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核聚变风云 >

第105章

核聚变风云-第105章

小说: 核聚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物质主义甚嚣尘上。
    当然,增长主义意识形态和政策组合确实发挥了作用,它们在经济的自然增长之外,带来了超常规增长。但是,超常规经济增长模式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社会精神问题。
    过分地追求高速增长的目标,政府的结构必然发生扭曲,政府会偏离自己的正当本性,成为逐‘利’的公司。经济学界热衷议论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就是增长主义的产物,而这种竞争展开的前提就是官员商人化,政府公司化。其结果是可怕的,这种可怕后果,在拆迁、征地领域中表现得最为触目惊心。
    这个时候,高速经济增长就变成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游戏。不错,经济在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GDP总量逐个超越各个大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六。不过,这样的经济增长过程也在制造紧张、冲突,由此形成的增长结果,也引发人们的质疑、不满。
    可以说,单纯追求增长的增长主义已经走到尽头了。我们要开始意识到增长主义的危害,而试图改弦更张,引导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关注民众的幸福。
    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一种制度架构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惯性。因为,这样的制度架构会创造出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们从现有的制度中可以获取巨大利益,当然会拒绝改革。最为典型的就是拆迁、征地制度。
    增长主义的要害在于,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了过分重要的角色,而且过分地追求增长速度。要减少、控制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损害,进而让经济增长真正有助于民众的幸福感的提高,就必须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
    在现有体制下,调整官员考核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中国的政府体系大体上是自上而下地任命,自下而上负责。在这样的体制中,上级用什么样的指标考核下级,下级就会在这方面努力。调整官员考核指标体系,比如,加大民生类型的考核指标,当会引导各级官员把精力更多地用于民生。
    不过,光是调整这样的考核体系,还是不够的。事实上,从考核增长业绩转向考核民生业绩,考核民众的幸福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难题。增长业绩是可以量化考核的,GDP增长率、财政收入、或者吸引投资总额,乃至人均收入,都是可以量化统计的。但是,民生、民众的幸福感,却是相当模糊的概念,很难量化统计。而自上而下的考核,必须借助量化指标。这样,即便建立民生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也很可能出现民生投资的空心化,政府关注的依然是硬件建设,而不关心民众是否从中真正获得了好处。
    当然,如果真要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也并不困难。民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民众告诉政府自己需要什么,政府按照民众的意愿去做,由此形成的结果,必然可以增进民众的幸福感。因此,一个以民众幸福为导向的治理体系,如果是有效的、理性的,就必须是一个民众可以方便参与公共治理决策、尤其是预算决策的民主的治理体系。比如,就从今年**开始,人大代表更为细致地讨论预算,民众的幸福感必然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曾凌风一席话说得他自己都有些口干舌燥的。不过,曾垂普还是理解了他的意思,“你就是说不要唯GDP论,要关注民生,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吧。”
    曾凌风点点头。
    曾垂普道:“看来你想这些的时间应该不少,那你说说吧,具体到我们市,可以有哪些动作。”
    曾凌风不满的说道:“老爸,这些应该是你考虑的事情吧”
    曾垂普根本不管,说道:“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多废话。”
    曾凌风不满的道:“行,我就再说说,谁叫你是我老爹呢。我归结起来吧,就是要建设‘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宜居重庆是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让百姓住的较宽、还买的起;森林重庆,就是要改善环境,多种树,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就是要改善交通条件,要求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是要增强百姓的安全感,让百姓出门不担心;健康重庆要让孩子长得壮,老人活得长,全民活得健康。”
    曾垂普点点头,说道:“嗯,很不错。”
    曾凌风就有些脸红,这些并不是他原创,而是来自于他的记忆中曾经在直辖市发生的事情。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将有效改善硬件环境:建设“畅通重庆”,实现半小时主城,强化主城辐射功能,将有效带动区县发展;“宜居重庆”将从根本上改善重庆的人居环境;“森林重庆”,则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是改善软环境的两大助力。最终,“五个重庆”将提升城市品质,吸引和积聚相关产业、资本和人才。更重要的是,“五个重庆”蕴涵着浓郁的人本思想,每个“重庆”都既是经济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森林重庆”侧重环境,“畅通重庆”偏重效率,“宜居重庆”重舒适,“平安重庆”注重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健康重庆”更是关注人本身。“五个重庆”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改善民生的体系。
    曾垂普说道:“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要启动这样一个浩大的民生工程,花费的资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吧?”
