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书-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逗你的,不跟你玩了,你去忙罢。”
看着对方远去,杜将离眸中暗光一转即逝,哼唧两声,这下被自己逮到了吧,罗郡哪有什么冽山,还许七,分明就是小天,杜将离不禁为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洋洋得意。
心道,均墨把楚天安插到杜嵇身边做眼线么?楚天手下培养了不少人来收集情报,很多已打入各国内部,均墨有何事需要楚天亲自来做呢?调查白先生的身份?不至于啊,杜将离想了想,顿时心情愉快,至少自己在祈营的这段时间里有事做了。
祈端筹备完善,开始最后的交战,兴许是明白此战的意义,端军竟没有一人退出,坚持着要为端国尽最大的努力,战争从第一日清晨持续到第二日的黎明,格外惨烈,失了国的端军在战场上放声痛哭,不少血气之人横刀自刎。
端,终是败了。
祈军进入端王城,占领了端王宫,杜嵇恐怕并没想到祈人对端的这一战,让祈损失不少,杜将离搬了木凳,坐在均墨正对面,仔细琢磨,均墨这一计,从某些方面来说,事实上并没改变什么,该交战的仍然交战,该损失的还是损失了,只不过偷梁换柱,安上了好听的名目,于祈是给端的恩惠,于端是忍一时之辱。
杜将离想起武帝问自己的问题,其实对黎而言,并非没有好处,换而言之,这整件事中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是黎,祈付了不小的代价才得到武帝与孟简,付出的,自然要从他们身上加倍讨回,而他们本心有嫌隙,眼下双方还无甚大碍,今后却必起冲突,到那时黎便自然而然地介入其中插一脚,武帝势单力薄,复国之事亦无望,早就被均墨稳稳地拿在手心了。
而至于杜嵇要求的五十万人马,则被均墨交给晚襄进行调度,看均墨的打算,似乎想在晴国设立据点,均墨看看端坐着的杜将离,随口问道:“准备好了么?”
杜将离点点头,他们要前去与石云、孟禾央汇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晴国之事也尚未完全确定下来,除了由惠良侯把持以外,另一方面,与晴国四公主和亲的六皇子也在赶往晴国的途中,杜将离踱至门边,望向端王城的方向,没办法先与孟简打招呼了,对方此时的情绪恐怕也不大好。
均墨起身,走到杜将离身侧:“走吧。”
杜将离仰头看看男子,应了一声。
他们今后,不止要与祈暗暗较量,更重要的,是对付夏。夏是个十分崇拜狐狸的国家,平日里举办各种祭祀也便罢了,连王位的人选,也是通过一些奇怪的途径由狐狸来选出,杜将离最近找了许多有关夏的书册,越看越觉得稀奇,杜将离昂起脖子颇为认真地问:“殿下,你说,真有宸血鬼狐这种东西么?”
均墨思忱了片刻:“在最早以前,宸血鬼狐是否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现在,肯定是没有的。”
“也对,否则夏人早就取得天下了。”杜将离一边瞅着均墨,一边说道,“其实夏人生性残暴嗜血,倒更像狼一些。不过这是普遍流传的说法,夏人究竟如何,也许直接问孟简会比较准确。”
夏国十分封闭,在九国之间还未发起战争前,也是不与他国往来的,他国百姓不被允许踏进夏国一步,因此直到现在,夏还是个无比神秘的地方,书上对其的描述大都夸大其词,是真是假也不可知。
寻律对夏非常感兴趣,却苦无门道进入夏国,杜将离眸中发亮,对啊,还有寻律,就算对方没去过夏,了解得也定然比他们详细,当即开口:“殿下,你能帮我找一个人么?有了他,我们对夏兴许就能轻松许多。”
“哦?”均墨挑挑眉,“谁?”
“寻律!”杜将离正色,无比严肃道,“此人脑后生有反骨,异常狡猾,要找他,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相信他说的话,见到他,切记一堵他嘴,二捆他身,三押上路,直接绑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二章
均墨一行顺利与石云人马汇合,稍待歇息,又匆匆向端进发,杜将离只觉得近来似乎大半时间都在路上来回奔波,从起初的疲累到现在,杜将离已渐渐习惯了战争的节奏,平常他最喜欢与兵士们混在一起。
能与兵士们打成一片,杜将离可是费了不少功夫,起先大家都不理他,平日频繁训练、行军带来的苦累,战场上的鲜血,兵士们的伤亡,已让他们疲惫不堪,还要应付杜将离那孩童般的胡闹,有很多人反感他,可碍于他是信王殿下身边的红人,不敢违抗。
但时间长了,兵士们渐渐发现,杜将离只会在他们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出来逗他们,不仅如此,他们的饮食,衣装,都由杜将离亲自监督,并想办法努力改善着,不由对他改了观,加之习惯了杜将离隔三岔五地骚扰,反而喜欢上了这种方式,而每每杜将离走后,他们心中的郁结,都会或多或少有所减轻。
杜将离于兵士们而言,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也成了他们特殊的依托,慢慢的,有愈来愈多的兵士一有想不开的事,便跑来找他寻求开解,哪怕只是看他一眼,心情亦会好起来。杜将离十分喜欢捉弄兵士们,不是穿上兵士们的兵甲与他们一道捉弄别人,就是半夜装鬼吓大家。
说起来由于杜将离的白发,扮成厉鬼的效果出奇地好,杜将离将长发拨到额前,一手握紧缰绳,他听到身侧有马匹靠近的声音,接着便有人拍拍他的肩膀,杜将离心下一喜,徐徐转过头,美滋滋地等着看对方惊恐的表情,却不料只瞧到一张惨白的脸,对方低低举着火把,火苗摇曳,映照着对方半张脸,在浓浓暗夜里显得格外阴森。
对方瞪着布满血丝的眼,幽幽道:“杜——芒——”
杜将离牙齿直颤,僵硬地转回头,愣了半晌,用力一夹马肚,追上前方的均墨,抿嘴默不作声。均墨看了披头散发地杜将离一眼,微微勾起嘴角。杜将离看着疑惑,闷声道:“你笑什么?”总是看到自己便笑,笑笑笑,有什么好笑的!
