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农家妻-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正要走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后屋廊下挂了一排腊肉,全是上好的腰条肉,半瘦半肥,眼下晒成酱色,都在往底下滴油,看得小贾氏咽了咽口水。
她从旁边捞起一根竹竿,看了那梁下的腊肉好半晌,最好不情不愿的只挑了角落里一块小小的,瞧着这一块小小的就算被她弄走,相信九丫头也发现不了。
拿了腊肉的小贾氏一刻也不想在院子里呆了,只想回去弄肉吃,于是从那篱笆上翻出去,摔倒在地上,她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可惜把流油的肉给弄脏了去。
小贾氏再想从篱笆上拿下衣裳的时候,只听到“嘶”的一声,她心疼的看向那被撕破的衣裳,心里那个气,却是不敢久留,把腊肉藏在背箩中,又摘了野菜盖住,于是脚步飞快的往回赶,从另一边下了山,就见村里头来了辆牛车,不正是九丫头的牛车么?
小贾氏拍了拍胸脯,还好自己走得快。
进了乔家院,里头几房的人该干嘛干嘛去了,只有贾氏还在家中,她管着家,六丫头在厨房里烧火。
小贾氏见婆母在正屋里没有出来,背着背箩就要往三房的门里走,就听到正屋里贾氏忽然咳了一声,接着说道:“三媳妇回来了呢?”
小贾氏再不敢藏私,连忙往正堂去。
贾氏往她背箩里瞧上了一眼,小贾氏连忙把背箩里拿的腊肉拿了出来,她悄声说道:“婆母,我瞧着九丫头屋里头挂了不少腊肉,果然不愧是做腊肉营生,听说镇上的人都爱吃她做的腊肉,供不应求,我就想着捞一块回来给婆母也尝尝。”
贾氏淡淡地瞥了她一眼,什么捞一块回来,无非就是自己嘴馋。
贾氏把腊肉往桌上一扔,沉声问:“叫你去看那几口大缸的事你看了没有?”
小贾氏连忙答:“看了看了,只是不知道里头泡了什么,看不明白。”
正文 第34章乔家人眼红
于是小贾氏把自己看到的告诉了婆母,贾氏也摸不准是什么玩意,便道:“等过几日你再去看看,倒要看看那缸里做什么东西,我瞧着九丫头赚的银子多半都是那东西卖的,不然哪有银子买大缸。”
小贾氏一听过几日还要去一趟,心里高兴了,她想起梁上挂的腊肉,就后悔今日心里太紧张只有弄到一块腊肉,下次一次要弄两块来。
婆媳说完正事,就看向桌上的腊肉,贾氏说道:“你把东西拿去厨房弄好,给我送一碗来,剩下的你留着他爹和孩子们吃。”
“诶。”小贾氏高兴了,想不到婆母还是顾着他们三房的。
于是小贾氏提着腊肉脚步飞快的回了厨房。
乔六正在蒸馒头,看到小贾氏手中的腊肉,脸色一变,小贾氏也不避着她,只警告道:“你把嘴捂严了,什么话也不准说,不然我叫婆母把你给卖了。”
乔六心下一惊,点头应是,于是垂下头去。
腊肉煸出来的油,小贾氏便用碗装好端屋里去了,炒好的腊肉端了一碗去正屋给婆母,其余的她一点不剩的端自个屋里头,接着还把门给关了。
乔六闻了一屋子的肉味,肚子咕噜一声,她垂下头去。
没一会,家里下地干活的人回来,李氏来到厨房,想看看乔六的饭做的怎么样,顺带捞点吃的,没想一进去就闻到了肉味,当即面上一喜,问乔六是不是今个儿家里吃肉呢?
乔六连忙摇头,李氏就不高兴了,在厨房里找来找去的,也没有看到肉的影子,明明油味重,可是油罐里连油的踪影都没有。
吃饭的时候,李氏一脸的狐疑,直到三房小贾氏出来吃饭,她终于在她身上闻到已经淡了许多的油荤味,李氏立即想到小贾氏不会是在九丫头的院子里偷了肉?
可是看向主座上的公婆,再细细一闻,居然公婆身上也有这油味儿,李氏火了,把筷子一放,在桌子底下踢了乔安一脚。
乔安一脸莫名的看着她。
见丈夫那傻里傻气的模样,李氏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又不能发作,只好匆匆吃了馒头进了屋。
乔安跟了进来,李氏说道:“三房今个儿进了九丫头的院子,铁定是弄出了肉,可是就没有咱们的份,咱们才是九丫头亲生的父母,凭什么他们有肉吃,咱们没有。”
乔安心里也不高兴了,爹娘偏着三房又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可是这事儿无凭无据的也不好说。
“去问六丫头,她在家里呆着铁定是知道的,你问过了没有?”
