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表妹怂且甜 >

第74章

表妹怂且甜-第74章

小说: 表妹怂且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表弟,你真是……太厉害了啊。”徐静书好奇地以指尖轻轻挪动那些字块,“阿荞也厉害。”
  在她努力变好的时候,大家也没有懈怠,真好啊。
  赵荞哈哈笑:“老三,这也是照着大哥给你买来的那本什么书弄的吧?”
  “这个不是照着现成图样做的,是大哥同我一起想出来的,”赵渭不服地哼了哼,又道,“还有,那不叫‘那本什么书’,是前朝皇家珍藏后来散佚的《匠作集》全本。就是这后山上‘司空台’典故里那位前朝司空家传的。这书在铸冶行当可是几百年都只闻其名没人见过全本的宝典!”
  这是今日赵渭第二次提到《匠作集》,徐静书总算有点想起来了。
  “我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说前朝曾刊印过这《匠作集》的删减本,世人只知里头有亭台楼阁、五层宝船及各种精密器件的营造方法与图解。原来还有火炮那样的东西吗?”
  总算有个懂得这本珍稀古本价值的人,赵渭来劲了,蹲在地上挺直腰板,满脸骄傲。
  “这《匠作集》是凝聚那位前朝铸冶司空家中几代人智慧与经验的铸冶宝典,里头其实还有各种威力巨大的奇巧火炮、战船及手持火器的铸造图,这才是这本书真正千金不换的部分。前朝时这部分是禁止刊印面试的,只内城皇家藏书楼有两册全本留存。当初异族入侵占领镐京城后,将里头的许多书都糟蹋掉了,烧的烧丢的丢,大家都以为这本书也就从此失传了。”
  “表哥从哪儿弄来的全本啊?”徐静书啧舌。
  赵渭摇摇头:“大哥叫我别多问。反正这事咱们兄弟姐妹知道就行了,你们不要再外传。尤其是二姐!”
  毕竟二姐是个连自家嫂子的闲话都能编到说书本子里去的狠人,赵渭实在怕她大嘴巴。
  见他警惕地瞪过来,赵荞自觉地撇撇嘴:“知道啦。你以为我谁的事都说呢?又没几个人认识你,我说你的事那都没人乐意听!”


第八十七章 
  黄昏时分,早早吃过晚饭; 赵渭兴致勃勃地叫人将那火炮搬到自家别业外的山坡上去。
  赵荞抱着小六儿赵蓁; 领了赵淙、赵蕊跟着上去了。
  徐蝉与孟贞懒怠亲自去爬坡上坎,就在别业中的赏月楼; 临窗凭栏笑看着对面坡上几个孩子。
  赵澈悄悄扯了徐静书的衣袖,带着她去了一墙之隔的成王别业。
  “成王兄没在泉山; 我问他借用一下的。”
  听他这么说,徐静书便不紧张了,乖乖拎着裙摆跟着他登楼。
  成王别业中的一名侍者正候在赏月楼最顶的楼梯口; 见赵澈与徐静书上来; 赶忙执礼问安。
  赵澈点点头; 命他下去,独自领着徐静书进了顶层花阁。
  阁中落地见月窗前的几案上摆了酒菜; 窗外对面就是赵渭命人将小火炮拖上去的那个山坡。
  待夕阳终于沉到山后; 盛夏夜色彻底笼罩了整个泉山。
  对面山坡上有隐约火光晃了晃; 片刻后; 随着一声巨响; 便有一颗明亮火球拖着长长的尾巴直冲穹顶。
  那样的高度绝不是寻常烟花能够到达的,徐静书甚至怀疑连城门楼上的火炮都不能炸这么高。
  而烟花在最处散出璀璨光芒时,映入眼帘的也不是寻常烟花能有的模样; 而是一幅图。
  圆乎乎的兔儿脸。两只长耳朵软软耷拉着; 惹人怜爱得很。
  那画面转瞬即逝,却又有第二颗火球腾空。
  这回是一只坐在地上捧着书册的兔儿。
  这是独属于徐静书的生辰贺礼。举世无双的兔儿形状烟花,接二连三盛开在整个镐京都能看到的最高处; 与穹顶星河浑然一体。
  接连呼啸升空而后炸裂的烟火将整个泉山震得大纵不静,这时说话本也听不清,于是徐静书抿唇撇开头,满眼全是笑。
  赵澈也没说话,兀自端起酒盏。
  桌案下,两人的食指勾连在一处,隐秘的缱绻无声蔓延。
  未几,雀跃到坐不住的徐静书索性拉着赵澈走向落地见月窗畔,让烟花盛放时的华彩披满周身。
  毕竟小姑娘心性,对今夜这场只属于自己的璀璨烟火很是欣喜,宛如在梦中。
  “是你画的吗?那些兔子?”
