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宝莹在正堂里留了一日,晌午饭也是跟着姚氏一同吃的,连喜姑和陈意对她都不再见外。
到傍晚的时候,陈意又跑回来报喜,这一次陈意可激动了,说道:“先生决定收苏辰为学生,说苏秀才是他见过的奇才,寒门子弟能有他这般出息当真不易,明个儿便传出喜讯,一个月后做拜师宴,宴请四方,还再三交待小的向夫人说明,好准备酒宴的事。”
乔宝莹听到这个消息早已经懵住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苏辰见了成阳先生一面却被先生收入门下,她以为这事儿没有这么顺当。
没想老夫人这个时候发了话,“你呀,也别担心了,其实这次我同夫君回来,便想在家乡收一位学生,作为晚年的最后一位学生,悉心教导,将来出人头地,不忘咱们林源县的家乡人,将来能提点的便提点,也算林源县还能出个自家人。”
原来是这样的,难怪这拜师这么顺当。
老夫人接着说道:“其实有一事你们小两口都不知道,即使你不入府中做小厨娘,过不了几日,我夫君也必会派人把你家小夫君请来的,整个林源县里头,就数苏家一门两秀才是林源县里相传的佳话,你还有一位十三岁便中秀才的弟弟吧?此人的名气不在你夫君之下,年纪小,人聪明,这么小中了秀才,若是放在我夫君年轻的时候,必会收入门下。”
“不过这次回乡因只收一徒,便慎重了一些,你家那位弟弟早有师父,得人指点,而你家小夫君却是自学成才,年纪虽比弟弟大,却在秀才当中最年轻的,也是难得的人才。”
这下乔宝莹仿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难怪这么些日子,林源县的才子世族踏破了伯府的门坎都不曾得到好消息,而她的小夫君入府一见便被收为学生,还以为走了狗屎运,谁想这本是先生的意思。
乔宝莹再也忍不住,眼泪都差一点要流下来了,姚氏却向她召了召手,“你过来,坐我身边来,我跟你叨叨,瞧着你这模样儿,就知道你多辛苦了,必是为他担着了心。”
乔宝莹上前坐在姚氏的身边。
姚氏拉着她的手,“以后都是一家人,在我面前你就不要这般拘紧,待你那故事讲完,我便放你回村里头去,你不是还开着酱坊么?这读书郎将来要上京赶考,费银子的地方多着,苏辰能有你这么一个能干的好媳妇是他的福气。”
乔宝莹想不到姚氏如此通透,于是接着讲起了那故事。
天黑了,她跟苏辰坐上乔六的牛车一同回家,一路上两人皆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乔六和邵南却急了个半死。
“到底怎么样了,你们倒是说句话来。”
乔宝莹和苏辰相视一笑,乔宝莹说道:“事儿成了,明个儿林源县都会传来喜讯,一个月后拜师宴,到时会宴请满城的世族才子,以后苏辰便是成阳先生的关门弟子了。”
乔宝莹的话引得邵南差一点驾车不稳,双双疑惑的问出了口:“当真?”
苏辰承认,“不必惊慌,自是当真,今日我把诗赋呈给先生,先生看了后不甚满意,说我学识太浅,恐是资源不够,于是带我去了书库,这是我有始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书。”
“藏书楼里什么书都有,且每一本都保持完好,里头还有专门的人打理,今日基本都在里头呆着,不曾外出。”
苏辰说完,这下连乔宝莹也跟着惊奇起来,“先生说你学识浅薄,怎么就收了你为徒。”
苏辰笑了起来,“恐是我学了那本《汉公冤案》,先生听说我曾在秀才楼里断案的事,便出了两道案例给我断,我便一一说了,看了《汉公冤案》与知县大人给的《俞公案解》,自然这些案例难不住我,于是先生便说不是我这人的问题,而是资源的问题。”
“这一个月里头,我每日必须入伯府的书楼里看书,书目随我定,但一个月后拜师宴上会当着众人的面,先生来考问,若是学识不成,即便是拜师宴上也会拒绝收我入门。”
苏辰的话又令几人忧心起来,乔宝莹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明明这消息都传了出去,到那时真的会拒绝吗?”