乔安建议,李氏却是郁闷的摇头,“那懦弱的性子问来问去也问不出名堂,我瞧着婆母这次得了好,下次肯定还会派人去九丫头的院子,到时你一定要帮着我,由我去,等我弄到了肉藏咱们屋里头来。”
乔安点头,“成,都听你的。”
乔宝莹从牛车上下来,苏辰把她扯的布,还有买的过冬用的新棉被都搬回屋里去,接着缷了板车,把牛赶入牛棚。
乔宝莹进厨房做饭,想着炒个腊肉吃吃,于是搬了张长凳到了后院,放在廊下,正要去割肉,她的眼神忽的往角落一看,她若没有记错,那儿应该挂了一块比较肥的肉,就因为太肥了,乔宝莹才把那肉挂在末端,免得被太阳直晒,油都滴完了。
可是眼下那块肉没了。
乔宝莹以为自己记错或是眼花,于是对着梁上的腊肉,从头数到尾,最后证实着实是少了一块,数量上有了出去。
她有些疑惑,住在这山脚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么久了,先前她住茅屋子的时候,买了牛车,要是村里人眼红,想要偷什么,那个时候动手岂不更简单。
可眼下她建了新屋,后院还有篱笆拦着,按理没有人爬得进去,这篱笆带刺。
乔宝莹来到篱笆下,长长的篱笆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在树阴下的一角,她看到里外都垫了石头。
这石头她是什么时候摆放在这儿的?居然里头和外头都垫了石头,除非有人从这儿翻进来了。
乔宝莹留了个心眼,可惜没有证据,也抓不住人,对方只偷走一块肉,显然是怕她知道了,或许下次还会再来。
乔宝莹吃完午饭,见苏辰回东屋温书去了,她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吹着暖风,开始做衣裳。
先前没有建房前,她就给两人都各做了两身衣裳,眼下手里有了余钱,每天卖香辣豆花也是两百来文,存够几日也够他们花销的。
于是便想着冬天来了会冷,多做两身去,除了外头的衣裳,她还在袄子外头做了大罩衣,这样万一弄脏了,也只要把罩衣洗了就好,多几件罩衣,还可以换着花样的穿。
特别是两人到大年初一还要去苏家院里头拜年,到时她的男人可得穿得帅一点,可不能丢人。
乔宝莹一边做着一边想着,脸上带着淡淡笑意,不知几时苏辰早已经出了东屋的门,手里拿着书本是想出来看看小媳妇在做什么,这会儿见小媳妇那带着淡淡笑意的侧容,不免心神一动。
这么细看下,小媳妇的五官又长开了不少,竟带着一点少女的味道,眼神不小心经过她的胸前,他居然看到了一点小鼓包,就像平时吃的包子那样,突突的,却并不是很明显。
苏辰脸红透了,忙把眼神移向小媳妇的脸,可是看到那张不点而朱的唇,苏辰就怀念起小媳妇强吻他的模样,算起来,小媳妇似乎好长一段时间忙着做生意便不曾与他亲近了。
好像是那次她坐在他的大腿上,他起了反应,莫不是他的反应把她给吓着了。
正在苏辰胡思乱想的时候,乔宝莹一抬头,看到了他,笑了起来,“苏辰,过来。”
苏辰红着脸过去。
乔宝莹把手里的尺子在他肩头比划,接着惊讶了,“怎么才两个多月,你的肩头又宽了,婶子说的对,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做得刚刚好,不然做完你就不能穿了,上次我给你做的衣裳今年穿穿,明年可就不能穿了。”
苏辰倒是没有想到自己也长得这么快,不过他身体上的反应却还是证实了小媳妇的想法,他感觉自己在奔向男人的路上,按着村里头的年纪,再过两年便可以与小媳妇成亲,小媳妇,那会儿都有十四岁了。
若是再等小媳妇一年,也是可以的,想到这儿,脸红得发烫,自己都在想什么。
正文 第35章情意绵绵
乔宝莹给他量好尺寸,见他脸红红的,还烫得厉害,吓了一跳,放下手中的针钱活,就要拉着他去看大夫。
苏辰抓住她的手,两人坐下。
“你别急,我没病,我就坐在你身边看书好了。”
乔宝莹听到他说没病,心下一松,再抬头看了看天色,“不成,对着太阳看书很伤眼睛。”
“对着太阳做针线活也是伤眼睛。”
苏辰答得快,乔宝莹却是笑了,“好,那咱们都回屋里去,就……就去你东屋。”
苏辰红着脸应了声好。
两人到了东屋,苏辰在书桌前坐下,乔宝莹便在他身边坐下。
她往上一看,就见他在看《中庸》一书,录书繁体,乔宝莹是看得懂的,这《中庸》一书原是《礼记》里的一部分,后被划出来做为四书之一,也是用来科举考试用的课本。