  她笑意开怀地仰面看他,大声道。
  烟花停了,对面山坡上隐约响起小六儿赵蓁奶声奶气的大笑,又有赵荞他们喊她的声音,大约是小六儿在坡上撒欢乱跑了。
  赵澈斜身倚着窗棂,噙笑望着欢喜的小姑娘,点点头:“这是老三按《匠作集》试做的第一门小型火炮,有些东西还没摸索透。等他改进后造出第二门火炮时,我再给你画别的。”
  “我以为你在忙正事!”她笑着在他肩头捶了一下。
  赵澈笑笑,将她揽到怀里,两人一同面向窗外山景月色:“画图是忙里偷闲。近来是真的在忙正事。”
  ?
  “阿荞说你给三表弟买地建工坊,还给他找到了《匠作集》,”徐静书回头睨他,呲牙,“阿荞要做杂报你也掺一脚。真是十处打锣九处有你。阿荞说三表弟‘败家’,其实这名头该给你担着才对。”
  说是这么说,但徐静书也猜到赵澈为什么要帮着弟弟妹妹们张罗这些。
  毕竟赵诚锐提出的另一个条件,可是要搬空府库带去钦州任他挥霍的。也就是说,等到徐静书与赵澈大婚过后,府中大家再想做点什么事,闹不好就要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可不得趁这时候赶紧着些么。
  “冤枉,”赵澈低头贴在她耳畔喊冤,“都是他们自己将事情拿到我跟前来求着,我才顺便管一下的。我要忙的正事可多了,全城搜宅后有许多事需提前防范,偏如今储君手上真正得用的人不多,明面上的许多人也不方便大张旗鼓行事,我只能多担些。待我将这些事都安排好,差不多也就九月了。”
  他俩的大婚之日在九月初九,为了能无事一身轻地好好成个婚,赵澈这几个月是真的忙到人仰马翻。
  徐静书当然知道他要忙的正事很多。她不是不好奇、不关心的,但她打小就是个懂事的性子,知道眼下他做的许多事还不能摆上台面,所以只要他不说,她就从来不乱问。
  赵澈从旁侧的架上状似随意地取过来一个大盒子,捧在她面前:“生辰礼。”
  “我以为先前的烟火就是生辰礼了。”徐静书回头笑觑他。
  赵澈有些疲惫地将下巴杵在她肩窝上,温声笑:“那怎么能。”
  徐静书低头打开那盒子,借着旁侧烛台的光亮一看,里头有好几本厚厚的册子。
  她翻开面上一页,任意看了看上面写的内容,顿时笑了:“你怎么知道段老给我布置功课了?”
  “猜的,”赵澈闭着眼,噙笑在她颊边蹭了蹭,“起初是想送你别的,怕你会生气。想了想,便将我从前精读大周律时记的这些东西给你。”
  他虽没说起初想送的是什么,但徐静书是能明白的:“这个生辰礼我很喜欢,非常、非常喜欢。”真高兴,你懂我。
  这个人一向都很小心地呵护着她的感受。若他当真送她一座宅子什么的,她大概会气到想要解除婚约。
  赵澈徐徐睁开眼,诚挚无比地看着她:“那我问你,若我和这份生辰礼一同掉进水里,你先捞哪个?”
