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瑞重生-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的,我最爱漂亮女人了。”贾瑞大声道。
“嗯,”南宫宇乐呵呵的笑着,故作思虑道:“也难怪,和皇上那样风流体态的人物,再看女人很难有感觉了。皇上乃人中真龙,貌过潘安,才华横溢,脾性温雅,你看不上他哪儿啊?说一条在理的,以后你有事我兜着。”
贾瑞仔细想了想,似乎真的寻不到缺点,低头气馁,哭丧道:“南宫少爷,还是说说你为什么不给李婉秋下一滴香吧。”
“爷想换个方式折磨自己,不成么?”南宫宇白一眼贾瑞,自己的事儿啥都不说,偏偏好奇他的,哼。“这酒是喝给相国看的。这叫自保,懂么?谁叫爷太有才气了,被他惦记上。还有一点,李婉秋因为我害得相思病,我偏不满足他,哪怕用药也不行。本公子就是要气死那个刁蛮的肥婆。”
贾瑞点头,佩服南宫宇的算计。正欲问他杜君的医术如何厉害,传来一阵敲门声。贾瑞打开门,接过青水送来的酒壶,转身放到南宫宇的手里,给予他一个保重的眼神儿,转身吩咐在门外候着的青水送南宫宇回府。
送走了南宫宇,贾瑞独自坐了下来,看着烛台上点燃的蜡烛,摇曳的火苗散着温热,贾瑞呆呆的看着,伸手去探,灼伤了食指。贾瑞疼的深吸一口气,将手指送入口中过裹着减缓疼痛。转头见窗外有只蛾子扑腾,蛾子的黑影印在窗纸上,像是被封吹开的残破窟窿。贾瑞打开窗放飞蛾进来,外面或许太冷了,小东西想要进屋取暖。飞蛾挥动着灰色的翅膀,忽上忽下飞着,直奔烛台而去。
“不要!”
贾瑞跑过去阻止,已经晚了,飞蛾因被灼伤而跌落至桌面,轻浅的扑腾俩下便再也不动了。贾瑞小心翼翼的将飞蛾放进手中,瞧见飞蛾死去,联想到自己,更是感伤,一夜未眠。
第二日贾瑞卧床不起,贾代儒带着青水来看,试探贾瑞的额头竟然十分灼热。贾代儒吩咐青水去请大夫,又想起翰林的活计,差青山去请假。
“太公不必担心,孙儿年轻,养几日便好。倒是您不必来瞧,免得过了病气给您。”贾瑞张开干裂的嘴唇,笑着解释。
贾代儒心疼的握着贾瑞的手,亲自端着碗喂他粥喝,要他好生养着。贾瑞点头,催促祖父快些去学堂,不必担心。
没两日贾瑞退了热,身体好的差不多了;却不敢去翰林,仍旧舀生病为借口在家。这一呆便是半个月,贾代儒见孙儿在家没事做,突然觉得孙子不小了,如今他有了功名紧要的是成家。成了家孙子才算真正成人力。贾代儒便托付族里头好事儿的婆子们多些心,为贾瑞寻个好媳妇。
族里头难得有个科举出身的男子,这些媳妇婆子们听说贾瑞寻媳妇,自然先是考虑自己家里头有什么合适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便是这样,却也怪了,贾瑞讨媳妇的消息没几日散播开来,整个京都城的中户人家都知晓了。
相貌清俊,举止沉稳,受皇上和相国大人宠爱,与太傅之子、礼部尚书之子、刑部尚书之子和相国大人二公子交好,且在翰林为官,升官指日可待,大有平步青云之势。贾瑞在众中户人家长辈眼里成了首选,甚至有些大户人家选婿都把贾瑞考虑在内。
当然,贾瑞深受喜爱的原因还有一点,便是他的家世背景。家中只有祖父一人,上无公公婆婆,下无小叔小姑,姑娘嫁过去只等着享福。这样的人家真是修得几辈子都难求的,免不得被众人瞧上。没得几日,贾家的门槛快被媒人踏破了。
贾瑞整日躲在屋内不问世事,家中总有闲人来往,免不得随口问了问,方知晓太公为他寻媳妇。贾瑞心道奇怪,他才十六,过了年也不过十七,太公怎的着急了。要晓得重生前他二十多了,太公仍没有给他娶妻的意思,他身边甚至连个丑点的丫头都不肯放的。这一世,太公如何想开了。
贾瑞便趁晚饭的时候问太公。
饭毕,贾代儒捋着胡子给贾瑞讲道理。既然已经从科举出来了,当了官,理应考虑成家大事。贾瑞点头,方明白上一世太公不给他娶妻是因他不学无术没当上官。现在当了官,该有的有了,太公开始操心别的事儿了。
贾代儒见贾瑞不反对,乐呵呵的舀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出来。打开一一为贾瑞介绍:“这些全是媒人来说的人家,里头不乏有几家大户的。你瞧瞧哪个合适?”
