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成女神农 >

第191章

穿越成女神农-第191章

小说: 穿越成女神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秦妙在空间里面洗漱之后才出来。离开了农庄,进了县城,去织布坊里面找翠翠。

    元色布庄和织布坊如今被翠翠经营的有声有色,布匹的颜色越加的柔和好看,不管是纯色布还是花布都比最初要提升了许多倍。有的布匹就连秦妙这个穿越者见了都喜爱不已,可想这元色布现在有多么的高大上。高大上的东西一般都不便宜,所以这些年布庄的收益很是可观。

    织布坊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不少,从一个宅院的规模扩大到好几个宅院的规模,这些都是最近一年多内实现的。据翠翠说,自打秦妙进宫治好了皇帝的病得到了皇帝金口玉言的夸赞之后,这元色布便跟随秦妙的名声水涨船高,原本就销量不错的元色布最近一年多更是销量倍增,如此才不得不扩大织布坊。

    眼下有一点不好,就是用来织布的彩色棉花有些少了,根本就供不上这几个织布坊的需要,翠翠不得不暗地里购买不少白色的棉花来,治好了布之后用当初秦妙留下的染料上色。

    这些影响产量的瓶颈翠翠今年春天曾托人给秦妙写信询问过解决办法,可惜一直都没有等到回信,正一筹莫展呢,没想到秦妙本人居然来了。

    秦妙今夏之前昏迷了数月,她不用猜就知道翠翠的信肯帝在她昏迷的时候被秦妙雪给拦截掉,然后又极不厚道的给毁了。

    不过好在她现在来了唐县,亲临问题的第一现场。翠翠带着她在几处织布坊里面转了一圈之后,秦妙切实的感觉到织布坊的生产能力提高的太多,而郊外农庄的那些彩色棉花根本就不够用。为今之计,要么在空间里面快速种植一大批棉花补充原料,要么重新育种,扩大农庄中彩色棉花的种植面积。

    前者只能解一时的困难,后者才是长久之计。

    于是秦妙对翠翠说:“彩色棉花不是难题,我这次来带了新的彩棉种子,到时候交给你,你在农庄里面多种植一些彩棉就好。”

    翠翠忙答:“确实得多钟一些,不然订货的客人越来越多,织布的速度提不上来,可真的是着急人。你不知道,现在布庄不过就是顾客来订货的一个地方而已,我雇的那个掌柜天天记货单记到手酸。”

    “是么,依我看,这生意还不算火,更火的日子还在后头。”

    翠翠极为赞成:“可不是,有妙妙你这个活神医的招牌,不愁天下人不爱元色布。”

    秦妙也不知道是谁背地里将她是元色布庄东家的消息给散播出去的,总之她你神医的虚名终于能换取切实的收益了。

    “对了,农庄里面还有好些彩色果树,之前何花开点心铺子的时候那些果子用得上,后来她回了村里,那些果树就一直闲着。有时候我看那些果子挂在枝头没人摘怪可惜,就派人摘下来做成果篮,当做赠品送给买布的客人。”

    秦妙点头:“这样就很好,几棵果树而已,不值什么。”

    翠翠立刻反驳:“怎么会不值什么?上回有一位贵夫人得了那些水果赠品后还向我打听,能结彩色果子的果树在哪里买的。我说是我们自己培育出来的,她便问卖不卖,如果卖,她愿意高价购买。当时我没多想,就给回绝了。”

    秦妙发现了新商机,她以前从没想过果树也可以当做商品出售,想想也是,古人多风雅,一树桃花一树梨花就能引得文人骚客们做那么多的酸诗去赞美,若是宅院里能种植几棵彩色果子树那简直要让酸儒们叹为观止了。嗯,最好是一棵树能开好多种颜色的花,结好多种颜色的果子。

    “以后若是有人想买果树,你就定个合适的价钱卖掉,回头我再给你一些果树种子,你抽空和彩棉种子一起种下去。”秦妙说。

    翠翠听了很是开心:“果然妙妙你是个福星,本来我因为彩棉的事愁坏了,不想你一来啥都解决了。彩色果树真要对外卖的话,一棵树最少最少也得一千两银子。”

    一棵树一千两银子!会不会太贵了?秦妙担心:“卖这么贵会不会卖不出去?”

