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文宗 >

第11章

大文宗-第11章

小说: 大文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张易思索之时,诸多白丁齐头拜倒,在场文人则躬身行礼。

“拜见院君大人、郡守大人。”

“见过院君大人、郡守大人。”

张易这才明白,这两人竟然是府文院院君和白马郡郡守。

谢东流龙行虎步,拉着刘郡守几步就来到破屋跟前。张易连忙低头行礼,以学生之礼相见,道:“小生张易,见过先生,见过大人。”

谢东流见张易将自己叫做“先生”,心底极为受用,读书郎叫自己先生,方才配得上自己院君的名号嘛。呆板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噫?张易,你为何称呼我为大人,却称呼谢兄为先生”刘郡守有些好奇。

张易躬身答道:“郡守大人乃是白马郡的父母官,自当称作大人。而我只是一介读书人,并未在府文院任职,称呼院君为大人实为不妥;不过才学胜我百倍,称作先生更是应当。”

“好好好!”刘郡守已然明白谢东流为何脸色大好,这位老友最喜欢教授读书人,而不是希望读书人害怕自己,官民相隔。

陈府众人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院君大人和郡守大人明显是专程前来看望张易,他们今日来收租,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他们只希望院君大人郡守大人没有看见他们。

“不知先生和大人前来,有何要事?”张易行礼过候,站直身子,颇为好奇的问道。

刘郡守摸了下胡须,微笑道:“前几日县文院为你备好了‘文心火种’,你却不在家中。近日杨院君忽有感悟闭关修行,我和谢兄都对你这个天降秀才极为好奇,这便帮着杨院君送来。”

张易一听“文心火种”四个字,脑海里顿时浮现许多文字。

文心火种即便在天地大变之前,都算得上是奇物。它们状若普通火石,但却能够收入心房壮大心火,甚至能够嵌入心房墙壁中令其加速变化,妙用无穷。

一粒文心火种,如果直接融入心房灯火中,抵得上普通秀才修行百日所吸收的文气,令文心灯火极速壮大。

天地大变后,许多奇物消失,文心火种被道一书院、帝国、各大世家豪门掌握。少许资源则用来奖励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者,只有天才方能得到这般奇物。

“多谢大人!”

饶是张易,听闻文心火种,也有些激动了。

PS:今儿琐事繁多,只有一章,诸位多多担待!

第十七章我从白马来,请君骑白马

第十七章:我从白马来,请君骑白马

“我朝天子即位后,对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的人才加强奖励。乡试县试中荣获甲等的案首赏赐一颗文心火种,府试州试中荣获解元的才子,则赏赐三颗文心火种。至于殿试如何奖励,就看陛下的心情如何。”

刘郡守说这话之时,微笑面朝众人,这般说出,就是为了鼓励众人参考。他旋即看向张易,摇头叹道:“当然,像你这般的天降之才,奖励颇为厚重。天降童生奖励两颗文心火种,而天降秀才,奖励五颗文心火种。”

说完后,刘郡守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锦袋,递与张易。

张易了然,原来是新皇登基后修改的奖励,难怪这具身体的记忆里没有这点。他接过锦袋,发现袋中竟有十颗文心火种,道:“郡守大人,依你所说,张易应该只得九颗,这袋中如何多了一颗?”

刘郡守还未来得及回答,谢东流板着脸道:“杨栋那家伙看你顺眼,自己奖励你的。”

张易心头一热,文心火种极为珍贵,杨院君竟舍得送于自己。想到此处,他躬身朝着县文院的方向作揖行礼。

谢东流微不可查点了点头,对同行的白衣秀才道:“你们将东西抬下来。”

几位白衣秀才跃上马车,开始搬运东西。府文院院君以及郡守亲自押送,声势如此浩大,送来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只是几颗文心火种。

谢东流微笑道:“这是府文院的赏赐,里边有文房四宝,各色物件。”

随着诸位白衣秀才的搬运,张林等人瞠目结舌。文院赏赐的东西几乎堆成一座小山,比那些名门望族加起来送的礼物还多。

张易倒是平静,他也自信看了。这些东西,上至文房四宝,下至各色生活用具,皆包含其中,想必是文院了解自己和张林的情况,故意将这些置办齐全。

最吸引张易注意的东西,无疑是几位秀才抬下来的牌坊。四座高达一丈的牌坊立在后方,这些牌坊都是用价值不菲的醒神木精心雕刻,上头的花纹十分灵动。

四个牌坊上,分别刻着“乡试案首”、“县试案首”、“天降童生”、“天降秀才”四个大字,在右下角雕刻着小字,雕刻着主人哪一年获得这些荣誉。

谢东流指着这些木牌坊道:“你可真是不错,区区秀才就收获了四座牌坊,要知道谢东流读书修行四十余年,方才赚了三座。”