  这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破问题?没法答。徐静书回他白眼一对。
  旋即附上软乎乎香吻一枚。
  良辰美景,花前月下,嘴就不该是拿来说话的!
  *****
  到了七月下旬,光禄少卿顾沛远与大学士段庚壬,以及另几位轮流轮值试俸补训仲裁官一道,对徐静书进行了全面的稽核,最终一致认定她可以担当协理仲裁官的重任。
  协理仲裁官仍是试俸官,只每月会多领光禄府三十个银角的贴补薪俸。徐静书在试俸官中本就表现突出,试俸同伴们倒是全无异议。
  于是她白日在光禄府忙着,散值回去后先看最新的邸报或邸讯,再认真精读大周律十三卷,比对着赵澈给她的手书札记,仍有疑问处隔日到了光禄府便向顾沛远请教。
  这种充实的日程使徐静书的长进几乎一日千里,也使日子像白驹过隙一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月里那场全城搜宅的所有扫尾事宜全部完成,违律该判的人判了,该罢官的也罢官了。
  长庆公主赵宜安的侧郎楚晖因杀人罪被处刑,长庆公主也因连带之职被罚俸降爵,并在御史台的弹劾下被罢免了宗正寺卿之职,由成王赵昂接任。
  礼部尚书陈寻虽主动辞官下野,但因刑部与大理寺两部联手查实他的后院人中有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此举触犯《戚姻律》,就这么被判了两年牢狱。他倒也没喊冤,安分地认罪伏法了。
  而太常寺卿姜正道因后院人逾数被罢官,他的儿子、太常寺诏姜万里同样因后院人逾数的问题丢了官。允州姜氏在朝中最显眼的两位就这么灰溜溜打道回了允州。
  因后院人逾数问题被掀翻的还不止允州姜氏,不过毕竟姜氏是皇后陛下母家,此事一出自然又成坊间热议,赵荞的说书班子和杂报上又有了新话题。
  赵荞的杂报虽还不足遍及全境各州府,却已渐渐开始运往京畿道三州售卖。因为这个缘故,她手底下的人渐渐多起来,消息也更灵通了。
  八月初,赵荞得了风声,回到柳条巷后就疑惑地对徐静书嘀咕:“真奇怪,怎的忽然又有人开始议论秦大人当年处置甘陵郡王一案的事来?”
  都是武德元年的事了,虽朝中时常有人拿这事攻击秦惊蛰,但近两年坊间已很少再提这个,怎的忽然又像要被翻起浪来?
  徐静书蹙眉:“是京中有人在谈?”
  “不止,京畿道三州都有点苗头,旁的州府还不知是个什么情形。我派人再打听打听,总觉有人在推波助澜。”赵荞素来很敏锐的。
  一头雾水的徐静书也没旁的法子,只能等着赵荞的人打探消息了。
  转眼到了八月十三,此时距离徐静书与赵澈的大婚之期只有不足一个月。
  散值回到柳条巷的宅中,徐静书边走边虽随意翻看着手中的最新邸讯。
  邸讯里有三条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消息,却让她愣在了当场。
  执金吾名下北军调整镐京外城布防。
  鹰扬大将军府准备往允州、淮南、庆州调兵。
  嘉阳郡主以利州都督身份,在利州开启临时征兵。
  什么意思?允州、淮南、庆州都有异动?她面色一白,伸手挠了挠脸,不敢往下再想。
  她也不知自己愣怔了多久,到听得身后传来急急的脚步声才醒过来似的,茫然回首。
  却是赵荞与赵渭。
  两人面色紧绷地跑到她面前后,赵荞一把拉住她的胳臂:“咱们现在得回府里去见大哥,他、他要出京。”
  赵荞跑得直喘,话也说不太清楚。关键时刻还是赵渭稳重些:“出了些事,储君让大哥与我恩师出京去斡旋,城门下钥之前就要动身。大哥让我来接你和二姐回去,有些话要交代。有什么不清楚的,咱们路上说。”
  徐静书僵硬地点点头,跟着他俩出来上了马车,脑中懵懵的。她忽然有些后悔以往自己太懂事,绝不随意乱问赵澈究竟在储君那里做些什么,便就落到此刻半点头绪也捋不出的地步。
  方才赵渭说的是“储君让赵澈与驸马苏放一道出京去斡旋”,那大约就不会是让他俩领兵打仗去的吧?啊?


