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好想哭 >

第30章

红楼之好想哭-第30章

小说: 红楼之好想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认识的字都不如不正经读书,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心肝多呢。
  贾政见老爹突然出现,再想到自己刚刚训斥侄子的话,连忙为自己辩解道,“儿子并没有那样的心。只是见琏儿读书态度不恭敬,这才教导两句。”
  琏包子见贾代善来了,连忙小跑着过去请安,“祖父~”叫这声祖父的时候,琏包子浑身上下还带着一股委屈。
  妹妹真棒~
  “孙儿和妹妹在这里玩,柳先生留了功课让我们边玩边学习。二叔见我一边打拳一边背书,就说孙儿是个糊涂东西,还叫我不要一味逞凶斗狠,多读些书。这个擅骗人和沾光便也说旁的都是小道,只有读书是正途。二叔便说要是下次孙儿还这般,就要替祖父和父亲教导孙儿。以免,以免……”
  贾琏的话顿了顿,用他那双桃花眼扫了一圈后,像是顾忌着什么似的,又往下说,“孙儿便说书是要读的,但也不能不习武。若是所有人都一味的光读书,将来起了战事,那些读书人难道还能上战场?然后二叔就骂孙儿有辱斯文,可,可咱们家不是军功起家的吗?今天我们享受了祖宗给了好日子,就不能忘了本。而且不是更不应该像旁的人家那般心里瞧不起,瞧不起……”
  琏包子深谐语言的艺术,告起状来浑然天成。
  且不说贾政听了这话是何想法,只詹光和单聘仁已经不好了。
  果然,就在贾琏说完,贾代善的目光还如刀如箭的扫向这二人。
  “沾光?擅骗人?”为他娘的可真会取名字。
  想到他们家妞族谱上的名字,贾代善一下子就骄傲了。连他心念一转起的名字都那么有清新脱俗,可真比旁人强了百倍去。
  虽然族谱上的名字好听,不过妞这个名字更让他喜欢。贾代善决定等到孙女正式出去走动的时候,再将大名告诉她好了。
  “国公爷容禀,学生姓詹,单名一个光。詹是‘无由访詹尹’的詹。”
  贾代善听他们这般说,缓慢地点了点头。心忖,这不还是沾光吗?
  单聘仁听到詹光辩白,也在一旁将自己的名字道了清楚。这一回贾代善又将目光看向单聘仁。
  笑着打量了两人一眼,说着说了一句,“果然是人如其名,多谢两位对琏儿的教导了。”
  詹光/擅騙人:……
  这话听着就不像好话。
  这对詹光和单聘仁这类人,贾代善扫了一眼,并没有放在心上。就算是依附的清客,睛瘸了,也留不得。回头打发了就是。只是看着一旁的贾政,贾代善叹了口气。对于这个儿子,真心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贾代善想到儿子这把年纪,文不成武不就,难道真的要等到他死的那天上个遗折不成?可就算是上了遗折,天知道他那个时候还有没有那个脸面,能为他求来一官半职。
  看了一眼这个儿子,贾代善就后悔当初没让贾政习些武艺,若是习些拳脚功夫,以他在军中的人脉,总不会让他落个白身。还有两年左右的时候,且看他这一科能不能中吧。
  唉,估计是难了。
  “老二,让琏儿习武,是你老子的主意。将来榜上无名,至少也不会一事无成。送到军中去,也能有份正经事干。若不是当初耽误了你,也不至于让你屡试不第,还一事无成的。”叹了口气,“老二呀,你就甭嫉妒你侄子了。你要怪就怪你娘吧,都是慈母多败儿。”
  贾政:……


第42章 
  有那么一瞬间; 贾政是懵逼的。在今天之前; 贾政一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脑子比大哥好使,他读书比大哥强,他大哥不过是占了嫡长,要是择优择贤,家里的爵位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可当他从侄子和侄女的眼中看到那明晃晃的同情时; 差点就直接炸毛了。
  他怎么就一事无成了?
  他怎么就嫉妒侄子?
  他……
  爹,您是我的亲爹吗?
  当然是亲的,若不是亲的。就以贾代善对贾政的嫌弃; 没直接塞茅厕里都是害怕弄堵了下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唉,哥; 有二叔的前车之鉴; 你以后万不可懈怠,知道吗?”
  有一种事情叫落井下石。显然在这个非常尴尬的场面里,就有人以小卖小; 想要将贾政的脸皮都扒下来。
  贾政是排在贾母和王夫人之后最让贾琏憎恨的人; 刚刚贾政又在他身上找了一番存在感。若不是贾小妞见事不好; 悄悄的跑回去搬救兵; 说不定今天贾琏这顿训斥就白挨了,最害怕的是贾政若是想要再效仿一下贾代善; 想要帮着贾赦教导一下贾琏,等到那个时候吃了亏也是白吃了。
  “妹妹放心,哥知道的。一定不会让祖父失望; 坠了咱们家的家风。”
  “嗯,这样才乖。对不对,祖父?”