“啊?太公定便可。”
贾瑞忧心自己的病,那两次在青楼他的身体对女子似乎没有感觉。贾瑞有些害怕,娶妻之后会不会……绝对不会!太公还等着他传宗接代呢。他的身子一定是嫌ji女身子脏,所以才没有感觉,对良家绝对可以。
“好,那老头子先蘀你挑一挑,挑几个满意的你再看看。”贾代儒乐呵呵的把册子揣入怀里,暗暗记下,一定要把孙子终身大事办好,娶个德才兼备的孙媳妇旺夫,再给他生个可爱的小曾孙哄着。
贾瑞心不在焉,笑着点头称是。陪着祖父闲聊两句,便推脱了累了进屋休息,又是一夜无眠。
这一夜,南华殿的主人也和往常一样,失眠了。
皇宫,南华殿。
空荡荡的寝殿中,只点燃一支蜡烛。水泱慵懒的半倚在罗汉榻上,无聊的摆弄手中的折扇,扇面儿上的一枝桃花随着扇子一张一合若隐若现。猛地展开扇子,水泱盯着扇面上题的那句话,“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优美的指尖摩挲着画着的那支桃花,水泱深吸一口气,疲惫的闭上眼。
眯了一炷香的时候,水泱缓缓睁开眼,看着榻边四角桌上摆放的一摞子奏折,随手抽出一本读起来。水泱轻笑,又是一本参他的奏折。皇帝难当啊,杀个该死的奸臣,皇上反倒被众大臣辱骂昏庸。这些庸人,学了点文章知识便舀出来卖弄,全用在了颠倒黑白上,愣是把奸臣说成忠臣,写得那个叫感人肺腑啊,瞧得他都忍不住落泪。
水泱皱着眉一本接着一本看下去,一个时辰后,水泱神情突然认真起来。没想到众多参他的奏折中竟有一本夸他的。犹如看见众多有识之士选择倒退之路,终于有个人与众不同跳脱出来,大呼前进。水泱特别瞧了眼落款,北静王水溶。
水泱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朝堂之上那名谦逊俊美的郡王,竟是他。平日里见他安静本分,以为只晓得袭爵享受祖上的庇佑,是个没用的郡王,看来他忽略了此人。细细回想,受封世代袭爵的王爷之中不乏北静郡王一个,东平王、南安郡王和西宁郡王皆是,却没有一个爱上朝的。倒是这个北郡王次次没有落下,在朝堂之中混个面儿熟。
水姓宗族在水泱这一代已经发展到空前繁盛地步,四个世袭王是由高祖皇帝那开始世袭下来的,到水泱这已有十余代历史;虽然皆姓水同为皇族,但关系已经很偏远了。四位闲散王爷倒也安分守己,百年来不出大错,历代皇帝自是不能驳了祖先的面子,由着他们一代一代传承。朝堂上虽然为王爷品级的设定站位,但闲散王爷是否上朝可自行定夺,多数情况他们选择不上朝。除非逢年过节的朝贺,象征性的走个过场。
水泱将水溶的折子单提出来放在一边的桌角,觉得此人是个可用之才。择日召他入宫提点一番,若是个通透的人,倒可好生利用。
、33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33
入了冬;天一天比一天寒凉。贾母岁数大,到冬天的时候躲在屋子里头,暖烘烘的躺在贵妃榻上,招来孙子孙女们玩耍;她乐得瞧热闹。
