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再世为琏 >

第6章

红楼之再世为琏-第6章

小说: 红楼之再世为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老爷子对小外孙比较满意,他只师范了一遍,贾琏就跟着做得很规范,一点没偷工减料。寻常孩子初学,能够蹲个两刻钟都已经不错了。他的小外孙看着文文弱弱的,居然一口气坚持了进一个时辰。若不是他叫停,看样子还能坚持下去。

这可不光是体力的考验啊,还要非常有毅力,骨子里要有股韧劲儿才行。看到贾琏尚且稚嫩的脸,周老爷子常常地舒了口气。现在的世家里,就连男孩子都是娇养着长大的,好好个男儿,都养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样子,他还真担心小外孙也是这样。

他虽然疼爱唯一的孙辈,却也怕这孩子嘴上嚷嚷着习武,却吃不得习武的苦。现在看来,倒是白担了一场心,他的外孙怎会那么不争气。他方才明明看见,小外孙浑身都在颤了,却还是咬牙坚持着,既不肯放弃,也不肯偷工减料地磨工夫。

用罢早饭后,老爷子又教了一路拳法,做过示范之后就叫贾琏打一遍。这路拳法总共二十招,他原想着小外孙能记住一半就很好了,却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打了个八.九不离十。这样的悟性,可真是个意外的惊喜啊。

周老爷子大马金刀地坐在演武场边上,目光灼灼地看着贾琏打拳。渐渐视线就有些恍惚起来,看着场中的人影,一会儿好像是贾琏,一会儿又好像是他那些战死的儿孙们。老人家的眼眶就有些发酸,攥着的拳头,指节有些泛白。

人生三大痛,最痛者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样的悲痛,他这一生已经承受过五次了,四个儿女,一个孙儿,此次都像是从他和老妻心头剜肉一样。场中的小小少年,早晚有一天也要走上战场。那么,后面是不是还有一次剜心之痛在等着他们?他害怕啊!

贾琏并不知道他外公的恐惧,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地学习,弓马骑射、拳脚刀枪、兵书战策、排兵布阵……他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从军,自然不会做个没上过战场的将士。身为军人,在前世的世界,已经没了开疆拓土的机会,但在这里,他却可以圆一圆梦了。

周老爷子也并非杞人忧天的人,那莫名的恐惧也不过一闪而逝。琏儿既然想上战场建功立业,那他就只有支持的。做不了别的,只有将自己胸中所学倾囊相授,只有更加严格地要求贾琏,以求日后在战场上更有保命的本钱。

为了增加贾小琏的保命系数,老爷子还跟北大营的统领打了招呼,将之扔进去磨练了几个月。一为让贾连体验军营的铁血气氛,二为让他跟那群兵油子们学学战场保命的技巧,三为结识一些人脉。

贾琏在镇远侯府和北大营过得如鱼得水,荣国府就没那么消停了。刚过了春闱,史太君和王夫人就瞄上了贾赦名下的荫监名额。荣国府唯有贾赦的爵位是一品,有一个恩荫名额;贾政这个六品文官却是没资格的。

贾珠自从之前听从史太君的意思,舍了脸出门跟士子们聚会谈论,竟深觉颇有进益。于是认定之前学业没有进境,全因周围没有同伴,不能相互讨论研究之故。他又自恃身份,不肯到寻常书院去,就把主意打到了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

虽然入国子监的途径不少,可人总是习惯寻找最方便的一条。既然贾赦手中有恩荫名额,自然该送给力求上进的大侄子才对。左右,他儿子贾琏是个喜欢舞枪弄棒不上进的,也用不着那名额。至于贾赦的意愿,还用得着问么?侄儿成材,他脸上也有光不是。

可惜事情并没按设想地走,贾赦一听就猛摇头。转头就开始诉苦,又是府里的用度是越发地艰难了,上回他到长房支银子,居然连二百两都没有;又是下人跟他抱怨了,月钱越来越不及时了,上个月竟然晚了快十天;又是邢夫人告状了,她的份例竟然是以次充好的……

“老太太也别生气,咱们家的事又多又杂,想来老二家的有些忙不过来吧。大房受些委屈也没什么,只是累着老二家的,让我这个大伯不落忍啊。”贾赦还装模作样地劝史太君,但转口便建议道:“左右邢氏整日闲着无事,不如就让她跟老二家的各管一半吧。”

史太君跟王夫人气得直想翻白眼,暗骂老大想得美。自从原大太太周氏病重之后,史太君就夺了大房的管家权,给了二房。即便后来贾赦娶了继室,这婆媳俩也谁都不提大房管家的事。仗着邢夫人是小门小户出来的继室,压根没想过交出权力。

现在不过是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就想换一半管家权,想得真是太美了。没门儿!婆媳俩也不接贾赦的茬,想别的主意去了。没能达成目的,贾赦也不在意,早晚这两个女人得来求他,他一点也不着急。

