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娱乐圈]光影 >

第35章

[娱乐圈]光影-第35章

小说: [娱乐圈]光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属机身已经被摔变了形,屏幕更是裂得十分写意,这得是上了多大的火才能使出这么大的劲。
李寅启也注意到了游霄的眼神,一手端着电话,一手把电脑拽过去扔到了桌子下面。
“……恩,是他们段校长领着孩子们来的,我们都很熟,你跟他解释一下,游霄临时有别的安排赶不过去了。……好,那上午的参观活动照常,你跟着他们好好照应。……行,就交给你了。”
为了下午的活动,李寅启特意把老段和那帮山里的孩子们都接了过来,原本上午的行程是要游霄领着他们去参观东方明珠和中国馆的,可事情一出,游霄是万万露不得面了。
一想到李寅启被那糟心的负面新闻搞得又是生气,又是受累,手上一堆事情忙不过来还想着帮他安排孩子们,游霄又一肚子话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李寅启放下电话,眉眼也跟着舒展开来,冲游霄招手的姿势一如往常。
是的,一如往常。
在医院闹着要提前拆石膏那次也是这样,在茶室被游霄撞见他和骆歆求婚那次也是这样。
仿佛无论是什么狂风巨浪,李寅启总是能招招手,把人揽到羽翼之下护得周详。
那人的身边,应该是这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吧?
心中有两个声音在疯狂地叫嚣,一个喊着:“去吧,依靠吧,有他在,便什么都不用怕。”一个喊着:“你口口声声说着爱,可你到底有没有想过要拿什么去守护他?”
游霄的心在这一推一拉间被拼命撕扯着,矛盾交结着思绪困住了他的步伐。
“傻站着干嘛?快点过来,有些事咱们要先对一下。”
“咱们下午……”
“活动照常!”
“那你准备怎么办?”
看着游霄闪动的眼仁,听着游霄问出的话,李寅启突然反应过来,他的小东西为何会流露出这般执拗而又悲伤的表情。
站起身,走到游霄的面前,李寅启没有张开怀抱,而是伸出双手重重地拍在游霄的肩膀上。
“我们没错,所以我绝不低头,这是我答应你的。我也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绝对不会放开你的手,我不会再逃走了,这一次我要和你并肩战斗到底。”
连游霄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宁愿去相信,那些念早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只是他自己尚未察觉。
想要为李寅启撑起一片天,或许这一辈子,那个骄傲的男人都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但他依然有可以做的事,那就是不逃避,不退缩,永远仰着头站在那个男人的身边。
下午的活动原定三点开始,李寅启担心现场混乱,一早就拉着游霄赶到了活动现场,车子还没开进停车场,就看见各路媒体车辆把外围堵得水泄不通,场馆内更是人满为患。
“紧张吗?”
游霄摇摇头。
“那你抖什么?”
游霄低头看了眼自己不争气的手,连忙把两只手握成了团。
“不用怕,就把他们都当成马太太。”
“啊?”
“就是那个连着泼了你两杯咖啡,后来被你反过来调戏的马太太。”
“啊?”游霄的脑子又遭遇了一次小小的短路,接上之后虽然觉得事情好像有哪不对,但还是开口反驳道,“那些阔太太和媒体记者怎么能一样?”
“在我看来就是一样的,都是想欺负你的人,都该打。”
听着李寅启咬着牙说出那句“都该打”,游霄绷了一上午神经终于略微地舒缓了一下。
“就是这样,笑一笑,太紧张往往打不了胜仗,走,我还给你安排了别的放松活动。”李寅启说完,就领着游霄朝场馆的后场走去。
时钟不紧不慢地指向了三点,活动现场则早已炸开了锅,翻来覆去喊得都是游霄的名字。