    “这就是老爸你这个市长该去考虑的事情了,我就是出出主意而也。不过,需要的钱,肯定不是小数目,保守的估计,你的至少准备两千亿”曾凌风看着自己的老爹说道。
    “嗯,你的估计还比较靠谱,没有两千亿的资金,这个工程根本上不敢启动。对了,小子,你的集团是不是要资助一点?”曾垂普开始打曾凌风的注意。
    “我看还是算了吧,按照规矩,官员的直系亲属都不允许经商,这个虽然可以以各种手段规避,但是最好我们的产业还是不要与你执政的地方有太多的牵涉,这是忌讳。”曾凌风说道。
    “少来,小子,你啥时候有过什么避讳的想法了?再说,这是真正的惠民工程,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直,我们就应该毫不避讳的去做。”曾垂普严肃的说道。
    “好吧,我考虑考虑。再说,我们集团这前两年的很多行动不是已经铺开了吗,这些也算是开始行动了吧。老爸,你最好还是将主意往国家身上打。另外,最大头的那一块,还是得市里自己想办法。”曾凌风想了想说道。
    “国家这两年正紧缩银根,恐怕是得不到多少支持。”曾垂普有些犹豫。
    “过两天我要去一趟首都,到时候我帮你向朱伯伯提一嘴。”曾凌风淡淡道。
    曾市长的眼睛精光直闪。
第一零八章面见朱总理
    第一零八章面见朱总理
    一九九九年的农历正月初八。
    下午五点五十分,一辆红旗轿车出现在“大内”禁前。英姿飒爽的卫士伸手拦住了车子,司机探出头来,向卫士解释此行的目的。
    经过例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卫士挥手放行。
    红旗缓缓驶进禁中,慢慢开到朱总理办公地点门前,稍无声息地停了下来。
    曾凌风下车之前,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五点五十六分,基本上,他算是准时赶到。这个也是很要紧的,迟到肯定不行,来得太早也不行。
    朱总理办公室,非比寻常,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在这里排队坐等的。
    一位身藏清色职业套裙的朱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俏生生地站在台阶前迎接他。据曾凌风所了解,她的名字叫林亚茹。见到曾凌风,秀美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微笑,曾凌风分辨得出来,并不全然是那种职业化的笑容,隐隐带着一丝亲近。
    百忙之间,曾凌风还是极快地打量了一下周遭的环境。
    院子很古朴,不大,很是幽静,院子中央有一座小小的假山,几盆万年清长得极是茂盛,显得生机盎然。
    “你好,曾凌风先生”站在台阶上的林亚茹未曾“降阶相迎”,只是朝曾凌风伸出了纤巧的小手。
    曾凌风抬眼望去,本就身材高挑的林亚茹显得更加苗条挺拔,玲珑剔透,夕阳的红霞披洒在她头上肩上,令得她秀美的脸颊平添几许娇艳。
    “你好,林小姐”曾凌风客气的说道。两人并不熟悉,这见面就显得有些程序化。
    其实,林亚茹并不知道曾凌风到底是何方神圣,只是得到朱总理的吩咐,让她出来迎接一下曾凌风。林亚茹就有些犯嘀咕,这个叫曾凌风的人,也忒牛了吧,朱总理竟然会推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专门等着他。
    见面之后,曾凌风一身打扮虽然显得很成熟,但是以林亚茹的眼光,还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压根就还是一个孩子,林亚茹的心中就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过,身为总理办公室的人员,虽然林亚茹也不过二十四岁,养气功夫还是很到家的,并没有将自己的惊讶表现出来。
    “曾先生,随我来吧”林亚茹引领着曾凌风来到屋里,请他在木质沙发上落座,奉上一杯清茶。
    曾凌风便略略有些诧异。
    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却不知林亚茹何以还要奉茶?
    好像是看出了曾凌风的遗疑惑,林亚茹优雅一笑,说道:“曾先生,总理正在接一个电话,请你稍等几分钟。”
    原来如此。
    也不知道是对曾凌风的身份感兴趣还是为了活跃气氛,林亚茹问道:“曾先生是哪里人啊?现在在哪里高就?”