第八十八章 
  几日前赵荞才同徐静书嘀咕过,说有人在翻武德元年秦惊蛰处置甘陵郡王那件案子的旧话。彼时赵荞已察觉到古怪; 随后就安排了人特意打听这话的源头。
  不过赵荞让人打听这消息只是出于好奇探究; 且她的人手也不多,短短几日自打听不出什么眉目。
  然赵澈手中不但有他自己的消息通路; 还能有限动用储君府中的斥候,能得到的消息当然就比赵荞更全面; 也更迅速。
  “……根据大哥得到消息,话是从允州起的头,五月底就开始在传了。早前储君以为是姜家想借抹黑秦大人来淡化姜正道、姜万里因后院人逾数被罢官的丑闻; 好保住姜家在当地的名声。那时因整顿后院人逾数的事罢免了不少官员; 各部乱成一锅粥; 储君要忙的事也多,便没太放在心上。”
  马车驶在回信王府的路上; 赵渭按照兄长的吩咐; 将事情大致对徐静书与赵荞讲了。
  “近来关于旧案的议论已蔓延至各地; ”赵渭顿了顿; 接着道; “允州、淮南、庆州三地甚至已有民议沸腾之势,三地军府都略有异动。”
  邸报上说鹰扬大将军府在着手准备往这三地调兵,嘉阳郡主也在利州开启紧急征兵; 多半就是为了防止这三地联手造反。徐静书虽止不住腿抖; 但脑子已先于身体冷静下来,飞快地整理着思绪。
  赵荞眉头蹙紧,捏着徐静书的手:“什么意思?姜家这是想与各地联手; 替甘陵郡王翻案?”
  “不是,不是为了……甘陵郡王,”时隔多年,徐静书提到这个人时,仍旧会因惊惧而齿颤,“三表弟,这次各地重新议论那件旧案,主要是说了些什么引发民议不满?”
  关于秦惊蛰处置甘陵郡王已是四五年前的事了,虽在有心人的故意撺掇下,秦惊蛰因此事在普通百姓中的风评毁誉参半,但大家也不过偶尔想起来时提那么一嘴。如今竟能演变成“民议沸腾”的趋势,显然是被说出了新鲜花样。
  赵渭尴尬地垂下眼帘,小声道:“说秦大人当年在处置甘陵郡王案时,‘以色媚上、惑主妄断,借甘陵郡王的过失牵连构陷了皇后陛下,使其被夺权幽禁于内城数年不得出’。”
  赵荞怒了:“怎么还扯上皇后陛下了?皇后陛下这几年是玉体违和才没公开露面,又不是没准过姜家的人去探望,什么玩意儿红口白牙就说成是被幽禁的?”
  “从古至今,大多数想要举兵起事的人总需要有个由头,不然拿什么煽动百姓。”徐静书咬了咬唇角,眼尾泛红。“
  自从被退回光禄府,得顾沛远与段庚壬指点,徐静书已开始学会遇事往深想。
  如今的她已能明白,那些人数年来持之以恒、花样翻新地不断往秦大人身上泼脏水,并不是当真关心药童案被模糊的细节。
  地方豪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