  坐在贾代善的怀里,贾小妞双手捧着贾代善的脸,问得好不可爱。
  明知道心肝在使坏,贾代善用眼角余光描了一眼脸成猪肝色的二儿子,心眼偏到了极致,“对,对,我们妞说的对极了。老二呀,你以后除了读书没事的时候也多练练身手。不求你真的能以武出仕,只求着别在被人抬出考场了。”因着这事,老子差点让那帮子老家伙笑话死。
  贾政面上一窒,刚刚升起来的恼火也被老爹一巴掌拍灭了,握了握手上的装逼神器,贾政讪讪的说道,“也就那么一次。”
  “哼,敢情你还嫌少了?”嫌弃的看了一眼贾政手上的扇子,“竟学那些穷酸书生的作派。”这都入秋了,还拿着把破扇子,老二这点最让他看不上。
  穷酸书生詹光、单聘仁:……
  在言语上打击了一把二儿子,贾代善便抱着贾不妞,领着贾琏走了。走的同时还特别看了一眼二儿子和詹光和单聘仁一眼。
  清客这种人,在贾代善看来就是个蹭吃陪聊陪玩的。但最基本的东西却必须知道。哪怕他儿子说的再对,也轮不到他们说他贾家的小爷。
  什么玩意~
  刚刚那一眼的指示贾代善已经给贾政了。若是他明天之前将这二人打发走了,那凡事都还好说。要是没有,老子就先打他一顿,然后替他将人撵了。
  本老太爷的孙子也是这帮人趋炎附和的工具?
  哼,他就是辣么不讲道理,肿么滴吧。
  ╮(╯▽╰)╭
  能怎么样,他那一眼算是给了瞎子。贾政压根就没有看明白他爹啥意思,转过头还一副礼贤下士的给詹光和单聘仁赔了一回礼,又道了一回歉。
  到底人家能叫沾光和擅骗人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的人,都有些个优于其他人的长处,两人已经看明白了贾代善的意思。虽然也知道荣国府实际上也已经内分家了。可到底是不敢多呆了。
  二人面上一副受到了侮辱的样子,第二天就跟贾政请辞离开了。贾政苦留不得,还特么屁颠颠的送了两包银子做盘缠。
  贾代善听说后,将自己关在书房老半天。然后长叹了一口气,换了身出门的衣服准备进宫去。
  先进宫问问老大媳妇的事,然后再将之前一直耽误的事情办了。等到老大成了亲,他再去江南那边看看闺女。要是江南那边情况比京城好,那他就想办法将闺女和女婿都留在江南。要是江南那边还不如京城这里,那就想办法疏通关系,将女婿调回京城。
  女婿聪明,书读的好,官也做得不错。有女婿在京城,他也能放些心。不用时刻担心自家两个蠢出奇迹的儿子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倒数钱。
  贾代善算是当今的宠臣,在加上退得很及时,所以在当今那里还挺有脸面。进宫时并没有花多少时间便见到了当今,一番行礼问安,贾代善便问起了贾赦的婚事。
  当今见贾代善今儿进宫来,便知道差不多要问这件事情。真听他问出来,当今只是伸手指了指他,摇头笑道,“朕就知道你要是没事求朕再不肯进宫来。今儿怎么没将你那心肝似的小孙女一起带进来。”
  当今还记得贾代善上次进宫时将贾小妞带进宫的事情,并且还印象特别深刻的记得他那小孙女竟然能从他家抠门儿子手里抠到东西出来。
  想到那阵子他家十九将宫里的妃嫔与他的那些兄弟都见过一遍的事情,当今就忍不住抽嘴。
  你孙女拿走一块玉不要紧,老子的私库至少损失了十几块。
  贾代善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听到当今问,笑得一脸骄傲,“那丫头已经开始跟着她哥读书了。”
  当今点点头,“姑娘家的多读些书也好,明理懂事。”
  “圣上说的是,正是这般。”
  “朕有一位宗妹,自幼父母双亡,因着其母与太后是一母所出。幼时便被接进了宫里。后来出嫁了,夫妻倒也和睦。只是后来战事一起,我那位妹夫上了战场便没有再回来。太后见她年轻守寡,心中甚是不舍,便又给她指了门亲事。便是六年前病逝的晋御史。”
  顿了顿,当今也觉得他的这位宗妹兼表妹命有些个苦。嫁一个死一个的。
  贾代善听当今说这话,回想了一下当今所说的那位晋御史,一时半会儿的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
  不过贾代善按着年纪来算也知道当今不会再想着将他那位二次守寡的宗妹嫁到他们家来。于是贾代善便安静等着当今继续往下说。
  “朕这位宗妹三年前也病逝了,膝下却留了一个女儿还待字闺中。这也是朕的外甥女,只可惜接连守孝倒是耽误了韶华。不过朕这位外甥女却是绝对配得上你那二进宫的儿子。”
  皇帝的外甥女车斗海量,多的去了。但做为皇帝上心的外甥女却是没几个的。能让皇帝亲自说亲事的,估计也就这一位了。
  贾代善寻思了许久,终于想起了皇帝说的那位宗妹,想到这位宗妹的彪悍,贾代善便有些个牙疼。
  那位的闺女?