    曾凌风搞不清楚状况,不过曾凌风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在这样的场合,与林亚茹这个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聊天说话,可真是需要“谨言慎行”。不过人家是总理办公室的人,而且还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必要的尊敬还是应该的,也就回答道:“林小姐,你就叫我小曾吧,或者就叫我名字凌风也成。我是新直辖市丹兴人,高就谈不上,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
    林亚茹就更是惊讶,看来自己的第一判断还真准。
    “呵呵,那我就叫你小曾吧。对了,你也不要那么客气,叫我林姐就好。”林亚茹见曾凌风如此说,也顺着拉近两人的关系。只是,她心中就更是有些糊涂了,总理怎么就那么看重这个年青人呢,没道理啊。
    时间在两个人的闲聊中渐渐过去,只是林亚茹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减少,甚至是越积越多。只是,她也不可能直接问出来,只好将疑惑憋在心里面。
    “小林,和凌风聊的挺开心的嘛”听到这个带着笑意的声音,曾凌风条件反射般的挺直了腰。这位的声音,他可不陌生,上辈子辈子在电视里听过很多回。这一世也是打过交道的。
    果然,随着脚步声,身材高大,穿着黑色西装的朱总理,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总理好”朱总理在曾凌风面前略一驻足,曾凌风鞠躬问好。
    “凌风,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还有,现在是下班时间,你也别搞得这么正式,还是叫我朱伯伯吧嗯,邓老还好吧?”朱总理爽朗的说道。
    “好的,朱伯伯。谢谢朱伯伯关心,我爷爷身体很好。”曾凌风礼貌的说道。
    “随我来吧”朱总理总理吩咐一声,径直进了办公室。
    朱总理的办公室,也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房子,空间不是很大,办公桌后头是一个巨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曾凌风随意瞄了一眼,发现既有大部头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著作,也有一些不大起眼的小,本子书籍。由此可见朱总理的爱好很广泛。
    朱总理并未去办公桌后落座,就在待客的布沙发上坐了,指着斜对面的沙发对曾凌风说道:“坐吧”
    “是”曾凌风依言在沙发上落座,双手抚膝,坐得很端正。
    他是年轻人,该当有这个朝气。
    林亚茹很快给他们奉上茶水,轻轻退了出去。
    “你说要代你老爸来汇报工作,说说吧,都准备汇报些什么。”朱总理望着曾凌风,也不拐弯抹角。其实,他心中也很好奇,很想知道曾凌风会说些什么。
    “嗯,是这样的,总理,我父亲让我代他向你介绍一下新直辖市的农村现状。既然是汇报,曾凌风也就用上了正式的称呼。
    “那你说说,新直辖市如今的农村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朱总理看着曾凌风。
    那个时候,尚未有正式的“三农”提法。
    “总体来说,是向上的但是就局部来说,问题也不少。”曾凌风没有多少犹豫就答道。
    朱总理望着他,目光炯炯,显然是想要听进一步的解释。
    曾凌风就开始介绍起他所知道的情况来。既然是来为自己老子拉赞助的,曾凌风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在他的介绍里面,甚至直接将“三农问题”明确的提了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冠以他老爹的名义。
    “照你这么来说,‘三农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你父亲的认识,很有战略性,那么,以他的观念来看,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彻底的解决贫困问题,共同富裕?”朱总理稍作肯定,继续出题。
    “扶持农业扶持农村扶持农民从政策层面上出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与民修养,恢复元气”曾凌风毫不迟疑地答道。
    朱总理炯炯有神的双眼微微的眯缝了一下。
    曾凌风无奈,在心中先是腹诽了一番自己老爹,再腹诽了一番眼前的老人,最后才说道:“朱伯伯,您这是考校我了,那么多的东西,我怎么记得住?不过不要急,我这里有个东西,您可以看一看。”说着,曾凌风从口袋里掏出了几页稿子,递给了朱总理。这些就是曾垂普在听了曾凌风的建议之后,鼓捣出来的解决新直辖市“三农问题”以及整个直辖市民生问题也就是建设“五个重庆”的方案。
    “你父亲的计划很不错,只是以如今直辖市的状况,他的这些计划,想要实施恐怕还不行吧?”朱总理看过曾凌风递给他的材料之后说道。
    “朱伯伯慧眼如炬,小子佩服。诚如朱伯伯所言,以如今新直辖市的财政状况,很难撑起如此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也正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