    “我们的果树结果周期短,果子的颜色好看,且汁水足,口感好,不怕干不怕淹……与其花大价钱买吃能看不能吃的盆栽,还不如来买咱们的果树,放心吧,一千两银子有人还会嫌便宜呢。”翠翠俨然一副奸商模样。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秦妙没有再问。和翠翠一起参观了现在大规模的织布坊之后找地方吃了饭,秦妙便让翠翠忙去了,她自己雇了辆马车打算去何花家里看看何花。真正的朋友,就算长期没有联络,彼此也会把对方放在心里。

    况且何花的心里暗恋秦妙的大哥,秦妙这次来了唐县理应去到下塘镇下面的山清村看望何花。算起来何花现在年纪不算小了,将近二十岁,放在这个时代二十岁的女子可能都是两三个孩子的娘了。

    去山清村的路上,秦妙寻思着,假如何花听从父母的意思在村里找了夫家过得好,那此行便去给她送些嫁妆,若是何花的心里依旧对秦少贤念念不忘还想出门去找她哥子,那秦妙就想办法把她带到京城去。

    点心铺子和织布坊不同,织布坊开在唐县,房价地皮都便宜,必要的时候可以很轻松的扩大生产规模,而点心铺子开在唐县就受到了消费群体的限制,不仅消费人数不算多,新出炉的好点心也很难卖到高价,假如将点心铺子挪到京城,多得是达官贵人们爱消遣,一块点心,只要做得别致,一两银子一块也有人买。

 第452章 我家旧宅有粮食

    唐县虽没有云县受灾严重,可是秦妙从唐县赶往山清村的路上看到的庄稼地基本上都是先干后淹,枯黄的庄稼烂在了地里,今年秋天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收成的。

    本来秦妙觉得自己刚穿过来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已经很艰难的,可在这样的灾年里,庄户们的生活只能更加的艰难。朝廷就是再认真的赈灾,也不可能让每个灾民都吃饱饭,何况皇帝派出来赈灾的还是动不动就杀人的锦衣卫。

    哎……于是深入农村,秦妙的心里就越是沉重。

    也许,她在培育新的彩棉种子和新的彩色果树种子的时候可以试着培育一些新的粮种。

    之前和粮种撇开关系,是为了防止被朝廷惦记上,而现在,她已经决定了大力扶持朝廷和夜幽冥对抗,那么粮种就不是忌讳而是利器。

    空间粮库中有现成的粮种,现在空间升级,土地中的灵力和空气中的灵气都比以前提升不少,所以现在培育出来的种子一定比最初的要神奇许多。秦妙决定了,等到了何花家后就抽空进空间好好的培育一大批种子出来。

    马车的车轮碾着泥泞的小路,一路艰难,终于载着秦妙来到了山清村。

    秦妙下了马车,付了车钱,之后便朝着何花家的方向走去。

    好些年没来这个村子,印象中何花家的房舍是庄户们最常住的土坯,现在看着眼前这座很是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有些不敢敲门。仔细想想,这些年何花在点心铺子里面赚到的银钱不在少数,给家里盖一座青砖大瓦房足够了。

    这么一想,秦妙的心里划过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原来这些年发生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她家。像何花,翠翠她们的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走到那座青砖大瓦盖起来的大院子外敲了敲门。

    很快就有人来开门,门板打开,一个年老的妇人看到了秦妙,端详了好一阵,这才试着问:“你是……妙妙?”

    “是我,余婶,我来找何花姐的。”秦妙笑着应。

    那妇人立即就有些紧张和激动了:“何花在家里呢,我这就去叫她。快些进来,婶子给你倒水喝。”

    秦妙进了院子,里屋的何花闻讯迎了出来,见到秦妙突然到访顿时就高兴不已,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妙妙,你怎么现在来村里了?现在不是旱灾就是水灾的,一路上多不太平。”

    “管他什么灾都是拦不住我的,怎么,你不欢迎我吗?”

    何花忙摇头:“不是,不是,大神医你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不欢迎呢。”

    余氏给秦妙倒了水,之后便进了厨房张罗饭菜,留了秦妙和何花两个在堂屋里说话。

    “怎么没见何大叔?”秦妙问。

    何花回答说:“我爹下地里侍弄庄稼了,本来我娘不让他去的,这样的年景只要能保命就不错,庄稼是不可能有收成的,可是他不听,每天都要去地里侍弄一会儿才安心。”

    秦妙又问:“何花姐,你实话告诉我,现在方圆百里的这些村子里面是个什么情形?大家的日子可还好过?”

    何花叹气说:“还能是个什么情形,本来庄户人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又遇上这样的灾年,起初干旱没水喝,渴死了好些人,后来大雨淹了庄稼,房子地势低的当夜就被淹死了,现在还不算完,该收的粮食收不上来,好些人都没饭吃。”

    “这几天还好,前些日子你不知道多吓人,那些吃不上饭的人纠结起来,见着家境好些的人家就去哄抢。我们家住着青砖大瓦房,也险些被那些人给抢了,还好有锦衣卫及时出现,制住那些闹事的。不然你现在可能都看不到我了。”

    秦妙后怕:“这样吓人啊!”

