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文宗 >

第40章

大文宗-第40章

小说: 大文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秋伊水回到了酒庄,不过她的装束做了改变,换上了四公主的服饰和斗笠。

张易还未说话,秋伊水已然轻笑道:“张公子,本姑娘之前可从未发现你如此痴情,你怎会写出如此佳作呢?”

张易脸颊通红,他交上答卷之时就已经有些后悔;秋伊水知晓这篇诗词内容时,肯定会如此调笑自己。他正色道:“既是择婿文会,众位读书人所写文章,都是想着要打动秋姑娘的芳心。我既然答应你参加文试,自然要同他们一样。”

张易有些疑惑,秋姑娘听到自己辩解后,竟然没有继续调侃自己,而是低身坐在他的对面一言不发,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

秋伊水轻轻低头,脸上布满红晕,想起方才四姐看到这篇诗词,调笑自己的话语,更是觉得自己好生没用。

身为浮云天宫圣女,伏流上国六公主,秋伊水自小见过无数天才,可这些所谓天才没有一个比得上自己。她从未对男子产生过好感,更何谈被男子打动芳心。

但张易不同,两人初次在桃山见面,青衣少年即便毫无实力,面对自己也不屈不挠。到后来莫愁湖与冷月心一战,张易不惜性命来寻自己,在秋伊水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长弓大儒后裔,天降秀才,白马三杰之首,镇国诗才,这些所谓文名,在秋伊水看来一文不值。张易在她心中留下痕迹,是因为他坚毅不屈,与人为善,对好人心存善意,对恶人决不姑息。

……

“秋姑娘,你怎么了?”张易见秋伊水一直不说话,还以为她身体出了问题,轻声询问。

秋伊水猛然惊醒,耳根红透,急忙答道:“没事,咱们这便去试炼场吧,第二轮文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啊,不是说不用参加第二轮么?”张易顿时一愣,自己这首诗词理当镇国,决计不比《人面桃花》差啊。

秋伊水心事重重,轻轻走在前面,没有回答张易的话。

两人朝着试炼场,慢慢走去。和煦的阳光,将两人的身影缓缓拉长,映入街道两侧树木的阴影中,勾勒成简单别致的美景。

**************

试炼场外,早已经聚集了无数读书人,他们都在等待第一轮文试的结果。

文试官员十分焦急站在试炼场上,按理说文试结果早就应该发放下来,可到现在他还没有拿到结果,让他站在台上十分的不自在。

南侧高台正中间坐着一位年迈翰林,他是伏流国德高望重的太傅,曾经教导过两任伏流国主。此刻他正坐在伏流国主身侧,手中捧着张易的答卷,双手轻轻颤抖。

伏流国主轻声道:“老师,这篇诗词到底如何?你竟然读了五遍?”

老翰林微微摇头:“此子才华惊天,吾不及也!陛下,您这便宣布他为本次文试之首吧,我看第二轮已经不用比了。”

“什么?”伏流国主耸然失色,难不成这位秀才所做的诗词,还能镇国不成。

“陛下,这篇答卷镇国无疑,请求陛下让老臣诵读此篇文章。”

得到伏流国主点头后,老翰林开始朗诵张易这首诗词。他只差一步就能够成就大儒,文气涌动将全场的气息都暂时掩盖,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六十八章文试折桂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张易和秋伊水来到试炼场外,正好听见宋符诵读自己的词作。

心中早已知晓这首词作能镇国的张易心情平静,混入人群当中。秋伊水早已撒开张易的手,不知从什么地方登上高台,坐到了伏流国主的身边。

老翰林读罢诗词,老泪纵横道:“此篇诗词,理当镇国。”

诸位读书人纷纷瞪大了眼睛,“词”这种文章形式上古有之,后来几近失传。千年前在一位叫柳三变的大贤手中重现光明,许多读书人纷纷效仿,趋之如骛。

只不过千年时间的产物,在大周皇朝十万年历史中,只能称得上新兴之物。

读书人对其的理解不如诗赋策论熟悉,对其品级的评判自然很难把握。老翰林口称此词镇国,让在场的读书人都有些惊诧。

方才伏流国主便是因为难以分辨此词的真实品级,才迟疑了一阵。

老翰林见试炼场四周议论纷纷,文气引动整个试炼场,让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再度开口道:“本官宋符,伏流国当今太傅,研习春秋圣书六十载,对文章品级评判,自问有九成把握。若是诸位不信,便由本官亲自书写此篇镇国佳作。”