果然,能想的办法都试遍了,手眼通天的荣国府老太太和二太太竟没办成这件小事。最简单是捐一个监生,可这不是正途,贾珠不愿意怕被看不起;请原籍府县推荐吧,人家那边都已经定好了,都是勋贵要员家的公子,贾家这临时起意的事情得往后排排……

忙活了一大圈,一两个月过去了却没办成事。贾珠嘴上虽不说什么,神色却日渐消沉,整日恹恹地食欲不正,也没什么精神,看着身子更弱了。史太君和王夫人心疼得不行,一咬牙一跺脚答应了贾赦的要求。

得了管家的权利,邢夫人就有些春风得意起来。她早年在家时,母亲早逝,也是一把管家的好手。虽说荣国府家大业大的,可这些都是一通百通的事情,她上手很快,理事反比王夫人更利落些。虽有些贪小便宜,可有贾赦看着,倒也无伤大雅。

除此之外,大房还有件喜事——赦大老爷雄风不减,房中要添丁了。这年九月张姨娘有孕,到来年三月难产下一个女娃。张姨娘血崩,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去了。因孩子生在迎春花开的时候,贾赦给起了个“迎春”的乳名。

大名鼎鼎的“二木头”,贾琏怎么能不见识见识,颠颠儿地回了荣国府来看妹妹。结果萌娃没看着,只有一只皱巴巴的红皮“猴子”。因是早产儿,“小猴子”连哭都没力气,细声细气的。贾琏都生怕自己一个大喘气,倒把“小猴子”吹断气了。

邢夫人比较郁闷,原指望若是个男孩便养在自己膝下,日后也是个依靠。可谁知等了这几个月,生出来是个赔钱货,立刻没了关注的兴趣。贾琏见这个妹妹实在可怜,乳母也不是个省事的,便回了贾赦,将赵嬷嬷调到迎春房里管事。

等贾小琏再想起来去看“小猴子”的时候,才发现“小猴子”已经变了样子,有一点点萌样儿了。看在“小猴子”这么争气的份上,贾琏决定要多给一些关注,至少他的妹妹不能被乳母拿捏欺负了才是。

自打进入国子监读书,贾珠益发用功刻苦,渐渐引起国子监祭酒李大人的注意。他觉得,像贾珠这样的勋贵子弟,难得能够如此用功上进,来日必非池中之物。经过半年多的观察之后,李祭酒对贾珠的才学也满意,就起了结亲的意思。

史太君和贾政对这桩婚事比较满意,国子监祭酒虽然官职不高,却是天下师表出身清贵。贾珠有了这样一个老丈人,对他日后科举多有助益。王夫人虽有些看不起李家,但为了儿子的前程,到底也没说什么。于是,这桩婚事就定了下来,只等元春选秀之后完婚。

贾珠是人逢喜事,指路人贾元春的事却有点不太顺。大选都已经迫在眉睫,贾元春正踌躇满志的时候,皇后娘娘忽然崩了,圣上深为哀痛,停了一轮大选。这样一来,十五岁的贾元春就被搁在了家里。下一轮选秀她就十八了,万一没选上,这样的年纪连个退路都没有。

可若是不选,史太君等人又不甘心,即便是贾元春自己也不甘心。她从懂事起就学规矩,吃了多少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选入宫门。这都到临门一脚了,怎能就此放弃?!荣国府正踌躇不定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让她们定了心。

大选虽然停了,可选拔宫女、女官的小选却没有,只是要到明年。这时候荣国府也顾不上挑剔了,不管大选小选,能把贾元春送到太子身边才最要紧。经过一年多的犹豫,史太君终于在太子和义忠亲王之间有了选择。

当然愿望是好的,结果却很差强人意。未来的贤德妃娘娘没能留在太子东宫,而被分到了四皇子忠肃亲王宇文祜府里为女官。这其中有什么隐情,贾琏并不知道,不过他也不在意,他要的也只是结果而已。宇文祜,受天之福么?


第九回羞怯怯熙凤见贾琏水迢迢远赴金陵试
今天的荣庆堂很热闹,原是有客到。来人是王夫人的嫂子李氏,带着王家的几位姑娘。盼了多年,王夫人的二哥王子腾终于奉调进京了,现在京营任副节度使。现任京营节度使已经年迈,王子腾此时进京担任副手,明显是为了接管京营做准备的。

京营拱卫都城,是入京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京营节度使这个位置,非帝王心腹不可得。兄长这么给自己长脸,王夫人自然春风得意得很。娘家嫂子一上门,就引着前来拜见史太君,顺便显摆自己娘家兄长有多出息。

李夫人还带了三个姑娘,一个大一些,十来岁的年纪,另外两个不过五六岁的样子。大些的姑娘是王家兄长的女儿,名叫熙凤,小名儿凤哥儿的。这姑娘说来也是个命苦的,父母早亡,家中只余一个哥哥,如今跟着二叔王子腾夫妇过活。

好在王子腾膝下无子,干脆将王仁当成儿子养,自然也不会苛待王熙凤,免得日后王仁心中有了嫌隙。所以,王熙凤虽是寄人篱下,却没养成个谨小慎微的性子,反倒诙谐泼辣,口眼眉梢都透着伶俐。此时,她正挨着史太君坐着,三言两语将这老太太逗得哈哈笑个不停。