看来苏辰还是对科举考试上心的,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看一些其他的书。
苏辰见乔宝莹往这边瞥,见她好奇便说道:“这《中庸》一书还是我在别人那儿千辛万苦的抄来的,可惜就是没能抄到它的集注,前朝大师写下的,那样的集注恐怕也只有那些大富大贵的家里才能弄得到吧。
苏辰一向对书很是看重,每一本书他隔一段时间都会拿出来晒一晒,翻书的时候生怕留下折痕,很是小心。
这时代的资源都抓在那些大富大贵之人的手中,底下百姓要读书,还能考中状元的,多半都是万里挑一的神童了。
乔宝莹也替苏辰惋惜。
苏辰又接着看,看着看着他又说道:“没有注解,我便把书多看几遍,不懂的问问夫子,院试并不难,考的也浅显,倒是不用着急。”
乔宝莹听到苏辰这话又忍不住要崇拜了,他目前还只不过是个童生,刚踏入读书的行列,没想到他便能自学成才了。
“苏辰,你还记得咱们躺在石板上我说的话么,你会成为天空上七星当中那颗最亮的是天权宫文曲星君,我相信你。”
苏辰忍不住握住乔宝莹的手,目光深深的望着她,看得乔宝莹脸都要红了,没事干嘛说得这么感动的话。
乔宝莹想到一事,于是说道:“苏辰,明年开春,你去赶考吧,咱们手里有了银子,等卖了酱油,又是一笔收入。”
刚才还在犹豫的乔宝莹这一刻她下定了决心。
苏辰面色一怔,犹豫了。
乔宝莹接着劝:“你去吧,那县里头费银子,我在家里等你,我对你有信心。”
乔宝莹接着起身,从西屋的床底下挖出银子,沉甸甸的放在桌子,“瞧瞧,咱们已经有了六两银子,只要再卖了酱油和腊肉,咱们这个年也过得舒服了。”
再过一个多月要过年了,天气越发的冷,乔宝莹一脸希望的看着他。
苏辰点头应了,事后乔宝莹得知苏辰赶考得用十两银子,先是在县里头住着,最费银子,连考三日,前前后后算下来着实是不少的。
乔宝莹把银子又藏了起来,眼下既然决定明年春季赶考,乔宝莹便不想再做豆腐生意,那香辣豆花也不做了,这样便不耽误苏辰的时间,不然每天忙着那点小本生意,哪有精神看书。
于是乔宝莹在东屋书房里做了一个倒计时挂在墙上,就想激励苏辰,也不再把家里的事情累着他,只要他安心读书就行。
苏辰在乔宝莹的坚持下也同意了。
平时上山捡柴,乔宝莹乘苏辰不注意,就背着背箩上山,扛不起就一点一点的捡下来。
等苏辰从屋里出来,不只柴禾有了,热水也有了,还有热饭热菜,苏辰感动,在小媳妇的期盼下,他便更加认真的读起了书。
乔宝莹不去镇上卖豆腐的事在村里头传开,是乔宝莹故意告诉莫氏,叫莫氏说出去的,上次有人潜进院子里偷腊肉,这次便是告诉他们,她不出门就别打这个主意,当然她还有另一层意思。
乔宝莹在家里呆着左右没事,做一会儿衣裳便起来活动活动,想起这几日怕是要下大雪的样子,于是去找莫氏。
王大业家里田地还算多,只有一儿一女,所以不必把二丫拿来换亲,大儿子也只得十六岁尚小,家里的粮食还有余有剩的。
莫氏又勤快,屋前屋后种了菜,吃不完,拿来卖。
乔宝莹便是奔着她的菜来的,别个儿买一点点,她就买了好几筐。
莫氏不明白九丫头买这么多菜做什么,乔宝莹却是想着做点泡菜腌干菜来吃,就怕冬天没菜吃,家里没有地,地里头没得出的,什么都得靠买的。
先前天气好,到村里头随便谁的手里都能买到,村里头缺的就是现钱。
乔宝莹买了菜,莫氏叫大儿子王一海把菜扛回山脚下去。
乔宝莹先前备下的两个小坛子,先前只是顺带在瓷窑里买下,没想派上了用场。
在家里忙活了大半日,把菜晒干了水气,夜里就放进了坛子里头,做成酸菜了。
又把萝卜切条打算晒成干萝卜条,等过年那会没有新鲜菜的时候,她就用腊肉炒干萝卜条吃。
乔宝莹在家收拾了两日,又开始坐在院子里头做针线活,没想大晌午的,准姐夫邵南来了。
上次还记着账,一直没有把钱送去,工钱邵家人不要,又因为乔六还没有嫁过去,他们这么冒然上门送工钱,指不定被人说,于是乔宝莹便把账给记着了。
这会儿看到姐夫邵南,二话不说把苏辰喊了出来,接着转身入屋把银子拿了出来。
邵南不要建院子的工钱,他们四兄弟做了这么久,怎么可以不收工钱呢,乔宝莹劝道:“姐夫,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你也得想想以后乔六的处境,还没有嫁过去,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