主持人端着麦,连着喊了好几遍“媒体朋友们”,愣是没把现场压住,只能苦着一张脸招呼音响师赶紧上音乐。
超大分贝的《山歌》响起,开头只有简单的吉他伴奏,加上萧齐原生态的唱腔,渐渐平熄了满场的躁动。
主持人这时才重新上了场,顶着职业的微笑,招呼了一声:“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将要在这里召开的是……”
“让游霄出来!”
也不知是从哪飞出的一声喊,为这锅刚刚止住了翻腾的热水又添了一把柴火。
“快让游霄出来!”“我们有问题要问他。”“他不把新闻的事说清楚,就别想继续装好人!”
场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扯着嗓子,把准备好的问题抛了出来。
正当主持人杵在台上经历着他职业生涯的最艰难时刻,两道笔挺的身影,踏出帷幕,缓缓步入会场。
二人还没站定,台下就没完没了的闪了起来,他俩倒也不避不闪,一脸坦然地站直了身子,让人拍了个通透。
主持人朝李寅启征询地看了一眼,连忙递上话筒,小跑着逃下了台。
李寅启凌厉的目光照着场下从左划到右,端起话筒还未开腔,台下已只剩按动快门的咔嚓声。
“各位媒体朋友们,请大家重新检查一下各自的媒体入场证,上面注明的活动主题应该是山歌小学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当然,如果大家觉得,相比较那些需要帮助的山区儿童,游霄的负面报道更有新闻价值,那么我和游霄愿意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之前,站在这里解答大家的提问。”
李寅启说过,今天绝不低头,这番态度强硬的开场白,便是第一枪,接下来,将会是场硬仗。
游霄微微侧首,眼底映出李寅启刚毅的侧脸,自己也默默地握紧了拳头。
只有与你并肩,哪怕刀山火海,哪怕世界尽头,我也会同你走。
场下一众媒体也被李寅启的开场镇住了,可即便是那样的震慑,又怎能真的压住满场的蠢蠢欲动。
一阵你推我让之后,场下一片黑压压的人影中,终于冒出了全场的第一个问:“游霄,请你回应一下,今天早些时候在网络上爆出的关于你的新闻,内容属实吗?”
李寅启迅速用目光锁定了那个声音的来源,冷冽之气直逼而去,看得那五大三粗的汉子不自控地朝身边一人的身后挪了一小步。
可话筒还没被他端到手边,就被一旁的游霄拿了去。
转过头,只见游霄眼中闪着坚毅的光朝他微微的点了点头,而后又将目光转向场下,薄唇轻启,从容坚定地回了一句:“那新闻的内容,绝大多是都是实情。”
场下一片哗然。
紧接着,问题犹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汇集成蜂群般的嗡嗡声。
主持人这会儿又从后台找了个话筒拿上来,李寅启却朝他摆摆手,往场下一指,他便会意地当起了兼职会场助理,将话筒递给了李寅启所指的记者。
“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属实,那么请问游霄,你对自己过往的作为有没有什么要解释的?”
“我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我不会说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我也不会说我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人做所有事都有原因,但原因不能当做借口,错了就是错了,与其花时间解释,不如把精力放在改正那些错误上。”
“你所谓的改正就是投身公益吗?那么你如何解释外界对于你借《山歌》洗白自己的质疑?你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在利用那帮无辜的孩子,一部《山歌》捧红了你,如今你千万代言在身,请问你要如何面对那些被你欺骗的孩子们?你要如何面对被你欺骗大众?!”
作者有话要说:

、本场答记者问的基调是强硬

“这些问题,由我来回答你。”李寅启从游霄手中拿过话筒,众目睽睽之下竟不着痕迹地掐了下游霄的指腹。
话筒的传递像是一种接力,指尖的轻触更像是在为对方打气。
没错,这就叫双拳出击,是的,这就是双剑合璧。
“你问游霄所谓的改正错误是不是投身公益,我告诉你,是!他不光是要做公益,他还想努力去证明,不管是背负着怎样的过去,人要是有足够坚定,总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阴影。”
“关于游霄参与《山歌》项目的动机,我可以理解大家口中的质疑。你们问游霄是不是想借机洗白自己?在这里,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正常人会选择什么方式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当然是做好事,做对的事,难道还去杀人放火不成?”
“可是这世界上可以做的好事有很多,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大家眼中看到的都是《山歌》电影如何大获成功,游霄如何借此片名声大噪平步青云,你们有多少人清楚这片子当初是怎么拍出来的?”
“贵州山区贫苦,那些与现代社会脱节的淳朴山民,那些眼中充满好奇渴望的孩子,当我们透过纪录片,报道或是照片了解到他们,总会感觉被撼动。但我要告诉你们,坐在家里,坐在办公室里看,跟走进山里看,又是天与地的不同。”
“项目调研初期,我是和游霄一起进的山。在那之前,我不知道校长除了教课还要负责给学生烧饭补衣服,我不知道号称覆盖南极的手机信号也会说没就没,我不知道电线只是一种装潢摆设,别说电器全村上下连灯泡都找不出几个,我不知道家家水缸里放着的都是饮用水,洗脸洗澡洗衣服都得在河边露天进行。”
“这样的日子,我只挺了一周,我们的剧组住在帐篷里连着拍了两个多月,而作为主演的游霄,在那样的环境下度过了整个夏天。学校的校长老段后来跟我说,游霄在山上的那段日子,学校的水缸一直都是他负责的。为了全校的孩子有水喝,他不管拍摄进程安排得多满,依然坚持每天在山路间往返20多里,把那口水缸填满。他是真心把自己当做作品里的那个人,才能拍出那样的片子。”
“你们见过的会作秀的明星还少么?领着一堆记者跑到哪个福利机构,找个孩子抱一抱,亲一亲,留两滴眼泪再捐点钱,就当做是做了善事。这样做有没有人会买账,不单有而且大有人在。我不是说这样做就不好,我只想说,如果游霄只是想给自己刷层白漆,他犯不着做到这个地步。”
“李总!你说得再好听也没有用。游霄或许真的为这部戏下了苦工,但他现在名利双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不过是一种营销包装,他充其量就是比别的演员跟刻苦一点,到头来还不是为了走红?而作为东海,参与这样的公益项目,或许是为了回馈社会,但也终究抛不开商业宣传的目的。”正当场下都沉静与思索之时,一个身材瘦弱的男记者抢过话筒,又中气十足地抛出了一串犀利问题。
李寅启扬着下巴循声望去,然后伸手朝那个方向虚点了一下。
“你有一点说得很对,东海推动这样的项目,确实是有商业宣传的考量。我不会说这个项目自始至终,我从没考虑过它的商业收益,因为那是在放屁。我要对东海的员工和股东负责,盈利是一个公司运作的根本,所以公司的目的永远是带有功利性的。而东海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考虑盈利平衡的同时尽力为社会孩子做些实事。但我上面说的是公司,作为一个人,事情又会有不同。”
“报道里所说的那些事,我在游霄和东海签约之前就知道。山歌项目策划之初我愿意为他这个主演背书,负面新闻爆出之后我愿意站在这里为他发声,不光是因为他是东海的资产,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他是什么人,知道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会做这些事。既然各位依然执着于游霄的动机,那么我想让大家看两样东西。”
李寅启说完朝舞台入口看了一眼,工作人员便会意地将一叠文件交到了他的手中。
“我手里拿的,是游霄银行账户的收支明细,以及他向国内几家儿童专项基金会的捐款记录。”李寅启望向游霄,就看见那人也正一脸惊异地望着自己,随后他又扬了扬手中的纸张,将音量提高了几分,“他个人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将这些资料公开,但我一直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敢做就要敢认,不管是对还是错。通过这些记录,大家不难发现,他几乎将他所有的收入都捐了出去。如果大家觉得钱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还请大家看一下屏幕上的短片。”
舞台上灯光一暗,李寅启就抓着游霄退到了场边。
“那些捐款……”游霄拽着李寅启的袖口,话没问完,李寅启就堵住了他的嘴,然后指着屏幕示意他仔细看。
那画面始于一段快速倒退的风景,背景音有些嘈杂,铁车的哐嘁哐嘁衬着人们的言语嬉笑,拉开了这段影像记录。
镜头慢慢转向一个红红脸蛋的男孩,那男孩注意到有人在拍他,捂着嘴一溜烟地跑到了一个中年男人身后。
“宝柱,你躲啥子?大电影都拍过了,还那么怕生,长大怎么有的出息?”那中年男人摸了下男孩的头,看镜头移向他,一张黑黝黝的脸也泛出几分怯色。
场下已经有人认了出来,那个男孩曾经在《山歌》的露过几次脸,而那个中年男人正是李寅启口中的校长老段。
影像没有旁白,镜头间有跳跃,串在一起,只是朴实无华地记录了老段带着孩子们乘坐火车上来上海游览的一些简单片段。
但正是因为这种毫无修饰的简单,让人更容易捕捉到那画面中的内涵。
孩子们对于山外的世界,对于上海这座大都市,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可相较于探索这眼花缭乱的新鲜世界,他们心中还执着着别的挂念,那就是他们不停追问的方老师。
影像从一个孩子站在东方明珠的观光廊内,拽着老段的衣角追问方老师在哪个方向,直接跳转到一扇紧闭的暗红木门外。
老段上前推门,透过开启的门缝,只见坐在沙发上的游霄循声望过来。
下一刻,那些腼腆羞涩了一路的孩子们,都绽放出了欢快的笑脸,边喊着“方老师”边涌进房间,争先恐后地簇拥在了游霄身边。
随着影像淡出,舞台灯光重新亮了起来。
李寅启的声音也将所有人的思路拉回了现场。
“为了今天的活动,我们特意把老段和孩子们接了过来,不过如果各位还没有弄清楚今天活动的重点,我想他们可能没必要登台。把这段影像呈现给大家,我只想说明一件事,就算东海能够生产再多的影片,能够造就再多的明星,也无法左右孩子最真实的感情。对于他们而言,千里迢迢跑来不是为了来参加这种活动,不是为了在媒体面前亮相,他们只是想来见一见他们的方老师。”
“如果看完了这些,大家还对游霄的动机心存怀疑,那么我只能说,时间永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