王夫人的大儿媳李纨坐在一边陪着老太太闲聊,说的是她院子里的丫鬟春夏的父母求她放人,已经回禀了王夫人,过了年儿忙完了便放出去。家里头已经为春夏寻了一门亲事,是个老实人家,以种地为生。
贾母点头,依稀记得长跟在李纨身后那个小丫头;模样挺俊的。孩子们能有个好归宿,那是好事。
“昨儿见春夏的娘;听她提起一件事儿来,正是我们族里头有人寻亲,我整日猫在屋子里头竟然不晓得。”李纨从鸳鸯手里接过热茶亲自为老太太吹温了奉上。
贾母喝口茶,暖气儿顺着进了肚子,舒坦不少。因听说是喜事,免不得好奇,人老了别的事不大关心,唯独牵红线结亲的事儿上心。
“哪家的?说来听听。”
“这人老祖宗见过的,族里学堂管事长孙贾瑞,开春的时候他中了举人,老祖宗还为他办过宴席呢。”李纨回道。
“是了,怪不得你说,这样近面的人家我竟没个消息。等泼猴儿来了,好生训斥她一顿。”贾母瞪圆了眼睛,笑道。
“我这才来,老祖宗便要训我!”门外传来王熙凤的笑声,话儿刚说完,丫头们进门挑开帘子迎着她进来。
贾母瞧见王熙凤来了,乐得合不拢嘴,招呼她到自己的身边坐。
“我哪儿敢哪,老祖宗刚训斥我呢,先跪着认错才是。”
王熙凤说着作势要跪下,贾母连忙摆手叫探春姊妹们扶起她。笑眯眯的拉着王熙凤坐在身边,拍着她的手骂她厉害。
“你珠大嫂子听说个喜事儿,你瑞兄弟要说亲了。”
“我当时什么呢原来是这件事。”王熙凤笑道:“我早听说了,本想着回禀老祖宗,转念一想咱们这也没个合适的,就没讨老太太心烦。”
“我说呢,你消息最灵通。”贾母感慨道,笑着不动声色,心里头打定了注意。
王熙凤怎会瞧不出贾母的心思,约么着老太太有了什么想法,多半是有了什么人去说道。心里盘算了下,九成九是史家的人。但以贾瑞的家世,和金陵世勋史侯家似乎有些不配。
“唉,我心里头倒是有个人选,和你瑞兄弟一般命苦,小小年纪父母早亡。”贾母面露哀戚,提起可怜的侄孙女她就心疼。
王熙凤眼珠子转了一圈,立即想到是谁,笑问:“老祖宗可说的是湘云妹妹?”见贾母点头,王熙凤继续道:“且不说妹妹年纪小,单论这家世,瑞兄弟那样的定然配不上湘云妹妹的。”
“什么配不配的,都是自家人何苦计较那些。”贾母大度的说道,心里早盘算好了。她怎会忽悠她的侄孙女儿,回头和史家那头张口,讲述贾瑞这边情况,巴不得同意呢。
“这倒是了。”王熙凤瞧见老太太心意已定,自然陪笑着顺老太太的意思。因见姊妹们出去玩耍,才说道:“要我说岁数差些倒没什么,只要那头肯等,男的大些也疼人。老祖宗对他们有恩,量他们会给您面子。家世这边也好说,近日听说瑞兄弟得了圣宠,结交的都是王孙子弟,这样下去保不准明年就做了大官。”
“就是这番道理。”贾母笑着点头,很满意王熙凤的表现,这个孙媳妇算是没白疼。“这事儿不是我们能定的,还要商量。你太叔公那儿没个女眷,咱们不好差人去说。定是要麻烦琏儿去一趟。”
王熙凤点头应下,瞧出来老太太着急,回身便叫平儿去和贾琏说,此事快些办早些定下,老太太也能安心。
傍晚时分,贾瑞来向太公请安,荣国府琏二哥突然来访。爷孙俩一同迎接,摆好酒菜入席,三个爷们边吃边聊。起先是聊些族里头的大事小情,学堂里那些子弟有才学来年有望高中,后来扯到贾瑞说亲的事儿,贾琏提起是老太君娘家侄孙女。