“将岚,有你在的队伍里的士兵,一定是九国之中所有军队里最开心的。”均墨说道。
那还用说,杜将离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他胡乱甩了甩头发,抬手按住双眸的眼角往上提:“殿下,看我像不像宸血鬼狐?”
均墨自诩定力颇佳,仍是被杜将离这个突如其来的举止逗得笑出了声,杜将离喜不自胜,能把均墨弄乐了,足见自己的功力,万一日后他流落街头,也可在街边逗笑为生,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杜半仙神仙铺”,再竖个板子,上书“直教墨世子乐得延寿十年的旷世妙药”。
杜将离咧着大门牙浮想联翩,均墨无奈地看着双手还扶在眼角上,思绪却已不知飞往何方的杜将离,路面高低不平,马身一晃,均墨忙伸开手臂:“小心!”
杜将离当即抓住缰绳,稳住身体,末了,朝均墨干笑两声,他们可是去打仗的,若传出去自己在行军途中跌下马,不得被人笑死了。
“哥——”石云提着火把赶上前来,杜将离没好气地盯着对方手里的火把,立即抢了过来,“我去吓兵士们。”语毕,表情顿时转阴为晴,他掉转马头,兴高采烈地直奔队伍最后而去。
黎军向端王城的方向前行,石云与孟禾央共领了十五万人马,剩下的由晚襄调度完毕后再出发。端国战败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现已天下皆知,起初孟禾央得到消息时,也并未有多大反应,国家的概念对他而言,无足轻重,有时杜将离看他,反而觉得孟禾央有些高兴,按杜将离的猜测,对方八成是认为能与孟简共同对敌,而单纯觉得很开心。
杜将离与他说过拿钥匙骗孟简做借口的事,以防今后说漏嘴,不过以孟禾央的性子,倘若孟简起了疑心,孟禾央那你让我说我偏不说你再烦我拿匕首捅你的行为只会更惹人怀疑。
行到褐山谷旁一处矮木林中,军队扎营歇息。临近端王城,军中的气氛也渐渐严肃起来,杜将离拉着石云,让每一组兵士围坐成一个圆,他则背对着兵士们击鼓,兵士们拿着树枝开始传,待杜将离停止击鼓,最后拿到树枝的那几个士兵就要完成小组成员要求其做的事。
起初,大家还有些不情愿,认为大老爷们玩这些着实幼稚,不过两轮下来,大家情绪高涨,竟是比杜将离还兴奋,整片山林中笑声话语声起伏不断,兵士们过惯了苦闷而又严肃的军队生活,偶尔得以放松,都玩得不亦乐乎。
杜将离觉着自己是最适合来做这些事的人,自己没有任何军职,不似晚襄、石云,要注意他们在军中的威信,不能太过,而自己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可放开手脚来做。鼓声渐止,杜将离扭身,环顾四周,咦了一记,奇道:“怎的突然如此安静?”
石云大力拍拍杜将离的背,笑道:“他们说你鼓击得不好,要惩罚你。”
杜将离还来不及抗议,就被石云推到了兵士们中央,杜将离看看身着兵甲坐在地的众人,望着那一张张洋溢着笑的脸,不由揉揉鼻子,咧开嘴:“你们说吧!要我做什么?”
时间悄然溜得飞快,兵士们尽了兴,方去休息,杜将离玩得满头大汗,跑去溪旁洗过脸,屁颠颠凑到均墨身侧,均墨顺顺对方额前微湿的头发,道:“你一个人这样便罢了,把我的兵都带野了。”虽是埋怨的话语,却全然没有责怪的意思,语调里满含宠溺。
杜将离不清楚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否正确,均墨治军素来以严著称,若是他,肯定不会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可他一没有阻止自己,二没有出面训兵,算是默许了自己的行为,却也未曾加以肯定,那么均墨究竟为何要放任自己在军中胡闹呢?
