小,大的已经十五六,小的不过六七岁,尴尬的是竟没一个认得的。正当宝茹想着要不要一个人坐到一处时,却听见有人叫她。
  “宝姐儿来我们这边吧!”
  宝茹回首,却是两个和她一般大的小娘子,她并不认得两人,只是看见时忍不住心中喝了一声采,这两个女孩子实在是好人才!其中一个穿了一件秋香色水纬罗对襟衫子,一条鹅黄缕金挑线裙子,胸前带着金三事儿头儿,又有金镶碧玉带、金镶宝石闹妆、金玲珑领儿、金皮荷包等饰物,绣带垂金、项牌错落,若是一般女孩子只怕就要被装扮掠去风采,偏她极适合这样金灿灿明晃晃的打扮,显得活泼灵动极富生气。
  另一个女孩子却是全然不同的样子,一件湖蓝色上襦,一件玄丁香色织锦裙子,饰物也不过项圈、玉佩、簪钗几样,只不过她气质稳重——这与周媺的温和可亲又是不同的。一种沉稳大气自然流露出来。她也生得好模样,只不过在她这气质下竟是注意不到了。
  宝茹自然乐得与这样的女孩子相交,走上前去与两人福身道:“失礼了,竟不知是谁家姐妹!”
  那活泼些的女孩子立时就笑起来,宝茹不知其意,那沉稳些的才解释:“宝姐儿不认得我们是常理,你是没见过我们的,只是上回春日游园会我与好娘见过你。”
  宝茹这才知晓,这时候那活泼女孩子也没再笑了,只是眼里还有些笑意,宝茹看清她的眼睛,竟是浅茶色的,真是相衬她啊,原本只是八分灵动,这会儿也有十分了。
  她与宝茹介绍道:“我家是扇子街白家,你只管叫我名字好娘就是了,这是蒋玉英,最是无聊的一个。我早晓得你了,纸札巷子姚家姐儿姚宝茹,我打听清楚了的,只怕你不知道,以后咱们可是同窗,这一回徐娘子收了八个女孩子,我个个都知道的!”
  这个叫白好娘的女孩子一下子就说一串话,只是宝茹一下竟找不到她的重点,只得道:“扇子街白家?恍惚是今日新郎家罢。”
  白好娘皱了皱鼻子,不是很热络道:“扇子街有两个白家啊,我与他家不是一家啊。”
  蒋玉英当即就瞥了白好娘一眼,道:“浑说些什么呢!那是你堂叔家,被人听去了仔细伯母又要训你!”
  宝茹这时肯定了,这两个女孩子一定是关系极为要好的。先头白好娘就当面说蒋玉英最是无聊,若是关系泛泛哪里能这样随意。此时蒋玉英又这样说白好娘,若是不亲哪里能这样插嘴人家家务事。只是宝茹有一处惊讶:蒋玉英看上去就是《女论语》中的榜样,可是白好娘这样出格的言论她却不是训她失礼,首先就担心白好娘家人知道了要训斥她——虽然这担心夹杂在严厉的神情里。
  宝茹已经知道了白好娘只怕不是很喜欢堂叔一家,也是,若是和睦,依照关系亲近这时候她应是在客堂间的。她自然不会没得眼色地再提起新郎什么的,转而道:“你真知道咱们以后还有那些同学?”
  她记得白好娘说这些时是好得意的样子,提这个话题是准没错的样子。
  宝茹却不知她的反应倒是让白好娘和蒋玉英吃惊了,亲戚间有些龃龉本是常事,宝茹在现代时偶尔还会看些论坛里八一八自己倒霉亲戚,十分狗血,就是日常中有些朋友也会说些亲戚间的破事。但这可是古代,讲究家丑不可外扬,讲究宗族要同气连枝,一笔写不出两个白字,在家里不管白好娘家和她堂叔家如何,出门了总归是不能有半句坏话的。
  所以白好娘的那几句话,与其说是失礼,还不如说是离经叛道。若是一般人家的小娘子只怕就要以为白家家教太差,要远着白好娘了,就是那等心宽的也不免诧异。可是宝茹却仿佛没听过一般,只笑着说到别处。
  蒋玉英还想着宝茹是不是心计太深——不是贬义的那种,只是很通人情世故,能不动声色。白好娘却立刻眼睛亮了,与表面活泼不同,白好娘其实内里是一个极冷静的女孩子,只是她的判断与蒋玉英的判断是不同的,比起蒋玉英的理性,她更像是凭着敏锐的感觉行事。
  别人不知白好娘是如何能准确感觉一人是否值得交往,但她确实没有看走眼过。她早先第一回见宝茹时就对她印象很好——宝茹也长得很符合她的审美。这一回晓得以后的同窗里有宝茹一个就更有兴致了,刚刚一见宝茹也在就立时起了结交的意思,这才叫住了宝茹。
  近前说话,这才多大一会儿,她在宝茹的身上就大大地标注了一个‘可’字。有时候人真的讲究缘分,宝茹和白好娘就是极有缘分的那一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