爷孙俩自然明白贾琏的来意,能娶金陵史侯家的孙女是他高攀,再则他的婚事是要听长辈的,贾瑞不多言,只等着祖父定夺。
贾代儒高兴,孙子为他争气,荣国府的老太太的都瞧上瑞儿了,岂有回绝的道理。因而为是哪个,叫什么,多大了,父母做什么的。贾琏一一回答了,细细解说史湘云的情况。且说如今贾瑞十六,史湘云还未满八岁。贾代儒皱着眉头捋胡子,觉得岁数差太多。
“太叔公这番考虑没错的,我也觉得差得多些。可老祖宗硬着性子来,贱内只好顺应着要我来做说客。这门亲事对你们真是一百个好挑不出一个错来,可惜差在岁数上。老太太的意思,您这边能否等一等。太叔公不愿意尽管说出来,我就算不要脑袋了也是要去回的。”
贾瑞安静的坐着喝闷酒,听贾琏说的话,不高兴的撇嘴,却又不好说什么。贾家老太太这不明摆着逼人么,听贾琏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必须要同意的。什么‘不要脑袋了也是要回的’,明摆着威胁他们。谁叫当初他中了举人老太太大办宴席为他长脸呢,老太太对他们有恩,若是回绝了就是忘恩负义。
贾瑞见祖父皱眉不语,许是怕应下来耽误他,不答应又怕得罪荣国府驳了老太太的好意。贾瑞抬头笑道:“我能高攀上史家自是欢喜,又有老太太做媒理应不说什么。我与史家小姐差些年岁倒没什么,也不怕等。等改日去庙里头批八字,若是合得来,太公您就应下吧。”
“哟,还是瑞兄弟明事理。我这便去和老太太说,免得他老人家等急了。”贾琏见贾瑞应下了,高兴地丢下筷子,冲贾代儒行礼转身匆匆离开。走得时候嘴里哼着小曲,一副得意模样。
贾瑞送走了贾琏,被祖父拉进屋里说悄悄话。
“你就应下了?”贾代儒不满意,很不满意。他只是想给孙子取个好媳妇,贤惠最重要,这不还没挑呢,反倒被别人逼着定下来。
“没啊,批了八字才能定呢。”贾瑞对祖父神秘一笑,回道。
贾代儒立马明白贾瑞的意思,笑着伸手点贾瑞额头,嗔怪道:“你啊,什么时候学精了。”
“您老忘了我当官了,不聪明点行么?”贾瑞咧嘴笑,心里头却虚着,他这点小聪明也就只能在这儿卖弄卖弄,在宫里头就是个被碾死的命。得罪了相国,又得罪了李封,他真怕那位史小姐等死了他。
晚饭后,贾母见王熙凤赔着笑脸进门,便知道事情成了。王熙凤连连道喜,说批八字的事情好办,得了八字隔日边让林之孝家的去京郊五顶山香火旺盛的法华寺。
第二日一大早儿,贾瑞翻出去年中举时贾母等人赏的银两,一共一百八十两,贾瑞另添了二十两自己的俸禄进去,凑够了两百两放进钱袋。出了门,青山碰巧回来。偷偷地凑到贾瑞耳边汇报他打听得来的消息。
“做准了?”贾瑞问。
青山拍胸脯坚定地回答:“舀命作保。”
贾瑞点头,招呼青水出门,出了城直奔五顶山法华寺。贾瑞带着青水在法华寺方丈禅房门口转了三圈儿,眼巴巴的盯着不敢进。
“大爷,我们进去吧,和方丈好好商量,再递上钱,他准帮我们的。”青山笑嘻嘻道。
贾瑞白一眼青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