莫非均墨也不知自己此举会影响军队到什么程度,所以想测试一下么?
“将岚。”均墨稍稍低下头,“你为他们着想是好,只是,别陷太深了。”
杜将离闻言一怔,明白了均墨的话中深意,战场不是游戏,有流血有牺牲,自己对兵士们倾注的感情越多,看到他们离开就越难过,而均墨背负的就是这些,杜将离默默地摇摇头:“殿下,你担得起,我便也担得起,这么重的压力,怎能就你一个人扛着?”
他想到均墨昨晚说过,黎的兵士是九国中最开心的,虽只是随意之语,杜将离却牢牢记在脑中,反复地考虑着,兵士们马上便要与夏直接对战,前路皆是未知,心中难免有所彷徨,这是人之本性,他不管兵士们的士气、决心、抑或忠诚是否高昂坚定,那是石云与孟禾央需要做的事,也不管兵士们参军的初衷如何,是无奈还是有何希冀。
杜将离只知道,这些,都是要帮助均墨打天下的人,每一个,都离开自己的家,来到了这里。他无法保证他们都能平安活到天下一统,但至少,他会让他们知道,为了黎国来打江山,是一件无论如何都不会后悔的事。
均墨忍俊不禁,轻轻捏捏对方的脸:“现在说得如此漂亮,以后可别让我发现,你撑不住,偷偷躲起来哭鼻子的模样。”
杜将离面上一黑,瞪大眼:“你才哭鼻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三章
次日,兵士们的精神格外饱满,对石云所下的命令,也是言听计从,执行快速准确,完全没有杜将离所担心的,出现放松懈怠的情况。杜将离松下一口气,笑得极其开心,有如此好的兵士,真可谓黎国之福。
到了端王城,黎军驻扎在端王城一侧,在他们行军的这段时间里,夏人已逼近端王城。均墨一行前来的正是时候,方抵达,便立即进宫商讨对夏事宜。
好在杜嵇选了一处大小合适的偏厅,没有在正殿讨论,否则要武帝笑着看杜嵇坐在他曾经坐过的位子上,也太为难人了。
听孟简阐述夏军的情形,夏人有一支部队,约莫万人,出兵时兵士们都带着面具,他们出手干净利落,身手敏捷,全然不惧生死,一个军队,竟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组织,几次碰上孟简的踏云军,都占了上风。孟简防守边疆的三年间,这支人马从未出现过,直到最近才露面,一露面,便是给了端致命的打击。
更稀奇的是,这支军队,仅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突然出现,行踪异常隐秘,除了在战场上,竟无一人目击到其行军或是扎营,他们的现身仿若从天而降,不知从哪来,不知往哪去,与其交过手的端国兵士都称其为鬼兵,并渐渐对他们的存在产生了恐慌之心。
杜将离不禁困惑,这样多的人马,要想一直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掩人耳目的呢?杜将离可不会相信鬼兵这类的说法,而且由此看来,让对手惧怕他们,也是他们的目的之一。
杜将离微微蹙眉,照孟简这样说法,抛开别的不谈,夏人的此支队伍,算是决胜的重要因素。
那么为何,在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同时,夺端的速度,反而比祈要慢?并且夏国这三年里不间断地骚扰端国边境时没有出动这支队伍,反而在现在出现,是巧合?还是有何其他的原因?
杜嵇略微沉吟,开口:“墨世子之前提到的破夏之策,此刻倒不妨说来听听。”
杜将离闻言看向均墨,他也对均墨所说的计策颇感好奇,均墨不紧不慢答道:“眼下还未到时机,我们对夏亦不甚了解,若仓促而行,我无法保证此计的效果。”杜将离撇撇嘴,又卖关子,不过凭自己对均墨的了解,不会吧……莫非对方并未想到什么计谋,当初这么说只不过为了引诱杜嵇与其合作。
越想越肯定,杜将离无奈地耷拉下唇角,亏自己还惊奇了一阵,却原来是唬人的,这样的话都敢大言不惭地说得如斯自然,再看均墨,满脸气定神闲,瞧他那自信的模样似定然能在被拆穿前想出应对之法。
认识均墨这么久,这还是杜将离头一回感觉到不靠谱,还有对方那与生俱来咋看咋火大的自信,意识到杜将离的视线,均墨稍稍侧头,回了一个微笑,杜将离不满地向他龇了龇牙。
杜嵇眸中光芒一转:“也罢,那么——与夏的首次交锋便交予墨世子,我们负责应援,如此也方便墨世子熟悉夏军作战的方式,不是么?”
老妖怪,杜将离腹诽心谤,麻烦事便推给均墨,自个却躲到一旁看好戏,黎军赢了还好,输了指不定怎么揶揄呢,不过首战由黎军出马倒也未尝没有好处,若是得胜而归,能给军士们增加不少士气,杜将离见均墨也有此意,昂首说道:“祈王美意,我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