进士论春秋,翰林习六经,并不是说进士研习春秋圣书晋级翰林后,就不再研习春秋圣书,只修行六经。春秋圣书包涵万物,就算是大儒都不敢说,自己修行之道高于圣书所言。

进士研习春秋圣书后,对读书修行之道的把握更加明显。对诗作评级,自然更加敏锐。

议论不休的读书人顿时住嘴,一国太傅自然不敢当着这么多读书人妄言。况且这位太傅六十年前就是进士,自然比在场任何人都要强大。

老翰林见诸位读书人不再议论,这才拱手向着台下道:“不知哪位才子作出了这篇词作,请出来一见。”

此刻听到太傅宋符的请求,张易思考了几息时间,登上台去。

诸位读书人纷纷发出惊呼声,他们实在没想到,做出镇国词作者竟是这么年轻的一位秀才。

张易一袭青衣,长发被一根玉带捆住,飘洒在肩头两侧,清秀俊朗的容貌顿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他朝着高台拱手道:“宋先生谬赞了,长弓羽一介秀才,能得翰林先生垂青,自然倍感荣幸。”

……

张易的出现,让试炼场周围的读书人议论纷纷。

“长弓羽,这么年轻的镇国才子,我可真是从未见过。”

“没错,除了前些日子长弓城的那位张镇国,大周皇朝这些年都很少出现这般年轻的镇国才子。你看他头发只用一根玉带束缚,想必还未及冠。”

“长弓城,长弓羽,这还真是有趣。这位长弓羽,莫非就是那位张镇国?”诸位读书人议论纷纷,其中一位举人笑道。

另外一人连忙摇头道:“那位张镇国年轻气盛,前些日子说了那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现在恐怕还在等待尚礼殿质询,哪敢离开白马书院?李兄,你这话有些信口开河了。”

那位李姓举人哈哈大笑:“吴兄,我不过随口一说,你竟然如此当真。不过,长弓这个姓氏的确是五万年前从张姓分离来的,现在多数在东晋南唐两国。”

几位读书人相顾大笑,不知聊到哪里。

其他读书人自然在聊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读书人掏出文印,将此番择婿文试出现镇国词作的事情通告友人,分享自己的所得。

……

宋符再度低声跟伏流国主说了几句,得到允许后,这才抬脚踏出,落到试炼场上,与张易站在一起。

文试官员连忙退后几步,他的官阶太低,不能与太傅同行。

张易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正准备学着文试官员后退。

宋符连忙拉住张易,微笑道:“老朽多谢公子答应如此无礼要求,不过在老朽书写之前,能否请公子为老朽解惑,你是如何写出这篇镇国词作?”

张易见宋符眼神真切,是一位对文章有着虔诚求知心的读书人,自然连忙应允,开口讲述这首词作的来历。

“在下长弓羽,东晋人氏。前些日子,我从东晋乘船来伏流国的途中,遇到一位捕雁者。当时天空中有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其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我被两只大雁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这件事情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今日择婿文会,便有感而发。”

张易言辞恳切,让人不由得相信他的话。

汾水是秋水的第二大支流,从湘楚分流直到东晋,再度汇入秋水当中。

词中的武帝正是千年前的大周天子李龙集,威名赫赫。千年前李龙集御驾亲征,剿灭三十万水妖,堪称大周万年来取得最好战绩,这位天子被成为中兴之主。

宋符点头道:“难怪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感概。大雁虽生命卑微,其生死至情却不下人族,难怪这首词作能够镇国水准。”

“老朽的爱妻于十年前仙逝,方才听闻这首词作便潸然泪下。老朽再三请求能够手写这篇词作,便是想将这篇词作首本祭于亡妻灵前。”

张易正色道:“宋先生为人至情至性,长弓羽远不及也。这首《摸鱼儿·雁丘词》能够告慰先生亡妻,自然是在下的荣幸。”

“多谢公子。”宋符再次谢过长弓羽,随手一挥,身前出现一张案桌,上面已然铺好了文房四宝,他开始手写这首《雁丘词》。

诸位读书人早已噤声,瞪大双眼观看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伏流太傅身为资深翰林,对诗词的评判水准极高,但他们还是期待能够看到真正的镇国词作诞生。