“我一座都没有呢。”站在一侧的刘郡守幽怨道,惹得在场众人捂嘴轻笑,哈哈大笑有违礼节。

张易微微一笑,这每轮科举考试首名和天降之才,文院会刻制奖赏牌坊的规矩他知道。一般来说,这些牌坊自然比不上文心火种,纯粹一种荣誉,但张易感觉……这牌坊恐怕不止这点作用吧。

东西搬运完毕,张易连忙谢过诸位秀才。

这些秀才都是在府文院县文院任职的年轻读书人,他们今日联袂而来,一是想见见传说中的天降秀才,二来嘛,则是听说陈府欺人太甚,前来为张易助威。

张易得了不少好处,在场众人都为其高兴,脸上洋溢着笑容。

陈府众人却越来越不自在,陈宇文心头砰砰直响,心中暗自祈祷谢院君和刘郡守送完东西就赶快离去。谁知这个时候,陈宇文看见刘郡守笑眯眯的看向自己。刘郡守平日里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永远都是一副笑脸。只是此刻他的笑容在陈府众人的眼里有些可怕。

“滚吧。”

刘郡守摇摇头,大喜的日子就不要破坏气氛了。

陈府众人听到这话,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回肚子里,朝着陈府飞奔而去。

张易自然也不会跟他们计较,拱手向着在场众人道:“今日多谢诸位前来,待张府新房修缮完毕,张易必定大摆筵席,请诸位到时一定前来赏光。”

“多谢张案首!”

“那我到时一定带着犬子前去,沾沾张案首的文运。”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张案首不愧是天降之才,豪门之后,堪为白马郡学子楷模。”

风重楼咧嘴不语,乔居正轻轻点头,原本长弓城都流传着两人的传说……现在,他们却有了追赶的目标。

谢东流刘郡守坐着马车离去,他们的身份不适合久待,否则这些读书人和白丁都不自在。

张易吩咐张云龙等人收拾东西,准备去城中客栈投宿。这两日买好地皮,就开土动工,修建秀才府邸。诸位读书人和白丁连忙上前,帮助张府几人搬运东西。

“咳咳!”

风重楼邪魅一笑,轻咳一声,这个时刻就该他出场。

张易对这名叫风重楼的读书人颇为感兴趣,乡试之前,就已经凭自身修行开启了心房,虽然不是依靠文运洗礼,但说明本人确有天赋和才华。

风重楼不远处站着的乔居正,他也很有印象。

“张案首,恭喜你县试夺魁,这是我的贺礼。”风重楼掏出一张地契,递到张易手上。

乔居正站在风重楼身边,有些讶异的看着老友。这家伙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他原本以为风重楼不做送礼这样的俗事,可他竟然送了地契。

张易看清是地契,稍愣片刻便揣入怀中,然后转身吩咐张林等人,将东西运往城南。

风重楼拉着乔居正转身离开。

离得人群远了,乔居正才开口问道:“你竟然会送礼?”

“我为何不能送礼?”风重楼咧嘴狂笑,乔居正今日定是没有准备礼物,被他此举弄的有些不好意思。

“只是这张案首有些无礼,收了你的东西,居然不说一声谢字。”乔居正摇摇头,他原本见张易恪守礼节,没想到最后却让他相当失望。

风重楼看向乔居正,诧异道:“阿乔,你可真是食古不化。大恩不言谢的道理你都不懂么?张案首如今最缺的就是地契,其余人送的礼物只能算是心意,我送的却是他最需要的。”

乔居正这才明白,道:“原来如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张案首就是懂得这点,才没有言谢,而是把你的情谊记在心中。看来是我误会他了。”

****************

文院赏赐,诸多望族名门送礼,堆成了两座小山。

要是张易等人自己搬运的话,得花不少功夫。可在场读书人和白丁多达数百,有他们帮忙,人手一件东西,就变得十分轻松。

数百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城南而去,风重楼送的地契是城南一处好地段,张易准备在附近找一家客栈。

正在这时,一匹骏马从队伍后面驶来,马上之人高声喝道:“张案首,请留步。”

张易站在队伍最后方,回头望去,那人已经从骏马跃下,稳稳当当站在张易身前。这人脸型狭长,大约二十七八,不过他身着蓝色长袍,胸前绣着一匹白色骏马,竟然是位举人。

“在下夏乘风,见过张案首。”张易没来得及开口,这名年轻举人已然拱手行礼。

张易不明所以,但礼节不失,拱手回道:“见过夏举人,不知有何要事?”