正文 第110章赵文欢的阴谋
苏辰点头,却也摇头,“不必着急,先生既然把消息传了出去,自是有心收我为学生的,这一个月里头我也得努力,以后便不必姐姐和姐夫这么操劳,我赶着牛车送你去吧。”
乔宝莹点头,邵南和乔六却不觉得辛苦,只要日子越过越好就有盼头。
回到十里坡山脚下的院子外,天色这么晚了,乔宝莹也不好留两人,然而乔六却还是跟着进了西屋的门,随意往屋里一瞥,皱眉,“九儿,你西屋里头怎么像好久不曾收拾的样子,你不会没有在西屋里头住吧。”
乔宝莹心虚的很,忙绕开话题问乔六可是有事情。
乔六叹了口气说道:“我听了你的话后想了好久,觉得你说的对,我这几日也劝着邵南,邵南有些犹豫,可是我却发现了一件事令我很不舒服。”
“什么事?”乔宝莹内心咯噔一下。
乔六苦笑,“我一直以为我婆家人对我是极好的,没想到前个儿夜里回去的晚,我听到正屋里爹娘在说那香辣豆花的方子,那言词之间与当年阿奶要把我换亲不相上下,邵南也听到了,还敲了正屋的门,屋里头没有声音了,我们才回的屋。”
“九儿,是我以前想天真了,好在当初你把方子交给了我,不然我在邵家没有立足之地。”
乔六有些难过,一直以为嫁了户好人家,没想到这世间的人都一般模样,都是自私的,只顾着自己,婆母早就掂记着她的方子,还说等她与邵南圆了房,怀上了孩子便把这方子强行要回来,真是令人心寒。
乔宝莹见乔六已经知道了这事,于是又提醒她,“你可得想好了,这方子迟早是会被邵南人得了去的,二姐若能用着这方子换一个自由身,这方子也没有多稀罕的。”
乔六又是一惊,“九儿,你的意思是?”
乔宝莹点头,“就是你想的意思,邵小妹回家只不过看了几夜便会了,这方子也不是多难,难在你有好酱汁而已,你可懂我的意思?”
乔六点头,“还好有九儿提醒,二姐想得不周到,我回去就跟邵南说,只要丈夫向着我,这事儿应该能成。”
乔宝莹点头。
送走乔六和邵南,乔宝莹回屋里头,乔六的事她上了心,这个傻二姐到现在才知道,上次邵南对苏辰说的事,她就怕两人闹得不愉快,一直没有提这事,没想这次被乔六听了个正着。
第二日乔宝莹跟苏辰一起去县里头伯府,乔宝莹走的小侧门,苏辰这次却是入了正门,这儿都是高官世族才能走的,然而从今日起苏辰便可以随意出入伯府。
不但藏书楼里的书苏辰可以随意的看,甚至看到不懂的,成阳先生都会即时指点。
成阳先生身份尊贵,一般官员可以不接见,除了林源县的知县林志先。
这一日注定不太平,苏辰即将成为成阳先生的高徒,且是关门弟子的消息传了出来,原本还蠢蠢欲动的各方才子皆止了步,再往伯府递拜帖却是不妥了,可是真令人不甘心。
什么样的人物没有,零陵郡这么大,苏辰也只不过是林源县的案首,怎么就入了成阳先生的眼。
这么多人当中,最气愤的莫过于赵家,赵文欢本以为断了苏辰的所有后路,没想到他会死灰复燃,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竟然把自家高徒苏奕的拜帖送上了。
赵文欢先前不是没有想过的,成阳先生是林源县人士,返乡后这么多秀才上门拜访,虽是拒绝却并没有对外说不再收学生的事,他在想多半成阳先生想在这林源县里头选一门才俊做为学生,毕竟年事已高。
然而放眼看去整个林源县,还当真只有他底下的高徒苏奕是上佳人选,完全可以借着他的名头递上拜帖,看在他的面子上怎么说也会见上一面,十三岁的秀才公,称之为神童也不为过,又是寒门出身的。
可是赵文欢有私心,自从亲侄儿赵清风废了功名,不得踏上科举之路后,赵文欢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苏奕身上,如今要亲手把学生送给成阳先生,他舍不得,赵家也不能没有这么一位人物支撑门面。
就是因为这么一犹豫,没想反倒儿成全了苏辰,这次赵文欢不再犹豫,即便送上高徒,他也再所不惜。
苏辰害得他侄儿此生不得踏上仕途,他也绝不会令苏辰走上这一步,这是他欠赵家的,该还。
苏奕的拜帖送到伯府,没多久便收到消息,成阳先生愿意见赵文欢师徒一面,赵文欢心中一喜,便开始为苏奕准备起来,这一次带去见成阳先生,一定要令自己的学生苏奕一鸣惊人,让成阳先生另眼相看,既而收苏奕为徒,弃了苏辰。
赵文欢带着苏奕入伯府,衣裳皆是上乘的布料,苏奕的干爹干娘开的是布庄,里头要什么样的好布料没有,每季给夫子送去的新衣裳包全了赵文欢的日常使用。
