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下载阅读统计
- 大小:862K
- 热度: 77
- 推荐: 4
- 收藏: 0
- 上传日期:2020-08-27
667中文网手机版
- 扫描二维码可在手机免费下载,还可以用手机在线阅读
-
-
本书网址(手机或电脑输入网址后直接打开):
收藏本站
- 添加到收藏夹 分享给更多人
中医内科学
〖赞一下〗(4) 〖踩一下〗(2) 〖放入书架〗内容简介
作者:王永炎、鲁兆麟【完结】第一章导言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第一节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疾病,二者各有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内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使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全文阅读目录
- 第 1章
- 第 2章
- 第 3章
- 第 4章
- 第 5章
- 第 6章
- 第 7章
- 第 8章
- 第 9章
- 第 10章
- 第 11章
- 第 12章
- 第 13章
- 第 14章
- 第 15章
- 第 16章
- 第 17章
- 第 18章
- 第 19章
- 第 20章
- 第 21章
- 第 22章
- 第 23章
- 第 24章
- 第 25章
- 第 26章
- 第 27章
- 第 28章
- 第 29章
- 第 30章
- 第 31章
- 第 32章
- 第 33章
- 第 34章
- 第 35章
- 第 36章
- 第 37章
- 第 38章
- 第 39章
- 第 40章
- 第 41章
- 第 42章
- 第 43章
- 第 44章
- 第 45章
- 第 46章
- 第 47章
- 第 48章
- 第 49章
- 第 50章
- 第 51章
- 第 52章
- 第 53章
- 第 54章
- 第 55章
- 第 56章
- 第 57章
- 第 58章
- 第 59章
- 第 60章
- 第 61章
- 第 62章
- 第 63章
- 第 64章
- 第 65章
- 第 66章
- 第 67章
- 第 68章
- 第 69章
- 第 70章
- 第 71章
- 第 72章
- 第 73章
- 第 74章
- 第 75章
- 第 76章
- 第 77章
- 第 78章
- 第 79章
- 第 80章
- 第 81章
- 第 82章
- 第 83章
- 第 84章
- 第 85章
- 第 86章
- 第 87章
TXT全集下载地址
查看网友评论
-
[置顶] 管理员 说:看小说,写评论,分享读书乐趣!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25-08-07)
温馨提示
一、
点击下载TXT中医内科学全集版
保存至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登设备进行离线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www.667book.com进行手机在线阅读。
二、
声明:
《中医内科学》完结版由会员【
】上传,本网站为其提供的存储空间,该作品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书侵权,请
点击联系本站
,本站将在收到通知书后尽快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