数百人齐齐转身看向夏乘风,夏乘风微笑道:“我从白马书院来,请张案首前往白马书院。”

说罢,夏乘风从怀中取出一张名帖,递给张易。

我从白马来,请君骑白马。

张易打开名帖,上面只有这十个字。

“哟嚯,白马书院竟然亲自来邀请张案首?”一名读书人惊讶道,这白马书院是大周皇朝五大书院之一,地位超然,极少有读书人会被书院主动邀请。

“白马书院怎么了?他每年总得招收学生吧!可张案首不同,人家是百年难遇的天降秀才,你懂不懂啊!”另外一人嫌弃的看向那人,做出一副“你很傻”的模样。

张易重生十万年后,已经将近一月。前些日子在桃山小庙读书修行,已经了解了许多事情。他原本想直接进入道一书院学习,可他最近才知道,普通读书人要想进入道一书院修行,最低也得进士文位。

这个规矩,近千年来未曾变过。

白马书院是皇朝五大书院之一,是伏流国最高学府。换句话说,白马书院,是伏流国乃至周边数个国家的读书人,成为进士前最好的修行场所。

张易微笑道:“谢过夏举人,待张易处理好自家琐事,便即刻前往白马书院修行。”

道一书院无望,白马书院是张易如今的最好去处。伏流国其他书院,根本不在张易的考虑范围内。

“好。”

夏乘风干净利索,再度跃到骏马身上,打马而去。

张易身旁的几名读书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声恭喜张易被白马书院录取。

张林等人自然更是高兴,他们仿佛看见,张府再次风光无限的模样。

数百人的队伍再次浩浩荡荡前往城南,最终停在风重楼送给张易那块地契不远处的一条街。

斜雨街,望春楼。

张林如今掌管张府一应事务,他选择了街上最大的客栈,招呼帮忙的众人吃喝。

张易看在心头,张林的确是可塑之才。虽然经历了一年极其穷困的日子,身上却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勇气,更有一股忠心不二的义气。

第十八章碎嘴才子风重楼

府文院赏赐以及诸多名门望族送来的礼物被张林置换成银钱,用来修建府邸。不过一些珍贵的东西和日常用具,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张府修建完成前,张易等人就居住在望春楼里。

望春楼在城南相当有名,一是因为它奇特的形状。望春楼横跨在斜雨街头,高达六丈,共有三层,任何人要想进入斜雨街,便得从望春楼下经过。

张易坐在第三层窗前品茶,对面是一名喋喋不休的白衣秀才。

“张兄,这斜雨街是长弓城最有名的烟花柳巷。望春楼横建于街头,望春楼后皆是各色红楼茶馆,这些文人雅士高谈阔论,莫不从望春楼开始。”风重楼笑嘻嘻的说出第二个原因。

张易闻言点头,难怪这看似普通的一间酒楼,上面竟然鲜有白丁出没,童生秀才举人遍地,偶尔还有身着白衣墨梅贡士袍的大人物经过。

只是看见风重楼还在不停说话,张易眉头微微蹙起,他原本对眼前这个家伙颇有好感,甚至拿他跟二师兄相比较。谁知在这坐了一下午,这家伙竟然喋喋不休说个没完,二师兄哪里会是这般德性。

“烟花三四柳,斜雨望春归。”风重楼指着桌上刻着的一句诗道,“这定然是哪位书生没钱聆听谢姑娘的琴声,在这边刻画的诗句呢。”

张易早就看见桌上刻画的诗句,以为是望春楼故意设计,用来吸引文人雅士呢,难道还另有深意,好奇问道:“哦?这桌上的诗句是客人自己刻的?那谢姑娘又是何人?”

风重楼难以置信,好奇道:“张兄,一年前你好歹也是豪门公子,怎么可能连谢姑娘的芳名都不知道。”

张易尴尬摇头,他脑海里的确有原主人的大部分记忆,但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些。这斜雨街望春楼,他的脑海里连一丝记忆都没有保留。

风重楼见张易这副模样,还不死心,问道:“我不信!你不可能连东山文会都不知,除非你不是长弓人氏。”

“东山文会?风兄,说来听听。”张易的确不知风重楼所言何物,但这东山文会听起来着实有趣。

“……你可真是怪胎。乡试之前,我几乎不曾听过你有何名气,即便你是豪门嫡系。可你连东山文会和谢姑娘都不知道,我着实有些吃惊。”

风重楼做出服气的模样,开始解释东山文会的事情。

文会,顾名思义,就是文人聚会谈风赏月,做些诗词歌赋博取名声的产物。

一场大型文会,要是哪位才子做出好诗,顿时才名满天下,众人皆知。故而大周皇朝多兴文会,鼓励读书郎莫要读死书,得多跟其他书城交流交流。

这东山文会,在白马郡也是数一数二的文会。几乎每季举行一次,若是有什么大事,风重楼和乔居正才子之名,就是前年在东山文会上,两人尚未及冠却做出不错的邀月诗,开启心房。

至于那名谢姑娘,就是文会的发起人谢雨。

斜雨街原本名为望春街,自从这名谢姑娘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