马车来到伯府正门,敞亮的伯府正门早已经停了几辆马车,这些人身份尊贵,也是零陵郡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如今成阳先生不收徒,大家伙想着家中子弟能得成阳先生指点一下也是好的,便也有不少权贵带着子弟上门拜访,这些人送来帖子,没有得到成阳先生的答复,便直接过来了。
这会儿派了下人上前寻问,使了不少银两,却只能得到一句答复,“先生不见客,等有回复了,自会送上回帖上门。”
有几位赶了半日的路过来,这会儿停留在这儿,心里头不是个滋味儿,却在这个时候,眼睁睁的看着苏奕师徒两人由伯府下人引路进了大门。
有不少人低头询问,才知道这是林源县县学里头的赵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不过是个县学里的教授,竟如此清高,连一声招呼都不打,更令人气愤的是,人家能入伯府,他们却不能。
进了府门,赵文欢看着苏奕,心里很是欢喜,看来成阳先生对他的学生还是有些感兴趣的,外头那么多权贵都未必见得到他老人家,唯他的学生却见着了。
到了正堂,两人相继坐下,有下人送上香茗,师徒两人便这样喝了一盏茶的功夫,却还没有把成阳先生等来。
正文 第111章用智取胜
赵文欢看向苏奕,见他皱着眉头,眉间有不耐之色,赵文欢便严声制止,苏奕忙坐直了身子,静静的饮着茶。
成阳先生来了,不过身后带着苏辰,苏辰一身布衣,衣着简朴,除了是身新衣外,没有别的任何特色可言,他跟在成阳先生身后,先生龙行虎步,红光满面,根本不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
赵文欢看到成阳先生便跟着起身,目光往苏辰的方向扫了一眼。
成阳先生的目光从赵文欢的身上扫过,看向苏奕,长相与苏辰有七分相似,除了年纪小了些,人却是长得秀气,头上扎巾,身上锦衣袍衫,小小秀才公,倒是挺入眼。
“赵教授,这便是你的学生?”成阳先生一边问一边往主座上走。
到了主座上坐下,苏辰却是自然而然的上前斟了茶水,接着站在成阳先生一侧,静静听着。
赵教授忙道了声是,就见成阳先生点了头,赵教授满心欢喜,目光又扫了一侧的苏辰一眼,见他身形沉稳,一脸淡然,心里头冷笑,“且让你高兴一会儿,总有你哭的时候。”
“你过来。”
成阳先生向苏奕招了招手,苏奕看了赵文欢一眼,见师傅给他使眼色,于是恭敬的上前,来到成阳先生面前。
“你十三岁中了秀才,却是院试第二名,可有想法?”
苏奕微窘,自家大哥中了案首的事一直是他心头的刺,这会儿停顿了一会儿,才恭敬的答道:“回先生的话,若是再能努力一年,或能中案首,只是当初急了些。”
然而成阳先生却是摇了摇头,“这可未必,第二年下考场的人当中是历届几年都不曾出现的人才,你可知本届第二名汪子渔?”
苏奕点头,“识得的,汪家嫡长子。”
成阳先生点头,“对,就是他了,他能败在苏辰手中那是苏辰运气,但未必能财于你的手中,你可知道为何?”
苏奕错愕,怎么也想不到成阳先生会这么说,汪子渔是好,那是因为他年纪比他大啊,家世比他好,从小到大不知有多少好资源,而他们只不过抄下来的几本书。
生在寒门,如他师傅所说,能有如此之才,皆因他聪明所至。
苏奕如是摇头,他不曾与汪子渔交过手,但他却是知道不如他大哥,目光不由得看向成阳先生身边的大哥。
成阳先生看向苏辰,“你说说看。”
苏辰得师令,当即上前,先向赵教授作了揖才答道:“此次考试当中有一道实事论策,若不曾看过京中邸报,便不会知晓皇上新频布下来的两税法。”
苏奕看向赵文欢,两税法自是听赵教授和林知县两人谈过此事,但他事后也从其他考生中得知了今年院试的试题,当中并无提到这新频布的两税法。
赵文欢也皆是一惊,再回想起那试题部分,赵文欢仿然大悟,先前亲侄儿出了考场便曾找过他,赵文欢为此次试题做过分析,甚至连学政是哪一位,以及他的品性与习惯都了解了个透彻,却怎么也没有重点的分析那考题当中的意义。
赵文欢立即看向苏辰。
苏奕此时也反应过来,于是问大哥苏辰,“大哥又是从何处得知那刚颁布下来的两税法。”
这种事刚颁布至各郡县,按理不会这么快,甚至连苏奕若不是借着赵教授的名头,也不曾与知县大人那儿得知此事。
苏辰便如是答道:“在秀才楼之时,我与汪兄讨论时事,汪兄提及此事,见我不懂,于是跟我讲解了一遍。”
这下不只苏奕觉得不可思议,便是赵文欢也觉得不可思议了。
考试在即,谁会把自己手中得到的先要知识告诉对方,且对方也就这么相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