王夫人陪着嫂子说话,让新进门的儿媳李纨顾着两个小姑娘。这个媳妇她虽不是十分满意,嫌她出身不够高,嫁妆上也不甚好看。可这样的也有样好处,那就是容易拿捏。想想若是珠儿娶个出身高贵的媳妇,她还得奉承儿媳妇,王夫人对李纨也就认了。

“妹妹,上次你送信说有了身子,可把你哥哥高兴坏了。这不,一到京里就打发我赶紧过来看看你。”王李氏拉着王夫人的手,隐含羡慕地看了看她的小腹,“妹妹是个有福的,你哥哥与我都替你高兴着呢。只是妹妹到底年纪大了些,可万万要保重身子。”

二哥王子腾膝下无子,嫂子只生了个闺女,王夫人知道她心里难受,可还是忍不住自己满心地喜悦,只能故作羞怯地道:“我也是没想到,珠儿、元儿都那么大了,竟还有了这么个小东西,真是羞死人了。嫂子快别说了……”

王夫人对现在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贾政的官职太低,和大房总给她添堵之外。在其他方面,王夫人觉得满可自傲的。家中只有一个色衰的姨娘,并无庶子庶女;一双儿女都各有前程,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她已年近四十还能老蚌生珠,可见夫妻恩爱……

贾琏就是在这时候过来的。若是没什么大事,他一个月才会荣国府一趟,看看便宜爹和“小猴子”妹妹,顺便给史太君等人请安。今儿个王家的人登门,正好就赶上他回来。原本他是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偏偏史太君听说他回来了,特意派了丫鬟来请。

来请贾琏的丫鬟倒是个名人,就是日后史太君身边第一得用的鸳鸯。此时小姑娘才十来岁的年纪,却已经能看出是端庄恭谨的样子了。鸳鸯是在金陵长大,上个月才进府伺候史太君的,这位大房的琏二爷尚是第一次见到,忍不住偷偷打量两眼。

这府里的都说珠大爷长得好,可鸳鸯却觉得琏二爷长得更好呢。至少,珠大爷那副苍白瘦弱的样子,就比不得琏二爷的身材高大俊眉修目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呢。目光不小心跟琏二爷碰上,小姑娘悄悄红了脸,低着头飞快地往荣庆堂走。

对于红楼里的名人,贾琏还是好好打量了两眼的,却恰逮住鸳鸯偷看,不由得笑了笑。前后两辈子,要说在皮囊上,老天爷还是很对得起他的。不过,小鸳鸯一害羞,贾琏本想打听打听荣庆堂的事,这下也泡汤了。

“琏儿快过来拜见,这是王二太太,是你二婶的嫂子。”史太君一边介绍,一边将身边的王熙凤推出来,笑道:“再来看看这个丫头,你可还认识?”

王家的人?贾琏躬身拜见王李氏,被她拉着手夸了一通,又收了表礼,才转过来去看史太君说的姑娘。十来岁的小姑娘,身量不太高,身材苗条袅娜。不像一般的姑娘一样含羞的低着头,反而目光盈盈地直瞅过来。

再往脸上看,“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丹唇含笑,端得是个美人坯子。见到这样一个姑娘,又是姓王的,贾琏哪还会不知道是谁。心思转念间,他已明白史太君特特让人把他叫来是为何了。原来,贾琏与王熙凤的婚事,此时就已经有了端倪。

“这个是凤丫头,闺名叫熙凤,想起来没有?你们小的时候见过,那时琏儿才三四岁的样子,凤丫头更是小小的一团。”史太君一手拉着一个,笑呵呵地回忆着,“我记得,凤丫头要走的时候,琏儿还不愿意呢,哭闹着要留她在家做媳妇呢……”

即便王熙凤再不同于一般女子,长辈们说起这个也让她害羞起来,不依地一拧身躲进屏风后面去了。今日随婶婶到荣国府来,一则是拜见姑妈,二则也有相看贾琏的意思。她现在年纪还不算大,见一见外男也无妨,若再大一些就不好看了。

贾琏闻言也只是笑笑,并不接话。他明白史太君与王夫人打得什么主意,可他的婚姻之事到底要怎样,还得看便宜爹贾赦的意思。当然,家里这两个女人是惯会自作主张的,看来还是要给便宜爹提个醒儿才行。

很明显,王熙凤不是一个好的妻子人选,这个女人的胆子太大了。放印子钱、徇私弄权、逼死人命……就没有她不敢做的。不过,这女人也有优点,比如她没有父母,哥哥也是个没出息的,娶回来之后怎么摆布都行。照这么一想,娶回来当个摆设也行。

女人们说话也不让他退下,他插不上也不打算插嘴,闲闲地端着杯茶在心里打算盘。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王夫人,特别在她的肚子上停留了一瞬。王夫人肚里这个,就该是衔玉而生的贾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