随着太傅宋符的书写,一层层宝光开始耀眼出世。一层两层三层……宝光几乎没有停顿,出现了七层。

这首词作是实打实的镇国词作。

全场读书人纷纷站起,鼓掌喝彩。

唯有三皇子李神机,端坐一旁,眼神阴鸷无比,恨不得将张易当场击杀。他在诸位皇子当中都是佼佼者,鲜少被人占据上风,今日竟然被一个秀才抢了风头。

不出意料,老翰林当场宣布张易折桂,成为本次择婿文试胜出者,第二轮文试变得毫无意义。

诸位读书人岁虽心有不甘,却无能为力。能够做出镇国文章的秀才,必有大儒之才,在场众人几乎无人能及。

*************

择婿文试结束,六公主究竟是否能跟那位俊朗的青衣秀才终成眷属,天下人谁都不知。毕竟伏流公主悔婚这种事,三十年前就已经出现过了。

然而整个南都的女子,却对那位青衣才子充满了好奇。几位艳名远播的绝代花魁,更是亲自演唱张易这首《雁丘词》,使其飞速传播。

更有文人雅士,将这首《雁丘词》译作文章,取悦女子。

叩问世间,爱情到底是什么,竟然值得以死相报?

天涯共飞,恩爱依偎,你们双双度过了多少个寒来暑到。有过欢乐,离别更苦,如此痴情的儿女,世上哪里去寻找?

雁儿啊,你仿佛在说:绵绵雪峰,万里云海,日照将残,失去至爱,形影孤单,哪里还能经得起岁月的煎熬?

汾河岸边,当年弦歌曼舞,而今却是一片冷落寂寥,爱侣已亡,无由招魂。听吧!连山鬼也在风雨中悲嚎。

此情苍天也会动容;岂能象寻常莺燕,销骨黄土蓬蒿?

岁月流逝,纵然一千年、一万年,我相信自有骚人墨客,来到雁丘墓前,为你们的爱情,长歌当哭,酹酒滔滔。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六十九章利州武府

张易文试折桂后,来不及与秋伊水打招呼便溜回客栈,准备收拾东西返回白马书院。此番择婿文试的影响,比起天降秀才犹有过之,不知有多少等着笼络自己。眼下既已帮到秋伊水,倒不如早些离去……免得徒增纷扰。

谁知还未走出试炼场的范围,便卫士请回了伏流王宫。

伏流王宫极尽奢华,占地数千亩,围墙用金石玉柱镶嵌而成,所有宫殿都选择昂贵的金丝楠木搭建。整个宫殿内,更是点缀着无数奇花异木,散发出芬芳香气,张易行走其间,只觉醉人心脾,全身放松。

张易进入后殿,护卫和宫女都散了开去,他转头望去,秋伊水从大殿一角钻了出来,拉着他躲进了其中一间大殿。

秋伊水还未说话,张易已经忍不住开口问道:“秋姑娘,你是要送我出去么?”

秋伊水的确是想将张易送出宫去,否则任由他待在宫中,恐怕真得成为伏流国驸马。只是当张易如此急切向自己发问,秋伊水微微有些发愣。

秋伊水看向张易的眼睛,张易的双眼澄净清亮与其对视,心中仿佛没有一丝杂念。张易的表现让秋伊水颇为失望,微微点头道:“是啊。”

“那真是太好了。”张易长出一口气,“秋姑娘,客栈我便不回去了,也没有什么东西。若是国主以为我逃婚,定会封锁水路拘捕我,我一定得从陆路离去,你能否为我准备一匹骏马?”

“嗯,好。”

秋伊水低头应道,将早已准备好的包裹递给张易。

张易看不清秋伊水的表情,也没有任何察觉到任何不妥,伸手接过包裹。包裹颇为沉重,他疑惑道:“这是何物?”

“这是长弓大儒当初留下的东西,若风大儒当初将这件东西寄存在王宫当中。此番让你前来寻张府故人,就是想让王宫把这件东西交还给你。”

秋伊水转身走出殿外,边走边道:“你且跟我来,骏马早已准备好了,你从北城出去,那边平民居多,今日想必很少有人见过你。另外,这件宝物极其危险,你返回书院之前,千万不能打开。”

张易连忙答应,跟着秋伊水绕过几座宫殿,来到一处后门。门口的铁木上拴着一头高头大马。这匹白马毛色润泽,肌肉纠结,一看便是能行千里的良驹;只不过脖子处有些杂毛,在养马之人心中,恐怕价格大打折扣。

白马低下头来,瞪大马眼看向张易,四只蹄子更是不停在青石路面上踩踏。

张易微微一笑,这匹白马想必是秋伊水自小饲养,极通人性。想必知晓自己要骑它,竟然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秋伊水解开白马的束缚,贴在它的耳朵旁低声说了几句,白马便温和了下来,低下身子让张易爬上马背。

“秋姑娘,后会有期。”

“一路顺风。”

青衣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