  老大虽然蠢笨了些,可到底是他亲生的。贾代善犹豫了一下,抬起头看着龙椅上坐着的当今想要来段老泪纵横。
  不成想还没等他表现出来呢,当今可能是也明白贾代善心中所想,此地无银的解释道,“你放心,这孩子跟她娘不一样。”比她娘温柔多了。
  呵呵~
  呵呵~
  要真的不一样,这么好的亲事能轮到他们老大?
  想到刚刚当今的形容词,还什么夫妻和睦。贾代善都想问问当今说这话的时候还要不要脸了。
  幸好那位第一位相公死在了战场上,不然这俩口子还指不定闹成什么样呢。
  不过改嫁后,倒是再没有听到她的消息了。
  “宗妹小的时候不懂事,母后也惯着她。这才养娇了她的脾气。你也知道,没了父母庇护的孩子总会气短一些,母后也是怕她将来受委屈这才纵了她一些。嫁到晋家后,虽是继室,不过相夫教子倒也和满。你也知道朕的宗妹性格疏朗,她对晋家的两个先夫人所出的嫡子一直爱若已出。那两个孩子也真心待她好……”
  水氏父母早亡,性格养的有些霸道,第一任丈夫也有些个拎不清,俩口子到是没少吵嘴。更有几次竟是在宫门口就大吵起来,甚至还动了手。
  水氏虽然有太后和当今的情份,可水氏终归是个孤儿。没有娘家的女人想要在婆家立足,并不容易。婆婆,妯娌一多,琐碎的事就更多了。再加上水氏脾气还不好,那日子过得才叫一个热闹。
  后来那男人上了战场,又死在了战场上。婆婆一心埋怨她,秘密将她圈禁起来,想要磋磨死了她给儿子殉葬。因身边忠心的下人机灵跑回宫里向太后求救。这水氏才幸免于难。在宫里养了一年多,太后舍不得这个亲外甥女年轻守寡,便又给她相看了一门亲事。
  因着她是改嫁,婚事上就不尽如人意了些。后来太后和当今费了些功夫倒是相中了那位晋大人。
  晋大人原配病逝,留下两个嫡子。最妙的是这位晋大人也是个父母双亡的,上面没有婆母,身边也没有杂七杂八的表妹,再考查了一下这位晋大人的性情,母子二人觉得合适,便又让水氏见了一回晋大人,两人还在宫里的一处凉亭里说了半个多时辰的话,之后这件婚事便定了下来。
  婚后水氏的生活,倒真的安稳了下来。水氏为人大气,再加上晋大人也没有什么家产和爵位,她对于晋大人的两个嫡子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位视如已出,倒也不曾苛刻。
  婚后没几年生了个女儿,水氏的生活更加的悠然自在。日常教养女儿,或是进宫跟着太后聊天说话。等到太后没了,水氏就越发的不出门了。
  两个嫡子先后成亲,对水氏也很敬重。水氏自己大把的嫁妆和当初父母留给她的遗产,这些给了亲闺女都不需要晋家再出什么嫁妆。晋家人品性不坏,倒处得也非常和睦。
  晋姑娘的母亲是宗氏女,又是太后的亲外甥女,嫁妆又丰厚,父兄也都是官身,本身亲事倒是容易。
  只是六年前,先是晋大人病逝,晋姑娘要守三年孝。好不容易父孝过去了,水氏竟然又因着生了几场闲气病倒了。延医问药了些许日子,一场风寒没顶住也没了。
  好嘛,晋姑娘在守了父孝后又直接守了母孝。然而就在晋姑娘守孝的时候,京城里不知道怎么就传出了晋姑娘八字太硬,克父克母克丈夫的话来。于是出孝后晋姑娘本就因着年纪的问题不好择婿了,再加上这个流言,又艰难了几分。
  这还是水氏留给亲闺女的心腹们眼看着姑娘一天大似一天了,这才一咬牙通过关系求到了当今面前。
  当今对这位宗妹还是有些感情的,于是知道了这事后,便可京城的扒拉。晋姑娘今年都21岁了,这个年纪除了做继室外,很难找到十全十美的婚事。
  然而做继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今挑来捡去的,竟然觉得憨实的贾赦最是般配。
  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也没有那么多的心眼。荣国府里虽然也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但荣国公脑子还没有进水。
  又打听到荣国公已经将家里的财产做了分割,两房虽住在一起,但却已经内分家了。只等老俩口蹬腿,二房便可以搬出去了。
  美中不足的便是先夫人留下的一对儿女。
  贾赦现在是一等将军的爵位,将来传给儿子便是三等将军。当今想了想,便觉得这么一个小爵位,也不是什么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