    “可不是,吃不上饭早晚要饿死,还不如去抢,抢来粮食还能活下来。”何花倒是个通透的,“怪不得他们,他们都是可怜人,要怪只能怪老天。”

    秦妙却是好奇起来:“锦衣卫会到村里来?”而且还是来山清村这个大熙朝辽阔版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

    何花点头:“可不是,依我看锦衣卫们都是做实事的,不知道比那些官员们号多少。官员们就只会鱼肉百姓,锦衣卫所到之处真的替百姓化解了不少的难题。”

    秦妙闻言暗道,姑娘你若是见着锦衣卫杀人的场面就不会这样看好锦衣卫了。

    “对了,何花姐,你家的粮食可还够吃?”秦妙不想再继续讨论锦衣卫。

    何花:“粮食还有一些,不过也吃不了多久,实在没粮食了只能吃野菜,或者拿着银子托人去有粮食的地方买粮。不过我听说今年的灾情波及面积很大,怕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秦妙回应:“不用担心,粮食我家还藏有不少。今天我回去我家的旧宅将粮食弄出来,你明天夜里带着你爹赶辆牛车去拉粮食。”

    何花一听秦妙家旧宅藏有粮食很是吃惊,不过仔细一想秦妙家几年前在镇上开粮店的家里有些存粮不足为奇。白天公然去拉粮食肯定会被人缠住哄抢,还是妙妙思虑周全,晚上天黑再去拉粮比较妥当。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余氏从厨房出来,一面在围裙上擦手一面朝院门走去。

    院门拉开,门外站着位二十岁上下的书生。之所以秦妙认定那人是书生,乃是因为他穿了身文气的直缀,直缀洗的泛白还打了好几处补丁,可是却丝毫无损他从容淡定的风度。

    “婶子,这些野菜是我娘今天新挖的,您不要嫌弃,快收下吧。”书生将手里的一把野菜往余氏面前送了送。

    余氏忙推辞:“宣哥儿,婶子家有菜吃,你娘的病才刚好怎么就去挖野菜了呢。”

    那叫做宣哥儿的书生坚持:“这些野菜不值钱,却是我娘的一片心,前些日子要不是婶子你接济,我娘怕是已经病死了。”

    余氏闻言有些犹豫了,既然是人家的一片心,推辞了反倒让对方没脸,余氏将宣哥儿手里的野菜接了过来,同时开口留了宣哥儿吃饭。

 第453章 何宣

    宣哥儿推辞:“不了,婶子,我娘还在家等我呢。我这就回去了。”

    余氏站在院门外冲着宣哥儿的背影喊:“让你娘有空来我家串门子啊。”听到宣哥儿应了之后才转身进了院子,回到厨房,继续忙活。

    秦妙是个耳朵灵的,虽然坐在堂屋里,却是将院门处的动静听了个一清二楚。待宣哥儿走远了,她拉住何花问:“何花姐,刚刚那书生谁啊?我好像看到他刚刚有意无意的往这边瞟呢。”

    何花知道秦妙这是在故意打趣她,不过她都十九岁的人了,成了大龄未婚女,早没了小姑娘的羞涩,直接回答说:“他啊,也是这村里的人。小时候名字叫狗剩子,后来进了学堂,教书先生给他勾了个宣字做名字,现在叫做何宣。”

    秦妙惋惜:“可惜了,是你的本家,不然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他做你夫婿。”

    “我有那么老了吗,连你也逼我嫁人。”何花一脸受伤。

    秦妙笑了起来:“不是,不是,我随口说说罢了。何花姐才不老,正是一枝花的好年纪呢。”

    “我看你是嘴巴痒痒了!”何花作势要来撕嘴。

    秦妙和她玩闹了一阵,两人都闹得有些累了,秦妙这才正色问何花:“花姐,你给我说个实话,你当真不想嫁人?”

    何花叹了口气:“女子到了我这样的年纪,只要是正常的,没有不想嫁人的。可是这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嘛。我知道你大哥考上了状元做了大官,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他,我现在对他是真的死心了,可是随便找个人嫁了我又做不到。”

    秦妙安慰说:“姻缘的事情强求不得,花姐你别难过,缘分来了就什么都有了。原本我还想着你若是订了人家,我这次来正好给你添妆,你若是没订人家那正好,我想要去京城开点心铺子,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京城?”

    “去京城?”何花那双美丽的眸子前一刻还在为着婚事发愁,这一刻立时闪烁着满怀希翼的光芒。京城啊,那可是全天下最为荣华富贵的地方,天底下谁人不想去开开眼呢。

    秦妙点头:“正是,你在家住的也有些日子了,既然这些日子一直没能寻到合适的婚事,不如跟我去京城,京城里面多得是有才有貌的公子哥,到时候我定会帮你把关,选一门好亲事。”

    何花拉了脸:“我跟你说正事呢,你句句都不忘打趣我。”

    “这怎么会是打趣,我说的难道不是大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